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第二天(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張謙睿在二十多歲的時候父親因肝癌去世,死得時候剛過了七十。
在他去世之前大概十三到十四個月,有一天張謙睿和他妹妹就拿著父親的化驗報告,跑到香港一家比較有名氣的醫院,去詢問專科醫生的意見。
因為父親年紀大,而且惡病發現得很晚,醫生說如果要開刀做切除手術的話,之後的生活質素只會越來越差,可能每天都要臥床,不會吃得好,更沒有運動的能力。
妹妹再三追問下去之後,醫生就說,剩下的時間大概就是十個月。當天兩兄妹就在醫院門外相擁著,痛痛快快的大哭了一場。當眼淚都哭完了,暫時把最表層的負面情緒都發洩出來之後,他們就同意,回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安排一家人去一次旅行,出國走走。
張謙睿還記得當他們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的時候,他們各自做出不同的反應。大家坐在客廳裡不同位置,父親很放鬆的坐在沙發,母親在他旁邊,兩兄妹卻坐在飯桌那邊,很認真也很鎮定,慢慢把話說完。那次應該是他們一家人相隔好幾年之後再一次整齊的坐著聊天,當然他們希望他們討論的是另外一個話題。
在聽完了這個消息之後,母親當然顯得很悲慟,父親卻表現得很平靜,情緒沒有太大變化,只看他握著母親的手,還能給出一個非常溫柔的笑容。兩兄妹也馬上上前安慰著母親,同時把一起去旅行的計劃道出。妹妹的兩個兒子還在牙牙學語,看到外婆流淚了,他們不會說安慰的話,不過還是懂得跑上去抱著外婆,親一下她的臉頰。
那天他們一家人吃晚飯,除了家常便菜之外,還有幾條熱呼呼的肉粽。
早在父親出國工作的那幾年,每當父親回到家,他們都會一起吃粽子。因為父親曾說過,外地的東西都好吃,唯獨就是那些粽子,怎樣也吃不到家的味道。所以每當家裡面發現有肉粽,或者看到媽媽從市場買來了荷葉和糯米等材料,兩兄妹就知道,父親要回家了。
原本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整理的書桌、還有那本很久沒有更新的集郵本、沒有拼好的拼圖、和一大堆沒有完成的書法練習,兩兄妹就趕在父親回家之前,匆匆忙忙的把它們做完做好。每當他們問母親到底父親還有幾天才到家,母親都不會直接說,只會一邊賣關子,一邊叫他們聽聽話話,要不然父親都不會帶禮物回家。
父親的禮物一般來說都是一些比較益智的玩具,例如拼圖、棋類那些,有一兩次買了幾套衣服,因為哥哥或妹妹不喜歡這個顏色和那個圖案,父親就再也沒有買過。
而給媽媽的禮物呢?兩兄妹可能沒有太大印象,有記憶的可能就是一條粉黃色或者是淺綠色的裙子,但也沒有看過母親穿過。可見父親在這方面的品味,真的有待加強。
這是他們童年時和父親一起主要的回憶,當他們兩個都升上中學之後,父親就再沒有出國工作,所以一家人每天都見面、吃飯,久而久之,他們就沒有像之前一樣看到爸爸時會表現得興奮,也沒有再期待著他送的禮物。
然後當他們慢慢再變得更獨立,邁向成年之後,他們有一段時間就不知道從哪裡產生出這樣的一個想法:媽媽一直很辛勤的工作養大他們兩兄妹,而爸爸卻缺席了他們大部份成長的時間,這導致他們覺得跟媽媽越來越親近,而跟爸爸就漸漸變得疏離。
在父親再沒有出國工作之後,收入一直都很不穩定,準確一點來說也算是失業了。在多出了很多空餘的時間之後,他每天最常做的,就是看書和寫字,還有負責買菜跟做飯。母親工作,兩兄妹上課,父親隨著年齡增加,才發現自己變成一個住家男人,要處理一大堆他從來不會處理的事,也要面對有時候其他人的冷言冷語。當大家相處的時間變多,當母親和兩兄妹都各自因為生活和學業的壓力而有時會把負面情緒帶回家,他們很容易就會把脾氣遷怒於一個看起來很閒也沒有工作的人。肯定的是,母親和兩兄妹都曾經在鬧脾氣的時候,向父親說過類似他每天只待在家的人不會明白其他人的壓力的話;也很肯定的是,父親聽到會覺得很難受,只是不知道他有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
