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圖書館演講心得分享:馬世芳、洪愛珠、蘭萱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這場演講於2024年11月02日舉辦,地點是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共請來三位老師演講分享,分別是馬世芳老師、洪愛珠老師、蘭萱老師。

由於不能錄音錄影,只能看拍下的投影片回想演講內容,所以寫了一週才完成這篇心得分享,希望閱讀的人,都能有點收穫🙏



馬世芳:讀好吃,寫好吃──那些飲食文字教我的事


馬老師的演講非常生動活潑,他講話很幽默,一開頭就說大家很奇怪,都沒有要聽他講音樂,喜歡聽他講美食,他好像中年轉職了般,惹得全場笑出來。


他說,一開始寫食譜,是因為記憶力不好了,隨做隨忘,才會想要記錄起來,做的也都是自己愛吃的家常菜,盡量把記憶中長輩做的菜的味道給做出來。


有很多人雖然會做菜,但討厭下廚,例如很多家庭主婦。

馬老師卻不是,他做菜是為了逃避寫稿XD

常常在電腦前,什麼也不想寫,看見11點了,就趕緊躲到廚房去,洗洗切切的煮菜,是他紓壓的方式,對他而言,做菜是療癒,是只要投入就有回報的創造性勞動。


他也提到,自己是幸運的人,有自己的廚房、有做菜的餘裕,還有每天一起吃飯的伴侶,妻子的一句「好吃」就是最大的獎賞。

這也確實是幸運的事,在外租屋的遊子,能有個遮風避雨的套房就不錯了,更別提要有一個舒適的廚房能做菜,能用電鍋或者卡式爐就很好了!

甚至,是根本沒有閒情逸致下廚,每天吃外食,快速解決溫飽問題,就要繼續努力奮鬥了。

獨身的人也沒有太多動力,每天做菜來吃,畢竟食物總是有人分享才更香啊!



馬老師放上的例子,還有洪愛珠老師的〈滷肉之家〉的片段,洪老師用散文的形式,寫了製作滷肉的過程,讓人看見,食譜還能有不一樣的呈現方式。

引述內容是這段:「滷肉大鍋才美,肉少熬不出足夠膠質,連皮帶肉切厚方塊,鐵鍋裡只下薄油仔細翻炒,皮烙出泡,豬油滋滋地冒出來。肉撇到鍋子一側,油積另一側,入一碗紅蔥碎和兩瓣蒜,小火炒至噴香。在這油裡,投一小把冰糖,炒融成焦糖醬色,然後鍋邊嗆半碗米酒和醬油,將肉續炒成紅棕色,才下清水和一點鹽去燉。香料僅有中藥行的上好白胡椒和兩枚八角。五香或滷包這類花腔則免,否則搶味。轉小火慢燉,撇掉浮末,大約要費一個半鐘,不能求省事置電鍋,因為那樣熬不出香氣,色澤也遜。」


我有找到這篇文的全文,在上下游副刊,在這邊順便附上: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g/12



接下來又講唐魯孫的《中國吃》的〈談酒〉,也是以散文形式書寫,講傳說中的酒。

使用誇飾法,說明朝的酒可以放成變「酒膏」,挖一坨加上陳年紹興酒和新紹興混和稀釋,滿室馨香,若是不稀釋就太濃,海量也會醉上好幾天。

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馬老師說,稍微有點概念就知道,酒放三百年不會成為酒膏,只有可能是剩一堆渣。


而這一段故事,有被李立群他們改成《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一段內容,在重慶空襲時,躲在山洞內喝酒,正好我聽過這相聲,當下聽到就很有共感。



