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真實的實踐實際 _ 論述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紀錄片的真實,只有以拍攝倫理的角度討論,才有成為行動依據的價值。

為什麼這麼說呢?依照我的理解,紀錄片真實的討論一直透露著焦慮的情緒,焦慮著攝影機的存在,是否改變了現實世界原本會發生的事情。

影像的呈現是否會對拍攝對象、拍攝事件形成扭曲、誤解而造成傷害,或對觀眾的欺騙。

還有,拍攝現場 - 在影像中不能為觀眾所看見的現場,是否發生了什麼事,當觀眾知道時,會覺得被欺騙了。

以上是我覺得更深入、更精確的描述真實討論中,所焦慮的內容。所以,真實與否 - 其實是是否在拍攝倫理許可的範圍內來影像呈現的議題。

而什麼是拍攝倫理,我覺得是拍攝意圖、動機、拍攝者的理解,是否違反了誠信原則(借用法律用語)。

還有,拍攝者對影片影響力需要負責的程度到哪裡,因為畢竟牽涉了在現實中繼續生活的拍攝對像(我覺得誠信原則也可以處理)。

舉例來說,在現在我們所認為的電影(劇情片)發明以前,一支拍攝非洲部落祈雨舞的影片,拍攝者付錢給被拍攝對象,可能讓人覺得更合理,因為這畢竟是以拍攝奇觀、拍來營利的意圖所製作的影片

但如果在現在,付費給酒店公關,請求被拍,也不一定馬上有拍攝倫理的問題,但若觀眾為她的際遇深表同情,而後來卻發現那是拍攝對象應拍攝者的要求,捏造演出的,那就大大有問題了。

當我理解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我覺得紀錄片有無法大賣的原罪,因為大賣了,影像影響力的問題、利益的問題,讓拍攝倫理的討論又更上一層樓了。

據我多年前所知的資料,在一個案例中,拍攝倫理已經不只是各自表述的評論呈現,已升級為法律案件的程度,就是因為影片大賣,拍攝對像覺得應該分得利益而提訴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ingLee 津李
5會員
88內容數
小說.新詩.散文.論述.譯文.雜記
GingLee 津李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距離正式發病(2021/09)三年多,不知為何開始有書寫的興趣,也許因為昨天一次特殊經歷,讓我不再忽視它,也許不想時日經過,只留下不好的感覺。
Thumbnail
2025/05/03
距離正式發病(2021/09)三年多,不知為何開始有書寫的興趣,也許因為昨天一次特殊經歷,讓我不再忽視它,也許不想時日經過,只留下不好的感覺。
Thumbnail
2025/04/26
筆桿接力罷免到底
Thumbnail
2025/04/26
筆桿接力罷免到底
Thumbnail
2025/01/14
農場木屋裡,靠近最多窗户的角落,擺放一張玻璃茶几,吃飯、喝茶、讀書都在這裡。其中一隻桌腳不平,踫觸桌子常常遭遇不預期的傾斜。那天......
Thumbnail
2025/01/14
農場木屋裡,靠近最多窗户的角落,擺放一張玻璃茶几,吃飯、喝茶、讀書都在這裡。其中一隻桌腳不平,踫觸桌子常常遭遇不預期的傾斜。那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紀實攝影自誕生以來,承擔著記錄歷史與社會現象的重任。透過影像,攝影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成為我們理解過去的重要媒介。攝影師與被攝者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影像裁切所帶來的政治性,顯示出紀實攝影不只是事實的記錄,也是一種社會行動,展現了人性、情感與歷史的深度連結。
Thumbnail
紀實攝影自誕生以來,承擔著記錄歷史與社會現象的重任。透過影像,攝影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成為我們理解過去的重要媒介。攝影師與被攝者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影像裁切所帶來的政治性,顯示出紀實攝影不只是事實的記錄,也是一種社會行動,展現了人性、情感與歷史的深度連結。
Thumbnail
如果萬事萬物皆有一個生命的循環,那麼一件被認同的藝術品又是如何被誕生與被結束。當一個想法或念頭的產生,隨著各式創作者的生命經驗與靈魂的使命,在被產出的之前似乎也就決定了作品的調性與價值。腦海中的思維又是如何越過我們現有的知識,而創造出新的想法呢?答案或許是:人類會綜合已經存在於腦海中的各種想法...
Thumbnail
如果萬事萬物皆有一個生命的循環,那麼一件被認同的藝術品又是如何被誕生與被結束。當一個想法或念頭的產生,隨著各式創作者的生命經驗與靈魂的使命,在被產出的之前似乎也就決定了作品的調性與價值。腦海中的思維又是如何越過我們現有的知識,而創造出新的想法呢?答案或許是:人類會綜合已經存在於腦海中的各種想法...
Thumbnail
作為觀看的概論,本書從各面向(如權力、文化、電影等)討論觀看這件事。計畫一邊重讀一邊筆記,同步分享作為紀錄。
Thumbnail
作為觀看的概論,本書從各面向(如權力、文化、電影等)討論觀看這件事。計畫一邊重讀一邊筆記,同步分享作為紀錄。
Thumbnail
純粹的攝影序列能否敘事? 作者於第三部分使用150張沒有任何文字的照片序列,由觀眾自行解讀。這些影像也許是當地農婦的生存記憶片段,卻無法拼湊出一個完整時間軸線的故事。讀完只會存在模糊的鄉村農婦記憶。 作者先講述兩種過去類似於影像敘事的呈現方式,卻又不完全能表達影像敘事的方式: 作者以星座為舉例:
Thumbnail
純粹的攝影序列能否敘事? 作者於第三部分使用150張沒有任何文字的照片序列,由觀眾自行解讀。這些影像也許是當地農婦的生存記憶片段,卻無法拼湊出一個完整時間軸線的故事。讀完只會存在模糊的鄉村農婦記憶。 作者先講述兩種過去類似於影像敘事的呈現方式,卻又不完全能表達影像敘事的方式: 作者以星座為舉例:
Thumbnail
畢設週記|壹拾  畢業設計計畫書
Thumbnail
畢設週記|壹拾  畢業設計計畫書
Thumbnail
對真實的渴求,呼應了此次2021國際紀錄片影展的題名:再見真實。再現真實(Re-encounter reality)也再見真實(Goodbye reality)。
Thumbnail
對真實的渴求,呼應了此次2021國際紀錄片影展的題名:再見真實。再現真實(Re-encounter reality)也再見真實(Goodbye reality)。
Thumbnail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五章〈影像世界〉的部分。
Thumbnail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五章〈影像世界〉的部分。
Thumbnail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五章〈攝影信條〉的部分。
Thumbnail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五章〈攝影信條〉的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