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戰後台灣民主史(一):跨越省籍,追求民主—1950年代:《自由中國》&中國民主黨Par1

2020/01/0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言
民主從來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一代一代的人,透過對抗獨裁者的過程,遺留下來的。每一個階段的奮鬥歷程都有其意義。台灣在二次大戰後民主歷程的發展,也是如此。在這一系列節目當中,我們要跟大家介紹幾個台灣民主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希望透過回顧歷史,重新思考民主的意義和價值。

故事:國共內戰後的生死抉擇:要不要去臺灣?(https://reurl.cc/72QAyl)
戰後初期,國民黨如何建立在台灣的統治?
我們稍微介紹一下當時台灣的時代背景。1950年代初期,國民黨剛從中國大陸敗退到台灣,蔣介石有鑑於其領導權威不鞏固,開始「復行視事,繼續行駛總統職權」。他從兩個方面著手,鞏固自己領導的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權:個人獨裁,以及黨國體制。
首先,蔣介石怎麼搞個人獨裁呢?他在國民黨內成立一個最高決策委員會,叫做「中央改造委員會」,成員是由總裁所指派。至於總裁,就是由蔣介石本人擔任。在國民黨黨章當中,直接就明言了這項規定。這項動作,讓蔣介石以領袖個人的意志,領導國民黨的。所有被他認為是「腐化分子」、「投機分子」、「軍閥、黨閥、財閥」的人,都會被從黨內「徹底清除」。
其次,透過建立起更為完善的「黨國體制」,強化國民黨對社會的控制。大家要如何想像這概念呢?首先,大家可以想像,在你所身處的每個組織,都有國民黨的小組,而且都有黨的小組長。其次是地方派系。
一個是設立黨的小組,在全國各級政府單位,都發展黨的細胞組織,政府單位、軍隊、警察、民意機關、媒體、國營事業、學校,甚至連民間團體和職業團體,都設立了黨的小組。這種方式,讓國民黨得以深入民間社會的所有末稍神經,加以掌控。
另一個,則是吸收本土黨員。我們現在台灣民眾所熟知的「地方派系」,就是在這個統治手段下產生的。蔣介石深知,若要有效統治台灣社會,光靠原本外來的政治菁英,是絕對不夠的。於是,國民黨勢必要吸收大量的本土黨員菁英,吸收本土菁英的對象,就是以地方政治人物,以及社會菁英,如醫生、律師和教職員為主。
在國民黨統治台灣初期,雖然沒有中央選舉,但是卻有地方選舉,包含省議員、縣市長等。透過這些地方選舉,讓地方菁英有參政的管道,也藉此發展黨中央對地方的控制。照理說,地方政治菁英和國民黨中央關係非常薄弱,為何要聽命於國民黨?很簡單,給權力、給利益。給權力的意思就是「黨提名」,給利益就是給予地方人士特許的經濟寡占的利益。
先來說給權力。這裡面包含兩個策略:第一步是,在當時國民黨掌握大部分政治資源的情況下,只要國民黨提名,幾乎就會當選。因此,地方政治菁英若要取得政治權力,通常必須加入國民黨。第二步是,國民黨中央當然會怕這些地方菁英若坐大,不受控制,那要怎麼辦?很簡單,發展兩個派系。通常在一個地方,國民黨會培養兩個以上的派系,以免任何一個派系坐大。透過黨的提名權,國民黨通常會讓地方兩個派系,輪流擔任縣市長和縣市議長。如此,既可不讓任一派系坐大
其次,來說給利益。這種關係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在很多威權國家,統治菁英通常會將「寡佔經濟活動」的機會分配給對於自己忠誠的地方勢力,也就是給他們特許權,保障他們在經濟上的利益,以換取他們政治上的忠誠。在國民黨和地方派系有關的寡佔經濟活動當中,至少包含了:省合作社和中小企業銀行、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客運公司。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s://reurl.cc/24GkQn)
蔣介石三連任—《自由中國》正式與其決裂
《自由中國》與蔣介石政權的關係,起先是被容忍的體制內批評者,蔣介石儘管生氣,卻也容許其存在。然而,在蔣介石要進行三連任之際,《自由中國》的猛烈砲火,除了將這批知識份子帶向與本省籍菁英組黨之路以外,也使得這波民主運動告終。
