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英文的「家庭」Home、House 和 Family - 歷史演變和使用情境的差異!

聊聊英文的「家庭」Home、House 和 Family - 歷史演變和使用情境的差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家」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意義,有時是避風的港灣,有時只是建築物的代名詞,而家人則是與我們分享生活的人。
然而,在英文中,Home、House 和 Family 這三個詞看似都與「家」相關,實際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用法與文化內涵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將回顧這三個詞的歷史演變,深入解析它們在現代英語中的使用情境,


Home 家

象徵著一個人成長的環境,有強烈的情感聯繫。

  • 情境:
    注重情感層面,常用於描述人與住所之間的心理聯繫,如「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換句話說,就是被賦予抽象意義,與舒適、安全感密切相關。
單字像 homeless(無家可歸)、homecoming(歸鄉)等詞語,傳遞了一種情感上的連結,而非僅代表一個物理空間。

歷史演進:

Home 的語源可以追溯到兩個時期,最早是「古英語時期」,再來是「中世紀英語」。

  • 古英語時期:
    Home 源自古英語的 hām,意思是「村落」或「家族的住所」,常與地方歸屬和血緣關係連結。這時候的 hām 就已經有表達一種「歸屬感」的概念。
  • 中世紀英語:
    Home 的意涵開始逐漸成為情感歸屬和精神慰藉的家的象徵。
古英語時期:
大約是指公元450年到1150年,是英格蘭受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的時期,當時英語受到日耳曼語言很大的影響。
中世紀英語:
大約是指公元1150年到1500年,諾曼征服英格蘭後,受到法語很大影響的英語。
  • 舉例:
    Home is not just a place; it's a feeling.
    家不僅僅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感覺。

House 住宅、房子

著重於建築物本身,指的是用來居住的物理結構或建築空間

  • 情境:
    非常中立的一個詞,與 Home 不同,幾乎不會用來形容情感相關的事情
因為 House 非常具體的關係,一些學術的字眼都會結合 House 來表達,例如 Housing market、Household 等。

歷史演進:

  • 古英語時期:
    House 源自古英語的 hūs,字面上指的就是建築物,沒有涉及任何情感
    有趣的是,北歐語言也有類似的詞,叫做 hús,描述用以居住或遮蔽的建築。
House 有時也會衍伸出抽象的概念,例如代表「權力機構」或「政治組織」,如 House of Lords
  • 舉例:
    This house was built in the 18th century.
    這棟房子建於十八世紀。

Family 家庭、家族

代表一種社會結構,像是一組有血緣或婚姻關係的家庭,可以延伸至更大的家族範圍。

  • 情境:
    描述具有血緣的關係的族群外,很多時候也延伸至選擇性的親密群體 chosen family。

歷史演進:

  • 古羅馬時期:
    Family 衍伸自拉丁語 familia,指的是家族中的所有成員,這裡指的所有成員,包括了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以及服侍家庭的僕人。從代表的成員可以看出,在古羅馬時期,familia 有著強調階級和所有權關係的概念,而非純粹的親情。
  • 中世紀歐洲:
    這時候 Family 的概念逐漸改變,變得更具有且血緣和情感上的含義


  • 舉例:
    Friends are the family we choose for ourselves.
    朋友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家人。

透過本文,我們了解 HomeHouseFamily 這三個詞的語義、歷史演進與現代用法。這三個詞雖然在中文中常被視為「家」的不同面向,但實際上卻承載著截然不同的情感:

Home 傾向於表達歸屬感與情感聯繫,House 更注重建築物的物理層面,而 Family 則強調人際關係與親密連結的社會意義。

希望通過這些例子與解釋,能幫助大家在學習和使用英語時,更準確地運用這些詞彙,並感受其背後的文化深意。語言的美妙就在於細節,願我們都能在理解中獲得更多的啟發!


avatar-img
Versa Voice - 沙漠中發聲
23會員
73內容數
Versa Voice,匯集多樣化資訊的發聲平台。我們將依靠瑣碎的時間與步調,拾起並塑造遙無邊際的沙粒般知識,期望踏上此行者,終將抵達沙漠中的泉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同樣是指「薪水」或「報酬」,Pay、Salary 和 Wage 各自有其獨特的使用情境,甚至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歷史!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三個詞之間的差異和使用情境吧!
「包含」這個簡單的概念,其實在英文中有著很細微的表達差異。Contain、Include、Comprise 和 Involve,這四個詞各自適用於不同的語境,無論是實體還是抽象概念,或是正式與口語的場合,都有其獨特的用法與語感。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你有沒有遇過類似情況?當描述學校時,常常拿不準該用哪個單字,畢竟 University、College、Institute、和 Academy 聽起來都差不多! 那麼,這四個詞到底有什麼不同?讓我們從它們的歷史演變談起。
英文近義詞是經常被忽略的重點。根據不同場合的需求,就有相對應英語詞彙! 針對英文近義詞,本篇要分析「香氣」的字詞應用。 形容氣味的時候,該選用哪個詞彙呢?會不會考慮到是來自食物、大自然、人工呢? 讓我們來看看Smell、odor、perfume、scent、fragrance、aroma 的差異吧!
對於英文初學者來說,近義詞是經常被忽略的重點。和中文一樣,根據不同場合的需求,就會有相對應英語詞彙! 進入正題前,先來試試分辨這個句子裡的空格,應該要使用哪一個「影響」?
同樣是指「薪水」或「報酬」,Pay、Salary 和 Wage 各自有其獨特的使用情境,甚至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歷史!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三個詞之間的差異和使用情境吧!
「包含」這個簡單的概念,其實在英文中有著很細微的表達差異。Contain、Include、Comprise 和 Involve,這四個詞各自適用於不同的語境,無論是實體還是抽象概念,或是正式與口語的場合,都有其獨特的用法與語感。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你有沒有遇過類似情況?當描述學校時,常常拿不準該用哪個單字,畢竟 University、College、Institute、和 Academy 聽起來都差不多! 那麼,這四個詞到底有什麼不同?讓我們從它們的歷史演變談起。
英文近義詞是經常被忽略的重點。根據不同場合的需求,就有相對應英語詞彙! 針對英文近義詞,本篇要分析「香氣」的字詞應用。 形容氣味的時候,該選用哪個詞彙呢?會不會考慮到是來自食物、大自然、人工呢? 讓我們來看看Smell、odor、perfume、scent、fragrance、aroma 的差異吧!
對於英文初學者來說,近義詞是經常被忽略的重點。和中文一樣,根據不同場合的需求,就會有相對應英語詞彙! 進入正題前,先來試試分辨這個句子裡的空格,應該要使用哪一個「影響」?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