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聲音》你不是不合群,你只是需要一個人的自由

2024/02/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社會日益進步,不確定我們的生活品質是否有跟上,但能夠確定的是壓力逐步成長。

生活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不論是職場、家庭、情感等等。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我就不想去,難道不行嗎?

不論是過去的朝代還是現今的社會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合群」。

不同群體之間容易產生排擠,導致整個環境中很少人能置身事外。大家在成長的歷程上多多少少都能體會到或是觀察到這個情況,甚至自己就是當事人。

比如最常見的聚餐,大家都去就你不去,久了之後大家就不會找你。過段時間說不定就會聽到有人說你「孤僻、不合群」不用找他。

然而,為什麼我們就一定非得去聚餐不可?為什麼我們不能自己決定自己要幹嘛?
不願去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不論是哪一種都不應該淪為被指指點點的原因。



我想拒絕,但我怕被排擠

有的人害怕拒絕、或是不知道該如何拒絕,明明不想去的卻還是硬著頭皮去了。

我們都害怕「破壞人際關係」,擔心拒絕後對方會怎麼想?之後會不會被刁難、排擠?這種無形的壓力其實是很重的,畢竟沒人希望自己被討厭還有排擠。

但換個角度想,如果這些人就因為你總是拒絕他們的邀約就開始排擠你,那你跟著些人在一起幹嘛?他們排擠你「並非你這個人做了什麼不好的事,單純只是不跟他們聚會、不順他們的意而已」,既然他們根本不尊重你,你何必委屈自己跟不尊重自己的人相處?

一份合適的關係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尊重彼此的意願,只有這樣相處才會具有彈性跟包容,互動上也會更加自在。



拒絕需要勇氣,你能鼓起勇氣嗎?

想拒絕時的內心衝突我想很多人是有感的。那種內心的來回拉扯「我不想去,可是要怎麽說?會不會不好?還是算了,就去吧?我很不想去,好煩」。

人在大多時候都有選擇的權力,關鍵在於你有沒有那個勇氣去選擇與承擔。

很多人不敢拒絕是因為害怕承擔選擇後的結果,講白了來說,就是我想要好的結果,但我不想承擔風險。

以聚餐做例子:「可以不去參加聚餐是好的結果,但可能會有被議論的風險。」如果這件事情沒有後面的風險,你會不敢拒絕嗎?我相信不會,因為穩賺不賠。

根本上,你最需要的是承擔風險的勇氣,這是需要去思考的問題,因為這牽涉到了上一點,你想要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是被尊重的還是不被尊重的?另外一點,你怎麼能確定會發生你擔心的情況呢?如果沒有發生,那是不是白白委屈了自己?萬一發生了,你能不能承受呢?這些值得深思。



如果你想清楚了,就去嘗試吧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就需要付出行動,光想是沒有用的,拒絕也是需要練習的。

但是也必須說,良好的社交活動對人是有益的,對職場也是有益的,這也是在社會生存所需的條件之一,雖非必須,但有幫助。不要全然接受也不要全然拒絕,如何從中取得平衡才是真正的智慧。
















38會員
68內容數
「希望能成為一隻螢火蟲,替深陷黑暗中的你燃起一縷螢光。」 雖然不足以照亮前方,但總能為你帶來一絲希望,使你感到溫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