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與全球南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風傳媒 2024/1031

奔騰思潮 2024/1031

中時電子報 2024/1031

「國際社會」與「全球各國」、「世界各國」是國內與英文媒體常見但濫用的主詞,甚至有些嚴謹研究的作者,也用它們指「世上不確定的多數國家或民眾」,例子從網上司空見慣。比如多年前有報導稱澳洲拒絕收容尋求庇護的難民,引起「國際社會」撻伐。實際上,比較有根據的是當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有近60國對此譴責,但這與「國際社會」還有大段距離。近期有國內媒體稱「世界各國」(全球各地?)正在慶祝萬聖節,唯獨中共民警在上海取締奇裝異服;似乎跟「中國支持俄國侵烏在『國際社會』遭到空前孤立」的論述如出一轍。其實認真看一下各國的國情和宗教情況可知,這樣的新聞寫作廉價而偏頗。

 

「國際社會」的概念濫用

 

倒是日本經濟新聞2019年曾感嘆,印度對喀什米爾印控區採取的高壓政策,「全球社會」(global community)卻緘默不語。近日以色列國會通過禁令,宣布禁止聯合國在迦薩的「近東難民救助工程署」(UNRWA)的活動,遭到包括美國在內所有安理會成員的反對。還有,以聯合國大會多次以大比數通過譴責以軍攻勢的決議,包括9月以124票贊成、14票反對、43票棄權,通過由南非、巴勒斯坦、北韓、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爾及利亞、馬來西亞、智利提案要求以國遵守「兩國方案」、立即撤軍、對佔領過程賠償損失。但是雖然支持以國的美國、密克羅尼西亞、諾魯、巴拉圭、巴紐、土瓦魯、東加、斐濟、捷克、阿根廷等國集團特徵明顯,英國、澳洲、加拿大、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印度等40餘國卻棄權。可見喀什米爾案多國緘默、以巴戰爭案多國責備以國,也只能勉強說「國際社會」出現了相對清楚的共識。

 

就算如此,一些有特定背景的媒體仍稱,以色列揭露了UNRWA被哈瑪斯與「邪惡軸心」(Axis of Evils小布希911事件後稱北韓、伊朗和海珊政府的伊拉克用語)利用,使「國際社會」加以檢討,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義大利、瑞士、澳洲、芬蘭、法國和日本等10多個捐助國暫停支持UNRWA。對這類媒體來說,似乎這10國已可作為「國際社會」的代表。但聯大投票責備以方、支持「兩國方案」的,還是有日本、法國等西方強國,所以同情巴方並不是發展中國家、非西方國家,或者「全球南方」的專利。

 

「國際社會」與大西洋社區的自由國際秩序

 

如果根據國際關係理論中,最青睞「國際社會」概念的英國學派(English School)的說法,「國際社會」(international society)是指在國際政治仍處於無政府狀態、各國之間沒有最高權威的條件下,國與國的關係仍具有「社會性」。國家之間未必總是霍布斯式的無窮敵對與注定殺伐,而是一種受到共享規範與信念約束的有節制競爭。

 

有些學者說,19世紀「歐洲協商」(Concert of Europe)的時代,西方大國雖競相海外殖民,但彼此即便開戰,也不會以毀滅對手為勝,是「洛克式無政府」(Lockean anarchy)。二戰後即便美蘇冷戰,更是遠離霍布斯式無政府,向洛克式國際社會前進一步。若能進步到北約(NATO)或歐洲共同體(EC),雖然西方各國保有主權,形式上國際社會還是沒有世界政府,但已近乎「康德式」狀態—是更有序的國際社會。

 

媒體與一般性分析使用「國際社會」一詞,不會像英國學派這樣講究,情有可原。但很多作者會情不自禁地用「國際社會」佔據言論制高點,實際上只是指「跨大西洋共同體」(或譯為大西洋社區,Atlantic Community)。事實上,英國學派也被其他學者批評囿於歐洲中心主義的,沒有考慮西歐—北美以外國家的歷史經驗,以致於其「無政府的有序」(anarchical international order)只建基於全球化—大航海時代(其實即是殖民時代)以來的規範和理念;其核心有三:西伐利亞的主權國家體系、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個人主義的民主制度,可合稱「自由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 LIO)

 

金磚集團: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陣」?

