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礎到現代:馮·諾伊曼架構的奠基與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馮·諾伊曼架構(Von Neumann Architecture)由匈牙利裔美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約翰·馮·諾伊曼於1945年提出,是現代計算機設計的基石。這一架構的核心概念是存儲程式計算機(stored-program computer),即數據和程式指令存儲在同一內存空間中。這一革命性設計使得計算機的操作變得更加靈活和高效,並且成為現代大多數計算機系統的基礎。

馮·諾伊曼架構的核心組件

馮·諾伊曼架構的設計包含幾個重要組件,這些組件協同工作以實現數據的處理和管理:

  1. 中央處理單元(CPU):作為架構的核心,CPU負責執行程式指令。它包括:
    • 算術邏輯單元(ALU):負責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
    • 控制單元(CU):負責指揮處理器的操作並協調各組件的工作。
  2. 記憶單元:主要由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組成,臨時存儲數據和程式指令,並允許CPU快速存取。
  3. 輸入/輸出設備:用於實現計算機與外部環境的互動,例如何鍵盤、顯示器等。
  4. 系統總線:這是連接各個核心組件的通訊管道,包含:
    • 數據總線:負責傳輸數據。
    • 地址總線:傳輸數據的地址。
    • 控制總線:傳輸控制信號。

馮·諾伊曼架構的特點

馮·諾伊曼架構的最顯著特點是其統一的記憶結構,即數據和指令共用一個內存空間。這不僅使程式設計更加靈活,也提高了內存的利用效率。然而,這也導致了所謂的馮·諾伊曼瓶頸:由於CPU和內存共享單一的數據傳輸總線,數據和指令不能同時獲取,這會限制系統的性能,特別是在處理大規模數據或進行複雜運算時。

與哈佛架構的比較

與馮·諾伊曼架構相比,哈佛架構將數據和指令存儲在兩個分開的記憶單元中,並使用兩條總線來同時進行數據傳輸和指令獲取。這樣的設計避免了馮·諾伊曼瓶頸,使得數據處理速度大大提高,特別是在要求高效能的專用系統中,如嵌入式系統和數字信號處理器(DSP)。

然而,馮·諾伊曼架構仍然以其簡單且高效的設計在多數應用中佔據主導地位。儘管哈佛架構在某些領域提供了更好的性能,馮·諾伊曼架構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使其成為從個人電腦到大型伺服器等各種設備的標準設計。

為何馮·諾伊曼架構依然主流

馮·諾伊曼架構之所以仍然廣泛應用於現代計算機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設計簡單:統一的記憶體結構和單一總線系統使其設計相對簡單,便於實現。
  • 編程靈活性:數據和指令共享同一內存,為程式設計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並能夠支持高階編程語言。
  • 可擴展性:馮·諾伊曼架構可以從簡單的微控制器擴展到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具有廣泛的應用範圍。

