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時代(一):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photo by bookarchery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photo by bookarchery


當人生一百變得並非遙不可及,長照問題卻越來越刻不容緩。作者小梶沙羅以第一手資料紀錄關於60幾歲未婚的她,從東京辭職返回老家千葉縣照顧高齡92歲的父親以及90歲的母親外,還需要時不時分身照料89歲膝下無子的阿姨及姨丈。


作者雖然有一兄長及大嫂可以偶爾分擔照顧雙親的責任,但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由她承擔高齡雙親/阿姨/姨丈的主要照顧者。此書中言簡意賅的介紹日本的長照制度,也就是可以接受什麼樣的服務是依據需求等級決定。所以必須向戶籍所在的地區總括性支援中心(高齡者保健福祉的綜合窗口)辦理長照評估申請手續。


如果沒有經過評估長照等級,當然也就無法無法入住長照中心,利用日照服務和申請照服員。由於作者父親及姨丈已有較為嚴重的失智的狀況,而母親及阿姨雖尚能生活自理,但是健忘狀況日漸嚴重。


養老金都沒了啦!電影海報

養老金都沒了啦!電影海報


曾在Covid期間看過由日本女演員天海祐希主演的「養老金都沒了啦!」一電影,探討日本的年金問題、老後生活以及非血緣關係青銀共居的實行可能性。雖然電影是喜劇的底,可是所有命題都讓人輕鬆不起來。


即便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壯世代都快要被生活/經濟壓迫得喘不過氣來,更遑論該書「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作者。單身、未婚,年逾六十歲,需要一打四,父母/阿姨/姨丈,該中文書封甚至寫下聳動的,「長照四個年齡總共360歲的老人,這是修行還是懲罰遊戲?」


台灣與日本同樣進入高齡化社會,而日本對於長照的規劃又更加完善,即便如此,對於如作者一樣的主要照護者而言,許多方面還是窒礙難行,甚至難以喘息。看完作者描述的照護日常點滴,終於理解

1.        斷捨離的重要性,否則囤物狀況一旦發生,會對照護上產生某種程度的困難

(特別是冰箱)

2.        規定高齡年長者每天最多只能從ATM領出20萬日圓

(防止高齡者金融剝削/詐騙事件叢生)

3.        日照中心(托老中心)的設置可以提供照護者喘息時間/空間,可惜供不應求

4.        居服員可能因為高齡者言語行為暴力/照護者丟包心態而離職(大缺工時代來臨)

5.        主要照護者如果要支付長照費用,可能引起的照護破產危機

 