這樣下來他的唯一精神寄託就是每天寫字,練習自己的書法。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應該有一種伴隨自己一輩子的熱情,有些人喜歡畫畫,有些人喜歡音樂,而對父親來說寫出一手好字除了是一種可以體現個人修養的行為之外,他也可能會想過,這是拉近他和他子女距離的一種方法。每當家裡有人突然想不起某個字如何寫的時候,父親都會變得意氣風發,非常雀躍,一邊搖頭,一邊擺出一幅輕蔑的嘴臉,還反問字這麼簡單,怎麼可能會忘記。等到家裡的人實在沒有耐性,幾乎要哀求他的時候,他就會拿起筆,大大的一個字寫在隨手拿來的任何一張紙上,再冷冷的加上一句,「都叫你們要好好讀書」。
拿著筆的張爸爸,就是一個最有自信的人,他一直以來多麼希望自己能夠寫出一點成績,創一番事業,能夠好好照顧一家四口的生活。這個想法,可惜一直沒有機會實現。
在他重重複複每星期不斷的去醫院做化療的期間,他慢慢從一開始的不服輸,變得很消極的抱怨,再往後一點開始懂得正面的去迎接餘下的時光,到最後的一個階段,從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對於這個世界實在充滿留戀,甚至有點想要乞求上天再給他兩年、一年的時間,可以再多看一點身邊的各種事物,可以看著子女的孩子出生和長大,可以再回想舊時候抱著他們一同遊樂的片段。
人生總是如此,儘管所有的道理來來去去都是同一樣的文字,但有些文字是必須要有一些歷練的人才會看得懂。人與人之間的某種聯繫,真的只有當這兩個人各身處在不同的世界裡,才會得到實現。一種只有經過死亡和道別才會有的思念,某程度來說也算是一種有益的事。遺憾如是,不捨如是。
張謙睿吃完這條鹹肉粽,手上的荷葉還是暖的,他的嘴角還沾著一顆糯米。他沒有顯得很哀愁,也沒有因為剛才父親短暫的出現,想起跟他道別時的種種情景。他把單車後方的大木桶打開,一陣陣荷葉、豬肉,還有米飯的香味撲鼻而來,熱騰騰的蒸氣湧到他的臉上,把他的眼鏡都變模糊了。他用力把香氣吸進鼻子,他終於理解,當年父親所謂的家的味道,是甚麼一回事。於是他剛把手上的荷葉放進木桶裡,就趕緊把蓋子蓋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木心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張謙睿回覆了一句,又一句,慢慢的,原本厚厚一堆的書信,他差不多全部該回覆的、能回覆的,他都回覆了一次。他和他父親對話的內容,不外乎都是關於他們兩兄妹的學習和生活,還有要照顧好母親的話。他們小時候每當看到母親在讀信,一般都不會對信的內容太感興趣,只會把信封都翻一翻,看看裡面有沒有收起小禮物。 他坐在那
那天晚上,張謙睿獨自坐在那小小的房間裡,可能是因為回想起白天發生的事,他又拿出一張紙和筆,把女孩子的相貌畫了出來。桌子上左右擺動的燭光反射在畫紙上,柔和的突顯出女孩子臉上各個部份,頓時整個畫像就變得栩栩如生,皮膚都在動,笑容也起了變化。張謙睿畫了這幅畫,仔細的看著,跟他之前所看過的所有照片都不一樣—
張謙睿跟著字裡行間的線索,終於找到這一棵大松樹。筆記上關於這個地方的描述是:「每當午休時,或在課堂之間找到空餘的時候,我都會來到這棵松樹下靜坐,這時樹剛好在太陽底下,陽光照不進來,使我免於跟球場上活潑又精力充沛的孩子們一樣,從開學第一天一個個的白皙稚嫩,變成現在像軍營裡的士兵一樣,手腳都是跌倒和碰撞
他看著很遠很遠的遠方,從一片漆黑中露出一點藍藍紫紫,快要近破曉的時候,晨露開始在一片片樹葉上凝固,這時候的空氣最濕潤,把手放出去一掃回來,手上都是清新的味道。他已經不知道坐了多久,又是一個獨自看日出的早上,這個山頭他來了好幾次,每一次都是在大白天的時候,山上山下都是人,唯獨在這個時分,倒是第一次。他
「噠噠」,「噠噠」。 剛才那個人離開了,沒有留下他的名字,暫且先叫他做看報紙的人吧。他留下的訊息很多,關於這個時空的,關於潛意識的,還有2055年回到2025年的事,正如他所說,這一切的確需要一段時間,讓張謙睿好好的去整理和消化一下。他慢慢的回想在過去二十四小時所發生的事:他先睜開眼睛,就來到這裡,
張謙睿再次閉起雙眼,嘗試把自己的所有感官關閉,只剩下他和他的回憶。他把剛才所聽到的,全部再過濾一次,他發現他腦裡面實在有太多交叉重疊的影像,他的思緒紊亂,他突然懷念不久之前睡在血泊之中的那份平靜和安樂。 「所以你剛才說,這裡的一切都是我製造出來的,對嗎?」 「對,但再正確一點,不是你個人,是你的潛意
