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里乾坤,看“皇上吃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皇上吃什麼,聯經出版

皇上吃什麼,聯經出版

自從疫情以來,全世界不少博物館都開放線上展覽。台北故宮在IG上的展品介紹更是非常白話親民接地氣,雖然有歷史揉雜其中,但卻不枯燥難懂,反而是越看越引人入勝。

在IP架空歷史劇已經紅紅火火了幾年後,越來越多的歷史科普書出現,從“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開始,各個年代的科普專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造福了像我這般的歷史門外漢。清官劇大熱的前幾年,不論是甄嬛傳,延禧攻略或者如懿傳著墨的除了宮心計外大都是清朝嬪妃的服飾妝容,或許會帶到飲食文化但不深入。

而”皇上吃什麼“這本書剛好重點都放在吃食上面,像是”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紙上版。畫風細膩,文字跳耀,畢竟在”皇上吃什麼“看見張愛玲的名字出場兩次實在是出乎意料。張愛玲也嚐過乾隆皇帝曾經吃過的”碾轉“(碾鑽)。青麥做成,有點類似台灣紅龜稞的模樣,至於口感,實在是無從想像。然而,讓人意外的是乾隆對於此類農家小食有獨特的好感,且會在端午節吃粽子,重陽節吃花糕。

端午過後是荔枝的時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更是眾所皆知歷史上最愛吃荔枝的代表人物楊貴妃。無獨有偶,清朝的雍正乾隆也是荔枝愛好者,而且荔枝熟了,皇帝還會收到匯報。只不過當看到荔枝的後宮分配帳底也著實讓人大吃一驚,雖說是天家,但能分到的熟荔枝卻不論品級從皇后到妃嬪貴人全都是一個。足見即使朝代更迭,荔枝亦是彌足珍貴。

美食有美器裝盛感覺更有味。歷史多說雍正勤政,個性內斂克制,而這也反映在他個人審美觀上,他喜歡的瓷器風格是宋朝的單色窯並將其發揮到極致。雍正色卡,一字排開,美不勝收,即便放在今時今日依然是潮到不行。尤其雨過天晴的青,天藍,灑藍色真是一絕。但更絕的是康熙年間的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酒杯。一杯一花,從水仙到梅花。無怪乎從丹麥的Royal Copenhagen 到德國Meissen都有從青花中得到靈感再向其致敬的作品。

康雍乾盛世來到有十全老人之稱的乾隆時,在其遜位前有過千叟宴,場面之浩大,5900多人吃1500多個火鍋。無怪乎清朝吃鍋的食具從火碗到銀壽字鍋再到掐絲珐瑯火鍋甚至連現在人常吃的鴛鴦鍋都有,更不用說底料的內容,天上飛的,路上跑的,水裡游的,應有盡有。且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吃火鍋搭配酸梅汁已經成為一種沾料之外的儀式感,沒想到還真是其來有自,滿人喝酸湯子搭配食物,但因酸湯子喝多易胖,御茶膳房改良後成了酸梅湯。時至今日,不少酸梅湯還蹭著乾隆的名氣,彷彿有其加持,口感加倍。

