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兩老,如有兩寶?需要照顧,人到哪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林公公、林婆婆年近九旬,是家族中的大長輩。雖然林家人丁興旺,但大部分的晚輩都已經在其他城鎮定居,林公公和林婆婆對他們的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一直堅持留在老家,不願意搬到子女所在的城市讓他們就近照顧,家裡就只剩下一位外籍看護照顧他們兩位老人家。林公公、林婆婆曾經是家族的支柱,照顧著子女、孫輩,而如今,輪到他們需要依賴外界的支持和照護。由於健康狀況的下滑,他們失去了許多生活上的獨立和自主權,無法再像年輕時那樣隨心所欲

 

他們需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遵循醫生的建議和藥物治療,並定期接受各種醫學檢查。不僅如此,高齡生活也給兩老帶來了孤獨感。由於子女大多居住在遠方,照顧他們的負擔落在了外籍看護的肩上。

 

雖然看護總是盡力照顧公公婆婆,但與子女、孫輩相比,外籍看護無法提供同樣的情感及家庭聯繫,尤其是每逢節慶和過年,子孫們都會回家與他們團聚,讓家中充滿熱鬧和歡笑,可節慶一過,兒女子孫們各自散去家中就變得冷清寂寞,這樣的孤獨感更可能加劇他們的心理壓力和抑鬱情緒

 

然而,隨著林公公年紀的增長和心血管疾病的加劇,子女總是擔心兩老的安危。媳婦子亭(化名)曾詢問丈夫能否試著向家族中的其他人尋求幫助,看看是否有人能回來照顧公公、婆婆。丈夫有些為難地回答說:「除了我們,平常還有誰會回去呢 ?」要求其他人回去照顧兩老確實是一項困難的問題,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要照顧,而子亭和丈夫也都在公家機關工作,很難抽出時間回去照顧,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是「家產早已分配完畢」但子亭不願看到公婆身邊無人照料所以夫妻商量一番後,才決定聘請一位外籍看護來照顧林公公和林婆婆


儘管有了外籍看護,子亭的一顆心仍然懸著,每次回家,子亭也都會仔細觀察看護的工作態度,也會詢問公公和婆婆與外籍看護之間的相處是否融洽?外籍看護的工作態度是否用心?幸運的是,照顧公公、婆婆的外籍看護阿娣非常盡責,對待兩位長輩非常細心,照顧的兩年多來沒有發生任何差錯,讓子亭感到很慶幸。然而,好景不常。林婆婆前兩個月因為肺炎住院,雖然經過治療後已經出院,但仍需要在家中臥床療養。長時間的臥床使得林婆婆的健康狀況讓人更加擔憂,原本性情溫和的她甚至開始會責罵外籍看護,這不僅加重了外籍看護的工作壓力,同時也讓子亭開始擔心婆婆是否有失智的前兆

 

兩老的健康狀況不佳也間接影響子亭和丈夫的工作狀態。為了讓婆婆和公公得到更好的照顧,子亭開始查找國內的居家照護預約平台,想請專業的照服員來家中幫忙。由於婆婆的狀況比較嚴重,子亭打算將照護婆婆的工作交由專業照服員負責,外籍看護則專心照顧公公。一開始,子亭只預約了白天的時間,而從照服員介入後,婆婆的情況明顯好轉,連發脾氣罵人的頻率也大幅的降低,可是,到了晚上,並不具備專業照護能力的外籍看護還是明顯的吃不消


子亭的丈夫和兄姊討論後,要求家族成員在無法親自照顧的情況下,至少要幫忙負擔請人照顧的費用。有了經濟支持後,他們又再預約了一位照護人員,分成早上 8 點與晚上 10 點兩個班次來照顧林家兩老。


讓子亭感到最意外的是,即使白天和晚上由兩位不同的照服員來照顧,也不曾出現任何照顧上的問題,一段時間以後,子亭也漸漸的感到非常放心,當然,其他的家人也對子亭夫妻倆做的決定十分支持。子亭和丈夫開玩笑地說,每個家庭都會出錢,沒有人逃避責任,這樣照人數分攤照顧費用的好處也非常明顯。長輩們到了一定年紀,得面臨種種身體和心理上的挑戰,例如慢性病、運動能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等。

 

日常生活也變得愈來愈需依賴他人的幫助,這對長輩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改變和挑戰,當然,子亭和丈夫也深刻理解照顧父母的難處,選擇請專業人員來幫忙提升照護品質,這也不失為「新孝道」的體現!

