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與手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徒在跟著老師傅學習時,先花幾年學習技術(手法),再花數十年累積經驗(手感)成為老師傅,有道是手法易學,手感難教,因此必須花費相當的時間去累積功力,從中體會各式各樣的細節方能熟能生巧,如果我們能弄清楚學徒變成老師傅的過程與細節,訓練時間就可以大幅下降,功力累積的基礎不一樣,而使手法跟手感交織出更細緻且多發展的可用性。

學習的過程可以分成這四個階段。

1.看其勢仿其形:每個手法在使用時包含許多細節,像力的大小、方向、質感、軌跡、接觸位置等等,綜合結果就是可直接觀察到的形式或姿勢動作,初學者此時沒有能力明白這些內容,所以從外觀開始模仿。

2.相關知識的學習:現代社會的優勢在於整體知識量龐大、更新速度快且獲取方式多元,在學習手法相關知識時能在腦中建立結構藍圖,並嘗試對照手法細節。

3.樞紐控制能力:當前兩個階段相結合時,就能明白整個手法的關鍵之處在那,只要將關鍵處理好就解決了問題,剩下的就是細節微調。

4.回饋的感受:當手法熟練到某個程度時,手法的操作就變成身體記憶,心思就會從手法操作控制轉去留意對方的回饋反應,開始累積手感的經驗。

當手法有了手感,回到第一階段就能明白當年老師傅的形如何出現,而手感促使手法變的細膩,也會因應個人特質產生新的手法。進入第二階段開始理解手法、手感、結構之間的關係與互動模式,開始能突破限制與建立核心理論。進入第三階段時,從手感累積的大量經驗能明白,相同部位組織可以有不同質感,而某些特定質感能讓手法施作時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此時結合理論就能發展出改變對方組織質感的手法。而此時的第四階段,在改變對方組織質感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該組織空間位置與運作現象,進而出現新的手感,例如氣感。

解析完整個過程後,該如何縮短經歷這些過程所需的時間經驗呢?初學時就著重在身心感受,建立基礎,如同過去布店的學徒初入門時,只被允許摸店裡品質最好價格最高的布,先將手感建立好才能開始學其他部分,從手法入門也是如此,施作時的狀態,被施作的感受都是重點,如此就能手法手感同時累積經驗。

該如何累積手感?首先先瞭解什麼是手感,我們全身上下裡外佈滿了各式各樣的感覺接收器,能感應實體接觸的、非實體接觸的(如空間、氣氛等)、直接接觸的、間接接觸的(如拿筷子夾東西)等,無時無刻都在接收信息送至中樞神經系統處理,然而這些資訊量相當龐大,不可能將所有的信息都處理、思考及運用,因此我們透過心意與念頭(專注力)來決定那些信息是重點,其他的就忽略或交由身體本能處理。回頭看整個學習階段,手感建立的關鍵在於當手法操作熟練時,會形成身體記憶變成本能反應,此時身心的注意力會開始著重手法操作時的回饋資訊,開始累積手感,這就是熟之所以能生巧的原因。

