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類學初探-基礎辯論格式學習(8) | 辯論中的注意事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這裡,我想每天分享一些攝類學的筆記或心得。每篇文章都短小精悍,三分鐘內搞定,這樣,大家可以每天輕鬆學習,逐步提升,學習過程輕鬆愉快~

而如果有任何錯誤,請各位先進不吝在討論區指出。


上一篇,分享什麼是"辯論的角色"、"宗"以及"辯論的語言",同時也舉了簡單的辯論範例,接下來會分享辯論中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在最後會有實際應用的例子做更加詳細的說明。


六、辯論中的注意事項

舉上一篇攝類學初探-基礎辯論格式學習(7)的例子做說明

範例1,因不成的例子

  • 辯方:白法螺的顏色有法,理應是白色。
  • 立宗方:何故? (滿足4.答辯規範,只使用"何故")
  • 辯方:因為是白法螺的緣故。
  • 立宗方:因不成。(此時代表立宗方不承許"白法螺的顏色是白法螺")
  • 辯方:請陳述因不成。
  • 立宗方:白法螺的顏色是白法螺因不成(再陳述一次確定內容)。
  • 辯方:白法螺的顏色為何不是白法螺?
  • 立宗方:因為彼是白法螺的特色之一的緣故。

範例2,不周遍的例子

  • 辯方:白法螺的顏色有法,理應是白色。
  • 宗方:何故?(此時代表立宗方不承許辯方的宗)
  • 辯方:因為是顏色故。
  • 立宗方:不周遍。(此時代表立宗方不承許"若是顏色周遍是白色")
  • 辯方:請陳述不周遍。
  • 立宗方:若是顏色皆不周遍是白色。
  • 辯方:請安立不周遍的例子。
  • 立宗方:紅色有法。


1.固定角色:辯論中,辯方和立宗方應各自保持角色,不可隨意交換。立宗方不可請辯方設立或反問問題,只能在不清楚概念時請辯方解釋。


2.論式規範:使用「有法」時不可帶「若是」,使用「若是」時不可帶「有法」。

辯方用「若是」時需加「理應周遍(不周遍)

立宗方用「若是」時需加「周遍(不周遍)」。

舉開頭的範例2

  • 辯方:白法螺的顏色有法,理應是白色
  • 立宗方:何故?(此時代表立宗方不承許辯方的宗)
  • 辯方:因為是顏色故。
  • 立宗方:不周遍。(此時代表立宗方不承許"若是顏色周遍是白色")
  • 辯方:「若是顏色,理應不周遍是白色。」
  • 立宗方:承許。
  • 辯方:「若是顏色,為何不周遍是白色?」
  • 立宗方:因為有不周遍的例子。
  • 辯方:請安立不周遍的例子。
  • 立宗方:紅色有法。


3.問題方式:辯方不可問「為何因不成」,只能請立宗方陳述因不成,但可問「有法為何是(不是)」。舉開頭的範例1

  • 辯方:白法螺的顏色為何不是白法螺?(倒數第二句),此句可以改為:
  • 辯方正確提問:「有法為何不是白法螺?」
  • 辯方錯誤提問:「為何因不成?」


4.答辯規範:立宗方答辯時應簡潔,不說多餘的話,只用「承許」、「何故」、「因不成」、「不周遍」。舉例時需加「有法」。舉例

正確答辯:「承許」、「何故」、「因不成」、「不周遍」。

錯誤答辯:「我認為這不太對,因為……」(多餘的話)


5.矛盾處理:當辯方提出的因不成立或不周遍時,先回答「因不成」,若答「不周遍」即等於承認因。範例3

辯方:「白法螺的顏色有法,理應是白色,因為是紅色的緣故」

立宗方正確回答:「因不成。」(認為白法螺的顏色不是紅色)

立宗方錯誤回答:「不周遍。」(相當於承認辯方的因:白法螺的顏色是紅色)