接下來,馬老師帶著我們讀瘂弦的〈鹽〉,他用著溫柔而抑揚頓挫的語調,將這首詩詠唱出來,讓人迅速進入那個情境當中,體會到那些無奈與悲哀。

瘂弦所寫的〈鹽〉,真的是很厲害的手法,從頭到尾都沒說到戰亂、貧窮,卻勾勒出清晰的底層人民的苦難。


瘂弦的〈鹽〉讀完後,馬老師帶我們讀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裡面的男主角與夥伴一起吃烤鵝的片段,筆觸並不艱深,但卻清晰描寫出戰場上的殘酷無情,以及昏黃燈光伴隨烤鵝香,讓人進入歲月靜好的錯覺,卻又聽到外面的槍砲聲轟隆隆,形成強烈的對比。


後面,老師又開始講幾個中國作者。

阿城的《棋王、樹王、孩子王》,以〈棋王〉的片段來講,阿城描述對方吃便當,很珍惜食物的模樣,不用到任何副詞來形容,卻非常非常生動。

例如:「拿到飯後,馬上就開始吃,吃得很快,喉結一縮一縮的,臉上繃滿了筋。」


汪曾祺《茱萸集》,以〈雞鴨名家〉來舉例,他寫的是父親處理鴨掌的過程,那是沒處理過、沒看過的人,寫不出來的內容。

還介紹汪曾祺寫的〈金冬心〉,帶我們看看描寫古人華麗、鋪張的宴客過程,令人嘆為觀止。



最後結尾,馬老師帶我們看了文學史上最煽情的一杯甘蔗汁,出自瓊瑤的《彩霞滿天》,投影片放了四頁,才放完男主角喬書培去買回甘蔗汁,和女主角殷采芹一起飲用的過程。


由於時間緊迫,所以馬老師很努力地趕著唸,又要帶我們身歷其境,非常辛苦,惹得全場哄堂大笑。


這是一場很精彩的演講,帶領聽眾認識了許多風格不一樣的作家,毫無冷場。




洪愛珠:家庭的餐桌,女子的寫作


洪老師在一開始便說,家庭食物(時常)是味覺的原點與生命的基礎結構,她介紹八位將這些家庭味道寫下的女作家,可以讓我們看見世代的傳承。

這八位女作家是林文月、王宣一、傅培梅、辛永清、桐島洋子、辰巳芳子、蜜雪兒桑娜、黃双如。


林文月1933—2023,彰化縣人,精通日文與中文,翻譯過多部日本文學,如《源氏物語》、《枕草子》等。

她筆下的《飲膳札記》寫了十九道菜,是洪愛珠老師會不停重複翻閱的作品,裡面有上海宴客大菜,也有家常菜如炒米粉。

在炒米粉那篇,林文月老師有寫到,大意是說同樣一道炒米粉,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作法、有不同的味道,每個孩子都認為自己媽媽煮的最好吃,那或許是參雜了情感吧!


林文月老師也時常宴客,會寫下非常詳細的筆記,避免下次同一批人煮到一樣的菜,足可看出她有多認真對待這件事。

最厲害的,是她可以只聽老公敘述扣三絲的配料與口感,就做出來這道上海菜,擁有非常敏銳的味覺。



王宣一1955—2015,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

洪老師講的是她的《國宴與家宴》,在〈國宴與家宴〉這篇裡面,筆者說她們戲稱母親的宴客有兩種,一種比較正式、氣氛較嚴肅,是以父親往來的朋友為主,稱之為國宴,另一種是親朋好友年節生日聚會,稱之家宴。

另一篇講的是〈學做菜〉,大意是筆者從小在廚房裡、菜市場跟著母親進進出出,耳濡目染就學會了,並沒有刻意學習,某天母親要她去炒菜,也就能炒出一盤菜了。


王老師在與夫婿詹宏志去義大利旅遊時,不幸因心臟病發而驟逝,後來詹宏志先生在旗下書店的一場分享會上,復刻了妻子的一道菜,洪愛珠老師挺著大肚子去參加,因為機會難得。

雖然詹宏志先生他們有把那道菜教下去,讓每個分店都能量產,但就是做不出那個味道來,即便有明確的SOP,味道就是不同。


大概還是前面所說的吧?那是情感的味道。


我還去找了詹宏志所寫的〈失去之後的溫度─—點滴追憶王宣一 〉,寫了他們去旅遊的過程,也敘述出他妻子倒下的過程,那絕望與驚愕是如此地清晰,但他字裡行間又透露著與妻子的感情,是那麼地真摯與契合。

一輩子能有這樣一個相伴又相知的伴侶,真的再多歲月都不足夠吧?