手法(技術)、理論知識、手感(感受)三者相輔相成。只看重技術,容易被時代拋下。只重視理論知識,難以在第一線發揮所長。只著重手感,在傳承的路上困難重重。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會有核心重點,當三者合一,又能回溯解析整個學習過程,就能產生作法-心法-說法-懂法-生法第的自我成長、螺旋向上的模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四羽的練功房
5會員
38內容數
內功就是人體精準控制,而控制的方法稱為心法、功法或作法。以人對於自身具體的感受為根本,透過功法逐一了解身體的運作,發展與眾不同的能力,使生活變得更加美滿自在,在此將我所體悟的功法加以解析,用現代化的語言分享給大家。
四羽的練功房的其他內容
2024/10/13
姿勢(生活習慣)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以孕婦為例,良好的姿勢能減輕許多因孕期變化造成的不適,這樣的姿勢當然適用於每個人。
Thumbnail
2024/10/13
姿勢(生活習慣)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以孕婦為例,良好的姿勢能減輕許多因孕期變化造成的不適,這樣的姿勢當然適用於每個人。
Thumbnail
2024/07/23
先用基本“功”夯實,文武兼修,以功合一,成為通才。 再依興趣或生活所需發展與精進技術,成為專才。 最後形成完整論述與系統,高峰論談,好上加好。
2024/07/23
先用基本“功”夯實,文武兼修,以功合一,成為通才。 再依興趣或生活所需發展與精進技術,成為專才。 最後形成完整論述與系統,高峰論談,好上加好。
2024/02/24
恭賀新禧,新的一年,來分享滿滿正能量的功法:氣沉丹田。 許多練氣沉丹田的人,大多從呼吸法入門:胸式呼吸-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透過改變呼吸的形式,搭配意念導引,想像空氣由鼻入身,將氣引入腹部的丹田之中,再啟動丹田運作產生能量,達到精氣神飽滿的結果。
2024/02/24
恭賀新禧,新的一年,來分享滿滿正能量的功法:氣沉丹田。 許多練氣沉丹田的人,大多從呼吸法入門:胸式呼吸-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透過改變呼吸的形式,搭配意念導引,想像空氣由鼻入身,將氣引入腹部的丹田之中,再啟動丹田運作產生能量,達到精氣神飽滿的結果。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強者橫空出世的情況天天都有,但這些強者或許都是閉關苦練多時,才修煉大成而出關。如果光看一個人年紀輕輕就敢拍攝影片教導大眾,並接受諮詢為他人解決困難,就刻板印象的認為,這不可靠,因為太年輕了。如此,反而就失去許多學習的機會。知名網紅霏霏的學習動力來自於先前感情過程
Thumbnail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強者橫空出世的情況天天都有,但這些強者或許都是閉關苦練多時,才修煉大成而出關。如果光看一個人年紀輕輕就敢拍攝影片教導大眾,並接受諮詢為他人解決困難,就刻板印象的認為,這不可靠,因為太年輕了。如此,反而就失去許多學習的機會。知名網紅霏霏的學習動力來自於先前感情過程
Thumbnail
      從學徒到大師的漫長旅程,以傳統日本壽司師傅的培養過程為例,展示了達到專業水平所需的時間和努力。文章強調了16—48通道的人類圖朋友如何在所愛的領域中投入全部身心,不斷磨練技藝,與花精在這過程中的作用,特別是「岩水花精」如何幫助保持理想,同時學會柔軟應對挑戰。
Thumbnail
      從學徒到大師的漫長旅程,以傳統日本壽司師傅的培養過程為例,展示了達到專業水平所需的時間和努力。文章強調了16—48通道的人類圖朋友如何在所愛的領域中投入全部身心,不斷磨練技藝,與花精在這過程中的作用,特別是「岩水花精」如何幫助保持理想,同時學會柔軟應對挑戰。
Thumbnail
尋常一樣窗前月印 作者:老衲 一樣東西,兩樣教法。 先說俺師的教法,當年俺師教老衲,任何東西問他,他都只答以「功夫」二字,「為什麼你力道這麼強?」「這是功夫」「為什麼你身法那麼快?「這是功夫」「為什麼為什麼跟你對手的時候,你總是變得那麼快,而且恰恰好快我一拍?」「哎,這是功夫啊!」
Thumbnail
尋常一樣窗前月印 作者:老衲 一樣東西,兩樣教法。 先說俺師的教法,當年俺師教老衲,任何東西問他,他都只答以「功夫」二字,「為什麼你力道這麼強?」「這是功夫」「為什麼你身法那麼快?「這是功夫」「為什麼為什麼跟你對手的時候,你總是變得那麼快,而且恰恰好快我一拍?」「哎,這是功夫啊!」
Thumbnail
(2024年9月30日的小故事,2024年10月6日個人思考記錄) 【先把事情做對】 一個小徒弟拜師學理髮。徒弟很聰明,學得很認真,手腳也靈活,深得師傅喜歡。學習刮臉刮鬍子時,師傅先讓他在一個大葫蘆瓜上練習。 小徒弟一招一式地練,動作很細很輕,頗得師傅誇讚,就是養成了一個懷習慣:每次練
Thumbnail
(2024年9月30日的小故事,2024年10月6日個人思考記錄) 【先把事情做對】 一個小徒弟拜師學理髮。徒弟很聰明,學得很認真,手腳也靈活,深得師傅喜歡。學習刮臉刮鬍子時,師傅先讓他在一個大葫蘆瓜上練習。 小徒弟一招一式地練,動作很細很輕,頗得師傅誇讚,就是養成了一個懷習慣:每次練
Thumbnail
2024年9月30日 【先把事情做對】 一個小徒弟拜師學理髮。徒弟很聰明,學得很認真,手腳也靈活,深得師傅喜歡。學習刮臉刮鬍子時,師傅先讓他在一個大葫蘆瓜上練習。 小徒弟一招一式地練,動作很細很輕,頗得師傅誇讚,就是養成了一個懷習慣:每次練習完畢,刮刀總是往瓜蒂上一甩,將刀留在瓜的蒂頭上。
Thumbnail
2024年9月30日 【先把事情做對】 一個小徒弟拜師學理髮。徒弟很聰明,學得很認真,手腳也靈活,深得師傅喜歡。學習刮臉刮鬍子時,師傅先讓他在一個大葫蘆瓜上練習。 小徒弟一招一式地練,動作很細很輕,頗得師傅誇讚,就是養成了一個懷習慣:每次練習完畢,刮刀總是往瓜蒂上一甩,將刀留在瓜的蒂頭上。
Thumbnail
很多實戰派的老師都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造就今日的模樣,我們可以吸取他的寶貴經驗,只是他的方法不見得運用在自己的身上,不過你可以先模仿,然後在尋找屬於你自己的方式,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風格。
Thumbnail
很多實戰派的老師都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造就今日的模樣,我們可以吸取他的寶貴經驗,只是他的方法不見得運用在自己的身上,不過你可以先模仿,然後在尋找屬於你自己的方式,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風格。
Thumbnail
最近在社群擔任圖解學習官、對於「做到好」有新的體悟。 之前理解到如何應用ASK模型去交付課程,將教學目標拆分為態度、技能、知識,並運用「練測評」去確認交付目標,但我沒有理解:如何讓對方進步。 換言之,我知道:如何讓學員知道、做到,我不知道:如何讓學員做到好,然而「做到—做到好」是新手與熟手的差異。
Thumbnail
最近在社群擔任圖解學習官、對於「做到好」有新的體悟。 之前理解到如何應用ASK模型去交付課程,將教學目標拆分為態度、技能、知識,並運用「練測評」去確認交付目標,但我沒有理解:如何讓對方進步。 換言之,我知道:如何讓學員知道、做到,我不知道:如何讓學員做到好,然而「做到—做到好」是新手與熟手的差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