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瑣記2(1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生為徭役,死為安樂



不管你是誰,住院必然讓你有所感慨和感觸(取自方格子)

不管你是誰,住院必然讓你有所感慨和感觸(取自方格子)


前言

聽廣播:改變一個人很簡單:任院。細想之,還真的是吔。一般來說要改變一個人是很不容易的,可是住院使得改變變得很簡單:以前一直說沒時間,現在有的是時間;以前一直是個硬嘴,現在只剩閉嘴(如果你不想挨醫生罵);以前一直覺得錢少,現在只敢說多(說少就只能出院自己想辦法了);以前熱愛美食,現在只能粗食(他們管這叫做營養餐);以前喜愛美服,現在只有病服(醫院給的,管你身材什麼的,每個人都只能穿著同樣顏色的,綁個帶子,誰還管你什麼服不服的?);以前誇口,現在垮口;以前自誇,現在自憐;以前閒不下來,現在閒得發慌…以前不怕忙,現在最怕忙(忙著這個那個檢查,然後再焦燥地等著結果);以前拼命賺錢,現在拼命花錢…以前最怕打擾,現在最怕無人打擾;以前透支健康,現在最怕不健康。你看看,要改變一個人,很簡單啊。住個院就行了。沒法住院,那到病房走走繞繞,也可以,效果差不多。



恭喜你終於解脫了(取自方格子)

恭喜你終於解脫了(取自方格子)


照顧病患

父親住院時,是我們三個兄弟輪班照顧的,父親是相當好的病人,可以不麻煩你,就不麻煩你,可是你自己要當心注意啊,要水,他躺在那裡搆不著;要尿,需下床,體弱無力的他雖然不想麻煩你,但你還是得留意得幫忙,也因此,隨時處於戰備狀態,照顧一個晚上,大概需回家補個兩一兩天,然後你才會暗下決心,不想給兒女帶來麻煩的最好方法: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有生必有死,雖說生死大事,但「生為徭役,死為安樂。」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是沒錯,但也不要過度或過分,與其勉強維持生命,不如在「酒店關門時就離開」,不必刻意麻煩別人去點個什麼燈。好維持著酒店還在營業的狀態。無意中看到一個德國的節目,病重且痛,治療無望,想請人幫忙結束生命,於是引發各方爭議,有的認為人無權力決定生死;有的認為生命是自己的,自己當然有決定權…像這樣的爭議大概不會有什麼是非對錯可言,結果大概也都是不了了之。劇中也沒有什麼解決之策,直接讓病人因病加劇而亡。但事情並沒有因而消失。只是增加了討論的餘資。


如何看待病?如何看待植物人?(取自方格子)

如何看待病?如何看待植物人?(取自方格子)

不省人事是活著嗎?神智清楚是好事?

我昨天提到去年二舅媽來訪。一部訂製的九人座的車,裡面全部改裝。車尾加個可以升降的平台,裡面有可以固定床位的框角。吃完飯後我是看著二表哥把床推進去的。看到二舅媽張著瞇瞇的眼睛盯著一個地方,二表哥在旁邊介紹這是誰誰誰,但她一點反應也沒有。給她的食物要先打成漿,套上能套進鼻胃管的小套筒,慢慢的順著鼻胃管流進去,然後還要輕輕拍拍,再擦掉口角的口水和殘留的汁液,…定時檢查尿布,看需不需更換。更換時,先把身體放平,尿布解開,抬起一雙腳並稍微側點身,抽出半邊,再換腳再側邊,將尿布抽出;再把屁股擦乾淨,拍點爽身粉,稍等一會讓它透透氣,如果此時她又禁不住,就得全身換掉…洗澡更是一大工程…因為母親就是這樣子讓外勞照顧了十年…老實說,看到二舅媽成了這個樣子,感觸和感慨良多。二表哥的孝心當然值得佩服,竟然自己獨立照顧了十多年…記得當時每天去看母親,拍拍她跟她說說話,心裡都有滿滿的不捨和難過,一生辛勞,剛剛有錢、有閒可以帶著她出去走走…一個月四萬多元的照護和生活費,幸虧是四人分攤,如果是只有一個孩子,那要怎麼過呢?再看到類似母親的狀況的二舅媽,不禁回想起當時偶而會出現的想法:如果是我,我會希望這樣活著嗎?讓我這樣活著是孝順?還是至死方休的折磨?這樣子活著的意義何在?母親和二舅媽都已沒有認知意識,三舅媽則是神智清楚,但需人照顧。之前的印象是說話快速,決定果斷,容不得拖延的急性子。但神智清楚更苦了兩個未出嫁的表姐,靈魂學說家人是事先講好條件,利用此生來修補之前世代修行的不足…。但這樣的修補,唉…