 

但這些「規則為基礎」(rule-based rules)的秩序,一開始只適用於西方「文明國家」。也就是說,殖民地和「東方專制」(如非洲、拉美、印度、中國、日本、朝鮮)因不夠文明或根本「野蠻」,不適用這些規則,而可以作為無主地或有限主權者加以侵奪。這是「雙重標準」合法化的歷史淵源,也是南北對抗(North-South Struggle)、「第三世界」運動的起點。在「全球化已死」的今天,已開發國家的民粹領袖責備自由國際秩序不再使西方獲益,甚至揚言退出。但除個別大國以外,多數開發中國家仍難跳脫發展困境,也疾呼要把自由國際秩序(布林頓森林體系是其制度的具體展現)改革為「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更加流動不羈的「全球南方」

 

可能是「第三世界」過去具有排斥蘇聯/俄國的暗示,「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在21世紀變成更合適的非西方世界的代稱。不過在剛剛通過的2024金磚集團國家《喀山宣言》中,儘管新加入的土耳其不太算「南方」(北約與「南方」似乎是互斥的),包括印尼與越南、泰國等其他12個新夥伴國,應是標準的南方國家。該集團尚未把自己直接等於「全球南方」代表,但習近平已表明金磚集團是「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陣」,(First Phalanx,「方陣」指希臘長矛重步兵方隊)。曾領導1955年「萬隆會議」的印度,更自詡為全球南方的天然領袖。

 

苦於西方列強施加殖民主義的經驗,確是「全球南方」的共同身份,也是國際危機中,這些國家形式上會展現團結、集體發聲的原因。儘管主流經濟學家堅稱,西方殖民也帶來法治與產權制度,是經濟現代化成功的唯一保證。但包括東亞新興經濟體,也是用各具特色的方式,才在冷戰結構特許,使「國家」對「市場」具備高度自主性的條件下,獲得高速增長與現代化。所以當主流媒體以「國際社會」為名,對個別南方國家興師問罪,也時遭這些國家諷以「雙重標準」,制裁體制多事倍功半。結果是西方與非西方、南方與北方,都陷入道德相對主義的困境。

 

台大學者石之瑜以「關係主義」(relationalism)取代現實主義的分析方法,可以發現不單是西方中心主義,事實上是國家中心論,導致以此為界的「南北對抗」式的全球南方,最終難以得出南方大國政要們想要塑造、領導的「南方集團」。因為「南方」的殖民/後殖民共性,實際上同時共存於殖民者與被殖民者,而不限於地緣政治的空間劃界,也不具有固定的「北方」作為他者。這種「關係」存在並超越以國家為中心的「國際」社會,所以「北方」要把「南方」綁定為可爭取的安全化資源,會遇到不選邊、不合作。發生如以巴衝突時,也有「北方」會脫隊,投票支持「南方」。

 