傅培梅1931—2004,洪老師說,傅培梅當初學做菜,是為了不願受氣,不想再被丈夫嫌,所以立志將做菜學好。

她上節目也非常辛苦,那些鍋碗瓢盆、調味料等等,都是傅培梅老師自己搭公車,拎著大包小包的帶到電視台的。

節目一鏡到底,時間又有限,沒辦法當場完成的料理,她只能在家裡先做好一份成品,到現場演示一遍過程,就拿出預做好的菜給大家看。

那背後的辛苦,真是可想而知。


她在電視台教菜教了四十年,創下無人可比的紀錄,這樣的堅持與毅力,沒有感到膩或累而想結束,真心讓人佩服。


最特別的,是她還參與了泡麵「統一滿漢大餐珍味牛肉麵」的開發,研發出台灣第一款有肉塊調理包的泡麵,這至今仍是很少見的一種泡麵種類。



辛永清1933—2002,台裔日本廚師,出生在台南,在日本電視節目擔任講師,推廣中華料理。

洪老師介紹的是她的《府城的美味時光》,這本書其實一開始是在日本出版的,隔了20多年才翻譯成中文。

她是一個日本人比較熟悉的美食作家,中文版本在2012年才出版,她都已經去世10年了,她所寫的那些府城仕紳家庭的內容,才終於被台灣人看見。


她也一樣,會做菜並不是正式到學校去學的,而是在家中廚房,專注地看著母親和傭人做菜而習得。

她所寫下的府城生活,就像《紅樓夢》似的,讓人能一窺有錢世家的生活。



桐島洋子1937出生,至今依然健在,日本藝文界特立獨行的傳奇女子,洪愛珠老師拿來講的作品是《聰明女子好廚藝》這本散文集。

洪老師提出的篇章是〈準備廚房用品就像先試婚〉,老師唸完一段節錄後,告訴我們,桐島洋子的觀念是「再窮也不能庸俗,女性獨立從廚房獨立開始」。

而且她也是個常有犀利發言的人,可惜我忘記洪老師舉的例子是什麼了。



辰巳芳子1924年生,依然健在,洪愛珠老師介紹的是《生命與味覺》,這是一本散文集,2019年才出版,也是非常高齡仍在書寫,很令人敬佩。

被拿來舉例的篇章是〈擁有敬畏之心〉,她的觀點是,只有人類會料理,也就是說,料理是僅賦予人類的自由之一。

我覺得這是很特別的想法,我從未想過會料理,是一件那麼特別的事情。


另一個講的篇章是〈培養仁慈之心〉,節錄的內容是:「食物的偏好、味道,是屬於個人的領域。」

「食物擁有許多從營養角度所不能測量的層面,擁有引發人們心中迴響,帶來感動的要素。」


洪愛珠老師給予這篇章的註解是——最後一口要吃什麼?

這也是很特別的生命思考,臨走前最想吃的是什麼呢?我真的沒想過,可能是伴侶煮的紅燒肉吧?很簡單、很下飯,又蘊含著愛。



蜜雪兒桑娜1989年出生,是個韓美混血兒歌手,母親是韓國人,母親是美國人,一歲時隨著他們移民美國,現為獨立樂團「日式早餐」的主唱。

她擁有的困擾,是她不知道自己該算韓國人還是美國人。

洪愛珠老師介紹的作品是《沒有媽媽的超市》2022年出版,是這個作者第一本書,紀錄與母親相處的點滴,也面對身分認同與尋根的迷惘。


她的母親很特別,是一個不會讚美的人,也不說善意的謊言,但會默默觀察身邊的人的喜好,悄悄記在心上,把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又察覺不到她做了什麼。