我的想法是:我不願意這樣子的活法,不能自理,那就不要再拖累別人,也不要再讓自己受折磨了。記得之前曾看過書上說:「人是向死的存活」,意思是人壽有限,從出生那刻起,你就已經踏上了邁向死亡的旅程。不管你多厲害,多偉大,多可恨,<死>都是最後的結局,只是或早或晚而已。生要活得好,死也要走得好,不需要苟延殘喘的賴活著,而它的界限是:自理能力。我完全同意聖嚴法師的說法,活一天做一天,做一天活一天,不能做,不能動,那就不必再勉強活著了。我完全不同意外在加工的「活」;我也認為生病是提醒,人只能靠自愈力來康復,不需要看醫生。除非是外來的傷害,例如被狗咬,車禍,油燙到,被撞倒等,其他的病應該都與生活習慣有關。


喪禮如何進行較合乎人性?(取自方格子)

喪禮如何進行較合乎人性?(取自方格子)

喪禮的感觸

我對喪禮也有很大的感觸,以往死者多在六、七十,現在則是八、九十,然後兒女六、七十,喪禮中為對死者表達感激,要行三跪九叩禮,平常孝順,不必此禮,又有何差異?平常不孝,此時做給人看,對死者又有何意義?而且,看著那些年紀一大把的兒女,跪不太下去,還得勉強跪下,還要掙扎著起身;再跪再起…,我不知道意義何在?再者,為何喪禮一定要悲悽,一定要那麼的形式化呢?你的悲痛不能表達,你的傷痕無法傾吐…。在喪禮上,喪家和來賓都好像事不干己似的,一切聽從葬儀社的安排和口令,然後遵照著把儀式演完,我不知道意義何在?我也許很高興自己責任已了,然後呢?很高興自己要死了,一切一了百了了,不需要再為當人而操心而煩憂了,豈不聞:「生為徭役,死為安樂」,所以呢?我希望大家為我高興,認識我的就說說對我的感佩-因為我已經死了,所以我的過和錯也只能請你見諒寬容了,此時那些就請你吞在肚子裡,然後給我幾句美言吧-不認識我的,可以的話就說說你聽到的我的優點吧,然後呢?參加者用歌舞或表演送我一程,最不濟也挑選一首能表達心意的歌吧,大家歡歡喜喜的送我上路,多好。火化後,不要任何殘留。也不要任何儀式-什麼樹葬,草葬,海葬等都不必了。地球已經夠髒了,不要再添加任何污染。記得我的,我還活著;都不記得了,我也早就走了…


raw-image


天氣

早上張眼就見外面一大團有層次的雲朵(約眼見天空的一半),凸的部份都染上深紫色,凹的部份則為暗黑色,層次分明,份外立體,心想又是好天氣了。雲彩慢慢淡了,出現了幾絲陽光…嗯,正好去籃球場舒活一下,然而,才一下子,竟然漂起了雨,而且氣溫驟冷,這下子出不去了,在家彎彎腰,拉拉身。然後先玩個「神來也」-每天給你368元-,胡牌一次賺了一百五,被胡兩次,錢輸光,只好等明天了。坐到電腦前,看到的是跟住院有關的。所以才有了上面的感觸。


種菜其實可以很簡單(取自方格子)

種菜其實可以很簡單(取自方格子)

