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美和國小,1948|台東太麻里|沖積平原的小校|不是棒球名校美和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離開知本是走台11,越過知本溪後不久就會和從北邊來會的台9線相會,這邊是美和村,學校就在這附近,路邊,素矮的水泥牆,很容易就會錯過。


學校1公頃多,50娃不到6班。校門三柱雙進,都是以粗工石板砌成,我非常喜歡這樣的質樸感;中柱高作阿拉伯數字「1」字狀,嵌有朱石底金字校全銜。

入門,難得見到還是紅土的大操場,司令台迎面,後面才是一條龍雙層斜頂教室,遠山於後環繞,四方平野,屬於知本溪出海口的沖積扇地區。


raw-image

我其實也是走過頭,這附近有不少釋迦門市,停下車後回頭一望才看到學校的一隅,連忙回頭拍照踏尋。

看到校名,馬上想到以前三級棒球全盛期的美和青少棒,不過那是位於屏東的私立美和中學,這邊是公立小學。

這邊南下從三和、華源開始,台9線沿著海岸線一路下滑,怎是一個美麗的南國台東藍的感動。

@台東太麻里,美和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7會員
807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竹塘真的是望眼一片鄉村風情,出了竹塘村奔台19,又訪問土庫國小,在見到東陽路(152縣道)後,看地圖上還有一所學校,遂前行奔長安國小。 學校0.85公頃,校門雙柱,乍見這門,我是悶頭 deja vu呢,可不是,眼前這柱、這牆,像是時光退了40年回到黑白電視的時代不是? 我呆在門口許久
Thumbnail
竹塘真的是望眼一片鄉村風情,出了竹塘村奔台19,又訪問土庫國小,在見到東陽路(152縣道)後,看地圖上還有一所學校,遂前行奔長安國小。 學校0.85公頃,校門雙柱,乍見這門,我是悶頭 deja vu呢,可不是,眼前這柱、這牆,像是時光退了40年回到黑白電視的時代不是? 我呆在門口許久
Thumbnail
站在校門口野望眼前校園只有兩個配色,紅色和灰色,彷紅磚的紅還有磨石子水泥的灰,如此簡單的配色校門和校園,真難能所見。校門右邊是水泥牆附暗色浮雕中、英校名,左邊一樣是雙色搭配的警衛室,一矮柱讓校門呈現大、小雙進。比較顯眼的不是校門,而是右邊校舍高聳達六層樓高的塔樓,和低矮的警衛室搭配起來顯得相當突兀和
Thumbnail
站在校門口野望眼前校園只有兩個配色,紅色和灰色,彷紅磚的紅還有磨石子水泥的灰,如此簡單的配色校門和校園,真難能所見。校門右邊是水泥牆附暗色浮雕中、英校名,左邊一樣是雙色搭配的警衛室,一矮柱讓校門呈現大、小雙進。比較顯眼的不是校門,而是右邊校舍高聳達六層樓高的塔樓,和低矮的警衛室搭配起來顯得相當突兀和
Thumbnail
雖然學校地址是大明路,其實這門口大馬路就是台3線。而附近的道路都是大字開頭,大明、大忠、大勇、大禮、大仁等等,相當有趣。 校門三柱二進,兩矮柱為右、中柱,左柱是高柱,都是貼暗紅大理石砌面;高柱上有嵌金字校名,字形優雅楷書,雙面嵌鑄。 入門後就是三樓的校舍,山牆呈「門」字,有紅瓦裝飾簷,門楣上
Thumbnail
雖然學校地址是大明路,其實這門口大馬路就是台3線。而附近的道路都是大字開頭,大明、大忠、大勇、大禮、大仁等等,相當有趣。 校門三柱二進,兩矮柱為右、中柱,左柱是高柱,都是貼暗紅大理石砌面;高柱上有嵌金字校名,字形優雅楷書,雙面嵌鑄。 入門後就是三樓的校舍,山牆呈「門」字,有紅瓦裝飾簷,門楣上
Thumbnail
離開知本是走台11,越過知本溪後不久就會和從北邊來會的台9線相會,這邊是美和村,學校就在這附近,路邊,素矮的水泥牆,很容易就會錯過。 學校1公頃多,50娃不到6班。校門三柱雙進,都是以粗工石板砌成,我非常喜歡這樣的質樸感;中柱高作阿拉伯數字「1」字狀,嵌有朱石底金字校全銜。 入門,難得見到還
