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務所週記 EP#1 與主管的年終面談 / AI工具的使用方式 / Vivi’s Diar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換了新職位後,因為不像先前專注於單一專案,很明確知道每個時間點在做的事情。因此開始想要用週記的方式記錄,寫著寫著也四個月了,不如就放在這跟大家聊聊吧~


⬜️ 與主管的年終面談

換到新崗位也已經半年了,這半年我一直在努力適應新主管快速的工作節奏,並探索與她更有效的合作方式。新主管是個節奏很快又開明的人,她總是樂意接受回饋與建議。

按照公司慣例,年底會安排一次面談,讓員工可以跟主管回顧今年的OKR並同時對標未來。面談開始時,我坦誠地向主管表達了這半年來一直困擾著我的自我懷疑,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是不是達不到主管的期望。主管先是以同理的態度回應我,並表示說我不是唯一一個會這樣想的,並且很實際地建議與其想像,不如直接覆盤今年的結果。

主管先是肯定我今年在跨單位合作的表現,雖然一開始的磨合跌跌撞撞,但也在不斷碰壁後找到合適的合作模式。也鼓勵我未來在團隊中要更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用過於擔心想法不夠成熟。的確,我曾經害怕自己的討論不夠深入,有時候選擇先聆聽思考而非直接提問。主管希望我繼續勇敢發問,因為我的技術背景在團隊中是獨一無二的,我的觀點和想法對團隊非常有價值。

整個過程是愉快且輕鬆的,針對不足的地方有建設性的討論,也能對主管的決策進行回饋。雖然明年的工作與預期的有落差,但也是一件具挑戰性的工作。

⬜️ 輸入:AI工具如果不經過內化,只會讓人變平庸

最近剛好看到兩天對於AI工具的正反面討論,有感而發。

隨著AI工具結合知識工作者工作,AI 無疑替創作帶來便利性跟效率。例如請AI提供行銷文案的框架,再根據創作者的個人靈感潤飾。或是製作好基本的簡報架構,方便創作者進行內容的構思。

然而,Jemmy Ko 《AI內容,讓你走向平庸的超級下策》認為在生成式語言模型的機制下,是基於大量語料庫拼湊而成「最大眾化」的內容。也就意味著,他所提供給你的文字是最平凡但缺乏個人特色的內容。

洪大倫《會平庸的人就是會平庸,跟AI無關》則認為工具是中性的,個人決定是否要精進這項能力,取決於個人的自由意志。就像人不會因為有了汽車,就失去跑步的能力。有了AI,也不會因此失去寫作的能力。甚至還能將AI作為工具來幫助精進。

這讓我回想起,上週讀到Paul Graham的Writes And Writes-NOT 提到,如果把AI當成是工具,會讓沒有能力的人迅速交出及格的標準;有能力的人透過工具輔助持續精進。寫作與思考的能力會兩極化,寫與不寫的人會越來越兩極化。

其實上述的論點,沒有一個人我不認同,重點在於如何使用。如果單純地只是將AI工具作為替代思考的捷徑,那產出的內容必然流於平庸。如果善用工具深化思考與加速產出效率,那工具可以讓厲害的人更厲害。

如何避免被 AI 工具「馴化」,走向平庸?

  • 主動思考,而非被動接受: 不要將 AI 生成的內容全盤接受,而是要帶著批判性思維去審視,思考如何融入個人特色和觀點。
  • 將 AI 工具作為輔助,而非替代: 利用 AI 提升效率,但不要放棄自主思考和創作的能力。

⬜️輸入:Vivi’s Diary

最近又翻到Vivi的網誌,雖然已經很久沒聯絡了,但始終能從他網誌的文字中浮現我們聊天、互相交流的景象。他的網誌屬於自我反思、心情絮語的風格,Vivi善於觀察,觀察「他人」、觀察「自己」、觀察「直男」。她的文字像透視鏡,透過文字看出他的細膩內心。

她是一個樂天又易煩惱的女孩,會因為社會議題而煩惱,又因生活片段中的覺察而開心不已。在他所經歷的日常中,總是可以用細膩的心思捕捉到生活中閃亮的片段,用活潑、靈性的風格捕捉。同時,她也會引經據典,從podcast、影劇、書籍中共感然後結合生活經驗相互串連。

