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劃時代的迷茫少年時

《畢業生》:劃時代的迷茫少年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ence/重發,原作於2018年發表


    (取自電影圖片及經後期處理)

 (取自電影圖片及經後期處理)

畢業生/1967,講什麼

The Graduate/ 《畢業生》拍的上六十年代青年人對未來的迷茫;當生活的一切都被鍍上了一層K金- 沒有真的富有,只有虛偽的堂皇,我們每個人都被予以追星逐夢的厚望,也背負著支撐這層鍍金的使命,使這個社會的人可以繼續自欺欺人。這種無奈隨著時代的洪流,漂流到今時今日的我們。這種劃時代的迷茫是抹去了六十年時空隔閡的共嗚共感,使《畢業生》這套電影成為各大電影經典排行榜的常客。

We are All Benjamin

電影由主角Benjamin迷茫、木然地乘搭飛機開始,配以〈The Sound of Silence〉及光暗交替的畫面,突出了剛作為大學畢業生的Benjamin對未來的不安及不可言喻的恐懼。Benjamin 並沒有因為過往輝煌的大學成就而感到驕傲及高興;相反,他在電影中不斷地表現出對過往逃避。或者是以往的煇煌造就了他對已畢業卻沒有任何方向的自己感到失望。他時常感到寂寞卻無人傾聽、無處傾訴。就是這種的寂寞及不被理解,因為電影中每個社會人的自私自利,使主角走上了墮落之旅,被人包養,及引致最後在和心上人相愛卻受到重重困難。電影最後,Benjamin成功從別人手中搶回心上人,並和心上人上了一輛不知目的地的黃色巴士逃跑。數秒因成功逃脫而產生的歡愉過後,Benjamin 和心上人的帶著慢慢地充滿對未來的迷茫及擔憂的眼神,望向前方。

2019年的我們都是Benjamin。生在充斥著虛幻的輝煌及如泡沫般脆弱的夢幻時代,Benjamin渴望與眾不同和被理解及引導,和身在2018的我們一樣。但可惜,不管是身在1967年的Benjamin還是2019的我們,也是不斷被這個社會所不解、被忽視、被無視,最後活成了我們最不想的模樣。電影中運用很多主角身處黑色的背景及消音的畫面,配以貫穿了整套電影的主題曲〈The Sound of Silence〉,去表現主角感覺被誤解及寂寞。歌詞中: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正好吻合了主角的想有人聽聆他的話、想有人給他說出真正的有建設性的意見的心聲。最後,我們只可以和黑暗對話,和黑暗成為朋友,並成為沉默的一員。1967年的電影拍出了身處不同年代的年輕人對未來的迷茫及惆悵。所謂的劃時代,或許就是要引起不同年代的人都有同一個的感覺。The Graduate拍出劃時代的共鳴,也拍出了劃時代的社會問題。

這套電影、這篇影評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因為它幫我- 一名理學生打開了通往文字媒體的門。在媒體行業當了一會兒的實習生,又要回到理性冷靜的理科世界。沉寂了幾個月後,我想了很久,開了個網誌,繼續寫點東西,回味一下文字給我的快樂。


avatar-img
掀起一點水花的blahblahblah
0會員
4內容數
Blah Blah Bla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現代人普遍感受到的空虛寂寞冷,並區分寂寞與孤獨的差異。作者以自身經驗及相關研究,指出寂寞源於社交需求未被滿足,而非單純缺乏伴侶。有效的社交關係才能帶來歸屬感,而現代科技雖拉近人與人距離,卻可能導致無效社交增加,加劇寂寞感。作者鼓勵讀者尋求有質量的社交互動,並提供一些應對寂寞的方法。
人因為夢想而變得強大 -這句話一點都沒有問題,讓每一個只要心稍有一處理想國的人奮不顧身。夢想,其實就是一名詐騙犯。他承載的光身艷麗和夢幻讓人往往忽略了背後的血肉模糊。追夢者和夢想之間何嘗不是一種博奕? 追夢應該是我這輩子遇上過最大的詐騙。什麼時候開始,我也說不上。大概是有了自我意識後就開始有的感覺
Such a sci-biography with philosophy critics.  奧本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諾蘭的劇本威力 我很喜歡電影裡把物理視覺化的處理。我也沒有想過粒子可以如此簡單直接粗暴地在大銀幕上呈現 -感覺太像在物理課堂或在看什麼sciecne fiction。但這幾幕在電影中
本文探討現代人普遍感受到的空虛寂寞冷,並區分寂寞與孤獨的差異。作者以自身經驗及相關研究,指出寂寞源於社交需求未被滿足,而非單純缺乏伴侶。有效的社交關係才能帶來歸屬感,而現代科技雖拉近人與人距離,卻可能導致無效社交增加,加劇寂寞感。作者鼓勵讀者尋求有質量的社交互動,並提供一些應對寂寞的方法。
人因為夢想而變得強大 -這句話一點都沒有問題,讓每一個只要心稍有一處理想國的人奮不顧身。夢想,其實就是一名詐騙犯。他承載的光身艷麗和夢幻讓人往往忽略了背後的血肉模糊。追夢者和夢想之間何嘗不是一種博奕? 追夢應該是我這輩子遇上過最大的詐騙。什麼時候開始,我也說不上。大概是有了自我意識後就開始有的感覺
Such a sci-biography with philosophy critics.  奧本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諾蘭的劇本威力 我很喜歡電影裡把物理視覺化的處理。我也沒有想過粒子可以如此簡單直接粗暴地在大銀幕上呈現 -感覺太像在物理課堂或在看什麼sciecne fiction。但這幾幕在電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