例如記住客人先吃光哪一道小菜,下次再來作客,那道小菜就會是兩倍分量。


她的母親離世了,所以她用寫作來療癒和重建,追尋母親的痕跡,以身為一半的韓國人為傲,但每次被問到屬於哪國人,都是艱難的回應。

她上網看影片學習做韓式泡菜,她吃得更辣,都只為了讓自己更像韓國人。


蜜雪兒在書末感傷地說道:「所有沒被記錄下來的事,已隨她(母親)一起死去,剩下的只有文件和我的記憶。借助她留下的微小線索,現在,輪到我來了解自己了。」


我的母親也已去世,所以我能明白她的心情,很多小時候的事情,都已經開始模糊,沒寫在日記裡的、沒重複講出來的,都漸漸淡忘,並且沒人可以問、沒人可以印證那記憶對不對了。


所以,愛真的要即時表達,別等到沒有表達對象時,才後悔莫及。



黃双如,香港飲食作家,香港律師,已故建築商鄧鏡波的外孫女。在報章雜誌,如《壹周刊》撰寫飲食專欄,教授烹飪技巧。其作品集結成多本書籍。又還開設高檔飲食雜貨店「有食緣」。

她在書的開頭寫說要送給最親愛的媽媽,因為教她「知味」。


洪愛珠老師拿來舉例的書是《双如談食》,會照著裡面的方式泡發冬菇(應該是這個吧?),用黃双如老師的方式泡出來特別好吃,所以她都會一次泡一堆起來,再凍起來,下次要用就很方便。


洪愛珠老師真的很用心蒐集這些資料來演講,一個半小時轉瞬即逝,讓我們認識了各國優秀的女性作家,及她們書寫的那些飲食作品,真是一場很棒的演講。



蘭萱:單身即地獄?女子獨活的想像與真實


蘭萱老師的演講,主要都是講一些觀念與獨活的心得,單身者活在天堂還是地獄,完全就在一念之間。


一個人,不必然無聊、孤單,可以很自在很快樂,沒必要聽人家講什麼,而覺得沒有伴侶很痛苦。

老師也說,我們這一代的幸福與焦慮,獨身可以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宿命,自處可以不寂寞,作伴亦可不相羈。


以前的人,尤其是女人,年紀稍微大一點卻單身,就會被講老處女、老姑婆,各種難聽的歧視用語,或是被懷疑有什麼隱疾。

但現在,有伴或單身可以是一種選擇,可以不管別人的眼光,自處得很愉快。



蘭萱老師也說到,單身有很多不一樣的狀態,未婚、晚婚、不婚、分居、離婚、喪偶、卒婚、同床異夢。

這其中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卒婚,蘭萱老師說那是從日本過來的形式,夫妻二人年過半百,因為顧慮外界眼光、小孩的想法等等,不離婚,但約定好從這段關係中解放,約定周末是「約會日」,其餘時間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可以分居也可以繼續同居。


卒婚的起源是日本女性想從家務中解放。婚姻讓女性放棄自己的事業與夢想,當孩子差不多大了,婚姻中的責任告一段落,與另一半或許也難以溝通,想從這樣的狀態解放,就選擇介於離婚與維繫關係的折衷辦法。


我覺得,這也是很棒的方式,畢竟同床異夢也與單身沒什麼差別,兩個人的三觀不合,勉強湊在一起生活,飯吃了也不香,還可能很多爭執,或許選擇分開生活會快樂許多,沒有離婚卻也自由,女性能回到職場奮鬥,或者去進修、去學習、去旅遊,而不用非跟一個人綁在一起。



我很喜歡蘭萱老師放的一張照片,是一個人揹著行囊,站在凸出的峭壁上,遙望遠方的雲海與日出,因為投影片拍攝不是很清晰,於是用AI詠唱畫了張示意圖如下:

登山示意圖

登山示意圖


當時蘭萱老師問大家,看見這張圖,大家感覺怎樣?是覺得終於爬上山頂很開心?還是覺得這個人很孤單,沒有人可以分享呢?

