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拿坡里」到「三商炸雞」:三商餐飲品牌改名史,原來不是第一次了?
方格精選

從「拿坡里」到「三商炸雞」:三商餐飲品牌改名史,原來不是第一次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4年11月起,台灣知名連鎖餐飲品牌拿坡里炸雞正式更名為三商炸雞。這項決定引起熱議,回顧三商集團與三商餐飲的發展歷程,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子品牌改名「三商」的案例了。本文將從三商集團的創始背景開始,介紹其在多元領域中的成就,並聚焦於旗下的三商餐飲發展歷程。

三商名稱由來,是因為創辦人都是商科畢業?

三商集團的前身三商行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三位來自台大商學院的學長學弟──陳河東、翁肇喜和郭仲熙於1964年共同創辦。當年他們集資五十萬元,在台北南京西路成立商行。

 

成立初期,三商行主要經營台灣手工藝品的外銷業務。1970年代後,公司多角化經營,拓展郵購與百貨事業,逐漸在台灣各地建立起知名度。然而,第一次石油危機對三商行的外銷業務帶來挑戰,郭仲熙更選擇退出,即便如此,三商百貨仍持續成長,全盛時期全台擁有超過八十間分店。


1982年,三商行成立外食事業部,正式進入餐飲產業。創辦人翁肇喜本身對於飲食文化有濃厚興趣,此外,他也相當重視食安問題。1979年台灣爆發米糠油中毒事件,受害者們因為負責人過世與製油公司轉讓等緣故,賠償求助無門,為推動食安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翁肇喜集結業界人士,於1980年成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消基會)。幾年後,翁肇喜更在三商集團的辦公大樓,創辦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以推廣中華飲食文化。

 

三商外食事業部獨立,最早其實叫做拿帕里股份有限公司

三商外食事業部的成立後,集團於1983年開始經營「三商速簡餐廳」以服務上班族和外食族為主要目標。餐廳強調快速簡便的用餐體驗,然而由於品項眾多,內外場手忙腳亂,隔年集團針對品項作出調整,轉型為主打49元起的牛肉麵餐廳,並更名為「七七巧福」1986年,品牌再次改名為「三商巧福」走過40年歷史,三商巧福不僅是一家老字號餐飲,更是台灣第一間以牛肉麵為主打的中式連鎖速食店。


1988年,三商掛牌上市,資本額從當年的五十萬成長至八億元。1996年,三商接手了已經退出台灣的美式連鎖披薩「比大營披薩」的據點,並將旗下的外食事業部獨立成為新公司「拿帕里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如今三商餐飲的前身。


隔年拿坡里披薩登場,品牌以價格優勢快速進入市場,成為台灣披薩連鎖店的三大品牌之一,隨著義式炸雞的出現,拿坡里披薩又於1999年改名為拿坡里披薩炸雞。


拿坡里披薩炸雞與拿坡里炸雞是不同通路?!

2018年,台灣掀起一波炸雞熱潮,許多炸雞品牌備受討論,許多消費者更是對於拿坡里披薩炸雞的炸雞讚譽有加。同年,集團在熱潮下推出專門販售炸雞的通路「拿坡里炸雞專賣店」由於名字和品牌識別與拿坡里披薩炸雞如出一轍,許多人以為兩者毫無分別,為區別兩者差異,2024年三商餐飲決定將拿坡里炸雞專賣店,改名成為三商炸雞。


攤開三商餐飲的財報,會發現公司發展至今,早就在不少子品牌上添加「三商」兩個字了,從最一開始七七巧福改名三商巧福,再到2019年拿帕里股份有限公司改成三商餐飲,2020年鮮五丼改名三商鮮五丼,這次拿坡里炸雞專賣店的改名,似乎也就沒那麼奇怪了。

 

三商的業務不僅限於餐飲,集團更跨足零售通路、金融、製藥、科技等領域,如今三商餐飲旗下坐擁11個品牌,門市數量突破400家,品牌的多樣化擴展,使三商餐飲在不同餐飲市場中佔據一定份額,成為台灣知名的連鎖餐飲品牌之一。

三商投控旗下公司(資料來源:三商112年年報)

三商投控旗下公司(資料來源:三商112年年報)


 

 

avatar-img
週報時光機的沙龍
126會員
91內容數
人類的生活裡,都在不斷創造歷史,那些我們聽過的品牌,有印象的歷史事件,他的起源故事究竟是甚麼?這些內容,都在Podcast頻道《週報時光機》裡,講給大家聽,同時也將濃縮成摘要,透過文字,一起分享生活中的歷史大小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週報時光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嚼食口香糖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紓壓方式,無論是為了清新口氣還是單純享受咀嚼樂趣,口香糖都是最佳選擇。在眾多口香糖中,來自美國的箭牌(Wrigley)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從青箭、EXTRA口香糖到Airwaves,再到白箭、黃箭,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出自他們之手。 口香糖的起源與商業化
Foodpanda是2012年誕生於新加坡的外送平台,2016 年被德國外送巨頭 Delivery Hero 收購。本文回顧了 Foodpanda 的品牌歷程,從創立之初的故事以及來台發展。2023 年 Uber Eats 宣布併購 Foodpanda 台灣業務,兩大平台合併後的未來趨勢為何呢?
全聯福利中心前身為全聯社,林敏雄接手後,成功轉型為全台最大的連鎖超市。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民營化,接手66家門市的林敏雄持續以便宜做為品牌主軸,經由一連串的廣告行銷,將「全聯福利中心,實在真便宜」的形象深植人心。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全聯的發展歷程、行銷策略,帶您了解這個零售巨頭背後的故事。
嚼食口香糖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紓壓方式,無論是為了清新口氣還是單純享受咀嚼樂趣,口香糖都是最佳選擇。在眾多口香糖中,來自美國的箭牌(Wrigley)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從青箭、EXTRA口香糖到Airwaves,再到白箭、黃箭,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出自他們之手。 口香糖的起源與商業化
Foodpanda是2012年誕生於新加坡的外送平台,2016 年被德國外送巨頭 Delivery Hero 收購。本文回顧了 Foodpanda 的品牌歷程,從創立之初的故事以及來台發展。2023 年 Uber Eats 宣布併購 Foodpanda 台灣業務,兩大平台合併後的未來趨勢為何呢?
全聯福利中心前身為全聯社,林敏雄接手後,成功轉型為全台最大的連鎖超市。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民營化,接手66家門市的林敏雄持續以便宜做為品牌主軸,經由一連串的廣告行銷,將「全聯福利中心,實在真便宜」的形象深植人心。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全聯的發展歷程、行銷策略,帶您了解這個零售巨頭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