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富》:從心出發,找到真實的富有!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你心目中的「富有」是什麼模樣呢?是擁有數不盡的金錢?,還是享有響亮的名聲?然而,追求這些,真的會讓你得到富有嗎?這本《心富》將讓你重新思考富有的定義!

作者瑪泥莎.塔克爾擁有哈佛商學院 MBA 學位,並在金融業馳騁超過三十年,學經歷堪稱顯赫。然而,光鮮的外表下其實是千瘡百孔。為工作燃燒奉獻的她,不僅失去了婚姻,還曾因疾病面臨瀕死危機。經歷這些慘況後,她放下了工作狂的執念,創造出「心富」的概念,為自己的人生重新定錨。

以下會分四個部分來聊聊這本書。首先,討論當前社會中流行的「永遠不夠」邪教;接著,剖析「偽金融文化」這個助長不夠心態的元凶;然後,介紹本書的核心概念──心富;最後,分享兩個幫助你實現心富的小撇步。

【永遠不夠的邪教】

塔克爾提到,現代社會中有許多人都深陷一種被她稱為「永遠不夠」的邪教裡。整個社會不斷鼓勵著我們要做得更多、賺得更多、實現更多,才能成為所謂「成功」的人。市面上充斥著各種成功學分享,以及各種教你「用更少時間完成更多事情」的生產力指南。這些聲音不斷地在我們耳邊提醒:你還不夠,要做得更多

在這如此社會氛圍的推波下,許多人因此成了「工作狂」,陷入無止盡的奮鬥漩渦。無論完成了多少事,還是始終感到「不夠」。很多人甚至把忙碌視為一種「勳章」,認為這表示自己被需要,很成功(或正在邁向成功)。

然而,這樣的無盡投入卻使許多人身心俱疲,甚至燃燒殆盡。有越來越多人飽受失眠所苦,各種身心疾病也越來越普遍。塔克爾認為,「永遠不夠」的邪教與佛教中的「餓鬼道」頗為相似:人們就像永不滿足的餓鬼試圖用工作、金錢、讚美等各種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乏但追求這些,真的能讓我們實現理想的生活嗎?書中引用了一名工作狂的自白讓我相當有感:

我們社會的運作方式,和我們經濟的建構方式,就是要我們衝、衝、衝,沒有人真的有時間停下來想想我們有多適合更長遠的未來,以及我們真的想要的是什麼?

書中略帶諷刺地說,「組織」才是工作狂的最大受益者。遺憾的是,這種「奮鬥文化」已深植許多人心中。塔克爾嚴肅地指出,工作狂是社會普遍接受的「癮」。許多人明明深陷其中,卻渾然不覺。雖然大家嘴巴上說要把家庭和個人生活擺在前面,但能做到的卻少之又少。

書中提到,你可以用以下的七個情境,判斷你是否有工作成癮的狀況:

  1. 你會想著怎麼騰出更多時間來工作
  2. 你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比預計的多
  3. 你工作是為了消除罪惡、焦慮、無助或抑鬱感
  4. 曾有人告訴你應該減少工作量
  5. 如果你因故無法工作會覺得壓力沉重
  6. 你會為了工作降低嗜好或運動的順位
  7. 你的工作已經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七題中有四項以上的答案是「經常如此」,那麼你很可能就是一位身陷「永遠不夠」邪教的工作狂。

小心永遠不夠的邪教(繪自ChatGPT))

小心永遠不夠的邪教(繪自ChatGPT))

【偽金融文化 】

為什麼我們會如此癡迷於「永遠不夠」的邪教呢?塔克爾提出了「偽金融文化」的概念,認為這正是促使許多人永不滿足的背後推手。偽金融文化指的是我們會傾向為昂貴的物品和體驗賦予過高的價值——不論是名牌包、精品手錶或豪華旅程。為了擁有這些東西,我們相信自己必須做得更多,以填補內心的「不夠」。

塔克爾指出,偽金融文化的核心驅動力來自兩個方面:有缺陷的自我價值定位謬誤的財務比較

〔一、有缺陷的自我價值定位〕

有缺陷的自我價值定位泛指任何帶給我們錯誤價值觀的外界事物,例如財務、成就、數字、頭銜或證書。這種觀念讓我們相信,只有擁有這些條件,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成功與滿足。