為此,該書作者不禁反思,單身的她,到了父母的年紀,膝下無子,假如存款、年金不足以支付她的老後,她又該如何自處,何去何從呢?雖然不能說今日日本,明日台灣,但2024/25年的台灣已然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日本經驗值得台灣借鏡,思考及規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上次看新聞,約莫今年底台灣有一半人口超過45歲,深知這幾年不斷提及少子化與高齡社會的到來,但看到標題時還是嚇到了!很多亞洲國家也正面臨這樣的問題。 自知未來的年輕人要負擔老年人有多沈重,現在存錢有一部份是希望遇到病跟死的問題,不會造成家人們的負擔! 幾年前也有考慮長照保險但真的買不下手,改買殘扶險,對自己身體的狀況也大抵知道,這個社會物價、房價一直漲,薪水不漲,人民的日子不好過,這幾年家裡附近的城鎮蓋的都是高級養老中心,一間養老套房月租6萬,買下約兩千萬(可以傳承下一代),裡面有進駐診所、營養師⋯等優於一般養老院的機能與設施;我只是平民百姓,這樣比較優質的照護環境,我也住不起⋯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2
Clear Day 亮亮 養生村型態的各種機構在台灣已行之有年,不過就如同亮亮說的,品質越好,價格也相對高昂。所以努力工作的同時也得想方設法努力維持健康。我自己是先練習把當下每一天過好,不過度預設老後,但可以從周遭長輩談論的話題先了解。
李英華-avatar-img
2024/10/27
錢不能先花光,因為年紀大了,賺錢不易。有時候照顧者比老人先走,老人若還有錢財,若能信託,每月領固定的錢花費,就不致被騙光。但政府通常等出大事故,才会想辦法。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7
李英華 英華真相了,主要照護者往往身心不堪負荷。如果沒有喘息時間/空間,不單是日本,台灣也常見長照悲歌的新聞😭。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10/28
每個人都會老,如何減少自己和家人的負擔,長照好重要啊。它山之石可以攻錯,謝謝bookarchery分享閱讀日本長照故事的心得。❤️ 也因著bookarchery的分享,我也上網查了台灣的情況。介入的第一步,當然,也是評估申請,有幾種方法,最簡單的就是拿起電話直接撥打長照專線1966。😄 也分享影片【長照接住你】精華篇及司長專訪,供路過的格友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H77PA9xLo0&list=PL2keg8jdmtaIPv6n9y4YT-Tp0MPloj4Vh&index=8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8
陽台觀察者 謝謝觀察者的影片分享🙌🙌
安立格-avatar-img
2024/10/27
我們當局只摸到這個議題的皮毛,很遺憾。 另一方面 看到醫院六、七十歲的人陪病九十好幾的老者,問題已經很明顯。 再另一面,看到北車,新北公共空間越來越多夜宿的homeless, 或是有家不願回的。問題會很快再擴大。當局好像裝做沒看見。三條線。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7
安立格 安立格一針見血,的確,老老照護跟homeless數量比以往多都是正發生。長照如果沒配套只有口號,很難解套,畢竟台灣也將走向五人裡面即有一人是高齡者的社會。
心晴-avatar-img
2024/11/12
最近照顧失智的爸爸很有感,可以想見一打四壓力山大的程度啊!謝謝妳分享這個議題,真的很值得我們關注和學習。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2
心晴 謝謝心晴喜歡我的分享。長照這議題實在刻不容緩。該書作者想強調照顧長輩身心狀況的同時,其實照護者本身的身心也同樣重要‼️希望台灣長照的規劃能更完善及便民。
avatar-img
bookarchery的沙龍
147會員
254內容數
在跨文化裡學習兼容並蓄。
bookarcher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3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是由覆面系作家(社群平台、書封、媒體訪問皆不露臉),男性,畢業於日本三大名校之一的慶應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筆名麻布競馬場,筆下寫盡Z世代同儕,同樣畢業於慶應大學的男男女女在職場賽道、人生軌道的跌跌撞撞、苦苦掙扎。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
Thumbnail
2025/02/23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是由覆面系作家(社群平台、書封、媒體訪問皆不露臉),男性,畢業於日本三大名校之一的慶應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筆名麻布競馬場,筆下寫盡Z世代同儕,同樣畢業於慶應大學的男男女女在職場賽道、人生軌道的跌跌撞撞、苦苦掙扎。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
Thumbnail
2021/06/09
自從疫情以來,全世界不少博物館都開放線上展覽。台北故宮在IG上的展品介紹更是非常白話親民接地氣,雖然有歷史揉雜其中,但卻不枯燥難懂,反而是越看越引人入勝。 在IP架空歷史劇已經紅紅火火了幾年後,越來越多的歷史科普書出現,從“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開始,各個年代的科普專書如雨後春
Thumbnail
2021/06/09
自從疫情以來,全世界不少博物館都開放線上展覽。台北故宮在IG上的展品介紹更是非常白話親民接地氣,雖然有歷史揉雜其中,但卻不枯燥難懂,反而是越看越引人入勝。 在IP架空歷史劇已經紅紅火火了幾年後,越來越多的歷史科普書出現,從“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開始,各個年代的科普專書如雨後春
Thumbnail
2021/01/15
