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新氣象。」
丁玉琪看著明德高中保健室裡泛黃的牆壁,這是她第一天來報到。
上任的蘇主任突然離職,只在桌上留了張便條:
「日誌一定要好好保管。」
整理櫃子時,她在最底層發現一本黑色硬皮日誌,封面燙著金色字:
「保健室診療紀錄,1992-」。
翻開第一頁,一行字吸引了她的注意:
「所有來診者皆須登記,這是規則。」
字跡工整,卻莫名透著股寒意。
「這本日誌很特別,」校工老陳神秘兮兮地說,「每個保健室主任都得記錄,一頁都不能少。」他頓了頓,「聽說,有些學生的病症會在他們來之前就被記上去。」
丁玉琪以為是玩笑,直到第一個病例出現。
那是個瘦弱的女孩,走進來時雙眼無神。
「我一直聽見聲音...」女孩說。翻開日誌,今天那頁赫然寫著:
「林小雨,聽覺過敏,諧振程度:待測。」
字跡還是溼的。
接下來的日子,類似的病例越來越多:
「周明德,持續性耳鳴,頻率吻合度87%」
「王薇,幻聽,和諧度:良好」
「李俊傑,聽覺敏感,測試階段II」
每個病例都帶著古怪的註記,而這些學生都有個共同點:
他們說自己聽見了「那個聲音」。
更詭異的是,翻到三十年前的紀錄,竟然也能找到相同的名字和症狀。
某天下午,一個滿身是傷的男孩衝進保健室:
「救救我,它一直在叫我...」話還沒說完就昏了過去。
日誌自動翻開,墨水像活物般流動:
「陳志明,頻率過載,排斥反應。」
當天晚上,丁玉琪決定徹查這本日誌。
她發現每個病例都被分了等級,有些學生會被標記「符合標準」,然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紀錄中。
而有些則被標註「排斥」,這些學生往往會出現嚴重的症狀。
在日誌夾層中,她找到一張泛黃的便條:
「注意事項:
1. 所有聽見『頻率』的學生必須登記
2. 觀察他們的反應程度
3. 符合者將進入下一階段
4. 排斥者必須立即停止接觸」
翻到最新的一頁,她的手開始發抖。日誌上正在自動浮現新的文字:
「丁玉琪,聽覺敏感,開始接收頻率。測試階段:準備開始。」
遠處傳來一陣奇異的聲響,像是某種樂器,又像是人聲。
聲音越來越清晰,形成一種她從未聽過的頻率。
架上的藥瓶開始共振,發出細微的嗡鳴。
「終於輪到你了,」不知何時,一個蒼白的女孩站在門口,「我等這一天等了三十年。」翻查日誌,赫然發現這是1992年第一個被記錄的病例:
「林小雨,完美諧振,最終測試通過。」
現在,如果你經過明德高中的保健室,可能會看見丁主任正在為學生看診。
但如果仔細聽,或許能聽見一種特別的聲音。
那些被選中的人說,那是某種召喚,某種永恆的旋律。
而那本日誌依然靜靜躺在桌上,等待著下一個能聽見「那個頻率」的人。
因為在明德高中,保健室不只是醫療的場所,更是一個永無止盡的篩選之地。
只是,被選中的人最後去了哪裡?
或許,只有那本不斷增厚的日誌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