簡言之,許多人會將自己的人生化為一條簡單的公式:自我價值=淨值。大家將自我淨值當成一張計分表,藉此評估自身的價值。即便心底可能明白,個人的價值並不等同於賺了多少錢或擁有了多少物質,但很多人仍無意識地相信,只要努力工作、賺越多錢、建立更高聲譽,我們在社會上價值就越高。

當然,這不是說金錢或工作這些東西不重要。但若只用這些來作為衡量自己的標準,便會產生毒性效應,進而侵蝕自己的身心。因為光靠這些「外在」的事物,並不足以創造出充實且有意義的人生。

〔二、謬誤的財務比較〕

除了自我價值的錯誤定位,與他人的「比較」也是偽金融文化的重要推力。為了追趕那些看似「比我們更好」的人,許多人陷入消費漩渦,不斷透支自己,只為縮短與「別人」之間的差距。

這種現象在社群媒體興起後更為顯著。大家總會把最光鮮的一面PO在社群上。只要一拿起手機,你就能看到有人賺更多的錢、贏得更多的榮譽、度更好的假。許多人因此陷入了「為比較而滑」的陷阱中,越看越憂鬱。

此外,有些看似正向的比較其實更有毒。例如,書中提到,以前的人並不會講「投資自己」。但如今,這種說法變得越來越普遍。整個社會鼓勵我們要掏出錢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以追趕甚至超越他人。許多人因此FOMO(錯失恐懼症)得買了一堆書或線上課程,卻依然無法填補內心的空虛與不安。

偽金融文化深深影響著我們(繪自ChatGPT))

偽金融文化深深影響著我們(繪自ChatGPT))

【心富】

既然「永遠不夠」邪教是如此地盛行,我們該如何擺脫這樣的困境呢?塔克爾認為,關鍵在於要放棄「自我價值=淨值」這條等式。她提出了一道新的「心富」等式:

財務健康+情感財富=心富

〔財務健康〕

塔克爾對財務健康下了一個簡明的定義:收支平衡。簡單來說,你應該擁有足夠的金錢來滿足日常生活的開銷,能準時繳清每月應還的債務,並且有餘錢應付突發狀況。金錢很重要,但它應該是要用讓自己感到「足夠」,而不是用來追求無止盡的渴望。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固然不該因為偽金融文化的薰陶而陷入消費漩渦,但也不必過度節省,把人生活成無法享受的模樣。書中特別提到,近年流行的 FI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運動便可能陷入這樣的極端。許多 FIRE 教學甚至會建議你把年收的 50% 至 70% 存下來,以快速累積到退休數字((簡單算法為:年開銷 × 25)。然而,塔克爾指出,要是你一毛錢也沒花在好好過日子上,即使 40 歲就成為百萬富翁,又有何意義?

因此,財務健康的核心其實是「健康」這兩個字。我們應該善用金錢,為自己創造一個「足夠」且「舒適」的生活。過與不及都稱不上健康。

〔情感財富〕

情感財富指的是活出充實、有意義的人生。這點大家都知道,但應該怎麼做呢?塔克爾認為,可以透過以下三個要素來增進情感財富:連結創造力真誠

  1. 連結
    人類是需要連結的動物。孤獨不僅對心理有害,對生理健康也會造成影響。所以若想提升情感財富,不妨問自己:我需要與哪些人或事物建立「連結」?
  2. 創造力
    研究顯示,投入創意活動不僅能增強免疫力、延緩失智,還能激活大腦的獎勵中心,使心情變好。因此,創造力是情感財富的重要來源之一。
  3. 真誠
    真誠指的是找到真正的「自我」,而非讓工作或金錢等事物來來定義你。可以試著問自己:我在這個世界上是什麼樣的人?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心富是擺脫不夠心態的解方(繪自ChatGPT))

心富是擺脫不夠心態的解方(繪自ChatGPT))

【解放足夠】

上述討論主要聚焦於心法層面。最後這個段落,我想再分享兩個具體的方法,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心富」:

〔創造以快樂為主的消費〕

「以快樂為主的消費」的核心在於,盡可能從每一筆花費中榨取最大的快樂,使你的財務價值與情感價值達到一致。也就是說,除了物質事物外,你也應該將金錢投資在發展連結、創意、真誠或其他你在乎的領域上。不僅是消費,我們想做任何事時,都可以問問自己:這對我合理嗎?這決定會讓我更快樂、更健康嗎?突然想到「影后」中茵茵被前夫問的那句:「現在的妳快樂嗎?」這絕對是每個人一有機會就該問問自己的問題。