盛世過後,清朝緩步走向衰敗,衰敗前的飲食文化卻百花齊放,而這源自於西風東漸,飲食走向 food fusion的文化融合。“皇上吃什麼”,是本四時皆宜,唯有三餐飯後不宜多看,否則越看越饞的美食圖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arol-avatar-img
2024/03/23
皇上吃什麼,真的是平民百姓很想知道的事!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4
張晏菁 先謝謝晏菁💕
avatar-img
bookarchery的沙龍
146會員
254內容數
在跨文化裡學習兼容並蓄。
bookarcher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3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是由覆面系作家(社群平台、書封、媒體訪問皆不露臉),男性,畢業於日本三大名校之一的慶應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筆名麻布競馬場,筆下寫盡Z世代同儕,同樣畢業於慶應大學的男男女女在職場賽道、人生軌道的跌跌撞撞、苦苦掙扎。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
Thumbnail
2025/02/23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是由覆面系作家(社群平台、書封、媒體訪問皆不露臉),男性,畢業於日本三大名校之一的慶應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筆名麻布競馬場,筆下寫盡Z世代同儕,同樣畢業於慶應大學的男男女女在職場賽道、人生軌道的跌跌撞撞、苦苦掙扎。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
Thumbnail
2024/10/27
當人生一百變得並非遙不可及,長照問題卻越來越刻不容緩。作者小梶沙羅以第一手資料紀錄關於60幾歲未婚的她,從東京辭職返回老家千葉縣照顧高齡92歲的父親以及90歲的母親外,還需要時不時分身照料89歲膝下無子的阿姨及姨丈。 作者雖然有一兄長及大嫂可以偶爾分擔照顧雙親的責任,但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由她承擔高
Thumbnail
2024/10/27
當人生一百變得並非遙不可及,長照問題卻越來越刻不容緩。作者小梶沙羅以第一手資料紀錄關於60幾歲未婚的她,從東京辭職返回老家千葉縣照顧高齡92歲的父親以及90歲的母親外,還需要時不時分身照料89歲膝下無子的阿姨及姨丈。 作者雖然有一兄長及大嫂可以偶爾分擔照顧雙親的責任,但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由她承擔高
Thumbnail
2021/01/15
在矢部太郎繪寫的類人生自述漫畫小品裡的”房東阿嬤與我”也讓人感受到一期一會的意味,不過其中關於青銀世代共居的點點滴滴卻是精華所在,那些精妙絕倫的對話以及青銀世代互動間的竅妙氛圍。還能自主生活的房東阿嬤,與其說要找租客,不如說找人陪伴,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當過工廠女工,依父母之命結婚,爾後離婚,在她
Thumbnail
2021/01/15
在矢部太郎繪寫的類人生自述漫畫小品裡的”房東阿嬤與我”也讓人感受到一期一會的意味,不過其中關於青銀世代共居的點點滴滴卻是精華所在,那些精妙絕倫的對話以及青銀世代互動間的竅妙氛圍。還能自主生活的房東阿嬤,與其說要找租客,不如說找人陪伴,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當過工廠女工,依父母之命結婚,爾後離婚,在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說起清末民初廣府飲食景觀,少不了江門太史第。
Thumbnail
說起清末民初廣府飲食景觀,少不了江門太史第。
Thumbnail
臺灣歷史博物館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人人講堂】系列演講 宮中食.器二三事—— 清宮宴及宮中飲食文化
Thumbnail
臺灣歷史博物館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人人講堂】系列演講 宮中食.器二三事—— 清宮宴及宮中飲食文化
Thumbnail
太史,清朝期間的一種官職。 太史宴,太史府第內的家宴。
Thumbnail
太史,清朝期間的一種官職。 太史宴,太史府第內的家宴。
Thumbnail