台灣素有台北不代表南部的「南方」思潮。那麼台灣以替北方的國際社會爭取甚至溶解南方方陣為安全策略,給人左袒殖民現代性與國家主義的印象,並不利爭取流動不羈的「南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登及的沙龍
27會員
106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張登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5/2/24 臺灣的言論市場,地緣政治與國際秩序都是被忽略的冷門議題。地緣政治早就被全球市場的藍海抹平,國際秩序早就在蘇聯瓦解的那一刻定於一尊。臺灣無論是冷戰時代還是冷戰後,無論是綠營還是藍營執政,多極化都是嫌惡語。中俄印非西方集團提倡多極化,我們嘲笑是文明落後與貧困國家的幻想宣傳。...
Thumbnail
2025/2/24 臺灣的言論市場,地緣政治與國際秩序都是被忽略的冷門議題。地緣政治早就被全球市場的藍海抹平,國際秩序早就在蘇聯瓦解的那一刻定於一尊。臺灣無論是冷戰時代還是冷戰後,無論是綠營還是藍營執政,多極化都是嫌惡語。中俄印非西方集團提倡多極化,我們嘲笑是文明落後與貧困國家的幻想宣傳。...
Thumbnail
有連結就是全球化?還是深度連結才是全球化?全球史與全球化的問題好像定義「朋友」一樣,認識的就是朋友?還是要熟才是朋友? 總而言之,全球史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多元背景、眾多目的。
Thumbnail
有連結就是全球化?還是深度連結才是全球化?全球史與全球化的問題好像定義「朋友」一樣,認識的就是朋友?還是要熟才是朋友? 總而言之,全球史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多元背景、眾多目的。
Thumbnail
在英語中,描述「國家」或「領土」的詞彙有許多種,其中 Country、Nation、State 和 Land 是最常見的。然而,這些詞看似相近,實際上卻因語境、重點和歷史背景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有的強調地理範疇,有的注重文化與身份認同,有的則側重於政治與法律結構。
Thumbnail
在英語中,描述「國家」或「領土」的詞彙有許多種,其中 Country、Nation、State 和 Land 是最常見的。然而,這些詞看似相近,實際上卻因語境、重點和歷史背景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有的強調地理範疇,有的注重文化與身份認同,有的則側重於政治與法律結構。
Thumbnail
2024/1031「國際社會」與「全球各國」、「世界各國」是國內與英文媒體常見但濫用的主詞,甚至有些嚴謹研究的作者,也用它們指「世上不確定的多數國家或民眾」,例子從網上司空見慣。...很多作者會情不自禁地用「國際社會」佔據言論制高點,實際上只是指「跨大西洋共同體」。
Thumbnail
2024/1031「國際社會」與「全球各國」、「世界各國」是國內與英文媒體常見但濫用的主詞,甚至有些嚴謹研究的作者,也用它們指「世上不確定的多數國家或民眾」,例子從網上司空見慣。...很多作者會情不自禁地用「國際社會」佔據言論制高點,實際上只是指「跨大西洋共同體」。
Thumbnail
美國並非在"內政"上儘是"性別政治",乃是國民缺乏地理常識,沒有國際政治意識,因此"性別政治"就是"政治"。它已從20世紀下半葉的女性主義演變為今日的"多元性別"政治,台灣亦步其後塵,但在台灣至少知道世界地圖,對許多美國人來說,唯一能辨認的“地理方位”則是自己的胯下。
Thumbnail
美國並非在"內政"上儘是"性別政治",乃是國民缺乏地理常識,沒有國際政治意識,因此"性別政治"就是"政治"。它已從20世紀下半葉的女性主義演變為今日的"多元性別"政治,台灣亦步其後塵,但在台灣至少知道世界地圖,對許多美國人來說,唯一能辨認的“地理方位”則是自己的胯下。
Thumbnail
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一群具有連帶感的人所形成的共同體,這樣的共同體小至一個家庭,大至國家、文明與全世界,這種將人群關聯起來的思維模式也同樣適用在文化認知上,文化是每個人日常大大小小選擇的聯繫,其所聯繫起來的群體可以說既是文化也是社會。
Thumbnail
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一群具有連帶感的人所形成的共同體,這樣的共同體小至一個家庭,大至國家、文明與全世界,這種將人群關聯起來的思維模式也同樣適用在文化認知上,文化是每個人日常大大小小選擇的聯繫,其所聯繫起來的群體可以說既是文化也是社會。
Thumbnail
說遠了,刊中遠離了不可褻瀆,根不提八大藝術。 順著閱讀,第一輯的——社會牽連-公共性。我們看見了「公共空間」,這樣的字眼。他們接觸書中提及的Buku Jalanan。這是跨語系的交結,前提或許是書者的資源涉獵和圈子之間的交流所致。但這是不容易的。
Thumbnail
說遠了,刊中遠離了不可褻瀆,根不提八大藝術。 順著閱讀,第一輯的——社會牽連-公共性。我們看見了「公共空間」,這樣的字眼。他們接觸書中提及的Buku Jalanan。這是跨語系的交結,前提或許是書者的資源涉獵和圈子之間的交流所致。但這是不容易的。
Thumbnail
朋友啊!我們的心靈有國界嗎?
Thumbnail
朋友啊!我們的心靈有國界嗎?
Thumbnail
在大學受過人文教育的人們多少都知道,只要是現代媒體與商業交流繁榮的國家,多少都會有一個群集,這個群集的成員多少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並且以非建制學術之思想的產出為職志而互相交流著。
Thumbnail
在大學受過人文教育的人們多少都知道,只要是現代媒體與商業交流繁榮的國家,多少都會有一個群集,這個群集的成員多少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並且以非建制學術之思想的產出為職志而互相交流著。
Thumbnail
國際化的來臨,使得現今愈來愈無國界,在這國際潮流中,我們需要更有技巧地去面對及挑戰!但究竟該做些什麼?這可能是多數人的疑問。有人可能經常出國遊玩,因足跡遍及了全世界而自稱為國際人,但這只是國際化之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國際化,其實是一種心態,是思維上的與眾不同。
Thumbnail
國際化的來臨,使得現今愈來愈無國界,在這國際潮流中,我們需要更有技巧地去面對及挑戰!但究竟該做些什麼?這可能是多數人的疑問。有人可能經常出國遊玩,因足跡遍及了全世界而自稱為國際人,但這只是國際化之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國際化,其實是一種心態,是思維上的與眾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