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需要的文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那年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在晚上打開電腦裝上投影看《斯卡羅》,還要就著立陶宛的伏特加,小口小口地喝,冰鎮過後的烈酒有種冷冽的爽感。我在看完第一集後立刻決定要讀原著小說《傀儡花》,後來便託友人購買,但因 Covid 作祟,回國拿到書並真正開始閱讀,已是一年半以後。

一年半後,再次和蝶妹、文杰、李讓禮領事、卓杞篤大股頭,必麒麟,劉明燈總兵等,於紙頁上一起穿梭於十九世紀中的臺灣南部,解決一場歷史課本沒提,卻將臺灣放在國際外交風暴中心的事件: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於現今的墾丁海岸擱淺,其船員被當地的「生番」殺害,引來美國駐清國的廈門總領事涉入調查。美國外交官帶著清國軍隊,和瑯嶠十八社的原住民口頭約定以後不可再殺害過境船員,美國便也不再追究原民兇手的南岬之盟。

出身杏林的陳耀昌醫師以細膩的文史考證功力與編織故事的技巧,讓厚重的《傀儡花》讀來絕不枯燥乏味,故事除了有歷史小說的紮實感,也有愛鄉愛土的濃密感情。例如小說梳理了漳泉移民到臺發展並與原住民族產生嫌隙的簡史(第八章)、十七世紀荷蘭人與明鄭政權在南臺的經營、閩粵移民之間的對立,以及外來客和當地原住民族的互動與融合(第九章)、舊時打狗一帶鳳山鹽埕等地的地方風貌(第三十六章)等,配合歷史文獻與地圖等資料,滿足當代臺灣讀者對於文化尋根的好奇心,補充對於故鄉的知識,也在符合真實歷史的基礎上為一座本就美麗的島國添補斑斕的顏色。

正如臺灣是一塊繽紛的調色盤,小說裡的眾多角色也有複雜的背景,他們的共同之處是在故事的推進中體悟一個超越歷史的真理,那就是族群融合共生才是世界交給臺灣的使命與意義。法裔美籍的李讓禮領事,於南北戰爭後調任廈門,卻在對岸的臺灣找到熟悉感與歸屬感:

他研究了福爾摩沙的歷史與風土人情,發現這個「美麗之島」的歷史和美利堅有相當程度的相似之處,例如:很巧都是荷蘭人於一六二四年登陸開發的,目前都是移民世界,但也還有大片土地屬於原住民 (第七章)。

甫到鳳山的他也立刻對此地繽紛的族群感到耀眼:

李讓禮特別注意這些來往人群服飾、語言。這裡的平埔,清國官方稱為熟番,但他們及當地人自稱「土生仔」,都是平埔與福佬的混種。他也第一次知道,原來大陸移民還分成由福建來的福佬與廣東來的客家。他希望能分出福佬、客家與土生仔。土生仔比較好認,因為有特殊的頭巾,服飾也不太相同。但福佬人與客家人,則服飾、長相、髮型皆極其相似,只有語言不同 (第二十六章)。

就連駐紮臺灣的劉明燈都是出身平定太平天國的湘軍,可以代表在審視臺灣時一種有失公平,但確實存在,更不得不考慮的中原視角。

故事裡原住民與客家人混血,會說多種語言,又不極端排斥外來文化的女主角蝶妹,在福佬移民、客人、生番、熟番、西方人、清國人之間努力奔走,夾縫求生,也在這過程中尋找自己的身分認同。蝶妹因此是有著複雜身分背景,不容被簡單歸類的臺灣人的最佳縮影。從蝶妹的角度出發,讀者得以一窺福佬、客人、漢番混血、生番之間的角力,也間接說明了所謂的本土意識絕非近年隨著政黨意識形態或政治人物個人理念操弄而生的觀念,而是一種早就交集於臺灣各族群與歷史脈絡裡的態度。蝶妹雖是高山原民與客家移民的後裔,但在她身上其實有著讓臺灣人感到熟悉的元素。她懂華語、方言,英語等多種語言,宗教信仰也隨著父親,實則和大部分的臺人一樣佛道不分,同時在家裡保留母族的原民信仰與文化。她對父親的故鄉唐山沒有太多想像,對信上帝的美國也無特別憧憬,卻多次因故鄉的風景而感動,也陶醉於包括美食在內的臺灣本地文化。在第二十三章,蝶妹首次來到臺灣府城,見到對她來說雖是新奇,現在卻已隨著時代發展,深深刻入臺人基因血液裡的吃食,例如蝦仁肉圓、虱目魚鹹粥、鱔魚意麵、冬瓜茶等。她彷彿迷失於這一道道親切的佳餚:

蝶妹見到這些小吃五花八門,目不暇給,每一樣看起來都令人流口水,靜下不決心點菜,一味傻笑。

最後主餐與甜點都下肚,眼睛與肚子皆吃得飽飽的:

眾人菜飽飯足方起身上了牛車,蝶妹忍不住說:「府城人真幸福,吃的東西這麼豐富。」

蝶妹對這些美食的結論能夠串起這塊土地上眾生的共同感情,也能喚起每個臺人平日逛夜市,吃小吃的生活經驗。這裡沒有旅遊手冊那種華麗浮誇的詞藻,卻讓人感到安心,產生共鳴。

蝶妹的弟弟文杰則在故事的另一支線提醒著讀者,雖然臺灣歷史背景複雜,當中的錯誤又難以修正,那麼和平地共存在這塊土地,才是眾人應當努力的目標。和融入漢人社會的姐姐不同,文杰被自己的舅舅 — 十八社大股頭卓杞篤 — 收為養子,並以超出年齡的成熟聰穎,站在原住民的角度,理出一個正確的道理:

他心裡則想,這瑯嶠的族群恩怨真複雜,也真難解。平地人和原住民爭地,而同為平地人的福佬與客家,語言不同,壁壘分明,互鬥不往來。福佬娶土生仔熟番,客家娶山地生番,複雜啊!即使是山地人,又分成本地斯卡羅,東部來的阿眉。現在洋人來了,高山上的原住民在養父的努力下,已經團結了,但平地的族群仍然一盤散沙,各有各的盤算。文杰想,平地的各族也應該合作,不要分彼此。他想,語言是最大問題,不同的語言就會產生隔閡與對立 (第四十章)。

放在現在的臺灣,這段話依然樸實地鏗鏘有力。陳耀昌醫師透過文杰的眼光,以古喻今,以虛點實,不是對理想的大膽妄想,而是對臺灣社會最溫柔的期許。

和《斯卡羅》不同,原著小說《傀儡花》對蝶妹的感情線有不少著墨。這個漢番混血女孩,在和李讓禮合作阻止戰爭的過程中,逐漸以她的勇敢聰慧吸引來自美國的高官,後來竟被後者強行佔有,也因此差點失去一段好姻緣。幸好蝶妹並未因此遭人嫌棄,反而是在一陣心理掙扎後,和青梅竹馬牽手終生。蝶妹和李讓禮發生的事讀來讓人心酸不捨,卻是臺灣長久以來在國際社會的真實寫照。雖然臺美之間並無真正的殖民事實,但若以後殖民理論學者史畢瓦克 (Spivak) 的研究詮釋,李讓禮傾心於蝶妹正是「白男人從黑男人手中解救黑女人」的標準做法,是異性戀、西方文明、白人中心思想、男性霸權等心態的集合。蝶妹吸引了西方人,亦如臺灣因地理位置與天然資源等吸引著各國,讓歐洲、美國、日本都動心,也間接導致了不少災禍,至今仍然如此。而故事的最後,本欲逃離塵世的蝶妹和土生仔松仔仍然相伴扶持,或許也是小說家試圖表達的道理:國家只有更加重視本土文化,更了解自己身分認同,與他人友善卻不過度依賴,方為長久生存之道。