我是在第一個提問時舉手的,但也很多人是在第二個提問舉手。


老師說,這就是每個人的心境不同,看見的也不一樣。

有人可以獨自享受成就,有人一定要有對象分享,沒有誰對誰錯,就只是個性、環境的養成。


接下來老師給我們看《失落的一角》的封面:

《失落的一角》

《失落的一角》

蘭萱老師問我們想到的是什麼?覺得這個缺角的主角是什麼感覺?

有人覺得缺角很孤單、很可憐,也有人覺得是只差一點就圓滿了,有人覺得他在追尋那個一角。

我當下和蘭萱老師的想法是一樣的,是應該自己追求自我的圓滿,而與外在的人無關。


然後老師說:「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人生,單身不是敗犬。」

接下來給我們看數據,現在的適婚年齡(25~44歲)卻未婚的人口數,高達300萬,所以,現在有非常多單身不婚的夥伴,已經不再因此而孤單了。



蘭萱老師還分享了一個人去吃飯、旅行發生的事,例如情人節去餐廳吃飯,沒想到那間餐廳當天只賣雙人餐,真的是很尷尬的狀況。

還有一個人去花蓮旅行,客房的經理一直對她很關心,甚至聽到她要去清水斷崖,還熱心的載她去,放她下車後又緊緊盯著,後來她才知道,對方擔心她想不開,她覺得很無奈又好笑,卻也感謝對方的溫暖。


比較好笑的,是她因為獨居,有一次穿洋裝,回家要脫的時候拉鍊卡住,她只好去敲對門鄰居的門,想請女主人幫忙一下,結果是男主人開門,還說妻子很晚才回來,她只好跟對方說沒事,男主人還很熱情地一直問她需要什麼幫忙,她一邊拒絕,一邊用後退方式回到她家,不敢轉身讓對方看見自己拉下一半的拉鍊。

從此以後,她只穿絕對不會造成這樣尷尬狀況的衣服了。



真正讓蘭萱老師感覺到獨居的孤單感,是在她妹妹出嫁後,突然在生活中看見什麼好笑的影片,不再轉身過去,就有個人分享,但這就是每個人都要學會的課題,與自己獨處,活得輕鬆自在,不被孤寂吞噬。


後面,蘭萱老師還有很多金句如下:

