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即便奔跑,也是蝸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是由覆面系作家(社群平台、書封、媒體訪問皆不露臉),男性,畢業於日本三大名校之一的慶應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筆名麻布競馬場,筆下寫盡Z世代同儕,同樣畢業於慶應大學的男男女女在職場賽道、人生軌道的跌跌撞撞、苦苦掙扎。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不是純愛小說,也非職場小說。所有短篇小說裡的主角沒有善男信女,也不是曠男怨女,有的不過是看似光鮮亮麗背後的千瘡百孔。該書主命題是對資本主義的反思、社會階級流動的叩問、以及學歷至上還是無用的反詰。

 

有的人寒窗苦讀終於離開家鄉小鎮,進入首都圈,入學名校慶應,靠著名校光環入職大公司成為正式社內職員。有的人兜兜轉轉,乘著VC風潮(venture capital),可初生之犢終究天真了點,縱然擁有天使投資人也可能讓人一夕間從事業騰飛到跌入地獄。有的人終究扛不住月租九萬日圓,佐以可觀的生活費交際費,彷彿是在東京生活,卻只是生存,終究大徹大悟回到家鄉。

 

泡沫經濟後的日本,失落了十年?二十年?還是三十年?Covid之後的日本經濟會走向更好還是更糟?地緣政治、人工智慧、低利率高通膨,如此數位時代還有Z世代的紅利嗎?書中描述多數慶應畢業生在東京這座城市的群像生活,多的是一路披荊斬棘,跋山涉水來到東京卻發現許多在父母庇蔭下的同儕與自身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就為了扎根東京的生存截然不同。


即便擁有名校學歷,也無法在資本主義下實現階級流動。看不起自己的家鄉,卻發現來到東京只能是永遠的異鄉人。三十歲的男人,還是只能在東京生存,若真的放棄拼搏的一切回到家鄉仍是心有不甘。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留在家鄉的父母那樣的活法,為了所有人眼裡的聖杯-東京,明明已經拼盡全力,可東京鐵塔看似那麼近,卻仍是非常搖遠。


東京鐵塔,resource from wikipedia

東京鐵塔,resource from wikipedia


所有的高塔,都是資本主義的極致展現,像是燈塔一樣召喚追夢的人。可惜90年代電視劇「東京愛情故事」,木村拓哉及松隆子合演的「戀愛世代」裡日本的風華正茂,經濟科技各方面齊飛,遍地機會已成為昨日黃花。三十歲的女人,留在東京沒有純粹的愛情、理想的婚姻,是否還能擁有career advancement的機運?是否還能夢想真的能留在東京生活而不是只為了生存? 


東京愛情故事,resource from IMDB

東京愛情故事,resource from IMDB

戀愛世代,resource from IMDB

戀愛世代,resource from IMDB


作者麻布競馬場,自始至終用著俯視或者平視的視角看著周遭慶應畢業生的東京生活,冷靜自持的筆下彷彿是論文的田野調查,寫下每個可以納入質性分析的案例,導出關於資本主義的反思、社會階級流動的叩問、以及學歷至上還是無用的反詰。是否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即便奔跑,也是蝸牛?

 