〔改變工作為主的行程表〕

除了工作,我們也應該將自我照顧、娛樂以及與他人的連結加入行程表中。這些活動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工作,但往往容易被忽視。請記得,工作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非讓我們被工作綁架或定義。

一起找到足夠吧(繪自ChatGPT)

一起找到足夠吧(繪自ChatGPT)

【後記:「足夠」的生活樣態?】

讀完此書,我不禁反思:我心目中「夠好的生活」會是什麼模樣呢?

我喜歡看書,也很享受現在這樣分享閱讀的狀態。偶爾追部好劇或看場厲害的電影,也會讓我很滿足。我也愛運動,要是能每週能固定打打籃球、做做重訓,那就再好不過了。空閒時,我還喜歡去找好吃的東西,不一定是高檔食物,也可能是有特色的小食。坐在甜點店或咖啡廳享受下午茶,或晚上到BAR 喝點小酒,也是很棒的享受。能擁有這些,其實我就很滿足了。

盤點了一下,其實這些事情所需的金錢並沒有想像中多。雖然我完全不是個工作狂,但似乎還是多多少少受到「永遠不夠」邪教的荼毒吧?

此外,這本書也讓我對經營自媒體有了些反思。雖然分享閱讀很開心,但過程中難免會被許多「成功」的框架束縛, 陷入對各種對數字的追逐中。然而,透過這本書我發現,經營自媒體讓我得到最多的其實是情感上的財富:寫心得的創作感,與書友的交流的連結感,又或者是有人私訊說被我推坑哪本書的滿足感。這些才是我從分享閱讀中得到最寶貴的東西。

仔細想想,這些道理其實我早就明白,也多次在文章中提醒過自己。但或許真的就像書中說的:

宣布願景,然後不照那個去做,是謂人性。

既然容易忘記,那就再多提醒自己一次吧!最後想用書中這段我很喜歡的話做結:

你沒有什麼需要證明。你不必向任何人炫耀你的獎金數字、你的四位數包包,或其他的自我價值定位。你可以只做你自己。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心富」啦!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avatar-img
193會員
238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一看到《沉默不是金》這書名,我立刻聯想到先前介紹過的《閉嘴的藝術》,感覺像是在打對台?(笑)。原文書名 Silence Kills(直譯為「沉默殺人」)其實更為激進,連「殺」這個字都搬出來了。不過讀完後發現,這兩本書表面上看似對立,實際傳遞的概念卻並無矛盾。以下讓我娓娓道來。
這本《談話聖經》是今年我從台北國際書展帶回的戰利品。為什麼會買這本書呢?其實是因為我發現「姆斯的閱讀空間」聊的書雖然雜,但好像比較少討論人際溝通的主題。再加上我對「聖經」這詞兒沒抵抗力,所以就買了(笑)。
「為什麼要念書?」「為什麼要上學?」相信大家學生時應該都曾在心底哀號過吧(笑)。那麼,你有沒有想過,要是沒有任何規定與限制,你心目中理想的「學習」會是什麼樣子呢?這本《冒險之書》就是從這樣的問題出發,展開一場精彩的探索之旅。
這本《慷慨的感染力》的作者是 TED 的總裁克里斯.安德森。相信大家對於TED Talks 應該不陌生。事實上,安德森的前一本書《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就是談如何打造一場精彩的演講。然而,在這新本書中,他不談演講,而是要來談談「慷慨」這個主題。 乍看有點摸不著頭緒,甚至覺得書名有點雞湯
《不當世界的局外人》的作者是「敏迪選讀」的敏迪。怕大家不知道還是小介紹一下。敏迪選讀是一個專講國際新聞的自媒體。最早是每天在LINE群組分享國際動態,後來有了自己的 app,是我少數長期追蹤、訂閱的自媒體之一。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一看到《沉默不是金》這書名,我立刻聯想到先前介紹過的《閉嘴的藝術》,感覺像是在打對台?(笑)。原文書名 Silence Kills(直譯為「沉默殺人」)其實更為激進,連「殺」這個字都搬出來了。不過讀完後發現,這兩本書表面上看似對立,實際傳遞的概念卻並無矛盾。以下讓我娓娓道來。
這本《談話聖經》是今年我從台北國際書展帶回的戰利品。為什麼會買這本書呢?其實是因為我發現「姆斯的閱讀空間」聊的書雖然雜,但好像比較少討論人際溝通的主題。再加上我對「聖經」這詞兒沒抵抗力,所以就買了(笑)。
「為什麼要念書?」「為什麼要上學?」相信大家學生時應該都曾在心底哀號過吧(笑)。那麼,你有沒有想過,要是沒有任何規定與限制,你心目中理想的「學習」會是什麼樣子呢?這本《冒險之書》就是從這樣的問題出發,展開一場精彩的探索之旅。
這本《慷慨的感染力》的作者是 TED 的總裁克里斯.安德森。相信大家對於TED Talks 應該不陌生。事實上,安德森的前一本書《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就是談如何打造一場精彩的演講。然而,在這新本書中,他不談演講,而是要來談談「慷慨」這個主題。 乍看有點摸不著頭緒,甚至覺得書名有點雞湯
《不當世界的局外人》的作者是「敏迪選讀」的敏迪。怕大家不知道還是小介紹一下。敏迪選讀是一個專講國際新聞的自媒體。最早是每天在LINE群組分享國際動態,後來有了自己的 app,是我少數長期追蹤、訂閱的自媒體之一。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致富覺察》透過作者郝旭烈(郝哥)平易近人的文字,帶領讀者思考財富的價值觀和認知,以及如何透過覺察、觀察和洞察實踐富足的人生。文章提供了財富自由的關鍵概念,並引導讀者反思自身的渴望和能力,以達到人生的富足。
Thumbnail
透過重新評估自己的信念和態度,我們可以建立新的神經通路,並找到內在綻放的喜悅。 同時,讓自己平靜下來,經歷每一刻的滿足,將會使你與內在財富連接,創造自由的生活。
Thumbnail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歐陽talk書秀 第7季 第一本書名: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 作者:鄭寅鎬 累積財富是每個人的夢想,然而爲何世界上就是有那部分的人可以將財富越滾越多而有的人卻一直似乎跟金錢玩賽跑遊戲呢?一個動作,一個思維,一個習慣都會決定你的財富差距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Thumbnail
追求財富,但是你追求財富的心態是「有錢」還是「富有」呢?本文探討了有錢與富有的區別,並提供建議如何擁有富有的心態。
Thumbnail
致富其實是一種心理遊戲。 種什麼因,結什麼果。想改變果實,先改變根,想改變外在,先改變內在。 金錢、財富、健康、生病、體重都是一種結果,我們需要的是改變原因。 保持自覺,觀看自己的想法和行動, 有錢人和你想得不一樣(1) 金錢藍圖 金錢藍圖,想法產生感覺,感覺產生行動,行動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致富覺察》透過作者郝旭烈(郝哥)平易近人的文字,帶領讀者思考財富的價值觀和認知,以及如何透過覺察、觀察和洞察實踐富足的人生。文章提供了財富自由的關鍵概念,並引導讀者反思自身的渴望和能力,以達到人生的富足。
Thumbnail
透過重新評估自己的信念和態度,我們可以建立新的神經通路,並找到內在綻放的喜悅。 同時,讓自己平靜下來,經歷每一刻的滿足,將會使你與內在財富連接,創造自由的生活。
Thumbnail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歐陽talk書秀 第7季 第一本書名: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 作者:鄭寅鎬 累積財富是每個人的夢想,然而爲何世界上就是有那部分的人可以將財富越滾越多而有的人卻一直似乎跟金錢玩賽跑遊戲呢?一個動作,一個思維,一個習慣都會決定你的財富差距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Thumbnail
追求財富,但是你追求財富的心態是「有錢」還是「富有」呢?本文探討了有錢與富有的區別,並提供建議如何擁有富有的心態。
Thumbnail
致富其實是一種心理遊戲。 種什麼因,結什麼果。想改變果實,先改變根,想改變外在,先改變內在。 金錢、財富、健康、生病、體重都是一種結果,我們需要的是改變原因。 保持自覺,觀看自己的想法和行動, 有錢人和你想得不一樣(1) 金錢藍圖 金錢藍圖,想法產生感覺,感覺產生行動,行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