儘管隨著技術的進步,出現了許多解決馮·諾伊曼瓶頸的策略,如快取記憶體、流水線技術和多線程處理等,但馮·諾伊曼架構的基本原則依然是現代計算機設計的重要基礎。

結語

馮·諾伊曼架構在計算機科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從其簡單的設計理念還是從其對現代計算機技術的深遠影響來看,它都代表了一個革命性的突破。雖然面臨著一些性能瓶頸的挑戰,這一架構仍然是大多數現代計算機系統的核心,並將繼續在未來的技術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avatar-img
10會員
650內容數
世界新鮮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世界新鮮事 的其他內容
歐洲南方天文台的大型巡天望遠鏡最近拍攝到一幅高達2.83億畫素的暗狼星雲影像,揭示了這個位於天蠍座、距離地球約5,300光年的冷分子雲的壯麗面貌。暗狼星雲的形狀類似狼頭,因其高密度的塵埃顆粒,無法發出可見光,但卻能通過紅外線顯現出獨特的色彩。
不丹作為全球唯一的負碳國家,憑藉森林保護、水力發電和高額觀光費用等措施,成功實現碳中和並促進可持續發展。該國的「國民幸福總值」指標強調民眾福祉和環境保護,成為世界各國追求淨零碳排的榜樣。不丹的成功案例展示了環保與經濟發展可以協同並進,為全球應對氣候變遷提供了寶貴經驗。
中國的「太陽能長城」計劃是一項結合可再生能源與沙漠防治的重大工程,主要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長約400公里,旨在利用沙漠地區的太陽能資源,並推動環境保護。計劃的總裝機容量預計達1億千瓦,將於2030年完成,每年產生1800億千瓦時的電力,並減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台積電近期面臨7奈米製程產能利用率僅達60%的挑戰,主要受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疲弱及主要客戶延遲產品推出的影響。與此同時,5奈米製程表現強勁,稼動率達100%,顯示出高端製程需求依舊強勁。美國商務部加強對中國市場的出口管制,也對台積電的業務構成一定壓力。
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於2020年帶回的月球土壤樣本中,發現了石墨烯,這一發現顛覆了傳統的月球形成理論。科學家認為,石墨烯可能是在月球早期火山活動和太陽風的作用下形成的,這支持了月球含碳的假設,並對月球的地質歷史提出了新的解釋。
Google 推出了名為「Learn About」的新 AI 工具,旨在幫助用戶提升學習效率。這款工具基於 LearnLM 模型,提供教學式回應、豐富的視覺效果以及互動性強的學習體驗。用戶可以根據需要簡化或深入學習內容,並透過測驗檢視學習成效。目前,這項工具僅在美國可用,並且尚未開放多語言支持。
歐洲南方天文台的大型巡天望遠鏡最近拍攝到一幅高達2.83億畫素的暗狼星雲影像,揭示了這個位於天蠍座、距離地球約5,300光年的冷分子雲的壯麗面貌。暗狼星雲的形狀類似狼頭,因其高密度的塵埃顆粒,無法發出可見光,但卻能通過紅外線顯現出獨特的色彩。
不丹作為全球唯一的負碳國家,憑藉森林保護、水力發電和高額觀光費用等措施,成功實現碳中和並促進可持續發展。該國的「國民幸福總值」指標強調民眾福祉和環境保護,成為世界各國追求淨零碳排的榜樣。不丹的成功案例展示了環保與經濟發展可以協同並進,為全球應對氣候變遷提供了寶貴經驗。
中國的「太陽能長城」計劃是一項結合可再生能源與沙漠防治的重大工程,主要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長約400公里,旨在利用沙漠地區的太陽能資源,並推動環境保護。計劃的總裝機容量預計達1億千瓦,將於2030年完成,每年產生1800億千瓦時的電力,並減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台積電近期面臨7奈米製程產能利用率僅達60%的挑戰,主要受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疲弱及主要客戶延遲產品推出的影響。與此同時,5奈米製程表現強勁,稼動率達100%,顯示出高端製程需求依舊強勁。美國商務部加強對中國市場的出口管制,也對台積電的業務構成一定壓力。
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於2020年帶回的月球土壤樣本中,發現了石墨烯,這一發現顛覆了傳統的月球形成理論。科學家認為,石墨烯可能是在月球早期火山活動和太陽風的作用下形成的,這支持了月球含碳的假設,並對月球的地質歷史提出了新的解釋。
Google 推出了名為「Learn About」的新 AI 工具,旨在幫助用戶提升學習效率。這款工具基於 LearnLM 模型,提供教學式回應、豐富的視覺效果以及互動性強的學習體驗。用戶可以根據需要簡化或深入學習內容,並透過測驗檢視學習成效。目前,這項工具僅在美國可用,並且尚未開放多語言支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4 函算語法 1.4.1 語法範疇理論導論 1.4.2 函算語法與函數概念 一 上節是對語構範疇理論的簡介。 1922年,列希涅夫斯基提出了語構範疇概念,以此取代人工化的型論,並引入到他的三個形式系統中66,以圖避免羅素悖論及其它集論悖論的出現。 艾杜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1.2 函數概念小史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八 從1870年代後期至1890年代初是弗雷格的思想的創發期,他思考和分析了許多語言和數學的問題,但同時有反覆和不清晰的地方。 1879年的《概念文字》首次提出用函數的概念來理解「概念」的可能性。