自從疫情以來,全世界不少博物館都開放線上展覽。台北故宮在IG上的展品介紹更是非常白話親民接地氣,雖然有歷史揉雜其中,但卻不枯燥難懂,反而是越看越引人入勝。 在IP架空歷史劇已經紅紅火火了幾年後,越來越多的歷史科普書出現,從“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開始,各個年代的科普專書如雨後春
Thumbnail
自從疫情以來,全世界不少博物館都開放線上展覽。台北故宮在IG上的展品介紹更是非常白話親民接地氣,雖然有歷史揉雜其中,但卻不枯燥難懂,反而是越看越引人入勝。 在IP架空歷史劇已經紅紅火火了幾年後,越來越多的歷史科普書出現,從“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開始,各個年代的科普專書如雨後春
Thumbnail
被造神的政治人物面對食慾,本該走下神壇,但他們吃喝什麼、怎麼吃喝、如何請客國宴,往往又成為塑造金身的利器。 一道料理追溯出國愁和家味,是大家需要能作為本土認同的文化原型,悄悄或明白地將自己的認同入菜,來集合同溫層的歸屬感。
Thumbnail
被造神的政治人物面對食慾,本該走下神壇,但他們吃喝什麼、怎麼吃喝、如何請客國宴,往往又成為塑造金身的利器。 一道料理追溯出國愁和家味,是大家需要能作為本土認同的文化原型,悄悄或明白地將自己的認同入菜,來集合同溫層的歸屬感。
Thumbnail
有些人以為,吃不吃生魚片不只是個飲食習慣問題、文化問題,甚至還是個民族尊嚴問題。我那位大陸友人把台灣人喜歡吃生魚片解讀成「日本遺風」,實在「太沉重」啦!我想不管是什麼,都應該先了解歷史再說,因為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它的歷史淵源。
Thumbnail
有些人以為,吃不吃生魚片不只是個飲食習慣問題、文化問題,甚至還是個民族尊嚴問題。我那位大陸友人把台灣人喜歡吃生魚片解讀成「日本遺風」,實在「太沉重」啦!我想不管是什麼,都應該先了解歷史再說,因為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它的歷史淵源。
Thumbnail
​ ​ 來到花蓮縣旅遊吃甚麼好呢???是已經知名的麻糬、奶油酥條、-漂流木餅、芋頭餅還是其他的。這裡要告訴大家一個國民小吃,是大家比較不知道的。這個國民小吃就是扁食。花蓮縣的扁食會這麼出名,最主要的關鍵就在民國六十五年時,當時候總統蔣經國先生因緣際會來到「液香扁食」用餐,因而上了報紙新聞,讓花蓮扁
Thumbnail
​ ​ 來到花蓮縣旅遊吃甚麼好呢???是已經知名的麻糬、奶油酥條、-漂流木餅、芋頭餅還是其他的。這裡要告訴大家一個國民小吃,是大家比較不知道的。這個國民小吃就是扁食。花蓮縣的扁食會這麼出名,最主要的關鍵就在民國六十五年時,當時候總統蔣經國先生因緣際會來到「液香扁食」用餐,因而上了報紙新聞,讓花蓮扁
Thumbnail
中興榖堡外表採巴洛克式風格,讓人彷如墜入童話世界。葉俊宏 文☉岳翔雲 「朕餓了」、「妃炊飯」。都甚麼時代了,這是瞎米代誌?如果我們能像皇帝般吃到御皇米等級的美味米飯,是多麼幸福的事。吃飯皇帝大,等你來「中興穀堡」體驗…… 開車漫遊於彰化田野間,一望無際的稻田不斷映入眼簾。阡陌縱橫交錯的金黃大地,象徵
Thumbnail
中興榖堡外表採巴洛克式風格,讓人彷如墜入童話世界。葉俊宏 文☉岳翔雲 「朕餓了」、「妃炊飯」。都甚麼時代了,這是瞎米代誌?如果我們能像皇帝般吃到御皇米等級的美味米飯,是多麼幸福的事。吃飯皇帝大,等你來「中興穀堡」體驗…… 開車漫遊於彰化田野間,一望無際的稻田不斷映入眼簾。阡陌縱橫交錯的金黃大地,象徵
Thumbnail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循環不已,又到了秋收時分。 咱們的地方政府在秋收時分舉行了慶祝節目。 有本地千年歷史講解,自耕農蔬菜比賽,本地藝術家畫展,還有旅遊劇團演出的歷史劇,規模不大,但是內容多彩多姿。
Thumbnail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循環不已,又到了秋收時分。 咱們的地方政府在秋收時分舉行了慶祝節目。 有本地千年歷史講解,自耕農蔬菜比賽,本地藝術家畫展,還有旅遊劇團演出的歷史劇,規模不大,但是內容多彩多姿。
Thumbnail
作者:寒露 香港新中史學社 05/09/2018 老師知道寒露喜歡看陶,讓弟子伴著去看新展的「#聖山文物」。要數廣東獨特的器物,最先想到黑釉淺口陶缽。就是那種圓圓淺淺的焗禾蟲、蒸陳村粉的粗陶缽。廣東
Thumbnail
作者:寒露 香港新中史學社 05/09/2018 老師知道寒露喜歡看陶,讓弟子伴著去看新展的「#聖山文物」。要數廣東獨特的器物,最先想到黑釉淺口陶缽。就是那種圓圓淺淺的焗禾蟲、蒸陳村粉的粗陶缽。廣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