(遲來的華獨,其實不如不來:蔣介石在1970年初暗地推動的中華台灣共和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其實若去問任何一個真正的臺灣獨立運動人士,他們都會跟你說華獨和台獨是截然不同的。蔣介石在中華民國即將被逐出聯合國後的[中華台灣共和國]提議,自然是所謂的華獨,而不是台灣獨立運動人士的臺獨。


因為台獨的核心是由台灣人在民主的制度下決定自己的命運。而蔣的[華獨]不但提出來的時間已經太晚,而且根本動機還是為了確保自身的反共抗俄基地不至於落入中國手中,也並不打算放棄蔣家在台灣的統治優越地位。


當然,汪浩老師的[意外的國父]能以新的檔案史料闡述新觀點,還是令讀者們受益匪淺。但我卻覺得,蔣介石在1970年初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提出[中華台灣共和國]的提議,早已錯過了最好的時機,也自然會被美國所拒絕。這方面我不苟同泛道德的[美國背棄中華民國]的傳統觀點。因為國際政治本就講就現實,國府若想推動華獨,1950~60年代明明有更好的黃金時期,但卻沒有把握,等到失去後才後悔莫及,然後才怨恨美國[背信棄義],其實是不公道的。


國府未能洞燭機先,正確的判斷國際局勢的變化,等到局勢不利後才急急忙忙的拋出華獨的提議,又怎麼得到美國的支持呢?


汪老師在書中也提到,蔣介石始終反對台獨,是因為他認為這是美國企圖殺害他父子並推翻其統治的陰謀。但我認為由此也可以看出蔣的自身矛盾:他很早就不完全相信美國,卻又認為美國出於反共大戰略的考量,會半永久的支持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這豈非自相矛盾?


目前大眾的共識會認為台灣獨立是不可能的幻想,不過這其實是1970年代後的事情。在1950~60年代的國際條件下,其實臺灣有很高的機率可以獨立成功,只不過當時統治台灣的蔣介石不可能允許這種事發生而已。


一,那是亞非殖民地紛紛獨立的年代,臺灣完全可以搭上這個順風車。


二,從1958~1970年之間,是中國外交上最孤立的時期,和蘇聯開始鬧翻,又尚未和美國改善關係。連赫魯雪夫都對老毛擅自砲擊金門感到強烈不滿,甚至提出讓台灣中立化的想法。但外交部卻在那種愚昧無知的僵化思維下,完全沒有借力使力,平白浪費大好時機,實在可悲。


中蘇關係是以1957年的莫斯科會議為最高點,然後從1958 年就開始惡化:長波電台,中蘇聯合艦隊,中共砲擊金門(八二三砲戰)都是關鍵事情。1959年中印發生邊境武裝衝突,也讓雙方更不愉快。赫魯雪夫建議讓台灣中立化甚至半獨立化,就更為激怒了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


曾在趙紫陽時期擔任中共統戰部部長的閻明復,在2015年出版了他的回憶錄,其中最寶貴的是關於中蘇關係的歷史,而其中牽涉到臺灣的那一段,就更會讓我們感嘆台灣人錯過了一個多麼寶貴的時期


(以下摘錄自閻明復回憶錄,上冊,P.536~537)


10月2日,中蘇兩國領導人舉行了長達七小時的會談。中方參加會談的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林彪,彭真,陳毅,王稼祥。蘇方有赫魯雪夫,蘇斯洛夫,葛羅米柯。


會談一開始,赫魯雪夫介紹了他訪問美國的情況,接著,他要中國釋放五名在押的美國戰俘。


毛主席說:''放!到時候我們會放的,但是我們不會按照美國人的要求來釋放,甚麼時候放我們自己來決定''。


赫魯雪夫當時一聽就很不高興,有些惱火,他譏諷說,如果中國有飯給他們吃,就養著他們好了。


接著,赫魯雪夫要中國在台灣問題上讓步,他說,台灣海峽局勢很緊張,為什麼你們不可以採取''列寧在十月革命以後,在遠東成立遠東共和國的方法''來緩和台灣海峽緊張局勢?


(閻明復附註)這裡解釋一下這段歷史。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以後,布爾什維克領導的軍隊沒有到達西伯利亞,控制不了西伯利亞地區,當時,為了緩和那裏的局勢,不使西伯利亞撤退的臨時政府以及沙皇的軍隊占領,並避免與占領海參崴的日軍直接接觸,以列寧為首的蘇俄政府採取了權宜之計,成立了一個名義上是獨立的,但主要由蘇俄控制的遠東共和國,搞了一個緩衝的地帶。後來布爾什維克領導的軍隊強大了,遠東共和國就消失了。所以,赫魯雪夫講話的意思就是說,現在既然武力解決不了台灣,你們在台灣搞一個類似''遠東共和國''的緩衝地帶。


......................................................


