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正勤~由惡人變善人的四個步驟。(關於「四」的佛教名詞)

更新於 2024/12/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何由惡人變善人?佛教有一個名詞:「四正勤」。

就是講解關於一個由「壞蛋」,如何慢慢變成為一個好人的方法。

別懷疑,這不是童話故事,而是佛法中的「四正勤」!

一、「四正勤」是什麼?

「四正勤」,這個佛教名詞聽起來好像很高深,其實就是:

「四個簡單的行動原則,可以幫助我們從壞習慣中脫離,往好的方向前進。」

(四個需要勤勞實踐的「正向生命力行動準則」。)


這四個原則呢,就叫做「四正勤」。

內容是:

一、已生惡,令除斷。

二、未生惡,令不生。

三、未生善,令生起。

四、已生善,令增長。


~~~

聽起來好像文謅謅,但解釋一下,其實很生活化,例如用減肥這件事來說:

raw-image


#已生惡,令除斷:

如果小美每天飯後,都要吃一支冰淇淋,一天加下來三支。

現在她想減肥,第一件事,就是減少吃冰淇淋這件事。由一天三支,改成一支,再減到一週一支。

(遠離壞習慣)

~~

~ #未生惡,令不生:

這個時候,有人告訴小美,抽菸也可以減肥,但有智慧的小美會反省,戒除了一個壞習慣,難道還要用另一個壞習慣代替嗎?

所以就不要讓新的壞習慣再生起。(拒絕新的壞習慣。)

~~~

#未生善,令生起:

除了戒掉壞習慣,我們還要培養好的習慣。比如,小美以前吃飽就坐著滑手機,現在可以開始每天試著做一點運動,如散步、慢跑。

(找到善良的好習慣)



raw-image


#已生善,令增長:

最後一步就是把好的習慣堅持下去,讓它越來越強大。比如,小美開始運動了,就要一直堅持下去,讓運動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將善良的習慣深入學習、保持)

~~~

面對人生的各種不同挑戰、壞習慣,大家都可以利用佛法說的「四正勤」,一步一步來改變自己。


再復習一次「四正勤」:

已生惡,令除斷。

未生惡,令不生。

未生善,令生起。

已生善,令增長。

avatar-img
170會員
388內容數
這裏是老安生活中雜七雜八的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安的雜文 的其他內容
一、四大菩薩的簡介: 在漢傳佛教中,「四大菩薩」指的是: 觀音菩薩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地藏菩薩 他們的修行境界,其實應該都到了菩薩的最高等級: 「一生補處」。(下一世就可以成佛) 但是祂們故意留下了一點對人世的依戀,故意不成佛。 (佛教術語叫:「留惑潤生」。)
四事供養是佛教徒對佛、法、僧三寶的基本物質供養,主要包括衣服、飲食、臥具及醫藥供養。這些供養不僅是對出家人的尊敬,更是支持佛法及修行者精進的動力。供養能夠培福增慧、淨化身心、支持佛法以及培植善根。透過理解四事供養的意義,我們可以更好地體會佛教中的慈悲與恭敬。
在皎潔月光下,風輕拂,涼夜成為靜心修行的最佳時機。透過禪定,我們能觀察心中的雜念,理解這些雜唸的來源,並感受釋迦牟尼佛在雪山下的修行故事。就像不斷磨礪的鐵杵,修行也能讓我們參透生死的智慧。
本文探討唐代龍牙居遁禪師的偈語,反映了他對生活與佛法的獨到見解。透過簡單的日常工作如掃地、煮茶和針縫,禪師展現了一種清淨的生活哲學,以及對知音與心靈體悟的感嘆。這些深邃的思考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在繁雜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真正的理解。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宋代中仁禪師所作的詩句,表面上看似描寫一位少女在春天繡花的平凡場景,實則暗藏了深刻的禪理。文章解析詩的兩個層面,揭示了少女心事與老僧講法之間的心靈共鳴,鼓勵讀者尋求自我內心的啟發,體會生命的真諦。透過詩的意境,引導讀者思考春光的短暫與人生的無常。
四聖諦是佛教中四個最基本的真理,釋迦牟尼佛在悟道後將其分享給弟子們。這四個概念分別是:人生有痛苦(苦)、痛苦有原因(集)、原因可消除(滅)、消除有方法(道)。透過理解這些真理,我們可以像破解遊戲中的難關一樣,逐步擺脫生活的煩惱,找到解脫的道路。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四聖諦的意義與應用。
一、四大菩薩的簡介: 在漢傳佛教中,「四大菩薩」指的是: 觀音菩薩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地藏菩薩 他們的修行境界,其實應該都到了菩薩的最高等級: 「一生補處」。(下一世就可以成佛) 但是祂們故意留下了一點對人世的依戀,故意不成佛。 (佛教術語叫:「留惑潤生」。)
四事供養是佛教徒對佛、法、僧三寶的基本物質供養,主要包括衣服、飲食、臥具及醫藥供養。這些供養不僅是對出家人的尊敬,更是支持佛法及修行者精進的動力。供養能夠培福增慧、淨化身心、支持佛法以及培植善根。透過理解四事供養的意義,我們可以更好地體會佛教中的慈悲與恭敬。
在皎潔月光下,風輕拂,涼夜成為靜心修行的最佳時機。透過禪定,我們能觀察心中的雜念,理解這些雜唸的來源,並感受釋迦牟尼佛在雪山下的修行故事。就像不斷磨礪的鐵杵,修行也能讓我們參透生死的智慧。
本文探討唐代龍牙居遁禪師的偈語,反映了他對生活與佛法的獨到見解。透過簡單的日常工作如掃地、煮茶和針縫,禪師展現了一種清淨的生活哲學,以及對知音與心靈體悟的感嘆。這些深邃的思考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在繁雜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真正的理解。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宋代中仁禪師所作的詩句,表面上看似描寫一位少女在春天繡花的平凡場景,實則暗藏了深刻的禪理。文章解析詩的兩個層面,揭示了少女心事與老僧講法之間的心靈共鳴,鼓勵讀者尋求自我內心的啟發,體會生命的真諦。透過詩的意境,引導讀者思考春光的短暫與人生的無常。
四聖諦是佛教中四個最基本的真理,釋迦牟尼佛在悟道後將其分享給弟子們。這四個概念分別是:人生有痛苦(苦)、痛苦有原因(集)、原因可消除(滅)、消除有方法(道)。透過理解這些真理,我們可以像破解遊戲中的難關一樣,逐步擺脫生活的煩惱,找到解脫的道路。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四聖諦的意義與應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所謂「正道」者 可令眾生苦集永盡 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 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八正道: 正見、正思惟、正語 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四正勤」就是,我們要提高警覺,要很謹慎注意我們的心境,若是一念惡生,我們要趕緊斷除,不要有這念惡念。假使未生惡,我們要好好將這念心照顧好,這片心地要讓它清淨無染,這就是「諸惡莫做」,諸惡莫生。
Thumbnail
有很趣的兩段話:「正人用邪法,邪法即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成邪」仔細推敲,個中道理還真是不一樣,也許我們無法從字面上去推測,但是認真思惟起來,頗有個中含意。佛法的用意是什麼?學佛就是要將佛法用在生活上,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不然真的入佛不成反變魔,走入魔道了。當今社會很多人已經漸漸成魔了,雖然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Thumbnail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所有的苦難,最終都會讓我變得更勇悍! 所以必須在這條菩提路上決斷前行, 沒有剎那的猶豫,也不要有一絲絲的退意。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所謂「正道」者 可令眾生苦集永盡 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 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八正道: 正見、正思惟、正語 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四正勤」就是,我們要提高警覺,要很謹慎注意我們的心境,若是一念惡生,我們要趕緊斷除,不要有這念惡念。假使未生惡,我們要好好將這念心照顧好,這片心地要讓它清淨無染,這就是「諸惡莫做」,諸惡莫生。
Thumbnail
有很趣的兩段話:「正人用邪法,邪法即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成邪」仔細推敲,個中道理還真是不一樣,也許我們無法從字面上去推測,但是認真思惟起來,頗有個中含意。佛法的用意是什麼?學佛就是要將佛法用在生活上,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不然真的入佛不成反變魔,走入魔道了。當今社會很多人已經漸漸成魔了,雖然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Thumbnail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所有的苦難,最終都會讓我變得更勇悍! 所以必須在這條菩提路上決斷前行, 沒有剎那的猶豫,也不要有一絲絲的退意。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