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走讀|西門町冰果室青春導讀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北漂在台北,一個人、一些故事。

台北市我成年之後居住的地方,

對於台北既熟悉又陌生。

台北,是台灣的首都。

台北,大稻埕、西門町是國中小教課書中,

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即民國初期繁榮的台北。

台北,是青春的歡笑與淚水。

然而,這些故事只是歷史洪流中的其中一頁。


因為第一次歷史走讀西門町,

只能潛潛的敘述我記起來的發現。


聊起西門町的歷史,

就會從電影院開始。

西門町是日治時期民眾看電影從事娛樂活動常去之地,

老字牌的電影院有新世界館(今真善美戲院)、臺灣劇場、大世界館、

芳乃館(今國賓戲院/裡有稻荷神社)、第二芳乃館、艋舺戲園、萬華芳明館。

當時日本的學生看電影是會穿著制服的,

以表示對於電影文化的尊重。





青春不可或缺的,

是放學後和同學一起喝飲料、吃西瓜和約會的青澀生活。

在西門圓環處的西瓜大王,

是孩子們放學後跑到西瓜大王買一半西瓜,

坐在圓環的噴泉前大快朵頤,

夏日是如此的沁涼。


遊走在校規邊緣,

擁有自己量身訂做的制服,

舒適又走在潮流上,

是多少青少年內心的渴望,

在西門峨嵋街東側(鄰近中華路又稱制服接)

你可以找到多間制服、西裝訂做店面,

為你在制服的材質、款式等加上細微的巧思,

滿足青春那股潮流與叛逆的快感,

讓你在嚴謹的校規下,

找到自己安心的獨特。

海派制服訂做(1969至今)就是制服訂做代表。


隨著年紀的增長,

少年、少女的第一次相親或第一次約會,

一起到賽門甜不辣(1958至今)品嘗戀愛的滋味,

再到各大電影院看電影,

最後到蜂大咖啡(1956年至今)或南美咖啡(1962年)品嘗咖啡,

當時初戀的羞澀隨著咖啡香慢慢散去,

兩人的感情漸漸的濃郁。

深刻地是兩個人留下的美好的回憶。


漸漸的陌生了兩個人成了想要相手終身的伴侶,

準備步上了禮堂,

女孩到獅子林挑件幻想已久的婚紗,

那是女孩的夢想。

婆婆、媽媽們也都講究著想穿上絲絨的禮服主婚,

那是婆婆年輕因省吃儉用未完成的夢,

如今終於熬過來了當然希望好好備呵護。


獅子林禮服店哩,

每一件婚紗都是獅子林老闆娘們純手工,

一針一線把練片、蕾絲縫上去的,

如此細膩的老闆娘們,

也有女強人的一面,

為了經營禮服店強悍的母獅子們,

總需要站出來捍衛幫派的惡勢力。

以繼續營業支持家計。


隔壁紅包場的明星女孩們,

也經常到獅子林訂做歌廳秀的禮服,

禮服是要在光鮮亮麗的站在舞台上穿的,

就會設計的緊身一些以凸顯身材,

或是在做載客人身邊招呼穿的,

會寬鬆一些方便坐下。

紅包場的主場秀也隨著觀眾組成不同,

從青少年到退休的長者,

主場秀的時間也從晚上改到下午了。


華麗的獅子林原址1928年建造了東本願寺,

因為被火燒毀,

東本寺院1936年重建,

寺院有獨具特色的印度覆缽式塔形屋頂。

與西側的西本願寺相望。

東本願寺是「真宗大谷派」的總本山,

而西本願寺則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總本山。

戰後國民政府將東本願寺設為

「保安司令部保安處的刑訊看守所」,

也就是1950-196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壓制犯人的地方。

世代的交替、不同建築的落居,

有著不同的色彩。

獅子林不免有些故事。

《金鳳聚珠》是獅子林代表浮雕壁畫,

由謝孝德創作於1979年3月30日創作。




男孩為成年、面試、工作、婚禮準備,

「皮鞋」是少不了的角色,

「沅陵街」是西門町附近的皮鞋街,

這裡整條街都賣趴哩趴哩的皮鞋舶來品。

瀟灑的年輕人都會來這裡買皮鞋,

老頭家還會跟你聊聊你的需求,

推薦你歐洲最潮鞋頭尖尖的皮鞋呢!