張謙睿回覆了一句,又一句,慢慢的,原本厚厚一堆的書信,他差不多全部該回覆的、能回覆的,他都回覆了一次。他和他父親對話的內容,不外乎都是關於他們兩兄妹的學習和生活,還有要照顧好母親的話。他們小時候每當看到母親在讀信,一般都不會對信的內容太感興趣,只會把信封都翻一翻,看看裡面有沒有收起小禮物。 他坐在那
那天晚上,張謙睿獨自坐在那小小的房間裡,可能是因為回想起白天發生的事,他又拿出一張紙和筆,把女孩子的相貌畫了出來。桌子上左右擺動的燭光反射在畫紙上,柔和的突顯出女孩子臉上各個部份,頓時整個畫像就變得栩栩如生,皮膚都在動,笑容也起了變化。張謙睿畫了這幅畫,仔細的看著,跟他之前所看過的所有照片都不一樣—
張謙睿跟著字裡行間的線索,終於找到這一棵大松樹。筆記上關於這個地方的描述是:「每當午休時,或在課堂之間找到空餘的時候,我都會來到這棵松樹下靜坐,這時樹剛好在太陽底下,陽光照不進來,使我免於跟球場上活潑又精力充沛的孩子們一樣,從開學第一天一個個的白皙稚嫩,變成現在像軍營裡的士兵一樣,手腳都是跌倒和碰撞
他看著很遠很遠的遠方,從一片漆黑中露出一點藍藍紫紫,快要近破曉的時候,晨露開始在一片片樹葉上凝固,這時候的空氣最濕潤,把手放出去一掃回來,手上都是清新的味道。他已經不知道坐了多久,又是一個獨自看日出的早上,這個山頭他來了好幾次,每一次都是在大白天的時候,山上山下都是人,唯獨在這個時分,倒是第一次。他
「噠噠」,「噠噠」。 剛才那個人離開了,沒有留下他的名字,暫且先叫他做看報紙的人吧。他留下的訊息很多,關於這個時空的,關於潛意識的,還有2055年回到2025年的事,正如他所說,這一切的確需要一段時間,讓張謙睿好好的去整理和消化一下。他慢慢的回想在過去二十四小時所發生的事:他先睜開眼睛,就來到這裡,
張謙睿再次閉起雙眼,嘗試把自己的所有感官關閉,只剩下他和他的回憶。他把剛才所聽到的,全部再過濾一次,他發現他腦裡面實在有太多交叉重疊的影像,他的思緒紊亂,他突然懷念不久之前睡在血泊之中的那份平靜和安樂。 「所以你剛才說,這裡的一切都是我製造出來的,對嗎?」 「對,但再正確一點,不是你個人,是你的潛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全家人再到中社觀光花市烤肉,相隔可能有近20年了。這20年來,我見過父親的面,屈指可數,我們約見面的地點,也千奇百怪,曾經有一次他和我約在公墓見面。過去,他見不了光,現在,他選擇走入新的家庭,新的生活。過去,我想保護他,現在,我希望我們各自安好。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20240524 因為這段時間父親的病情與情況變化甚大,在加上工作上能投入的時間因為父親的狀況導致很吃緊,這段奇幻旅程的紀錄先跳到時間點比較近的這兩天,前面空缺的日後找機會逐步補上。
20240501 趁著五一勞動節難得的放假時光,衝一趟台北來陪轉到普通病房的老爸。也因為在普通病房沒有如同加護病房的探視時間限制,可以把陪伴的時間大幅增加。
一個女兒在父親的疾病面前,努力學習並關心父親,同時也面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和成長的困擾。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全家人再到中社觀光花市烤肉,相隔可能有近20年了。這20年來,我見過父親的面,屈指可數,我們約見面的地點,也千奇百怪,曾經有一次他和我約在公墓見面。過去,他見不了光,現在,他選擇走入新的家庭,新的生活。過去,我想保護他,現在,我希望我們各自安好。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20240524 因為這段時間父親的病情與情況變化甚大,在加上工作上能投入的時間因為父親的狀況導致很吃緊,這段奇幻旅程的紀錄先跳到時間點比較近的這兩天,前面空缺的日後找機會逐步補上。
20240501 趁著五一勞動節難得的放假時光,衝一趟台北來陪轉到普通病房的老爸。也因為在普通病房沒有如同加護病房的探視時間限制,可以把陪伴的時間大幅增加。
一個女兒在父親的疾病面前,努力學習並關心父親,同時也面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和成長的困擾。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