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上歷史課時,對歷史還沒有特別感興趣,許多內容都是下課後就船過水無痕,沒有留下一點印象,但有一個名詞令我特別在意——「蓋世太保」,歐洲史課本居然出現這麼武俠風的名詞,當時的我怎麼想都覺得突兀。
後來才知道,蓋世太保是由 Gestapo 音譯而來,而 Gestapo 是 Geheime(秘密)和 Staatspolizei(國家警察)兩個字組合起來的簡寫,只能說當時譯者的聯想力也很厲害,至少他成功在 13 歲的我心中埋下一顆對歷史感興趣的種子(?)。
Gestapo 是德國納粹時期的國家秘密警察,負責壓制政治異議者、思想犯、少數族群,或是被納粹政府視為「反社會份子」的族群,包括同性戀者、身心障礙者、性工作者、無家者或酒精成癮者,被秘密警察逮捕的人,往往不會經過法定程序就被定罪,隨後入獄或轉送到集中營,許多人目睹親人被秘密警察帶走,再也沒能回家。
當時的德國,城市內許多建築物被用來作為秘密警察的辦公室,外表看起來與一般建築無異,事實上卻是一座牢籠,秘密警察將人帶來這裡審問、關押與折磨,或等待轉送到市區外的集中營。
在科隆新市場區的周圍,也有一座曾為秘密警察基地的建築物,1935 年開始被秘密警察租用,直到 1945 年戰爭結束為止,二戰後期,它奇蹟似的從密集的空襲轟炸中倖存,現在成了展示秘密警察檔案的博物館:EL-DE Haus。
但是,EL-DE Haus 並不是在戰爭結束後馬上以博物館的姿態重生,中間經歷了一番波折。
歷史背景是戰爭結束後,德國被同盟國佔領,為了抑制納粹的意識形態,防止德國再次走上極權,盟國實行了一系列的去納粹化行動,其中包括罪行審判、解散納粹相關組織,或要求民眾觀看納粹暴行的影片,來換取糧食配給。
但成效不怎麼好,許多納粹協助者並沒有成功被定罪,而民眾也因爲對佔領國心生忿恨,消極抵抗這些措施。
隨著冷戰的局面確定下來,德國也被分為英美西方陣營的西德,與共產陣營的東德,西德的第一任總理康拉德·艾德諾認為去納粹化的行動不切實際,戰時德國有八百萬人是納粹黨員,範圍太大、人數太多,要完全清算實在太困難了,因此他停止了對納粹黨員的清算。
此後,德國進入對歷史沈默的一代,許多專業人士,包括教師、法官或政府官員都曾是納粹黨員,甚至秘密警察的前主管也能繼續在社會上生存。
EL-DE Haus 也是如此,在戰爭結束後,這個建築短暫的被盟軍所用,後來被科隆市議會租下,輾轉成為不同功能的辦公室,辦理戶籍、退休金等業務,建築物與納粹秘密警察的黑歷史被徹底掩蓋了,曾經在這個建築物遭到折磨的人,很有可能在戰後被迫再回到這個建築物,只為了領取他的退休金。
1960 年代,有位叫 Sammy Maedge 的年輕人,他從一位納粹政權的受害者得知 EL-DE Haus 的黑歷史後,對於政府的沈默感到非常生氣,因此展開一系列的抗議行動。
他背著「曾有人在這裡受到折磨」的牌子在街上行走,也有倡議者躲在房屋的地下室,拍下牢房裡受害人留下的字跡並公開,讓大眾開始把目光放到 EL-DE Haus 身上,1981 年,EL-DE Haus 紀念館正式對民眾開放。
從沈默走向真相揭露與公開紀念,EL-DE Haus 紀念館建成的歷史,本身就是轉型正義的實踐。
雖然秘密警察時期的裝潢與家具已經不在,但 EL-DE Haus 保留了建築物原有的格局,也盡量拆除 1945 年後加裝的裝潢,館內分為地下室、常設展與特展區,館藏與資訊量非常豐富,我原本規劃花三個小時來逛這裡,沒想到總共逛了七個小時 …… 幾乎是從開館逛到閉館了。
樓上二樓與三樓是常設展,展出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科隆這座城市如何面對納粹黨的崛起。到 1933 年納粹黨接管科隆後,極權政府在「一體化」(Gleichschaltung)的政策方針下改造社會,並用大量的案例舉出當時少數民族、猶太人,或其他被納粹排除於社會之外的族群是如何遭到迫害。
其中令我難以忘記的,是關於納粹改造青年運動的展區。在參觀者剛進入展區時,會看到一個壓克力盒子,放了超過三十個科隆青年社團的胸章,而在牆的另一邊,放了同樣大小的壓克力盒子,但裡頭空空的,只有一個黑色的胸章——來自「青年希特勒」,納粹時期唯一的青年組織。
展示出在納粹掌權之前,科隆蓬勃多樣的青年文化,如何在短暫時間內,被納粹黨政軍無孔不入的改造,成為國家機器培養「理想國民」的工廠。
常設展的末端,展示科隆在 1939 年戰爭爆發後,如何進入戰時體制,連所謂的「亞利安國民」都逐漸失去自由與財富,以及科隆在戰爭後期被盟軍大量轟炸的慘況。
地下室保留了秘密警察時期大部分的樣貌,十幾間狹小的牢房,以及囚犯在牆壁上寫下的,有簽名、咒罵、數日子,有激勵彼此的、也有絕望的語句。
跟著地下室的窄廊走,會來到一個露天的中庭,這裡空蕩蕩的,除了牆上裝滿鏡子之外,沒有任何東西,但在過去,庭院中央曾有絞刑架,秘密警察即是在這裡將未經司法程序就定罪的人處死,有超過四百人在這裡失去了生命。
再繼續往下走,會到地下碉堡,一進入這個空間,就能聞到地下室特有的霉味,這裡的牆壁未經過整修,是紅磚外露的樣貌,房間空曠,有著無法形容的死寂,這裡除了作為空襲時的避難碉堡之外,告示牌上的文字告訴我們它的額外用途:「秘密警察有時會在這裡審訊,因為在這裡,尖叫聲更難傳到街上。」
如果說樓上的常設展透過資訊來爬梳納粹歷史的來龍去脈,那地下室就是透過情感與同理心的呼喚,來說明不受限制的國家暴力,能夠做出多麼罔顧人權、抿滅人性的恐怖行徑,任何人都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去阻止極權主義。
歷史並沒有命定,但我相信若 EL-DE Haus 在空襲中倖存下來有一個命定的理由,那必定是成為現在的模樣。
從科隆車站出來直接走 600 公尺就到了,超近的,成人票是 4.5 歐元,請務必務必務必要租語音導覽,只花 2 歐元就能聽到英文的導覽,不然館內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德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