穿梭在西門的小巷,

隱約看到民國初期先民們對於過香的鄉思,

小香港巷子裡有著各式各樣的港市會館及茶餐廳,

大廈裡的小巷擺著攤販車,

狹窄擁擠的攤販攤車頗有香港地狹人稠的味道。


隨著走讀的步伐即將結束,

夜晚的布幕垂落,

我來到了美觀園(1946年至今),

美觀園是張良鐵先生北漂,

到台北跟日本人「柳屋」的益島鄉生拜師學藝,

學習傳統的日本味後創立,

是長輩們很喜歡拜訪的日式料理店,

來到這邊長輩們不免說幾句日語,

以回憶當年在美觀園的情景。

店面有三層樓還保有部分日式風味建築。

因為兄弟理念不一而分家。


美觀園對於單身獨自一人用餐十分友善,

會幫你特地留旁邊的單人桌,

讓你不一定要併桌,

有獨自的休息空間。

服務也很周到,

一入座位就遞上茶飲。


初次品嘗點了咖哩豬排飯(150元),

每一份主時都有附上味增湯。

打卡送上一盤小菜,

小菜有醃蘿蔔、茄汁秋刀魚和一塊甜不辣,

我覺得甜不辣是經典,

吃飽飯後嘗起來美味依舊。


咖哩飯頗有家鄉味的,

好像小時候在家中家人煮的,

紅蘿蔔、洋蔥、馬鈴薯、雞胸,

每一口都吃的到料,

咖哩醬也十分濃稠,好滿足!