6.前後一致:答辯時須保持前後一致,不可自相矛盾。對已承認的觀點不能前後矛盾,否則會輸掉立宗。

  • 是與不是:對同一觀點只能選擇「承許」或「何故」之一,不能兩者都選。範例4
    • 辯方:「白色有法,理應是顏色」,立宗方回答:「承許」。接著:
    • 辯方:「白色有法,理應不是顏色」,立宗方正確回答:「何故」。
    • 辯方只是反過來問而已,若兩者都承許或都何故即矛盾。
  • 周遍與不周遍:同一觀點只能選「承許」或「何故」之一,不能兩者都選。範例5
    • 辯方:「若是白色理應周遍是顏色」,立宗方回答:「承許」。接著:
    • 辯方:「若是白色理應不周遍是顏色」,立宗方正確回答:「何故」。
    • 若兩者都承許或都何故即矛盾。
  • 不周遍是與不是:這種情況不一定矛盾。範例6:
    • 辯方:「若是顏色理應不周遍是紅色」,立宗方回答:「承許」。接著:
    • 辯方:「若是顏色理應不周遍不是紅色」,立宗方正確回答:「承許」。
    • 辯方:「若是顏色理應周遍是紅色」,立宗方正確回答:「何故」。
    • 辯方:「若是顏色理應周遍不是紅色」,立宗方正確回答:「何故」。
    • 上述情況回答兩個承許或兩個何故,但不矛盾。
    • 根本許與根本嚓:立宗方若前後回答矛盾,辯方可指出「嚓,音為ㄘㄚˋ」,並繼續或結束辯論。