毛主席就說:''這一定是美國人在與你談判當中提出的主意。台灣問題怎麼解決,應該按照我們的願望而不是按照美國人的願望來解決!''兩句話就把他頂回去了。


--------------


而在沈志華教授的[冷戰的再轉型:中蘇同盟的內在分歧及其結局]中,對這段爭吵有更詳細的描述:


.....這種不和諧的氣氛到第三天終於演變成一場暴風驟雨。10月2日,赫魯曉夫帶著蘇斯洛夫和葛羅米柯來到中南海,與毛澤東進行正式會談。會談一開始就籠罩在緊張的氣氛中,赫魯曉夫提出了一個毛澤東最不願聽的話題。再請譯員口頭翻譯了與艾森豪威爾的會談節錄後,赫說:''我想強調艾森豪威爾口信中的一個思想是,台灣問題不能永遠消除,但可以推遲解決。艾森豪威爾口信中的中心思想是,不要有戰爭。我們不想那裡因為台灣問題而爆發戰爭。''


毛立即應對’’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我們說,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解放的辦法可以是不同的:和平的方法和戰爭的方法。’’毛把台海危機的責任推到了美國人身上,因為是他們"試圖中斷談判"。


(中略)


赫不高興地說:"這是你們的內部事務,我們不干預",但"這個問題對國際局勢產生了不利影響"。毛反唇相譏:"這就是說,它搞亂了美國人的生活。"赫魯曉夫也不甘示弱:"台灣問題不僅給美國人製造了麻煩,也給我們自己帶來了困難"。在內部講,"我們不會因為台灣問題而捲入戰爭",但對外界只能說"我們將支持中國"。結果,美國就會宣布保衛台灣,這樣就形成了戰爭氣氛。


毛厲聲質問:"那我們應該怎麼辦?難道要像美國說的那樣,宣布在台灣地區不使用武力,把這個問題變成國際問題?!"


赫毫不退讓:"我們對台灣問題沒有任何建議",但我們認為你們應該尋求緩和局勢的途徑。"


接著指責中國在砲擊金門前未向蘇聯溝通,而"盟國之間在所有問題上交換看法是正常的",又抱怨對中國的台灣政策完全不能理解。隨後,毛與赫為此爭論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結果,只好宣布休息。


(引用自沈志華,"冷戰的再轉型:中蘇同盟的內在分歧及其結局",九州出版社,P.151)


