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讓我們更不願意凸顯自己、表達自己意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社群網站讓我們更願意展露自己、表達自己意見?其實可能是更壓抑、更想當沉默大眾。最近發表的心理學研究《2000年至2020年間的獨特性需求變化》,已引發許多國外媒體報導。

raw-image

這研究的數據來自一個持續20年的專案,累積調查130萬人(多數是美國人),平均年齡21歲,主要調查三個層面:是否在意他人的意見、是否願意打破規則、是否願意公開捍衛自己意見。

結果發現,這20年來,人們很明顯地更不願意凸顯自己、表達自己意見。

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人們公開捍衛自己信念的意願,下降了6.52%。2000年時,人們更願意堅持自己的觀點,即使這些觀點不太主流、或容易引起爭議。到了2020年,人們已經不太願意公開表達自己信念。

會先關注其他人看法的比率,增加了4.28%。越來越多的人表示自己在意他人的看法,推測人們對自己行為、觀點可能帶來的波濤更加敏感,寧可先選擇從眾、溶入他人的觀點。

研究者在這篇論文的引言裡提到:過於突顯自己可能會讓自己與他人疏離,損害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幸福感。這20年來許多研究提到,如何維持這平衡讓人感到焦慮;雖然社群網站讓人有表達自我、做自己的機會,但不受限制地表達自我,會讓人面臨損害人際關係和社會地位的風險,並可能導致被排斥。

「沉默螺旋理論」認為,當人們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少數意見時,他們更不願意發聲。人們因為害怕被孤立,所以加強自我審查,就算自己的意見是「主流」,也不想公開選邊站。近期研究也顯示,在網路和公共場合中,約60-71%的美國人感到有必要自我審查,不能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研究的第一作者擔憂地說:「願意挑戰常規的人非常重要——說出偶爾不受歡迎的話,質疑群體思維,強調與不同意見者妥協的必要性,並且不因害怕突出而掩蓋意見和人的多樣性。」

雖然這是針對美國人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可能也很準確。許多人在網路上只張貼美景、美食、旅遊、聚餐,漸漸不太表達自己的觀點。有些心裡話,要嘛不說,要不然就找個隱密的網路小群組,找個樹洞來吐露。在網路上或公眾場所,就選擇盡量不要引發爭吵,做個沒有特殊意見的人。