在前期,也就是體制內批判的時期。自由主義者一直有組黨的夢想,1950年1月, 《自由中國》就刊出了蔣廷黼所擬的「中國自由黨組織綱要草案」。胡適和蔣廷黼曾在前一年大陸淪陷後,共同發表這份組織綱要。該綱要將「反對一黨專政」明確列入宗旨。儘管如此,頭幾年的《自由中國》都沒有討論反對黨的問題,直到雜誌的晚期,由於和國民黨政權產生劇烈衝突,反對黨問題才成為雜誌的主要焦點。
我們先前提到1957年,這批外省籍知識菁英和本省籍政治菁英聚集在台北市組織的「中國地方自治研究會」,抗議選舉的不公,顯示黨外人士已經醞釀反對組黨,反對一黨專政了。然而,時機仍未到。
真正的關鍵點是1958年。當年底面臨的政治問題是,蔣介石第二任總統任期即將於1960年5月屆滿,他是否會遵守憲法,不求連任?當時沒有人敢提及反對修改憲法的議論,社會出現一種詭異懸疑的氣氛。在這種氣氛中,蔣介石主動提及此議題,他在1958年主動提及反對修改憲法,因為「憲法是反共復國的有力武器,所以必須尊重它,而且維護它,才能達到反共復國的目的」。
此時,不少希望蔣介石連任的聲音就冒出來了。國民黨中常委陶希聖在《中央日報》為文指出,「修改臨時條款不是修改憲法本身。」宣稱《臨時條款》是為了戰爭需要,可以不用遵守憲法規定。在他發言後,國民大會竟不理睬其宣示,提出修憲案。
蔣介石雖然公開宣稱不修改憲法,但卻沒有說不連任。於是,人民熱烈要求他連任。
《自由中國》於是刊出〈曹丕怎樣在群陳勸進下稱帝的?〉,以曹丕和袁世凱稱帝的歷史借古諷今。文章中提到袁世凱的部分,提及1915年當時,在許多民間請願團要求袁世凱稱帝之際,袁世凱同樣也說此舉不宜。但是,當時許多正人君子,各黨領袖,也都對袁世凱反對「變更國體」的主張表示贊成,但擁護袁世凱的鼠輩,卻反常地無視於袁世凱的想法。這和此時蔣介石面臨的情境一模一樣。
《自由中國》後來刊出傅正的文章〈修憲已經沒有「合法」的途徑了!〉,指出:「違憲毀憲以圖把持權位,那是北洋軍閥所幹的把戲…如果連這部憲法可丟掉不管而不連任下去,我們真不知道蔣總統憑什麼能安於其位?」
《自由中國》—雜誌的名字,更是一代人的民主夢
戰後初期,有一批反對共產主義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跟隨蔣介石來到台灣。儘管這些知識份子,未必完全認同蔣介石的作風和威權統治,然而,他們更害怕共產黨的意識型態教條以及絕對權威。這批人有誰呢?為首的是雷震,後來擔任台大哲學系教授的殷海光,聲譽卓著、後來擔任中研院院長的胡適、後來擔任台大校長的傅斯年,人權專家張佛泉。
對知識份子而言,滿腹經綸和理想,就只能透過筆桿子來傳達。當時的知識份子希望自己扮演社會良知的角色,以銳利的筆桿子,針砭時政,言所當言。1949年,雷震來到台灣不到一週,就邀請其他知識份子聚會,討論要發行一份雜誌《自由中國》,這份刊物也順利在當年11月15日創刊了。
在〈創刊號〉當中,就由胡適執筆寫下宗旨:1. 宣揚自由民主的真實價值,督促政府…努力建立自由民主的社會。2. 使整個中華民國成為自由的中國。(25-26)
在這期的發刊詞則集中討論「反共抗俄」的重要性,許多篇文章也都集中呼應這個主題。基於和國民黨官方意識型態的一致,這份刊物雖然不是官方媒體,卻是體制內媒體,而且雜誌的靈魂人物是國民黨政權的核心人物。或許他們當時對國民黨落實民主,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幻想,但這幻想,在不久之後即將決裂。這決裂,也使得這份刊物,成為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的里程碑式的前奏曲。我們知道,前奏曲總將精華的曲調都已經呈現了,之後的民主運動論述,大體也不脫這份刊物的基本論調。

感謝您閱讀到這裡,為了普及公民教育和達到教育平權,我們的文章目前將採取免費閱讀的方式,供給大眾進行閱讀。若您認同這項公民的事業,歡迎用您能力所及的方式給我們支持,無論是透過贊助,或是提供我們節目製作的建議,都渴望您的一份心力!
感謝各位的支持,讓我們一起用微小的力量,壯大公民社會、啟蒙大眾。
歐付寶帳號
PayPal帳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6會員
107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