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總顯得孤僻,是難相處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喜歡一個人還是在人群裡?
某個雨天一個人走在路上忽然一個點子進入腦門,為什麼有的人不太愛在人群裡?我問著自己,因為我也屬於那種不喜歡長時間待在人群裡的人,倒不是完全不喜歡與人相處,就只是還是一個人更為自在,因為完全不需要形象,撇開個性,可能在社會待久了我們有很多時候需要偽裝自己,這樣久了也形塑出另一個自己,跟原來的自己好像有些不一樣,感覺似乎是不一樣的狀態,有了另一個角色,雖然也滿熟悉的,但就是多了點緊繃和武裝。
究竟那個想要享受一個人時光的自己在渴望什麼呢? 在人群裡不是有很多樂趣和歡笑?
在反覆思考中赫然發現一個讓我訝異的想法,其實不與人連結也就不用害怕失去,而且與人連結會有很多牽絆,一個人其實真的很方便也減少了很多煩惱,或許我們本身知道自己做選擇的原因,但在反射性選擇時可能早已忽略且遺忘自己的感受。
你是否想過在人群中的你獲得了什麼? 或者為什麼你享受在人群中呢?
如果怕在關係上產生牽絆和麻煩,當然會反射性地去避開許多連結,然而不想擁有負面的東西也代表會一併失去正面的部分,無意識的失去很多溝通的機會,也代表失去很多機會來理解自己,與不同人相處總會碰出很多不一樣的火花,各式各樣不管好的、壞的、激烈的、平淡的,但總有故事不斷的發生牽絆在彼此之間,像演連續劇一般,或許孤僻的人是真的有些害怕人與人之間過多的牽絆吧!
你覺得呢? 你是個喜歡與人保持怎麼樣距離的人呢?
#alone
#connection
#story

Instagram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疫情已經籠罩一段時間,期間不斷做了許多事,但一直在思考這些一直進入生命裡的一切真的有進來嗎?還是其實從沒消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沒有細細品味,沒有深深感受,一切都只是無意識的經過,總是想留住許多抓住許多,但有時已經有太多東西,多到再也沒有力氣抓住了,於是鬆手。
疫情已經籠罩一段時間,期間不斷做了許多事,但一直在思考這些一直進入生命裡的一切真的有進來嗎?還是其實從沒消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沒有細細品味,沒有深深感受,一切都只是無意識的經過,總是想留住許多抓住許多,但有時已經有太多東西,多到再也沒有力氣抓住了,於是鬆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獨處在群聚中和群聚中的獨處之間的心態差距,主要在於情境的選擇、心理狀態的不同,以及對社交需求的反應。理解這些差異能幫助自己,更好的處理社交場合中的情感和需求。 情境感受: ●獨處在群聚中:這種情境下,個人身處於一群人中,卻感到孤獨。可能是因為社交壓力、無法融入或是情感上的隔離。這種情況可能會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Thumbnail
在這個擁擠的世界里,人們總是被無盡的人潮所包圍,彷彿失去了自我。他們匆匆行走於繁忙的街道,迷失在人群中,漸漸變得模糊不清。 而我,選擇了沈默。我並不是因為羞怯或逃避,而是出於合情合理的理由。當社交圈子變得如此喧囂時,我選擇了遠離,靜靜觀察。我融入了這個寂靜的角落,看著人們匆匆而過,聽著他們的歡笑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獨處在群聚中和群聚中的獨處之間的心態差距,主要在於情境的選擇、心理狀態的不同,以及對社交需求的反應。理解這些差異能幫助自己,更好的處理社交場合中的情感和需求。 情境感受: ●獨處在群聚中:這種情境下,個人身處於一群人中,卻感到孤獨。可能是因為社交壓力、無法融入或是情感上的隔離。這種情況可能會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Thumbnail
在這個擁擠的世界里,人們總是被無盡的人潮所包圍,彷彿失去了自我。他們匆匆行走於繁忙的街道,迷失在人群中,漸漸變得模糊不清。 而我,選擇了沈默。我並不是因為羞怯或逃避,而是出於合情合理的理由。當社交圈子變得如此喧囂時,我選擇了遠離,靜靜觀察。我融入了這個寂靜的角落,看著人們匆匆而過,聽著他們的歡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