在矢部太郎繪寫的類人生自述漫畫小品裡的”房東阿嬤與我”也讓人感受到一期一會的意味,不過其中關於青銀世代共居的點點滴滴卻是精華所在,那些精妙絕倫的對話以及青銀世代互動間的竅妙氛圍。還能自主生活的房東阿嬤,與其說要找租客,不如說找人陪伴,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當過工廠女工,依父母之命結婚,爾後離婚,在她
Thumbnail
2021/01/15
在矢部太郎繪寫的類人生自述漫畫小品裡的”房東阿嬤與我”也讓人感受到一期一會的意味,不過其中關於青銀世代共居的點點滴滴卻是精華所在,那些精妙絕倫的對話以及青銀世代互動間的竅妙氛圍。還能自主生活的房東阿嬤,與其說要找租客,不如說找人陪伴,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當過工廠女工,依父母之命結婚,爾後離婚,在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林家長輩健康漸衰,透過外籍看護與專業照服員的協助下,再透過家族分擔費用,展現「新孝道」的精神。
Thumbnail
林家長輩健康漸衰,透過外籍看護與專業照服員的協助下,再透過家族分擔費用,展現「新孝道」的精神。
Thumbnail
108年一月公公88歲往生。相隔四年,今年2月,婆婆也享耆壽92高齡前往另一空間與公公及她日夜思念的母親相聚。 雖然與二老同住僅四到八年,但深覺他倆真是一生都在為他們的四位子女盤算。但令人遺憾的是:四名子女自小個性不合,爭吵不斷;如今雖已都年過半百,兄弟姐妹之間仍相見如仇人,以致於有
Thumbnail
108年一月公公88歲往生。相隔四年,今年2月,婆婆也享耆壽92高齡前往另一空間與公公及她日夜思念的母親相聚。 雖然與二老同住僅四到八年,但深覺他倆真是一生都在為他們的四位子女盤算。但令人遺憾的是:四名子女自小個性不合,爭吵不斷;如今雖已都年過半百,兄弟姐妹之間仍相見如仇人,以致於有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母親節即將來臨,桃園市申請長照服務的失能者中,主要照顧者有近6成為女性,平均年齡57歲,這群女性照顧者可能身兼人母、女兒、媳婦多重角色。在母親節前夕,衛生局呼籲,媽媽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也要記得照顧自己,申請長照喘息服務,獲得喘息及減緩照顧負荷與壓力。 根據桃園市衛生局統計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母親節即將來臨,桃園市申請長照服務的失能者中,主要照顧者有近6成為女性,平均年齡57歲,這群女性照顧者可能身兼人母、女兒、媳婦多重角色。在母親節前夕,衛生局呼籲,媽媽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也要記得照顧自己,申請長照喘息服務,獲得喘息及減緩照顧負荷與壓力。 根據桃園市衛生局統計
Thumbnail
小姨来电说姨夫的父亲前几天去世了。她俩这几天一直都在忙着处理后事。 “啊!不是说老人家的身体一直很很硬朗吗?!” “好在这次有姨夫在家里,您们可以有商有量的彼此安慰,一起承担。” “您自己的乳腺疾病也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哦,不可以掉以轻心哈。” 人到中年,真是多事之秋啊。
Thumbnail
小姨来电说姨夫的父亲前几天去世了。她俩这几天一直都在忙着处理后事。 “啊!不是说老人家的身体一直很很硬朗吗?!” “好在这次有姨夫在家里,您们可以有商有量的彼此安慰,一起承担。” “您自己的乳腺疾病也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哦,不可以掉以轻心哈。” 人到中年,真是多事之秋啊。
Thumbnail
這週末跟著家人親戚一起探望大姨媽,由於他近年身體因病行動不便, 長年臥床,日常生活需要看護照料的狀況,光是每月看護費+醫療+營養品, 每年都是非常可觀的數字,即時有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分攤, 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更何況也還有自己的家庭也要照顧。 多數台灣人的孝順觀念,是父母從小養育我們吃穿唸書長大,
Thumbnail
這週末跟著家人親戚一起探望大姨媽,由於他近年身體因病行動不便, 長年臥床,日常生活需要看護照料的狀況,光是每月看護費+醫療+營養品, 每年都是非常可觀的數字,即時有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分攤, 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更何況也還有自己的家庭也要照顧。 多數台灣人的孝順觀念,是父母從小養育我們吃穿唸書長大,
Thumbnail
以前自己後生,父母就算是退休了也是行得走得,有時還會幫忙照顧我兩個女兒,一路以來都是當著support的角色,特別的「獨立」,不喜歡添「麻煩」。在我想像中,大概到了他們老了也應該是留在家中,最多是請個外傭照顧他們起居飲食,覺得老人院好像是不關自己的事。 好幾年前,外婆年邁,阿姨同住,每天照顧開始吃力
Thumbnail
以前自己後生,父母就算是退休了也是行得走得,有時還會幫忙照顧我兩個女兒,一路以來都是當著support的角色,特別的「獨立」,不喜歡添「麻煩」。在我想像中,大概到了他們老了也應該是留在家中,最多是請個外傭照顧他們起居飲食,覺得老人院好像是不關自己的事。 好幾年前,外婆年邁,阿姨同住,每天照顧開始吃力
Thumbnail
面對疾病與健康,預防勝於治療;面對財產安全,預防勝於傷心! 范阿姨是一位現今70歲的退休公務人員,早年只要有存一筆錢,就買一小間房子,從年輕到現在,在中部也積累了幾間房,先生早逝,自己一個人把二男一女拉拔長大,現在老大也有40多歲了。 今年,小雄接到范阿姨電話 小雄:阿姨,家裡發生什麼事嗎?
Thumbnail
面對疾病與健康,預防勝於治療;面對財產安全,預防勝於傷心! 范阿姨是一位現今70歲的退休公務人員,早年只要有存一筆錢,就買一小間房子,從年輕到現在,在中部也積累了幾間房,先生早逝,自己一個人把二男一女拉拔長大,現在老大也有40多歲了。 今年,小雄接到范阿姨電話 小雄:阿姨,家裡發生什麼事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