最棒的是服務那麼好的餐廳,

竟然沒有收服務費。



夜漸漸暗,

昔日西門的風采依舊,

然而這些故事埋藏在長者和文史工作者心中,

漸漸的被歷史的洪流淹沒,

感謝剝皮寮文史街區文史單位,

謝謝導覽人王毓淞介紹。

讓這些故事深刻著在每個人的心中。


晃眼一望那熟悉又陌生的紅樓,

此刻,才真實的熟悉。

愛上...,

愛上一個城市不能不知道其歷史。

回眸一笑,

我們故事的篇章在歷史中,

或許只是其中一場紅樓夢,

既是如此微不足道,

卻又是一場獨特無法復刻的篇章。

珍惜在歷史中自己扮演的每一個角色,

即便只是紅樓夢,夢的也值得。



西本願寺/本願豆花



【歌曲分享】

1.盧廣仲【愛情怎麼了嗎?】

老派約會讓我想起這首歌,男主失智忘了女主卻記得了青春老派的約會。



2.珂拉琪 Collage/萬千花蕊慈母悲哀

「保安司令部保安處的刑訊看守所」(舊東本願寺),

白色恐怖的時代,女主等不到出門在外的男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荻野千尋
7會員
18內容數
就像所有的開始,其實都只是一個寫好了的結局。
荻野千尋的其他內容
2025/01/21
《草編幸福鳥》 祂燃盡了愛的火焰, 前世的火焰已成幻影, 在夜空中消散, 那一場烈焰, 留下了殘煙與灰燼, 每一寸灰燼都是重生的種子。 白皚皚的芒草一望無際, 草根默默地深埋, 無聲地吸取泥土的冷, 曾經的風,曾經的雨, 如今只剩片刻的寧靜,
Thumbnail
2025/01/21
《草編幸福鳥》 祂燃盡了愛的火焰, 前世的火焰已成幻影, 在夜空中消散, 那一場烈焰, 留下了殘煙與灰燼, 每一寸灰燼都是重生的種子。 白皚皚的芒草一望無際, 草根默默地深埋, 無聲地吸取泥土的冷, 曾經的風,曾經的雨, 如今只剩片刻的寧靜,
Thumbnail
2025/01/21
《粹煉》 你無心留意的星火, 落座在你我共同建造的樹屋上, 嗶嗶啵啵…嗶嗶啵啵... 風,問火的來源? 你靜默... 雨,問是否上防火漆? 你靜默... 嗶嗶啵啵…嗶嗶啵啵… 或許, 這些都不重要了! 榻榻米上, 談笑風生的記憶, 被熊熊烈火吞噬。 紙窗上, 補
Thumbnail
2025/01/21
《粹煉》 你無心留意的星火, 落座在你我共同建造的樹屋上, 嗶嗶啵啵…嗶嗶啵啵... 風,問火的來源? 你靜默... 雨,問是否上防火漆? 你靜默... 嗶嗶啵啵…嗶嗶啵啵… 或許, 這些都不重要了! 榻榻米上, 談笑風生的記憶, 被熊熊烈火吞噬。 紙窗上, 補
Thumbnail
2025/01/21
《浴火青鳥》 在最懵懂青澀的年紀, 青鳥飛入嬌小的手掌心, 溫柔的撫慰稚嫩的真心。 曾以為, 這份溫暖能長存於掌心。 霎時間, 手掌心傳出一陣躁動, 青鳥鼓翼振翅飛鳴, 撲向著火的樹屋, 投入於火海之中, 嗶嗶啵啵……嗶嗶啵啵…… 燒灼的翅膀, 焦黑的身軀, 猙獰的背影,
Thumbnail
2025/01/21
《浴火青鳥》 在最懵懂青澀的年紀, 青鳥飛入嬌小的手掌心, 溫柔的撫慰稚嫩的真心。 曾以為, 這份溫暖能長存於掌心。 霎時間, 手掌心傳出一陣躁動, 青鳥鼓翼振翅飛鳴, 撲向著火的樹屋, 投入於火海之中, 嗶嗶啵啵……嗶嗶啵啵…… 燒灼的翅膀, 焦黑的身軀, 猙獰的背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北漂在台北,一個人、一些故事。 台北市我成年之後居住的地方, 對於台北既熟悉又陌生。 台北,是台灣的首都。 台北,大稻埕、西門町是國中小教課書中, 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即民國初期繁榮的台北。 台北,是青春的歡笑與淚水。 然而,這些故事只是歷史洪流中的其中一頁。 因為第一次歷史走讀西
Thumbnail
北漂在台北,一個人、一些故事。 台北市我成年之後居住的地方, 對於台北既熟悉又陌生。 台北,是台灣的首都。 台北,大稻埕、西門町是國中小教課書中, 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即民國初期繁榮的台北。 台北,是青春的歡笑與淚水。 然而,這些故事只是歷史洪流中的其中一頁。 因為第一次歷史走讀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多年前,帶孩子去台北玩時寫的,還是可以看看。) 住在台北的幾百萬居民,天天在台北生活,對台北或許已經習以為常,沒什麼感覺。可是對我來說,長期住在中部,一兩、年才上台北一次,上台北可是件大事,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多年前,帶孩子去台北玩時寫的,還是可以看看。) 住在台北的幾百萬居民,天天在台北生活,對台北或許已經習以為常,沒什麼感覺。可是對我來說,長期住在中部,一兩、年才上台北一次,上台北可是件大事,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台北是我的家。 我一直都嚮往繁忙的大都市,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首爾......我從來沒出過國,但我對如紐約般渾沌的城市總是充滿著嚮往。我在北海岸的三芝長大,那是一個靠海的寧靜小鎮,但對我來說,也許一切都太緩慢了。
Thumbnail
台北是我的家。 我一直都嚮往繁忙的大都市,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首爾......我從來沒出過國,但我對如紐約般渾沌的城市總是充滿著嚮往。我在北海岸的三芝長大,那是一個靠海的寧靜小鎮,但對我來說,也許一切都太緩慢了。
Thumbnail
台北這座城市很迷人,也容易讓人迷失自己,這11年來在台北的累積、成長,讓我逐步開始喜歡自己。再見,台北,後會有期。
Thumbnail
台北這座城市很迷人,也容易讓人迷失自己,這11年來在台北的累積、成長,讓我逐步開始喜歡自己。再見,台北,後會有期。
Thumbnail
國中畢業後到台北的城中讀書。我喜歡這樣說是仿佛這是一段很遠的距離,其實也只是搭車三十分鐘的車程,若睡過頭搭計程車請司機飆車也大概只要十五分鐘,松山的到城中在物理上是很短的距離,卻完全是不同的生活情景。 那樣的分別對我來說是比從外省和巴黎市的差距更大。我曾在一篇關於台北的散文中說到,在從小長大的那棟公
Thumbnail
國中畢業後到台北的城中讀書。我喜歡這樣說是仿佛這是一段很遠的距離,其實也只是搭車三十分鐘的車程,若睡過頭搭計程車請司機飆車也大概只要十五分鐘,松山的到城中在物理上是很短的距離,卻完全是不同的生活情景。 那樣的分別對我來說是比從外省和巴黎市的差距更大。我曾在一篇關於台北的散文中說到,在從小長大的那棟公
Thumbnail
久違了台北 一個陌生的城市 我很小的時候,跟爸媽在台北住過幾年 但是我對台北市的印象只有 像砂漠一樣的世貿 西門町的小櫃子滷味 獅子林的茶樓 而那些事應該都是上小學前時的記憶 小時候被媽媽載到世貿一帶 後來才知道像砂漠般的景象叫建築工地 爸爸常去買西門町的小櫃子滷味給我吃 我不記得那時候妹妹是否已經
Thumbnail
久違了台北 一個陌生的城市 我很小的時候,跟爸媽在台北住過幾年 但是我對台北市的印象只有 像砂漠一樣的世貿 西門町的小櫃子滷味 獅子林的茶樓 而那些事應該都是上小學前時的記憶 小時候被媽媽載到世貿一帶 後來才知道像砂漠般的景象叫建築工地 爸爸常去買西門町的小櫃子滷味給我吃 我不記得那時候妹妹是否已經
Thumbnail
《我台北,我街道》裡收錄了二十位作家的創作。一篇一篇的小說、散文、新詩,寫的不只是台北,不只是街道,還有一種對於過往生活的懷念。 你心目中的台北,又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我台北,我街道》裡收錄了二十位作家的創作。一篇一篇的小說、散文、新詩,寫的不只是台北,不只是街道,還有一種對於過往生活的懷念。 你心目中的台北,又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從香港挪移至台北,不管是哪一處,都不是我真正的家。我大膽質疑,既然書寫主體對我而言,多半仍是陌生,作為一名讀者,我何能去認同、去想像,那是我置身過的街景,是我可以激起認同的稍縱而逝記憶?
Thumbnail
從香港挪移至台北,不管是哪一處,都不是我真正的家。我大膽質疑,既然書寫主體對我而言,多半仍是陌生,作為一名讀者,我何能去認同、去想像,那是我置身過的街景,是我可以激起認同的稍縱而逝記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