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不能單純再用「住」來理解房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言|每當房價飆升,輿論總會出現一種聲音:

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

聽起來義正詞嚴,但這種說法最大的問題是:它脫離了現實運作的邏輯。

為什麼房子早已不是單純的「住所」?

  1. 購屋本身就是資本運作。
    你拿出數百萬、上千萬,甚至加上銀行貸款,這場交易從一開始,就是資金與負債的流動,而不是單純交換一個「棲身之所」。
  2. 政府政策設計早已將房地產納入金融體系。
    不動產稅制、房貸利率政策、土地增值稅、持有稅、移轉稅,這些制度存在的本質,就是將房地產當作「資本商品」管理,而非生活必需品,你看過賣麵包需要搞這些?
  3. 全球資本市場早已將房地產視為一個資產配置項目。
    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房地產基金、抵押債券(MBS)……房子早已被金融化、標準化、證券化,成為全球資金流動的一環。
  4. 市場參與者本身也以資本收益為主要考量。
    即使自住者,也在意「買貴買便宜」、「房價會不會跌」,這本身就是典型的資產思維。

為什麼房子回不去「單純居住」的本質?

因為只要市場中存在交易、存在價格波動、存在資本槓桿,房地產就不可能單純存在於「住」的世界。

想讓房子「只住不炒」,本質上要做到以下幾件事:

  1. 禁止自由買賣
  2. 禁止房屋增值
  3. 禁止轉手套利
  4. 限制貸款槓桿

但是這麼做,就等於抹殺了資本市場本身的自由與效率。在開放經濟體系中,這幾乎是不可行的。

讓我們直面現實:

  1. 房子可以是住所,但在市場上,它首先是商品
  2. 房子可以住,但在資本世界,它更是資產
  3. 房子可以是情感寄託,但在經濟體系中,它必然是金融商品的一環。

這不是誰壞、不道德,而是市場運作的自然結果。

結論|請告訴自己:

與其浪漫地期待房市「回歸純粹」,不如尊重市場機制,理解房地產早就是全球資本循環的其中一個節點。

面對現實,接受現實,你才能制定更有效的應對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OM的自由之路|房屋置產・股市投資・心靈成長
9會員
13內容數
歡迎來到「TOM的自由之路」!我是TOM,具10年以上金融經驗,精通投資理財與房地產市場,善用人性分析市場趨勢。投資致富需長期累積,更需內心成長,這裡我將分享房產策略、股市投資與心靈自由之道,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走向自由之路!
2025/04/24
前言|人口紅利消失,是房市真正的慢性殺手 談到台灣房價,市場多數焦點放在利率走勢、政府政策、建商推案。 但真正決定房市長期價值的,不是這些短期因素,而是——人口結構的變化。 當年輕人越來越少,家庭形成延後,退休人口快速增長, 不動產就不再是搶手資產,而可能變成——沒人想接的資產包袱。
Thumbnail
2025/04/24
前言|人口紅利消失,是房市真正的慢性殺手 談到台灣房價,市場多數焦點放在利率走勢、政府政策、建商推案。 但真正決定房市長期價值的,不是這些短期因素,而是——人口結構的變化。 當年輕人越來越少,家庭形成延後,退休人口快速增長, 不動產就不再是搶手資產,而可能變成——沒人想接的資產包袱。
Thumbnail
2025/04/23
前言|我們來緩一緩,聊點心裡話 最近寫了太多關於房市趨勢、成交量、建商讓利、政策變化的分析,每一篇都是刀光劍影的市場交鋒,彷彿我們每天都在交易桌上殺進殺出。 但今天,我想暫時放下這些冷數字,跟你聊一聊買房這件事的心裡話。 我們大家,緩一緩吧。
Thumbnail
2025/04/23
前言|我們來緩一緩,聊點心裡話 最近寫了太多關於房市趨勢、成交量、建商讓利、政策變化的分析,每一篇都是刀光劍影的市場交鋒,彷彿我們每天都在交易桌上殺進殺出。 但今天,我想暫時放下這些冷數字,跟你聊一聊買房這件事的心裡話。 我們大家,緩一緩吧。
Thumbnail
2025/04/21
前言| 先前市場上流傳一種說法:「有新青安撐著,政府帶頭做多,房市絕對跌不了!」 這種說法聽起來安心,卻忽略了資本市場運作的基本邏輯: 短期政策,可以拉抬數字;但撐不起結構性趨勢。 如果只看到成交量短暫回升,就認為房市無敵,那才是真正的危險。
Thumbnail
2025/04/21
前言| 先前市場上流傳一種說法:「有新青安撐著,政府帶頭做多,房市絕對跌不了!」 這種說法聽起來安心,卻忽略了資本市場運作的基本邏輯: 短期政策,可以拉抬數字;但撐不起結構性趨勢。 如果只看到成交量短暫回升,就認為房市無敵,那才是真正的危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言|每當房價飆升,輿論總會出現一種聲音: 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 聽起來義正詞嚴,但這種說法最大的問題是:它脫離了現實運作的邏輯。 為什麼房子早已不是單純的「住所」?
Thumbnail
前言|每當房價飆升,輿論總會出現一種聲音: 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 聽起來義正詞嚴,但這種說法最大的問題是:它脫離了現實運作的邏輯。 為什麼房子早已不是單純的「住所」?
Thumbnail
人第一間買的房子 通常都是最有價值,因為會隨著通膨成長 也不會因為任何短期災難去賣房子 除非是其他投資失利最後才選擇賣房子 開始有了錢,買第二間房子開始 最多人賠錢或是瞎忙 因為第二間開始就叫"投資"不是自住 開始去注意周遭建設,任何能影響房價的資訊 最後就是看報紙跟看新聞或聽消息去投
Thumbnail
人第一間買的房子 通常都是最有價值,因為會隨著通膨成長 也不會因為任何短期災難去賣房子 除非是其他投資失利最後才選擇賣房子 開始有了錢,買第二間房子開始 最多人賠錢或是瞎忙 因為第二間開始就叫"投資"不是自住 開始去注意周遭建設,任何能影響房價的資訊 最後就是看報紙跟看新聞或聽消息去投
Thumbnail
房地產 房地產用途可分為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和工業地產等種類。住宅地產,通常以自住為主要用途,或者自行出租、物業管理公司代管等等方式收取租金報酬,當購屋金額與租屋金額倍數與長期平均值相比偏高時,代表房地產產生泡沫現象。 在不健全的房市政策下,住宅地產可能會被過度炒作,當泡沫破裂時,房市逐漸回歸
Thumbnail
房地產 房地產用途可分為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和工業地產等種類。住宅地產,通常以自住為主要用途,或者自行出租、物業管理公司代管等等方式收取租金報酬,當購屋金額與租屋金額倍數與長期平均值相比偏高時,代表房地產產生泡沫現象。 在不健全的房市政策下,住宅地產可能會被過度炒作,當泡沫破裂時,房市逐漸回歸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現今房價居高不下之外,從第三方的角度來說還需要思考個性合不合拍的問題。內容將透過分享自己在工作看到的面向,帶出三觀和生活習慣的重要性,有個人觀點的內容文章,分享很多實際的好的可供參考。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現今房價居高不下之外,從第三方的角度來說還需要思考個性合不合拍的問題。內容將透過分享自己在工作看到的面向,帶出三觀和生活習慣的重要性,有個人觀點的內容文章,分享很多實際的好的可供參考。
Thumbnail
買房跟租房這兩個方式都有人在過生活,參考新聞,很多人會認為現在不買房子,以後老了租不到房子可以住,但PTT房產板就有一個網友說,老了租不到房子可以搬去安養中心,或住養生村之類的,如果錢不夠多,自己還可以自理就找便宜一點的老人公寓。他認為老了沒地方住只是假議題,只是嚇租房子的人。   如
Thumbnail
買房跟租房這兩個方式都有人在過生活,參考新聞,很多人會認為現在不買房子,以後老了租不到房子可以住,但PTT房產板就有一個網友說,老了租不到房子可以搬去安養中心,或住養生村之類的,如果錢不夠多,自己還可以自理就找便宜一點的老人公寓。他認為老了沒地方住只是假議題,只是嚇租房子的人。   如
Thumbnail
你知道房地產其實不是最好的投資嗎?
Thumbnail
你知道房地產其實不是最好的投資嗎?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 我一直都是覺得非要置產的一派 原因 1.歸屬感 2.房子有本借貸易 3.退路 4.不用被趕 5.租金一直漲 所以如果你有頭期款 且工作穩定 買一個殼 是需要 那必要定義呢 人人不同 因為投資沒有穩賺不賠 如果你問到這種人 那不4神 94神經病 很多專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 我一直都是覺得非要置產的一派 原因 1.歸屬感 2.房子有本借貸易 3.退路 4.不用被趕 5.租金一直漲 所以如果你有頭期款 且工作穩定 買一個殼 是需要 那必要定義呢 人人不同 因為投資沒有穩賺不賠 如果你問到這種人 那不4神 94神經病 很多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