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寄黃幾復〉這首詩在教學上讓我產生的困惑是:如果我們評定一首詩是不是好詩的第一原則是:「是否動人」,那麼以才學為師的〈寄黃幾復〉,會不會有才學壓過情感的缺陷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重新檢視〈寄黃幾復〉使用的「才學」,我把它分為下列三個
在解讀方面,我們使用「還原典故」、「歌詞對照」以及「示現解讀」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來看看這首詩:
我居北海君南海 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 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 隔溪猿哭瘴煙藤
這首詩的背景說明如下(文字來源:翰林第四冊課本)
黃幾復,名介,北宋 洪州 西山人。早年與黃庭堅交往密切,其才德頗受黃庭堅稱道。神宗 熙寧九年登科後遠赴嶺南為官,長達十年。
詩題下作者自注:「乙丑年德平鎮作」,乙丑年即神宗 元豐八年,當時黃庭堅任德州 德平鎮知監,黃幾復任廣州 四會縣知縣。兩人分處南北,作者寄詩以表達對好友的懷念和關切,並為其際遇抒發不平之鳴。
全詩從鍊字、鍛句到用典、立意,都能顯現黃庭堅翻新出奇的詩歌特色。
這首詩中用典最密集的句子,就是首聯的兩句話: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這首詩用到的典故有以下三個
其實不用典故,僅作字義解讀,我們也能了解意思:一個人在北海,一個人在南海,那自然是距離遙遠。既然距離遙遠,那麼想要寄雁傳書也就理所當然。而雁子因為距離遙遠拒絕,更加深兩人通信不易的無奈。
既然僅從字面意就能解讀,那麼用典故的效果是什麼?
首先看到「我居北海君南海」,根據《左傳》的記載,當時齊桓公以諸侯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不成軍,齊桓公想要順勢攻打同樣位於南方的楚國。楚成王便派使者告訴齊國:「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這句「風馬牛不相及」很有意思,我們之間本來應該毫無交集啊,都距離那麼遠,你的小貓小狗走失完全與我無關,反之亦然。
當然我們也可以加碼解讀「寄雁傳書」和「謝不能」。「寄雁傳書」取自《漢書・蘇武傳》,這是一段政治詭譎的角力。加上一點(文人式)的想像,即使政治環境多變,但我還是很希望和你有所聯繫。(要不要聯想這麼多就見仁見智囉)
「謝不能」一句,原本是客觀的生物習性,大雁南飛的終點有限,但多了一個「謝」字,彷彿可以看見大雁的婉拒,還有請託之人從帶著一絲希望到無可奈何的神態。
綜觀上述,我們可以說,加了典故,強化了兩人見面的難處:距離遠,政治環境多變,沒有傳遞方式。兩人之間,確實本應「風馬牛不相及」,在人海中各自安好即可。
可是黃庭堅在這裡卻表達對友人的思念。
思念一個人不難,但思念一個思念了也沒有意義的人,那情感的力量就出現了。
最受歡迎的偶像劇經常是這樣的:男女主角應為各種客觀因素,本不該相愛的(通常是家世背景有點懸殊),但主觀上兩人還是相愛了~~
接著我們就可以看到頷聯這兩句詩: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關於這兩句詩,已經有太多太多的人講解了。今天就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賞析。我找了一段大意相似的歌詞,但是有「動詞」,將兩者進行比對。看看在這兩句詩中,動詞的缺席可以帶來什麼效果?
我找到的歌詞是叮噹的〈我愛他〉(叮噹唱歌真的很好聽🎵):
「曾經依靠彼此的肩膀,如今各自在人海流浪」
(之所以找這首歌,是因為我在備課時看到這兩句詩,耳邊自動迴盪這兩句歌詞😄)
不管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或者是「曾經依靠彼此的肩膀,如今各自在人海流浪」,談的都是昔樂今悲的心情:過去有多麼歡樂依戀,現在就有多麽孤獨感傷。
那麼我們來比較一下兩首詩在情感表現和情境聯想上的差異。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乍看之下不見得能馬上知道作者主要要表達的情感,僅能隱隱約約感受出明亮和黯淡的對照。但是「曾經依靠彼此的肩膀,如今各自在人海流浪」就不一樣了,一看就知道歌詞想要表達什麼。
讀文學作品,腦海中是否能產生畫面還有情境聯想,對於閱讀體驗頗具影響。
「曾經依靠彼此的肩膀,如今各自在人海流浪」,我腦海中的畫面也非常具體,一開始兩個人靠在彼此身旁,是畫面中的主視覺。第二張畫就是茫茫人海,兩人中間被無數的人阻隔,看不見對方。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想像畫面會有更多層次:
桃李讓畫面瞬間有了鮮豔的顏色;春風既能感到春風的吹煦,也能感受到主角的春風得意;一杯酒則是短暫愜意的時光。
江湖二字,將畫面的顏色暈染變得模糊;夜雨寄能感到寒冷,也能感受到漂泊;十年燈是微弱的燈光,也是無可奈何心境的不斷延伸。
兩種主題相似的句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我以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是否有動詞」的差異。前者有了動詞,我們可以很直接知道「依靠」和「流浪」兩種狀態,情感表現也就更為直白,而情境聯想的範疇則是具體有限的。後者缺乏動詞的「確認」,讓名詞的解釋產生更大的空間,產生含蓄而有更多延伸的效果。
哪一個比較好呢?我以為這是在不同對話對象,用不同方式表達的差異。就好像,直接說「我愛你」很動人,而說「紅玫瑰,信籤,邊角一抹淡紅」又是另一種情致。
延伸閱讀:〈再別康橋〉中的借題發揮:你願意給我那把鑰匙嗎
最後要討論的是「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藤」
這兩句詩歌的解讀,套〈岳陽樓記〉的話,就是:「前人之述備矣」
但我N年前開始教這首詩的時候,最被打動的其實就是這兩句詩:即使兩人相距遙遠,我腦海中仍然會想像著你的生活情景。想著我認識的黃幾復,即使仕途不是最順遂的,然就沒有忘記讀書。唯一覺得遺憾的,是陪伴你的只有猿猴的啼叫聲~
在前面詩句「我想你」的深情表述後,又說了「我懂你」,懂你的才華,懂你的努力,也懂你的無奈。
最好的友誼,就是即使隔了千山萬水,對方依舊明白自己的為人處世還有千萬心緒。
這篇文章還有兩句詩沒有談到: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之所以沒有用這兩句,是因為這兩句話一樣是用了典故,很適合拿來做為練習和思考。
做為練習時,可以看看加入典故,是否有助於解讀者將詩歌的意義值更大化。做為思考,則不妨想想過多的典故,到底對詩歌的整體呈現是加分還是減分。
徐復觀認為黃庭堅是我們理解宋詩的關鍵,這是從宋詩風格來談,黃庭堅確實很能能展現宋詩「以才學為詩」的特色;同時,錢鍾書說黃庭堅的詩「語言不透明,像冬天玻璃窗上的水氣」,這是談到黃庭堅的用典過於繁多,讀者反而會有種霧裡看花之感。
於是我們很值得想想,究竟〈寄黃幾復〉是一首把情感深藏在作者才學裡的好詩,還是終究成為玻璃窗上的水氣呢?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訂閱我的部落格
琳琅格主的高中國文,這個格子以分享我對教學的想法和閱讀筆記為主,不定時放出一些旅遊文、親子共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