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1.2 函數概念小史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七 「概念」很可能是歐洲哲學史中最常用的其中一個語詞,就好像數學工作者的「數」,但概念總是作為一種心智建構提出或使用,對弗雷格要創建的新邏輯 —— 即以客存事物為對象的新邏輯 —— 來說,它可以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1.2 函數概念小史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六 必須注意的是,弗雷格的這個眼光不是來自偶然的發現。 他對語言的分析有一個系統性的理解。在《算術基礎》(1884) 的導言末,弗雷格提出三條原則,作為該研究 (對自然數的研究) 的規範。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二 公元1891年,弗雷格給〈耶拿大學醫學及自然科學協會〉(Jenaische Gesellschaft für Medizin und Naturwissenschaft) 做了個演講,講題為〈函數與概念〉(Funktion und B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三 必須說一下波希米亞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神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二 有了萊布尼茲的命名和貝努利的初步界定,函數關係被正式放在桌面上,毫無遮掩地進入了公元十八世紀歐洲數學工作者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一 前文提到萊布尼茲與瑞士數學家約翰‧貝努利有過關於「函數」的通訊。現在談一下貝努利。 貝努利關心的其中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四 牛頓的「流數」不久便淡出歷史的舞台,後來的數學工作者選擇了萊布尼茲比較抽象的「函數」。 公元1673年,萊布尼茲在一篇名為〈觸線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一 踏入公元十七世紀,微積分逐漸成形,而主要的貢獻來自德國數學家及哲學家萊布尼茲和英國數學家及物理學家牛頓。27 但兩人發展微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4 函算語法 1.4.1 語法範疇理論導論 1.4.2 函算語法與函數概念 一 上節是對語構範疇理論的簡介。 1922年,列希涅夫斯基提出了語構範疇概念,以此取代人工化的型論,並引入到他的三個形式系統中66,以圖避免羅素悖論及其它集論悖論的出現。 艾杜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1.2 函數概念小史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八 從1870年代後期至1890年代初是弗雷格的思想的創發期,他思考和分析了許多語言和數學的問題,但同時有反覆和不清晰的地方。 1879年的《概念文字》首次提出用函數的概念來理解「概念」的可能性。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1.2 函數概念小史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七 「概念」很可能是歐洲哲學史中最常用的其中一個語詞,就好像數學工作者的「數」,但概念總是作為一種心智建構提出或使用,對弗雷格要創建的新邏輯 —— 即以客存事物為對象的新邏輯 —— 來說,它可以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1.2 函數概念小史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六 必須注意的是,弗雷格的這個眼光不是來自偶然的發現。 他對語言的分析有一個系統性的理解。在《算術基礎》(1884) 的導言末,弗雷格提出三條原則,作為該研究 (對自然數的研究) 的規範。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二 公元1891年,弗雷格給〈耶拿大學醫學及自然科學協會〉(Jenaische Gesellschaft für Medizin und Naturwissenschaft) 做了個演講,講題為〈函數與概念〉(Funktion und B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三 必須說一下波希米亞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神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二 有了萊布尼茲的命名和貝努利的初步界定,函數關係被正式放在桌面上,毫無遮掩地進入了公元十八世紀歐洲數學工作者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一 前文提到萊布尼茲與瑞士數學家約翰‧貝努利有過關於「函數」的通訊。現在談一下貝努利。 貝努利關心的其中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四 牛頓的「流數」不久便淡出歷史的舞台,後來的數學工作者選擇了萊布尼茲比較抽象的「函數」。 公元1673年,萊布尼茲在一篇名為〈觸線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一 踏入公元十七世紀,微積分逐漸成形,而主要的貢獻來自德國數學家及哲學家萊布尼茲和英國數學家及物理學家牛頓。27 但兩人發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