老實說,《傀儡花》作為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和《斯卡羅》作為一部史詩級戲劇,皆並非十全十美,無可挑剔。前者為了交代清楚故事的歷史背景,有不少解釋性的對話與橋段,讓閱讀時的順暢度打折,小說裡的語言也可以更精煉。後者則可能因受限於戲劇級數與長度,無法更深入地介紹角色,也使觀眾必須半摸索地進入那個離我們很遠的時代。然而,這些都不影響這部小說與戲劇的歷史地位與藝術價值。在價值觀的建立與尋找無比重要的此刻,我們真的需要更多這樣的文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派讀書筆記
0會員
6內容數
old-school lecturer, traveler, writer, reader
老派讀書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4/11/20
讀西方文學的人,像宿命論般, 不管喜歡與否,一定會碰到 Henrik Ibsen。讀 Ibsen 很容易帶來沈重鬱悶的感覺,這不是個可以讓人輕鬆讀的作家,莎士比亞可以,王爾德可以,左拉也可以,但 Ibsen 就是不行。
2024/11/20
讀西方文學的人,像宿命論般, 不管喜歡與否,一定會碰到 Henrik Ibsen。讀 Ibsen 很容易帶來沈重鬱悶的感覺,這不是個可以讓人輕鬆讀的作家,莎士比亞可以,王爾德可以,左拉也可以,但 Ibsen 就是不行。
2024/11/20
雖然高等教育裡的人文科系越來越邊緣化,但它們仍然負責了大多數國家的社會關懷與意識宣導。人文學科還是努力訓練著一批批帶有社會批判意識、目光敏銳的年輕人。舉例來說,英文系培養出來的學生非常能夠理解女性與性剝削、原住民與被殖民者、LGBTQA+與異性戀價值觀的他者,以及黑人與社會底層之間的連結。
2024/11/20
雖然高等教育裡的人文科系越來越邊緣化,但它們仍然負責了大多數國家的社會關懷與意識宣導。人文學科還是努力訓練著一批批帶有社會批判意識、目光敏銳的年輕人。舉例來說,英文系培養出來的學生非常能夠理解女性與性剝削、原住民與被殖民者、LGBTQA+與異性戀價值觀的他者,以及黑人與社會底層之間的連結。
2024/11/20
很喜歡玩城市建造遊戲,看著自己蓋的城市慢慢成長,多少彌補了日常現實生活裡貧瘠的成就感。 這種興趣或許在小時候玩樂高時就養成了,在馬路旁蓋起房子,在裡面放上家具,想像住在裡面的人有怎樣的生活,說什麼話,對我來說最有趣。所以後來我在手機裡蓋城市時,常常不自覺地盯著在虛擬空間裡進出大樓的、開車到處晃的、
2024/11/20
很喜歡玩城市建造遊戲,看著自己蓋的城市慢慢成長,多少彌補了日常現實生活裡貧瘠的成就感。 這種興趣或許在小時候玩樂高時就養成了,在馬路旁蓋起房子,在裡面放上家具,想像住在裡面的人有怎樣的生活,說什麼話,對我來說最有趣。所以後來我在手機裡蓋城市時,常常不自覺地盯著在虛擬空間裡進出大樓的、開車到處晃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結束奧運熱之後,最近不知為何又突然燃起了閱讀的興致(可能是賭場失利),暴風式的大概都各在一天內看完這兩本書:《請待在有光的地方》、《子彈是餘生》,兩本都是小說,有點雷同卻又不太一樣,但總之都會在閱讀的過程中,讓你迫切的想要知道後續發展。
Thumbnail
結束奧運熱之後,最近不知為何又突然燃起了閱讀的興致(可能是賭場失利),暴風式的大概都各在一天內看完這兩本書:《請待在有光的地方》、《子彈是餘生》,兩本都是小說,有點雷同卻又不太一樣,但總之都會在閱讀的過程中,讓你迫切的想要知道後續發展。
Thumbnail
撰寫此文的同時,早已進入下半年第一個月了,時間永不留情,但閱讀紀錄會留下這些吉光片羽。這次直接回顧今年上半年的愛書與必推,每次到這種時刻永遠就是甜蜜又困難的人生選擇。 這次也不想用書的類別來分,而是於我來說,成為影響的主題性。快來看看有沒有合你口味的!
Thumbnail
撰寫此文的同時,早已進入下半年第一個月了,時間永不留情,但閱讀紀錄會留下這些吉光片羽。這次直接回顧今年上半年的愛書與必推,每次到這種時刻永遠就是甜蜜又困難的人生選擇。 這次也不想用書的類別來分,而是於我來說,成為影響的主題性。快來看看有沒有合你口味的!
Thumbnail