少數的意見領袖,以及多數刻意隱藏自己的沉默大眾,可能才是社群網站時代的真正面貌。畢竟多數人的想法,只是想默默地把錢掙了、把日子過好就好。

avatar-img
1.5K會員
479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段時間看了不少媒體報導與研究,紛紛指出現代社會裡中年男人往往是最孤獨的族群,而且明顯的男人比女人孤獨。為什麼?以下條列式整理我看到的一些觀點:
最近有個日本研究發現,你養的貓咪可能可以理解人類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詞彙,只是牠們不太能表達。
有句名言:養育一個小孩需要村莊的力量。但對現代都市文明的父母來說,這個「村莊」在哪裡?我找到一些文章,條列式的整理一下: 舊有的「村莊」,大家庭、緊密的鄰居與社區,現實上已經崩解了。 現代父母會上網搜尋育兒資訊,而這些資訊都會強調父母要花許多時間照顧、陪伴小孩,父母的壓力就越來越大。 現代父母
現在歐美國家每年都會發布許多調查,來呈現職業倦怠的普遍與嚴重性。比如說,英國一份報告說,過去12個月,有20%的民眾因為工作壓力請假,有90%表示過去一年曾經力嚴重的工作壓力。另一份報告說,有49%的美國與加拿大員工感覺承受很大的工作壓力。
這樣的趨勢,也值得台灣單身女性參考。不過台灣人的應對模式,或許是靠自己或靠父母資助,早早就買個小套房,就不會有這些困擾,但也就把房價撐高了。 近年來澳洲房租高漲,尤其是俗稱「黃金海岸」的地帶,已經上漲到每星期680澳元的中位數,單身女性多人合租已經成為趨勢。比如有間四個房間的公寓,就住進六個人
雖然許多男生願意分擔家務,但女性在家庭分工裡,還是承擔較多的「腦力(認知)負擔」,這會更容易帶來壓力、焦慮、憂鬱、或快撐不住的感覺。
這段時間看了不少媒體報導與研究,紛紛指出現代社會裡中年男人往往是最孤獨的族群,而且明顯的男人比女人孤獨。為什麼?以下條列式整理我看到的一些觀點:
最近有個日本研究發現,你養的貓咪可能可以理解人類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詞彙,只是牠們不太能表達。
有句名言:養育一個小孩需要村莊的力量。但對現代都市文明的父母來說,這個「村莊」在哪裡?我找到一些文章,條列式的整理一下: 舊有的「村莊」,大家庭、緊密的鄰居與社區,現實上已經崩解了。 現代父母會上網搜尋育兒資訊,而這些資訊都會強調父母要花許多時間照顧、陪伴小孩,父母的壓力就越來越大。 現代父母
現在歐美國家每年都會發布許多調查,來呈現職業倦怠的普遍與嚴重性。比如說,英國一份報告說,過去12個月,有20%的民眾因為工作壓力請假,有90%表示過去一年曾經力嚴重的工作壓力。另一份報告說,有49%的美國與加拿大員工感覺承受很大的工作壓力。
這樣的趨勢,也值得台灣單身女性參考。不過台灣人的應對模式,或許是靠自己或靠父母資助,早早就買個小套房,就不會有這些困擾,但也就把房價撐高了。 近年來澳洲房租高漲,尤其是俗稱「黃金海岸」的地帶,已經上漲到每星期680澳元的中位數,單身女性多人合租已經成為趨勢。比如有間四個房間的公寓,就住進六個人
雖然許多男生願意分擔家務,但女性在家庭分工裡,還是承擔較多的「腦力(認知)負擔」,這會更容易帶來壓力、焦慮、憂鬱、或快撐不住的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近來IG以及微信加了不少網友,想說來認識新朋友拓展一下各種機會,找愛還是討拍我也還在思考我這行為背後的需求,總之,近來跟很多網友有相當多的互動,這一來一往之間許多的對話,都千篇一律的讓我感受是非常煩,但是我的情緒又讓我不死心的一直加新的好友,思考這件事我的反應像是一直想要跟外界有連結,但是之後發現那
Thumbnail
最近重新融入社會,需要適應與他人相處的距離,以及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暫時無法與人建立深入關係,因此需要尋求方法來保護自己並緩和與父母的關係。
與人對話時,我才感覺到自己活著,或許對於害怕孤獨的我來說,只有自己一人行走的路途都是在虛度光陰。需要被肯定,需要被認同,至少在說話時可以看見旁人在點頭。 我發現我的興趣是回訊息,我喜歡有人在找我,或是說,有人需要我的感覺。我好像很害怕被遺忘,不被在乎,即使與人互動時我很明確的感受到,這個歡愉
Thumbnail
提到「陌生人」你下意識的反應是? 1、警惕提防,保持距離 2、沒啥感覺,默默飄過 3、喜歡跟陌生人嘮嗑 4、被陌生人的善意溫暖過 請投票!!!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近來IG以及微信加了不少網友,想說來認識新朋友拓展一下各種機會,找愛還是討拍我也還在思考我這行為背後的需求,總之,近來跟很多網友有相當多的互動,這一來一往之間許多的對話,都千篇一律的讓我感受是非常煩,但是我的情緒又讓我不死心的一直加新的好友,思考這件事我的反應像是一直想要跟外界有連結,但是之後發現那
Thumbnail
最近重新融入社會,需要適應與他人相處的距離,以及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暫時無法與人建立深入關係,因此需要尋求方法來保護自己並緩和與父母的關係。
與人對話時,我才感覺到自己活著,或許對於害怕孤獨的我來說,只有自己一人行走的路途都是在虛度光陰。需要被肯定,需要被認同,至少在說話時可以看見旁人在點頭。 我發現我的興趣是回訊息,我喜歡有人在找我,或是說,有人需要我的感覺。我好像很害怕被遺忘,不被在乎,即使與人互動時我很明確的感受到,這個歡愉
Thumbnail
提到「陌生人」你下意識的反應是? 1、警惕提防,保持距離 2、沒啥感覺,默默飄過 3、喜歡跟陌生人嘮嗑 4、被陌生人的善意溫暖過 請投票!!!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