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少

讀書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日前在臉書看到這一段文字:這一篇是上世紀華人文學中以短聞名的傑作,你看到的左邊這一頁,就是它全部。

附上的照片,文字不滿一頁,連同標點符號不到三百字。我讀了幾遍,細致有味,餘韻不絕,確實出色,令人一讀難忘,可惜沒提到作者是誰。我隨口問先生:「『最快樂的事』是誰寫的?」先生有點詫異:「王文興,你不知道嗎?」我讀過《家變》,接受此書主題,卻飽受文字折騰,從此沒再讀王文興,本人確實不知王文興寫過沒折騰讀者的小說。

過幾天,先生找出王文興的《十五篇小說》遞過來,果然便是我先前看到的那一頁書。

面子書友人提及,近代美女兼才女周練霞的名句:「但得兩心相照,無燈無月何妨」。我原以為是李清照的詞作,稍稍查一下沒找到,只好問先生。他頗為不解:「你怎麼會記成李清照?周練霞因為這句,在文革被打瞎眼睛。你上次不是讀過了嗎?」要是讀過都記得,我也不至於學書學劍不成。

周練霞容貌極美,據說「七十猶傾城」。擅畫,詩、小說也很出色,詞作尤其清麗。然而,她最被傳誦的名句「但得兩心相照,無燈無月何妨」,在文革變成罪狀:要黑暗,不要光明。因而一隻眼睛被打瞎,飽受折磨。周練霞曾請人篆刻「一目了然」章,可見其豁達。後來移居美國,幸而尚有晚福。

與博覽群籍的人相處有點小麻煩:他的常識不是一般人的常識。我知道先生沒惡意,他無法理解「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遇上這種情況,我通常回一句:「我讀書少嘛。」

關起家門,讀書少不妨賴皮,以免吃虧。但,走出家門就不該以無知耍賴了。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5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