Thumbnail
離開知本是走台11,越過知本溪後不久就會和從北邊來會的台9線相會,這邊是美和村,學校就在這附近,路邊,素矮的水泥牆,很容易就會錯過。 學校1公頃多,50娃不到6班。校門三柱雙進,都是以粗工石板砌成,我非常喜歡這樣的質樸感;中柱高作阿拉伯數字「1」字狀,嵌有朱石底金字校全銜。 入門,難得見到還
Thumbnail
學校校門四柱三進,柱子為有曲線柱頭對稱,校名在右柱及左柱(後來轉在左襯牆上),兩旁接圍牆。 入門後是ㄇ型校舍穿堂。地基雖然只有1.1公頃不到,但三層樓板面積還算多,才能容納近750娃27班規模。 操場在校舍環抱中,遊樂器材佈置於操場後方圍牆景仁街,這邊開了個四平柱三進後門,從此門入望校區就顯得廣
Thumbnail
學校校門四柱三進,柱子為有曲線柱頭對稱,校名在右柱及左柱(後來轉在左襯牆上),兩旁接圍牆。 入門後是ㄇ型校舍穿堂。地基雖然只有1.1公頃不到,但三層樓板面積還算多,才能容納近750娃27班規模。 操場在校舍環抱中,遊樂器材佈置於操場後方圍牆景仁街,這邊開了個四平柱三進後門,從此門入望校區就顯得廣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 085 三慈國小 1963 .. 離開北門國小還有水晶教堂後,我們依計畫南行望台南續行,原來要走台17直奔安南,但是中間不知道哪出錯,上了鄉道15,一路就開到三寮灣村。 這氣氛寧靜而悠閒的小村,繞著繞著只覺得怎這村子廟宇挺多,三、五步就一小廟、一大廟。 正在流連絡繹出現的廟宇時,見到路邊出現彩
Thumbnail
# 085 三慈國小 1963 .. 離開北門國小還有水晶教堂後,我們依計畫南行望台南續行,原來要走台17直奔安南,但是中間不知道哪出錯,上了鄉道15,一路就開到三寮灣村。 這氣氛寧靜而悠閒的小村,繞著繞著只覺得怎這村子廟宇挺多,三、五步就一小廟、一大廟。 正在流連絡繹出現的廟宇時,見到路邊出現彩
Thumbnail
望023/ 忠孝國小 1896 . 這所日據時代稱為「村上公學校」的學校,是的,又一所「忠孝國小」,在台中的西區。這校和台北市忠孝國小簡直是天壤之別:班級68,近千八個娃,遑論這校地3.45公頃大,是天龍國那所的9倍多。 校門富麗,ㄇ型帽蓋,下覆雙矮柱,門口有椰子樹,門側兩旁沿著牆高聳的大王椰子各
Thumbnail
望023/ 忠孝國小 1896 . 這所日據時代稱為「村上公學校」的學校,是的,又一所「忠孝國小」,在台中的西區。這校和台北市忠孝國小簡直是天壤之別:班級68,近千八個娃,遑論這校地3.45公頃大,是天龍國那所的9倍多。 校門富麗,ㄇ型帽蓋,下覆雙矮柱,門口有椰子樹,門側兩旁沿著牆高聳的大王椰子各
Thumbnail
第024校: 建中國小,彩繪階梯,三義木雕街,百年老校 .. 三義,苗栗的一處純樸小鎮。 近年來因為勝興車站、龍騰斷橋,還有幾處網紅餐廳、民宿以及排隊麵館(像是金榜麵館、賴新魁麵館)而成為熱門的假日觀光景點,但畢竟是老街老城,路小車位寡,假日一到,這老街往往就是塞車一條龍,
Thumbnail
第024校: 建中國小,彩繪階梯,三義木雕街,百年老校 .. 三義,苗栗的一處純樸小鎮。 近年來因為勝興車站、龍騰斷橋,還有幾處網紅餐廳、民宿以及排隊麵館(像是金榜麵館、賴新魁麵館)而成為熱門的假日觀光景點,但畢竟是老街老城,路小車位寡,假日一到,這老街往往就是塞車一條龍,
Thumbnail
位於雲林縣大埤鄉的仁和國小,在民國 42 年創校時,還只是大埤國民學校的「仁和分校」,四年後才正式「獨立」為仁和國小,成為埔羗崙地區(大埤鄉豐岡村舊地名)重要的教育中心。
Thumbnail
位於雲林縣大埤鄉的仁和國小,在民國 42 年創校時,還只是大埤國民學校的「仁和分校」,四年後才正式「獨立」為仁和國小,成為埔羗崙地區(大埤鄉豐岡村舊地名)重要的教育中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