一口氣看完電子書後,好奇作者為何被冠上覆面系作家之名,或許書寫如此挑動現代人敏感神經的議題(即便是小說),露臉被肉搜或get trolled的機率大大提高,也或許純粹保持神秘感。然而讀者如我,somehow很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畢竟麻布競馬場以小說之名說了許多大實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okarchery的沙龍
152會員
263內容數
在跨文化裡學習兼容並蓄。
bookarcher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27
當人生一百變得並非遙不可及,長照問題卻越來越刻不容緩。作者小梶沙羅以第一手資料紀錄關於60幾歲未婚的她,從東京辭職返回老家千葉縣照顧高齡92歲的父親以及90歲的母親外,還需要時不時分身照料89歲膝下無子的阿姨及姨丈。 作者雖然有一兄長及大嫂可以偶爾分擔照顧雙親的責任,但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由她承擔高
Thumbnail
2024/10/27
當人生一百變得並非遙不可及,長照問題卻越來越刻不容緩。作者小梶沙羅以第一手資料紀錄關於60幾歲未婚的她,從東京辭職返回老家千葉縣照顧高齡92歲的父親以及90歲的母親外,還需要時不時分身照料89歲膝下無子的阿姨及姨丈。 作者雖然有一兄長及大嫂可以偶爾分擔照顧雙親的責任,但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由她承擔高
Thumbnail
2021/06/09
自從疫情以來,全世界不少博物館都開放線上展覽。台北故宮在IG上的展品介紹更是非常白話親民接地氣,雖然有歷史揉雜其中,但卻不枯燥難懂,反而是越看越引人入勝。 在IP架空歷史劇已經紅紅火火了幾年後,越來越多的歷史科普書出現,從“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開始,各個年代的科普專書如雨後春
Thumbnail
2021/06/09
自從疫情以來,全世界不少博物館都開放線上展覽。台北故宮在IG上的展品介紹更是非常白話親民接地氣,雖然有歷史揉雜其中,但卻不枯燥難懂,反而是越看越引人入勝。 在IP架空歷史劇已經紅紅火火了幾年後,越來越多的歷史科普書出現,從“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開始,各個年代的科普專書如雨後春
Thumbnail
2021/01/15
在矢部太郎繪寫的類人生自述漫畫小品裡的”房東阿嬤與我”也讓人感受到一期一會的意味,不過其中關於青銀世代共居的點點滴滴卻是精華所在,那些精妙絕倫的對話以及青銀世代互動間的竅妙氛圍。還能自主生活的房東阿嬤,與其說要找租客,不如說找人陪伴,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當過工廠女工,依父母之命結婚,爾後離婚,在她
Thumbnail
2021/01/15
在矢部太郎繪寫的類人生自述漫畫小品裡的”房東阿嬤與我”也讓人感受到一期一會的意味,不過其中關於青銀世代共居的點點滴滴卻是精華所在,那些精妙絕倫的對話以及青銀世代互動間的竅妙氛圍。還能自主生活的房東阿嬤,與其說要找租客,不如說找人陪伴,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當過工廠女工,依父母之命結婚,爾後離婚,在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是由覆面系作家(社群平台、書封、媒體訪問皆不露臉),男性,畢業於日本三大名校之一的慶應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筆名麻布競馬場,筆下寫盡Z世代同儕,同樣畢業於慶應大學的男男女女在職場賽道、人生軌道的跌跌撞撞、苦苦掙扎。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
Thumbnail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是由覆面系作家(社群平台、書封、媒體訪問皆不露臉),男性,畢業於日本三大名校之一的慶應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筆名麻布競馬場,筆下寫盡Z世代同儕,同樣畢業於慶應大學的男男女女在職場賽道、人生軌道的跌跌撞撞、苦苦掙扎。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
Thumbnail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Thumbnail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Thumbnail
村上春樹,這是一個所有文藝青年都會被吸引住的名字。日本作家,名字裡有村還有樹,試問哪個一天到晚頭腦中帶著幻想、思緒裡懷著惆悵的肖連郎有辦法抵抗。 俗話說得好:「 替身使者都會互相吸引 」在我19歲的那一年直接上網載了[海邊的卡夫卡 ]的盜版電子書,雖然這個行為和文藝青年的形象不太般配,不過「竊
Thumbnail
村上春樹,這是一個所有文藝青年都會被吸引住的名字。日本作家,名字裡有村還有樹,試問哪個一天到晚頭腦中帶著幻想、思緒裡懷著惆悵的肖連郎有辦法抵抗。 俗話說得好:「 替身使者都會互相吸引 」在我19歲的那一年直接上網載了[海邊的卡夫卡 ]的盜版電子書,雖然這個行為和文藝青年的形象不太般配,不過「竊
Thumbnail
徹子二十一歲的那一年,丈夫一樹過世了。七年過去,徹子依然和公公「義父」住在同一屋簷下,並斷然拒絕男友岩井的求婚。時間緩緩流經,在高大銀杏照看的老房子裡,沒有血緣關係的徹子和義父,如何在懷抱巨大失落的同時,撿拾擦身而過的微小幸福……
Thumbnail
徹子二十一歲的那一年,丈夫一樹過世了。七年過去,徹子依然和公公「義父」住在同一屋簷下,並斷然拒絕男友岩井的求婚。時間緩緩流經,在高大銀杏照看的老房子裡,沒有血緣關係的徹子和義父,如何在懷抱巨大失落的同時,撿拾擦身而過的微小幸福……
Thumbnail
藤澤亨痛批:講談社趕我走,GTO改編日劇後又出來搶風頭
Thumbnail
藤澤亨痛批:講談社趕我走,GTO改編日劇後又出來搶風頭
Thumbnail
《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熊本少年一個人的東京修業旅行 「また、必ず会おう」と誰もが言った》 ✍️作者:喜多川泰 譯者: 陳嫺若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2/07/27(三版) 📝閱讀記錄: 這本小說已經來到第三版了,閱讀完後,我也確實想收藏它,也想推薦
Thumbnail
《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熊本少年一個人的東京修業旅行 「また、必ず会おう」と誰もが言った》 ✍️作者:喜多川泰 譯者: 陳嫺若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2/07/27(三版) 📝閱讀記錄: 這本小說已經來到第三版了,閱讀完後,我也確實想收藏它,也想推薦
Thumbnail
我本身就是東野老師的書迷,又見書腰的宣傳字句寫到「顛峰之作」「今後的目標,是超越這部作品。」嘩,看來不能錯過欸👀 期望甚高的我,結果有否感到失望?唔⋯我對此需要好好思考📝🧐
Thumbnail
我本身就是東野老師的書迷,又見書腰的宣傳字句寫到「顛峰之作」「今後的目標,是超越這部作品。」嘩,看來不能錯過欸👀 期望甚高的我,結果有否感到失望?唔⋯我對此需要好好思考📝🧐
Thumbnail
作者東野圭吾1958年生於日本大阪市,大阪府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畢業。曾在汽車零件供應商擔任工程師,1985年以處女作《放學後》獲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賞」後,隨即辭職,專心寫作。1999年以《秘密》一書獲得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2006年則以《嫌疑犯X的獻身》榮獲第134屆「直木賞」和
Thumbnail
作者東野圭吾1958年生於日本大阪市,大阪府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畢業。曾在汽車零件供應商擔任工程師,1985年以處女作《放學後》獲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賞」後,隨即辭職,專心寫作。1999年以《秘密》一書獲得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2006年則以《嫌疑犯X的獻身》榮獲第134屆「直木賞」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