7.避免討論:辯論時應避免討論,以免陷入混亂並浪費時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怪樂小童的遊樂天地
15會員
65內容數
熱愛分享佛教內容,正專注於學習攝類學,透過辯論逐步進入五大論的學習。 作為佛教辯論的入門新手,我一邊學習一邊整理筆記和心得,目標是讓思維像鋼鐵般清晰,不再輕易被唬弄! 如果你也對用邏輯思維來理解佛教教義和觀點感興趣,歡迎一起探索。 我喜歡邊學邊記錄,期待和大家共同成長,將佛法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2024/09/16
以為佛法只是念經拜佛?想錯了!學佛不只靠信仰,還需要深思熟慮! 攝類學是進入五大論的入門票,幫助你培養思辨能力,讓佛法在生活中真正發揮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一切佛法經論典籍的基礎–攝類學,並且要用攝類學論式辯論。 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正確運用攝類學辯論論式的三大關鍵: 1.攝類學辯論的基本論式
Thumbnail
2024/09/16
以為佛法只是念經拜佛?想錯了!學佛不只靠信仰,還需要深思熟慮! 攝類學是進入五大論的入門票,幫助你培養思辨能力,讓佛法在生活中真正發揮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一切佛法經論典籍的基礎–攝類學,並且要用攝類學論式辯論。 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正確運用攝類學辯論論式的三大關鍵: 1.攝類學辯論的基本論式
Thumbnail
2024/08/15
首先,要判斷 A & B 兩個法(佛法名詞)的關係前: 1.要先之找出有沒有同分(交集),也就是找出有沒有既是A又是B的例子;接著如果沒有那就是相違,有的話就接著下一步 2.判斷兩個法的周遍關係:看是a周遍是b,或者,是b周遍是a,如果上述兩者都符合,那就是同義,不是的話就下一步
Thumbnail
2024/08/15
首先,要判斷 A & B 兩個法(佛法名詞)的關係前: 1.要先之找出有沒有同分(交集),也就是找出有沒有既是A又是B的例子;接著如果沒有那就是相違,有的話就接著下一步 2.判斷兩個法的周遍關係:看是a周遍是b,或者,是b周遍是a,如果上述兩者都符合,那就是同義,不是的話就下一步
Thumbnail
2024/06/29
本文介紹攝類學中兩法的關係,特別討論了同義的兩個法如何滿足八周遍的條件。透過顏色與表現為顏色的例子,說明了名相與性相之間的關係,並最終歸納出兩者展開的特性為「是」與「有」。
Thumbnail
2024/06/29
本文介紹攝類學中兩法的關係,特別討論了同義的兩個法如何滿足八周遍的條件。透過顏色與表現為顏色的例子,說明了名相與性相之間的關係,並最終歸納出兩者展開的特性為「是」與「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這裡我想分享更多有關辯論的練習,讓大家可以更熟悉用論式辯論以及思考速度~ 透過練習判斷支分色 和 八種支分色任一 二者的關係,是三句、四句、同義、相違的哪一種,熟悉論式及思考的速度~
Thumbnail
在這裡我想分享更多有關辯論的練習,讓大家可以更熟悉用論式辯論以及思考速度~ 透過練習判斷支分色 和 八種支分色任一 二者的關係,是三句、四句、同義、相違的哪一種,熟悉論式及思考的速度~
Thumbnail
本文介紹攝類學中兩法的關係,特別討論了同義的兩個法如何滿足八周遍的條件。透過顏色與表現為顏色的例子,說明了名相與性相之間的關係,並最終歸納出兩者展開的特性為「是」與「有」。
Thumbnail
本文介紹攝類學中兩法的關係,特別討論了同義的兩個法如何滿足八周遍的條件。透過顏色與表現為顏色的例子,說明了名相與性相之間的關係,並最終歸納出兩者展開的特性為「是」與「有」。
Thumbnail
介紹了辯論中的注意事項,包括固定辯方和立宗方角色、答辯規範等。文中舉例說明了如何正確使用「有法」和「若是」,以及應對辯論中的矛盾和不周遍問題,以確保辯論過程中的邏輯一致性和有效性。
Thumbnail
介紹了辯論中的注意事項,包括固定辯方和立宗方角色、答辯規範等。文中舉例說明了如何正確使用「有法」和「若是」,以及應對辯論中的矛盾和不周遍問題,以確保辯論過程中的邏輯一致性和有效性。
Thumbnail
介紹了辯論中的角色、宗以及辯論語言。主要探討了“因不成”和“不周遍”的運用範例,幫助理解辯論中的常見思考謬誤,並舉例講述了辯論中雙方被規定能說的語言。
Thumbnail
介紹了辯論中的角色、宗以及辯論語言。主要探討了“因不成”和“不周遍”的運用範例,幫助理解辯論中的常見思考謬誤,並舉例講述了辯論中雙方被規定能說的語言。
Thumbnail
這篇文章統整了攝類學的基本論式架構,包括前陳、後陳、因,接下來介紹有前陳和無前陳的論式,並探討了不是真因論式的過失。通過這些內容的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攝類學的辯論結構和邏輯運用,提升思維能力和辯論技巧。
Thumbnail
這篇文章統整了攝類學的基本論式架構,包括前陳、後陳、因,接下來介紹有前陳和無前陳的論式,並探討了不是真因論式的過失。通過這些內容的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攝類學的辯論結構和邏輯運用,提升思維能力和辯論技巧。
Thumbnail
如果一個論式不符合前陳是因(宗法)和因周遍後陳(隨遍)的要求,就會出現過失。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思考謬誤,有時甚至會導致情緒內耗。因此,理解這些邏輯關係不僅對學習佛法有幫助,還能幫助我們觀察自己的觀點,解決情緒內耗,讓思維更清晰。
Thumbnail
如果一個論式不符合前陳是因(宗法)和因周遍後陳(隨遍)的要求,就會出現過失。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思考謬誤,有時甚至會導致情緒內耗。因此,理解這些邏輯關係不僅對學習佛法有幫助,還能幫助我們觀察自己的觀點,解決情緒內耗,讓思維更清晰。
Thumbnail
此篇,介紹了沒有前陳/有法的論式,同時也帶出了"周遍是"及"周遍不是"的內容複習
Thumbnail
此篇,介紹了沒有前陳/有法的論式,同時也帶出了"周遍是"及"周遍不是"的內容複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