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新職位後,因為不像先前專注於單一專案,很明確知道每個時間點在做的事情。因此開始想要用週記的方式記錄,寫著寫著也四個月了,不如就放在這跟大家聊聊吧~
換到新崗位也已經半年了,這半年我一直在努力適應新主管快速的工作節奏,並探索與她更有效的合作方式。新主管是個節奏很快又開明的人,她總是樂意接受回饋與建議。
按照公司慣例,年底會安排一次面談,讓員工可以跟主管回顧今年的OKR並同時對標未來。面談開始時,我坦誠地向主管表達了這半年來一直困擾著我的自我懷疑,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是不是達不到主管的期望。主管先是以同理的態度回應我,並表示說我不是唯一一個會這樣想的,並且很實際地建議與其想像,不如直接覆盤今年的結果。
主管先是肯定我今年在跨單位合作的表現,雖然一開始的磨合跌跌撞撞,但也在不斷碰壁後找到合適的合作模式。也鼓勵我未來在團隊中要更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用過於擔心想法不夠成熟。的確,我曾經害怕自己的討論不夠深入,有時候選擇先聆聽思考而非直接提問。主管希望我繼續勇敢發問,因為我的技術背景在團隊中是獨一無二的,我的觀點和想法對團隊非常有價值。
整個過程是愉快且輕鬆的,針對不足的地方有建設性的討論,也能對主管的決策進行回饋。雖然明年的工作與預期的有落差,但也是一件具挑戰性的工作。
最近剛好看到兩天對於AI工具的正反面討論,有感而發。
隨著AI工具結合知識工作者工作,AI 無疑替創作帶來便利性跟效率。例如請AI提供行銷文案的框架,再根據創作者的個人靈感潤飾。或是製作好基本的簡報架構,方便創作者進行內容的構思。
然而,Jemmy Ko 《AI內容,讓你走向平庸的超級下策》認為在生成式語言模型的機制下,是基於大量語料庫拼湊而成「最大眾化」的內容。也就意味著,他所提供給你的文字是最平凡但缺乏個人特色的內容。
洪大倫《會平庸的人就是會平庸,跟AI無關》則認為工具是中性的,個人決定是否要精進這項能力,取決於個人的自由意志。就像人不會因為有了汽車,就失去跑步的能力。有了AI,也不會因此失去寫作的能力。甚至還能將AI作為工具來幫助精進。
這讓我回想起,上週讀到Paul Graham的Writes And Writes-NOT 提到,如果把AI當成是工具,會讓沒有能力的人迅速交出及格的標準;有能力的人透過工具輔助持續精進。寫作與思考的能力會兩極化,寫與不寫的人會越來越兩極化。
其實上述的論點,沒有一個人我不認同,重點在於如何使用。如果單純地只是將AI工具作為替代思考的捷徑,那產出的內容必然流於平庸。如果善用工具深化思考與加速產出效率,那工具可以讓厲害的人更厲害。
如何避免被 AI 工具「馴化」,走向平庸?
最近又翻到Vivi的網誌,雖然已經很久沒聯絡了,但始終能從他網誌的文字中浮現我們聊天、互相交流的景象。他的網誌屬於自我反思、心情絮語的風格,Vivi善於觀察,觀察「他人」、觀察「自己」、觀察「直男」。她的文字像透視鏡,透過文字看出他的細膩內心。
她是一個樂天又易煩惱的女孩,會因為社會議題而煩惱,又因生活片段中的覺察而開心不已。在他所經歷的日常中,總是可以用細膩的心思捕捉到生活中閃亮的片段,用活潑、靈性的風格捕捉。同時,她也會引經據典,從podcast、影劇、書籍中共感然後結合生活經驗相互串連。
從她的文字中,我可以收穫到溫暖。這溫暖來自於感受到與自己生活相近且值得學習的對象,她比我更會觀察人生;他比我更會描述情緒。這也難怪,我時不時就會主動打開網誌,還甚至因為能看到他的更新而感到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