傀儡花,以鮮為人知但影響台灣史的船難事件為開端撰寫, 闡述著19世紀福爾摩沙的多元文化、族群的故事。回顧歷史,檢視當前,如何包容與和解?一直以來存在的觀點衝突與認同難題, 台灣的下一步往哪裡走!?
Thumbnail
傀儡花,以鮮為人知但影響台灣史的船難事件為開端撰寫, 闡述著19世紀福爾摩沙的多元文化、族群的故事。回顧歷史,檢視當前,如何包容與和解?一直以來存在的觀點衝突與認同難題, 台灣的下一步往哪裡走!?
Thumbnail
人類文字起源最早可追朔到西元前3500多年前的蘇美楔形文字,但對於生活在西元2023年的我們來說,大多數社群網站都以影片或圖片為主,文字還有其必要嗎?它真的能比聲光交錯的影音更有吸引力嗎?
Thumbnail
人類文字起源最早可追朔到西元前3500多年前的蘇美楔形文字,但對於生活在西元2023年的我們來說,大多數社群網站都以影片或圖片為主,文字還有其必要嗎?它真的能比聲光交錯的影音更有吸引力嗎?
Thumbnail
我覺得閱讀是很看當下的心境、情緒與環境氛圍的,身處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經歷後,閱讀同一本書的感受與回饋也會不一樣。以前可能只是順順地讀完,但也許,在某個心疲力竭的下班夜晚讀到,會在字裡行間得到一些救贖;有時候作者描寫個情境、拋出個問句,讀者就會從自己過去的經歷中,翻找出類似的記憶,而覺得感同身受。
Thumbnail
我覺得閱讀是很看當下的心境、情緒與環境氛圍的,身處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經歷後,閱讀同一本書的感受與回饋也會不一樣。以前可能只是順順地讀完,但也許,在某個心疲力竭的下班夜晚讀到,會在字裡行間得到一些救贖;有時候作者描寫個情境、拋出個問句,讀者就會從自己過去的經歷中,翻找出類似的記憶,而覺得感同身受。
Thumbnail
把握現在的你 / 和獨一無二的我 。 在過去之前 / 好好熱衷
Thumbnail
把握現在的你 / 和獨一無二的我 。 在過去之前 / 好好熱衷
Thumbnail
最近在看一本書 書名是"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 作者是"張西" 其實也稱不上是最近才看的書 已經翻閱了好一陣子了 雖然已經看了一段時間 但只看了二分之一 有些內容很催眠 看著想著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所以同一章節 只是一小段文字總反覆咀嚼了好幾回 每再看一次內心總有不同的想法 一下子是對號入座
Thumbnail
最近在看一本書 書名是"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 作者是"張西" 其實也稱不上是最近才看的書 已經翻閱了好一陣子了 雖然已經看了一段時間 但只看了二分之一 有些內容很催眠 看著想著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所以同一章節 只是一小段文字總反覆咀嚼了好幾回 每再看一次內心總有不同的想法 一下子是對號入座
Thumbnail
與往年一樣,今年也到了統整去年一整年看的書的時候了。
Thumbnail
與往年一樣,今年也到了統整去年一整年看的書的時候了。
Thumbnail
最近聽同事聊天才發現,現在看書的人真的好少,搞得這件事竟然變得有點古典(誰能抵擋 Youtube 和 Netflix 那些精密的動態劇場呢?),變得像活字印刷那樣古老、笨拙的手工藝⋯⋯
Thumbnail
最近聽同事聊天才發現,現在看書的人真的好少,搞得這件事竟然變得有點古典(誰能抵擋 Youtube 和 Netflix 那些精密的動態劇場呢?),變得像活字印刷那樣古老、笨拙的手工藝⋯⋯
Thumbnail
如果,看一部電影或閱讀一本小說,你問我會選擇哪一種,我想,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小說」。
Thumbnail
如果,看一部電影或閱讀一本小說,你問我會選擇哪一種,我想,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小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