「不需要太過對別人逞強,不需要太早對自己示弱。」

「選擇單身,不是自私;被迫單身,不是懲罰。」

「先成為一個人,再成為一個女人。」

「生命的始與終,原是一個人,學習和自己相處,時時處處都好處。」



這是一場洗滌心靈的演說,老師的聲音很溫柔,很多地方也講得很好笑,沒有絲毫冷場。


感謝屏東縣立總圖,安排這麼棒的活動,雖然是索票免費入場,但環境整潔乾淨、冷氣夠強,還可以現場買書、簽書、合照,真的超棒~我愛屏東。

這沙龍會放小說或散文作品,小說以百合為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上週末,屏東圖書館舉辦了四場精彩的演講,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專家分享他們的觀點與經驗。伊格言老師探討了人工智慧對創作的影響,夏韻芬老師則提出了溝通的藝術,強調情感的重要性。許藍方老師對性的教育提出了深刻的見解,張西老師則介紹了她的獨特寫作方法。這些演講不僅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反思了許多生活中的細節。
5/5屏東圖書館總館
在上週末,屏東圖書館舉辦了四場精彩的演講,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專家分享他們的觀點與經驗。伊格言老師探討了人工智慧對創作的影響,夏韻芬老師則提出了溝通的藝術,強調情感的重要性。許藍方老師對性的教育提出了深刻的見解,張西老師則介紹了她的獨特寫作方法。這些演講不僅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反思了許多生活中的細節。
5/5屏東圖書館總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回到家鄉後惜初想到工作了,神仙他已做過了,工作是什麼?就是要你不要荒廢的自己的人生。海燕的工作是什麼?他是富家女,幫忙父親算算賬目,除此之外就是一直在學習,想見到左冷禪師,傳說中的阿彌陀佛。好讓自己可以跟他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在模子國,成為第一個得道的女子,和敬也和他一樣,這是什麼緣故呢? 說起
Thumbnail
剛剛在Monica-caの543那裡看到了「洪雪珍」三個字,我就來說說我多年來從洪小姐身上得到的啟發吧。你如果在google打「洪雪珍」三個字,後面會跟著的是「爭議」、「幹話」。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3。  介紹兩位女作家──張曼娟、張小嫻。 
辣仔良與溫碧瑞談談實事在模子國:你懂得做什麼?我說你們女人就是在家相夫教子,跑到外人家會說,誰家的女人?誰的母親?誰的女兒?你們根本就無所作為?溫碧瑞說道:你說的有理,只要我們遇到左冷禪師(阿彌陀佛),他就會為我們攝化我們的世界,因為我們是存在一個人心中所攝化的國土。辣仔良說:這種古老的傳說你也相信
Thumbnail
《自我己見,積極態度》 話說林立蓮是位退休教官,民國 48 年 (1959 年) 生。早期爸爸媽媽從大陸安徽跟隨撤退過來。在台灣戒嚴時期,父親是軍職生涯,官階不小。定戶在台灣省台北,所以從小在優渥環境中成長,做事嚴謹,話少不容易近人。 在她世界裡,孤身寂寞是規律,言笑輕浮是不端。標準軍人儀態,來
Thumbnail
「我學得不像嗎?」林貞莉綜藝魂上身,繼續模仿:「賤倫~我很努力了,非常的字正腔圓!」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回到家鄉後惜初想到工作了,神仙他已做過了,工作是什麼?就是要你不要荒廢的自己的人生。海燕的工作是什麼?他是富家女,幫忙父親算算賬目,除此之外就是一直在學習,想見到左冷禪師,傳說中的阿彌陀佛。好讓自己可以跟他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在模子國,成為第一個得道的女子,和敬也和他一樣,這是什麼緣故呢? 說起
Thumbnail
剛剛在Monica-caの543那裡看到了「洪雪珍」三個字,我就來說說我多年來從洪小姐身上得到的啟發吧。你如果在google打「洪雪珍」三個字,後面會跟著的是「爭議」、「幹話」。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3。  介紹兩位女作家──張曼娟、張小嫻。 
辣仔良與溫碧瑞談談實事在模子國:你懂得做什麼?我說你們女人就是在家相夫教子,跑到外人家會說,誰家的女人?誰的母親?誰的女兒?你們根本就無所作為?溫碧瑞說道:你說的有理,只要我們遇到左冷禪師(阿彌陀佛),他就會為我們攝化我們的世界,因為我們是存在一個人心中所攝化的國土。辣仔良說:這種古老的傳說你也相信
Thumbnail
《自我己見,積極態度》 話說林立蓮是位退休教官,民國 48 年 (1959 年) 生。早期爸爸媽媽從大陸安徽跟隨撤退過來。在台灣戒嚴時期,父親是軍職生涯,官階不小。定戶在台灣省台北,所以從小在優渥環境中成長,做事嚴謹,話少不容易近人。 在她世界裡,孤身寂寞是規律,言笑輕浮是不端。標準軍人儀態,來
Thumbnail
「我學得不像嗎?」林貞莉綜藝魂上身,繼續模仿:「賤倫~我很努力了,非常的字正腔圓!」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