 

(本文內容摘要自《分身有術的「新孝道」》一書,該書提供了更多關於長者照護的寶貴建議。在當代社會中,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兼顧對長輩的照顧,是許多人面臨的挑戰。這本書涵蓋了長者照護的方方面面,為實踐「新孝道」提供了許多照護技巧與故事,以實現真正的"分身有術"。)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6102

誠品:https://eslite.me/6hrjzv

若需大量購書請洽:info@ucarer.com.tw


了解更多照服員資訊

更多內容:

原始文章連結:https://ucarer888.pse.is/6srl78

更多居家照護的選擇:https://pse.is/5pqyw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優照護的沙龍
8會員
148內容數
「優照護」是全台第一家,針對短期居家照護、居家看護需求成立的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核心價值是: 一、讓有需求的家庭能夠方便尋找到安全又合適的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治療師等。 二、讓照護人員能自主管理個案,安全地提供服務,並且增加收入來源。 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照護市場的資訊更加流通,創造優質照護環境。
優照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年紀增長,營養攝取更不能馬虎!從足夠蛋白質、天天蔬果到少量多餐與軟質飲食,這篇教你掌握4大原則,讓長輩吃得營養又開心,守護體力與生活品質,讓每一餐都成為健康與陪伴的溫暖時光。
Thumbnail
2025/04/28
年紀增長,營養攝取更不能馬虎!從足夠蛋白質、天天蔬果到少量多餐與軟質飲食,這篇教你掌握4大原則,讓長輩吃得營養又開心,守護體力與生活品質,讓每一餐都成為健康與陪伴的溫暖時光。
Thumbnail
2025/04/24
當無法時刻陪伴在側,愛依然可以透過行動實現。即使相隔千里,也能讓爸媽的笑容每天都看得見,讓專業照護成為你與家人之間,最溫柔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4/24
當無法時刻陪伴在側,愛依然可以透過行動實現。即使相隔千里,也能讓爸媽的笑容每天都看得見,讓專業照護成為你與家人之間,最溫柔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4/21
長輩就醫不只需要有人在場,更需要一位能溝通、記錄、協助判斷的貼身健康後盾。掌握五大陪診要點,從出門準備到就醫後追蹤,讓照護更周全。若無法親自陪同,也能透過專業照服員安心託付,讓每一次就醫都更有效率、更有保障。
Thumbnail
2025/04/21
長輩就醫不只需要有人在場,更需要一位能溝通、記錄、協助判斷的貼身健康後盾。掌握五大陪診要點,從出門準備到就醫後追蹤,讓照護更周全。若無法親自陪同,也能透過專業照服員安心託付,讓每一次就醫都更有效率、更有保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林家長輩健康漸衰,透過外籍看護與專業照服員的協助下,再透過家族分擔費用,展現「新孝道」的精神。
Thumbnail
林家長輩健康漸衰,透過外籍看護與專業照服員的協助下,再透過家族分擔費用,展現「新孝道」的精神。
Thumbnail
