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夢這件事
avatar-img
辰心家

作夢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是個很會作夢的人,幾乎每晚一定都會作夢。

有一天我發現,我每晚作的幾乎都是惡夢。

但只有極少數惡夢裡負面的心情會帶回現世世界,大部分醒了之後,我都會有種舒爽感!

我也說不上原因,或許作惡夢是我清理內心的方式,也或許醒來之後發現真實世界更美好而鬆一口氣。




有時,我會覺得自己似乎夢到了前世或是藉由做夢的方式去到了平行時空,有些夢裡的環境背景、時代氛圍等等,都完整到不像是我會想像出來的場景,簡直就是真的有這樣的一個時空、劇情、人物。

我前幾天就夢到了一個有點像白色恐怖氛圍的夢,夢裡的最後接到電話,我接到通知——伴侶被抓去坐牢了。後來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因為也在這時候醒了。




當然,有時的夢是完全不符合邏輯的,但誰知道在我們這個世界裡不合邏輯的事情,到了其他平行宇宙不會變得正常呢?

若作夢是讓我們體驗「不同宇宙的世界觀」,那麽作夢這件事也太有趣了!




你也常作夢嗎?都作些什麼夢呢?

avatar-img
辰心家
77會員
114內容數
紀錄日常、分享日常,也學習著如何享受無聊的日常;偶爾會有一些心得、有一些創作。我喜愛閱讀文字、也喜歡用文字表達。如果能剛好遇到跟我志同道合的人,那是多麼令人喜悅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辰心家 的其他內容
幾天前應朋友之邀,參加了他們公司的活動。 活動盛大且熱鬧,一整天的行程幾乎無冷場,尤其最後還請了歌手上台表演,我這個「旁觀者」看在眼裡,也不禁佩服起這間公司。 在過程中,有不少人上台演講;雖然那天在活動裡我也曾感到無聊,但不少演講者的演講功力以及準備的內容都挺吸引人,甚至讓本來愛睏的
幾天前,為了一點事情與父親起了爭執。 其實不是什麼大事,但最後我因為「父親為何如此不願意了解我」而感到失望沮喪且憤怒。 我突然想起,大約兩年前,我也曾因為「我是你們的女兒,為何你們要這樣對我?」之類的心情而與父母冷戰了一陣子。 最後,是我自己想通的。 「我其實平常也很討厭父母對我
你們有聽過「災難性思維」嗎? 前幾天在吳若權的podcast頻道《吳若權 權式重點》Ep.338聽到了來賓YOYO提到了「災難性思維」一詞,光聽標題大概就可猜出意思,這時的我立刻對號入座:我認為我有。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內容就有提到,有災難性思維的人,什麼事情都可以想得很嚴重,例如在
大家都有測過自己的MBTI嗎? MBTI似乎也流行很多年了,我多年前在韓國留學時,課堂上也測過韓文版MBTI,但測驗結果我現在完全忘記了。 這兩年常聽身邊人提起MBTI,才又去好好測了一次。 測出來的結果,我是據說最為稀有的提倡者——INFJ。 雖說,我覺得人不用把自己侷限在一個
最近在新的職場上,見證了一段成長過程。 (是的,我最近重新踏入職場,但我的工作性質不同於一般上班族,請容我未來再慢慢介紹。) 我在這個地方認識了一個與我年紀相差不遠的女生(以下以A作為暱稱),我們算是「同期」加入的;我們很快就聊在了一起,並且發現彼此都是不擅於與人交惡的高敏類型。
妳/你喜歡被保護的感覺嗎? 稚嫩的孩子們,通常被大人們保護著;孩子們或許沒有想過自己喜歡不喜歡,但他們自然而然成為大眾認定「需要」被保護的群體。 當然,沒有被保護妥善的孩子們也是有,這或許也塑造了他們長大後不同的性格;但這牽涉到更專業的心理學,我就不多作探討。 長大後呢
幾天前應朋友之邀,參加了他們公司的活動。 活動盛大且熱鬧,一整天的行程幾乎無冷場,尤其最後還請了歌手上台表演,我這個「旁觀者」看在眼裡,也不禁佩服起這間公司。 在過程中,有不少人上台演講;雖然那天在活動裡我也曾感到無聊,但不少演講者的演講功力以及準備的內容都挺吸引人,甚至讓本來愛睏的
幾天前,為了一點事情與父親起了爭執。 其實不是什麼大事,但最後我因為「父親為何如此不願意了解我」而感到失望沮喪且憤怒。 我突然想起,大約兩年前,我也曾因為「我是你們的女兒,為何你們要這樣對我?」之類的心情而與父母冷戰了一陣子。 最後,是我自己想通的。 「我其實平常也很討厭父母對我
你們有聽過「災難性思維」嗎? 前幾天在吳若權的podcast頻道《吳若權 權式重點》Ep.338聽到了來賓YOYO提到了「災難性思維」一詞,光聽標題大概就可猜出意思,這時的我立刻對號入座:我認為我有。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內容就有提到,有災難性思維的人,什麼事情都可以想得很嚴重,例如在
大家都有測過自己的MBTI嗎? MBTI似乎也流行很多年了,我多年前在韓國留學時,課堂上也測過韓文版MBTI,但測驗結果我現在完全忘記了。 這兩年常聽身邊人提起MBTI,才又去好好測了一次。 測出來的結果,我是據說最為稀有的提倡者——INFJ。 雖說,我覺得人不用把自己侷限在一個
最近在新的職場上,見證了一段成長過程。 (是的,我最近重新踏入職場,但我的工作性質不同於一般上班族,請容我未來再慢慢介紹。) 我在這個地方認識了一個與我年紀相差不遠的女生(以下以A作為暱稱),我們算是「同期」加入的;我們很快就聊在了一起,並且發現彼此都是不擅於與人交惡的高敏類型。
妳/你喜歡被保護的感覺嗎? 稚嫩的孩子們,通常被大人們保護著;孩子們或許沒有想過自己喜歡不喜歡,但他們自然而然成為大眾認定「需要」被保護的群體。 當然,沒有被保護妥善的孩子們也是有,這或許也塑造了他們長大後不同的性格;但這牽涉到更專業的心理學,我就不多作探討。 長大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