種菜

前幾天看到用水種菜的視頻,好像很簡單,首選是香菜和蒜頭,上星期五打球時,特別到市場去買了一把香菜,它的攤位還有紅葱頭,因此也買了三十元(一斤五十,沒想到三十就有一堆)。香菜,視頻上是沒斷根的,可是買到的卻把根齊斷到根頭,也不知道行不行。把喝完的瓶裝水瓶剪成兩半,香菜從瓶頭穿過去,下半部裝水,讓香菜的根泡在水裡,這樣就完成了;紅葱頭則是找個幾個以前的花盆裝點土,種上去;外面的小花園以前曾種過應時花卉,還留有一點土,因此也挖了十來個洞埋入葱頭的一半,再填點土,然後還很熱心的灑了一點水;要丟垃圾時,還特意將尿過的貓砂-成為粉狀的木屑-灑了一些在旁邊。今天特地探頭看看成果,吔,還真的開始長芽了,成就感滿大的。我對動手去做沒什麼興趣,但像這麼簡單就能有成果的則有些興致,哇,我在種菜喔…今天又添加了一種-葱-,把含鬚的葱頭切下來用東西夾住,葱頭浸入水中…,坐等成果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69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直到最後,我才明白喪儀的意義大概是:讓被留下來的人有事情可以忙東忙西,藉此忘卻傷痛。
Thumbnail
直到最後,我才明白喪儀的意義大概是:讓被留下來的人有事情可以忙東忙西,藉此忘卻傷痛。
Thumbnail
 實際照顧住院病人後,才深刻體會到照顧者的辛苦。對了,原來手術服的穿法和浴衣或和服不同,要反過來。(來自神經大條照顧者的恍然大悟)
Thumbnail
 實際照顧住院病人後,才深刻體會到照顧者的辛苦。對了,原來手術服的穿法和浴衣或和服不同,要反過來。(來自神經大條照顧者的恍然大悟)
Thumbnail
我想,如果我是患者,我應該會希望醫護人員跟我多說一點,讓我更有方向吧。
Thumbnail
我想,如果我是患者,我應該會希望醫護人員跟我多說一點,讓我更有方向吧。
Thumbnail
以前還在上班的時候,總會有要去參加同事的,或是工作上需要去參加的告別式,曾經有位同事,也是嬌嬌女的同學說:「我不喜歡。」沒有人會喜歡吧!就跟他本人的死亡,也沒有人希望死去。關於喪禮和準備告別式的過程,今天來寫一寫。 小時候,我記得的事情 阿公阿媽 外公 喪禮中女人的大哭,它提供抒發鬱悶的機會
Thumbnail
以前還在上班的時候,總會有要去參加同事的,或是工作上需要去參加的告別式,曾經有位同事,也是嬌嬌女的同學說:「我不喜歡。」沒有人會喜歡吧!就跟他本人的死亡,也沒有人希望死去。關於喪禮和準備告別式的過程,今天來寫一寫。 小時候,我記得的事情 阿公阿媽 外公 喪禮中女人的大哭,它提供抒發鬱悶的機會
Thumbnail
熟悉的眼神、熟悉的死亡氣味、熟悉的家屬焦慮 彌留的空氣裡,是沉重的氣壓 在學生時代接觸安寧療護之後 照護生涯中的總強調 如果人,不懂好好生活,又如何能好好離去? 如果家屬不願意讓個案成為自己,尊重他的想法意願? 那又如何是真的愛他呢?
Thumbnail
熟悉的眼神、熟悉的死亡氣味、熟悉的家屬焦慮 彌留的空氣裡,是沉重的氣壓 在學生時代接觸安寧療護之後 照護生涯中的總強調 如果人,不懂好好生活,又如何能好好離去? 如果家屬不願意讓個案成為自己,尊重他的想法意願? 那又如何是真的愛他呢?
Thumbnail
人世的順逆,不是我們可以左右,真正的臣服,不是要做最壞的準備,而是面對無常,仍然續守日常,且把握且歡享,不把日常視為經常。 爸爸有爸爸的功課,我也有我的。我們一起當同學,相信除了臣服的深境,生命還有更大的美意等著我們去收穫。
Thumbnail
人世的順逆,不是我們可以左右,真正的臣服,不是要做最壞的準備,而是面對無常,仍然續守日常,且把握且歡享,不把日常視為經常。 爸爸有爸爸的功課,我也有我的。我們一起當同學,相信除了臣服的深境,生命還有更大的美意等著我們去收穫。
Thumbnail
我陪著爸爸,坐醫院的電梯,經過急診室的時候,恍如隔世,爸爸住院的那一天,是自己騎著野狼來急診的,還可以在我的身後慢慢的走路,此時雖然清醒,卻是必須躺著推床出去了。
Thumbnail
我陪著爸爸,坐醫院的電梯,經過急診室的時候,恍如隔世,爸爸住院的那一天,是自己騎著野狼來急診的,還可以在我的身後慢慢的走路,此時雖然清醒,卻是必須躺著推床出去了。
Thumbnail
  生為徭役,死為安樂 喪禮中為對死者表達感激,要行三跪九叩禮,平常孝順,不必此禮,又有何差異?平常不孝,此時做給人看,對死者又有何意義?而且,看著那些年紀一大把的兒女,跪不太下去,還得勉強跪下,還要掙扎著起身;再跪再起…,我不知道意義何在?再者,為何喪禮一定要悲悽,一定要那麼的形式化呢?
Thumbnail
  生為徭役,死為安樂 喪禮中為對死者表達感激,要行三跪九叩禮,平常孝順,不必此禮,又有何差異?平常不孝,此時做給人看,對死者又有何意義?而且,看著那些年紀一大把的兒女,跪不太下去,還得勉強跪下,還要掙扎著起身;再跪再起…,我不知道意義何在?再者,為何喪禮一定要悲悽,一定要那麼的形式化呢?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去養老院看望一位年老的長輩,感觸挺深的。他是我的叔公,因腦部曾經受傷,最後導致一隻腳動彈不得,生活也不能自理。雖育有兩兒、一女,但是兒女工作忙碌不能時常陪伴照顧,所以他自己提出要去養老院。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去養老院看望一位年老的長輩,感觸挺深的。他是我的叔公,因腦部曾經受傷,最後導致一隻腳動彈不得,生活也不能自理。雖育有兩兒、一女,但是兒女工作忙碌不能時常陪伴照顧,所以他自己提出要去養老院。
Thumbnail
每個人的人生,正上演著每個人的故事。
Thumbnail
每個人的人生,正上演著每個人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