外婆晚年身體過於孱弱以致於行動無法自如,不得不請外傭到家中照顧,又因外傭無法適應外婆的諸多要求,做不了幾天就另謀出路。之後又找了幾個來照顧,也是一樣的結果,不得已,只好讓外婆入住安養院,舅舅每天下班去陪伴,若有需要,也會在安養院過夜,陪伴外婆。高齡社會,又病又老的老人需要家人的照顧,家人礙於工作無法
Thumbnail
外婆晚年身體過於孱弱以致於行動無法自如,不得不請外傭到家中照顧,又因外傭無法適應外婆的諸多要求,做不了幾天就另謀出路。之後又找了幾個來照顧,也是一樣的結果,不得已,只好讓外婆入住安養院,舅舅每天下班去陪伴,若有需要,也會在安養院過夜,陪伴外婆。高齡社會,又病又老的老人需要家人的照顧,家人礙於工作無法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印尼外籍看護安妮因為父親病危,請假回去探視。原本以為大概一個禮拜就會回來,但她回去之後跟我們聯絡,說她父親狀況很不樂觀,在醫院也無人照顧,得留在印尼一段時間。我們家中癌末母親以及近百齡父親的照顧,頓時變成無人接手的千斤重擔。   前兩年疫情的關係,聘請外籍看護非常困難,去年好不容易解除了,外籍看
Thumbnail
印尼外籍看護安妮因為父親病危,請假回去探視。原本以為大概一個禮拜就會回來,但她回去之後跟我們聯絡,說她父親狀況很不樂觀,在醫院也無人照顧,得留在印尼一段時間。我們家中癌末母親以及近百齡父親的照顧,頓時變成無人接手的千斤重擔。   前兩年疫情的關係,聘請外籍看護非常困難,去年好不容易解除了,外籍看
Thumbnail
小慧告訴我,她公公住院已超過一個月,病況接連出現,還出現譫妄現象,時而清醒、時而躁動,懷疑醫院的醫生跟護理師要害他,有時連妻兒的名字都叫得顛顛倒倒。話還沒說完,小慧的先生就氣急敗壞來電,說小慧的婆婆騎腳踏車摔傷了腿,在家又撞傷了頭,還頻頻叨念公公的狀況。
Thumbnail
小慧告訴我,她公公住院已超過一個月,病況接連出現,還出現譫妄現象,時而清醒、時而躁動,懷疑醫院的醫生跟護理師要害他,有時連妻兒的名字都叫得顛顛倒倒。話還沒說完,小慧的先生就氣急敗壞來電,說小慧的婆婆騎腳踏車摔傷了腿,在家又撞傷了頭,還頻頻叨念公公的狀況。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母親節即將來臨,桃園市申請長照服務的失能者中,主要照顧者有近6成為女性,平均年齡57歲,這群女性照顧者可能身兼人母、女兒、媳婦多重角色。在母親節前夕,衛生局呼籲,媽媽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也要記得照顧自己,申請長照喘息服務,獲得喘息及減緩照顧負荷與壓力。 根據桃園市衛生局統計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母親節即將來臨,桃園市申請長照服務的失能者中,主要照顧者有近6成為女性,平均年齡57歲,這群女性照顧者可能身兼人母、女兒、媳婦多重角色。在母親節前夕,衛生局呼籲,媽媽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也要記得照顧自己,申請長照喘息服務,獲得喘息及減緩照顧負荷與壓力。 根據桃園市衛生局統計
Thumbnail
以前自己後生,父母就算是退休了也是行得走得,有時還會幫忙照顧我兩個女兒,一路以來都是當著support的角色,特別的「獨立」,不喜歡添「麻煩」。在我想像中,大概到了他們老了也應該是留在家中,最多是請個外傭照顧他們起居飲食,覺得老人院好像是不關自己的事。 好幾年前,外婆年邁,阿姨同住,每天照顧開始吃力
Thumbnail
以前自己後生,父母就算是退休了也是行得走得,有時還會幫忙照顧我兩個女兒,一路以來都是當著support的角色,特別的「獨立」,不喜歡添「麻煩」。在我想像中,大概到了他們老了也應該是留在家中,最多是請個外傭照顧他們起居飲食,覺得老人院好像是不關自己的事。 好幾年前,外婆年邁,阿姨同住,每天照顧開始吃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