看完上面的兩段史料後,大家就會發現蔣介石若真有心要推動華獨,1950~60年代才是最好的黃金時機。但他錯過了這個時間,等到1970年代中美已經開始接近,國府對美國戰略地位下滑後才提出[中華台灣共和國]的提議,又怎麼可能成功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uang Chi-jui的沙龍
0會員
7內容數
2024/10/18
(認真探討[只攻金馬,不攻台澎]的劇情可能性) 雖然很多高明的分析者都認為這個劇本的可能性不高,而我也認同他們的看法。但1996年時李登輝總統尚且讓幕僚準備了十八套劇本,我們今天也必須認真思考這個劇本的可能性,以及它對民進黨政府的好處與壞處。 為什麼內行的軍事分析者都會說這個劇本的可能性不高,是
2024/10/18
(認真探討[只攻金馬,不攻台澎]的劇情可能性) 雖然很多高明的分析者都認為這個劇本的可能性不高,而我也認同他們的看法。但1996年時李登輝總統尚且讓幕僚準備了十八套劇本,我們今天也必須認真思考這個劇本的可能性,以及它對民進黨政府的好處與壞處。 為什麼內行的軍事分析者都會說這個劇本的可能性不高,是
2024/10/18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特別是牽涉到我長期以來喜歡而且研究過的課題:冷戰史,國際關係,以及美國的全球戰略,美國敵人的戰略等等。我先簡單講個人的看法,[不會]。接下來講具體理由。 這問題背後有好幾個基本預設,[中國可以完全的控制甚至命令金正恩的決策][駐韓美軍會因為台海戰爭而大幅度的減少]
Thumbnail
2024/10/18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特別是牽涉到我長期以來喜歡而且研究過的課題:冷戰史,國際關係,以及美國的全球戰略,美國敵人的戰略等等。我先簡單講個人的看法,[不會]。接下來講具體理由。 這問題背後有好幾個基本預設,[中國可以完全的控制甚至命令金正恩的決策][駐韓美軍會因為台海戰爭而大幅度的減少]
Thumbnail
2024/10/18
(在所羅門群島建立軍事基地來對付美澳?-蠢到去抄襲日本帝國老招的習近平) 很好笑,中國天天在罵日本鬼子,但他們的一些行動,卻老是在抄襲當年的日本帝國。最近企圖在所羅門群島建立軍事基地,就更是令人白眼快翻到天上。 當然動機也很容易猜的到。對太平洋戰爭了解的人其實都可以意味的到2021年9月
2024/10/18
(在所羅門群島建立軍事基地來對付美澳?-蠢到去抄襲日本帝國老招的習近平) 很好笑,中國天天在罵日本鬼子,但他們的一些行動,卻老是在抄襲當年的日本帝國。最近企圖在所羅門群島建立軍事基地,就更是令人白眼快翻到天上。 當然動機也很容易猜的到。對太平洋戰爭了解的人其實都可以意味的到2021年9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其實若去問任何一個真正的臺灣獨立運動人士,他們都會跟你說華獨和台獨是截然不同的。蔣介石在中華民國即將被逐出聯合國後的[中華台灣共和國]提議,自然是所謂的華獨,而不是台灣獨立運動人士的臺獨。 因為台獨的核心是由台灣人在民主的制度下決定自己的命運。而蔣的[華獨]不但提出來的時間已經太晚,而
Thumbnail
其實若去問任何一個真正的臺灣獨立運動人士,他們都會跟你說華獨和台獨是截然不同的。蔣介石在中華民國即將被逐出聯合國後的[中華台灣共和國]提議,自然是所謂的華獨,而不是台灣獨立運動人士的臺獨。 因為台獨的核心是由台灣人在民主的制度下決定自己的命運。而蔣的[華獨]不但提出來的時間已經太晚,而
Thumbnail
共融社會,國家治理,聯合政府,團結台灣,台灣自主,兩岸和平。
Thumbnail
共融社會,國家治理,聯合政府,團結台灣,台灣自主,兩岸和平。
Thumbnail
我常對著我朋友說,台灣的民主是始於蔣經國先生,沒有他默默推動又何來李登輝先生能順利轉型。 . 但同時也不是蔣中正在台灣不願轉型民主,只是當時社會環境連生存都很艱難,台灣當時〔共諜〕也沒少過,雖然不能確定蔣中正喜不喜歡專制或者願不願意轉型成民主制,但身為70年後的追崇民主體制的我真在蔣中正那個位置,我
Thumbnail
我常對著我朋友說,台灣的民主是始於蔣經國先生,沒有他默默推動又何來李登輝先生能順利轉型。 . 但同時也不是蔣中正在台灣不願轉型民主,只是當時社會環境連生存都很艱難,台灣當時〔共諜〕也沒少過,雖然不能確定蔣中正喜不喜歡專制或者願不願意轉型成民主制,但身為70年後的追崇民主體制的我真在蔣中正那個位置,我
Thumbnail
推廣文章。PART 2後開始鎖文,方格子的會員條款管很寬。閱覽全文到雜誌網站。
Thumbnail
推廣文章。PART 2後開始鎖文,方格子的會員條款管很寬。閱覽全文到雜誌網站。
Thumbnail
意外的國父 臺灣到底是「意外的國度」,還是「必然的國度」?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可否稱得上是「意外的國父」?臺灣的誕生,是中共、國民黨、美國、臺灣人等四方角力下的不完美妥協?還是臺灣人民奮鬥的結果及歷史的必然? 意外的好看 當初看這本書時,真的很意外。 通常挑書只看有沒有興趣,翻看後覺得文辭通暢就
Thumbnail
意外的國父 臺灣到底是「意外的國度」,還是「必然的國度」?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可否稱得上是「意外的國父」?臺灣的誕生,是中共、國民黨、美國、臺灣人等四方角力下的不完美妥協?還是臺灣人民奮鬥的結果及歷史的必然? 意外的好看 當初看這本書時,真的很意外。 通常挑書只看有沒有興趣,翻看後覺得文辭通暢就
Thumbnail
民進黨已不能代表台灣本土台派 --2018年將是華獨民進黨和本土台獨的首戰 2017年9月27日,從台南市長被叫進中央擔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在面對媒體提問他的務實台獨說時,再一次重申他認為:「台灣就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
Thumbnail
民進黨已不能代表台灣本土台派 --2018年將是華獨民進黨和本土台獨的首戰 2017年9月27日,從台南市長被叫進中央擔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在面對媒體提問他的務實台獨說時,再一次重申他認為:「台灣就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
Thumbnail
中國往往宣稱臺灣為其一省,因此在國際上對於臺灣充滿打壓,從強力買下邦交國、阻擋進入國際組織,乃至於海外各式細微的打壓和宣傳,往往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然而,這些事背後的關鍵,實是臺灣/中華民國的「國家定位問題」,亦有論者指出此一「國家」有「國父」存在,本文將討論上述議題,並指出民主國家公民應有的看法。
Thumbnail
中國往往宣稱臺灣為其一省,因此在國際上對於臺灣充滿打壓,從強力買下邦交國、阻擋進入國際組織,乃至於海外各式細微的打壓和宣傳,往往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然而,這些事背後的關鍵,實是臺灣/中華民國的「國家定位問題」,亦有論者指出此一「國家」有「國父」存在,本文將討論上述議題,並指出民主國家公民應有的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