從她的文字中,我可以收穫到溫暖。這溫暖來自於感受到與自己生活相近且值得學習的對象,她比我更會觀察人生;他比我更會描述情緒。這也難怪,我時不時就會主動打開網誌,還甚至因為能看到他的更新而感到愉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生活事務所
2會員
27內容數
分享我的覆盤週記、職場思考與閱讀隨筆。喜歡電玩、棒壘球、閱讀、電影戲劇,相信工作的意義是為了讓自己過上更理想的生活。
文字生活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創意可系統化培養!攝影師田中達也分享13年日更秘訣:解構生活元素、建靈感抽屜。AI時代,創作者價值在觀點、策展。電影《米奇17號》議題發散,失焦可惜。
Thumbnail
2025/03/16
創意可系統化培養!攝影師田中達也分享13年日更秘訣:解構生活元素、建靈感抽屜。AI時代,創作者價值在觀點、策展。電影《米奇17號》議題發散,失焦可惜。
Thumbnail
2025/01/28
文章主要探討2024年考績面談的回饋、間歇式日記的實踐方法,以及AI工具的應用。主管肯定了溝通與學習能力,同時建議改進向上管理能力。透過間歇式日記記錄工作進度,並分享了AI應用的創新思維與平衡
Thumbnail
2025/01/28
文章主要探討2024年考績面談的回饋、間歇式日記的實踐方法,以及AI工具的應用。主管肯定了溝通與學習能力,同時建議改進向上管理能力。透過間歇式日記記錄工作進度,並分享了AI應用的創新思維與平衡
Thumbnail
2025/01/18
探討企業制度如何提升團隊效率與品質;分享目標導向的工作規劃方法;深入剖析AI創作工具的優勢與侷限,以及如何結合人性化特色創造獨特價值。本文從管理、效率和創新三大面向,為現代工作者提供實用見解。
Thumbnail
2025/01/18
探討企業制度如何提升團隊效率與品質;分享目標導向的工作規劃方法;深入剖析AI創作工具的優勢與侷限,以及如何結合人性化特色創造獨特價值。本文從管理、效率和創新三大面向,為現代工作者提供實用見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言 這個四月,老實說進入了一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的一個月,目前當然已經想好了,但五月的工作也較多,接下來不一定能頻繁更新,但也只是不一定,我本來就很隨心的。 四月成績 老實說,增加了好多追蹤者,感謝大家的關注,謝謝有你們陪我,讓我感覺有人一起走真好,相較於三月,多了一倍的追蹤,謝謝你們
Thumbnail
前言 這個四月,老實說進入了一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的一個月,目前當然已經想好了,但五月的工作也較多,接下來不一定能頻繁更新,但也只是不一定,我本來就很隨心的。 四月成績 老實說,增加了好多追蹤者,感謝大家的關注,謝謝有你們陪我,讓我感覺有人一起走真好,相較於三月,多了一倍的追蹤,謝謝你們
Thumbnail
早上,和小主管Livia討論新人ちほりさん的狀況。這已經是她第四次和我提到ちほりさん的工作狀況了,如果經過這次調整,還無法有所改善的話,恐怕我就得要讓ちほりさん離職了。
Thumbnail
早上,和小主管Livia討論新人ちほりさん的狀況。這已經是她第四次和我提到ちほりさん的工作狀況了,如果經過這次調整,還無法有所改善的話,恐怕我就得要讓ちほりさん離職了。
Thumbnail
搬家,這陣子公司搬家,一切都來的好突然。   月初某天下午,老闆進來走到經理的座位,就開始聊起來,因為公司沒有什麼秘密,所以大家都聽到了。等到老闆走進他的辦公室後,大家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公司要搬家嗎?」「搬去哪裡?蛤,世貿那附近???」「好遠耶。」然後,大家討論起之後的路程。唯獨我幾乎都沒說話
Thumbnail
搬家,這陣子公司搬家,一切都來的好突然。   月初某天下午,老闆進來走到經理的座位,就開始聊起來,因為公司沒有什麼秘密,所以大家都聽到了。等到老闆走進他的辦公室後,大家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公司要搬家嗎?」「搬去哪裡?蛤,世貿那附近???」「好遠耶。」然後,大家討論起之後的路程。唯獨我幾乎都沒說話
Thumbnail
好不容易等到小主管有空的時間作交接,我預約了會議室,帶著寫的落落長的清單,準備要開始解釋時,小主管說有個電話要講一下便出去了,結果,我講了一個多小時,小主管都沒有回來,變成我一個人跟著兩位菜鳥同事作交接….
Thumbnail
好不容易等到小主管有空的時間作交接,我預約了會議室,帶著寫的落落長的清單,準備要開始解釋時,小主管說有個電話要講一下便出去了,結果,我講了一個多小時,小主管都沒有回來,變成我一個人跟著兩位菜鳥同事作交接….
Thumbnail
昨天下午出公差,處理完事情就直接下班,沒有回辦公室。 一早進辦公室,小老闆說昨天下午出4了,我說我有收到mail,大概知道是發生什麼事情。 其實昨天看到mail,覺得這案件有點棘手,慶幸自己剛好出公差,可是也感到有點抱歉,因為是急件,我的代理人必須先處理,一直到下班前都沒看到她回覆案件,我想今天還是
Thumbnail
昨天下午出公差,處理完事情就直接下班,沒有回辦公室。 一早進辦公室,小老闆說昨天下午出4了,我說我有收到mail,大概知道是發生什麼事情。 其實昨天看到mail,覺得這案件有點棘手,慶幸自己剛好出公差,可是也感到有點抱歉,因為是急件,我的代理人必須先處理,一直到下班前都沒看到她回覆案件,我想今天還是
Thumbnail
上週連假前我和Boss前往北部拜訪客戶,免不了有交換名片的環節,從一開始傻傻的把名片交出去與收回來,到現在發現這件事其實也有它的細節在。
Thumbnail
上週連假前我和Boss前往北部拜訪客戶,免不了有交換名片的環節,從一開始傻傻的把名片交出去與收回來,到現在發現這件事其實也有它的細節在。
Thumbnail
沒想到那麼快就迎來第一次休刊。 兼職改成遠距辦公的模式後至今剛好進行兩週了,由於居家上班,因此我也週一到週五都排班,同時補足一些停拍丟失的收入。在疫情之下努力調適狀態,生存、生活,也思考著在這樣的時候該帶給大家什麼樣的分享會更合適一些。
Thumbnail
沒想到那麼快就迎來第一次休刊。 兼職改成遠距辦公的模式後至今剛好進行兩週了,由於居家上班,因此我也週一到週五都排班,同時補足一些停拍丟失的收入。在疫情之下努力調適狀態,生存、生活,也思考著在這樣的時候該帶給大家什麼樣的分享會更合適一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