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本源在勞心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四大塵影成我身

生老病死人生命

一念動靜生水火

致病本源在勞心

治於無形勝有形

心念順天身體健


 一  孟景沂重刻醫貫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偉傑的沙龍
0會員
17內容數
佛學、道學、中醫學、西醫學的科普介紹
蕭偉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6
無浄無穢般若體 知淨知穢般若照 取淨捨穢般若用 般若為導生淨土 現前一念全都攝 莊嚴淨土般若心  一  讀蕅益大師       合刻彌陀金剛二經序
2024/11/26
無浄無穢般若體 知淨知穢般若照 取淨捨穢般若用 般若為導生淨土 現前一念全都攝 莊嚴淨土般若心  一  讀蕅益大師       合刻彌陀金剛二經序
2024/11/26
佛以一言說全法 衆生分智各自解 執空執有障真知 不空不有理全通 隨心頓悟空抓影 持戒善行見真法  一金剛經偈論疏注序
2024/11/26
佛以一言說全法 衆生分智各自解 執空執有障真知 不空不有理全通 隨心頓悟空抓影 持戒善行見真法  一金剛經偈論疏注序
2024/11/23
三界唯心法性宗 一心真如示空性 萬法唯識法相宗 八識生滅明有性 妙性具足染淨功 性隨相轉相無別 諸相事事無礙法 相本性淨得圓滿 性相共習更相生 有空心識大圓覺   —重刻成唯識論自考錄序
Thumbnail
2024/11/23
三界唯心法性宗 一心真如示空性 萬法唯識法相宗 八識生滅明有性 妙性具足染淨功 性隨相轉相無別 諸相事事無礙法 相本性淨得圓滿 性相共習更相生 有空心識大圓覺   —重刻成唯識論自考錄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調養精神是養生的根本基礎. 淮南子說: 申請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 黃帝內經 素問 上古天真論: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說明: 養生貴乎養神,不懂得養神的重要,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是難達到健康長壽目的. 由於人的精神活動在於"心神"的主導
Thumbnail
調養精神是養生的根本基礎. 淮南子說: 申請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 黃帝內經 素問 上古天真論: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說明: 養生貴乎養神,不懂得養神的重要,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是難達到健康長壽目的. 由於人的精神活動在於"心神"的主導
Thumbnail
◈百病叢生的原因 我們的病是從什麼地方來呢?如《維摩經》所說:「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此即從心理上引起貪、瞋、癡三毒之病,佛為治療三毒之病,所以施設戒、定、慧三學之法。心病康復了,從煩惱心而起的老、病、死的身病,自然也就解脫了。這也是我們之所以稱佛為大藥師、大醫王的原因。 藥師佛以廣大無邊的願力
Thumbnail
◈百病叢生的原因 我們的病是從什麼地方來呢?如《維摩經》所說:「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此即從心理上引起貪、瞋、癡三毒之病,佛為治療三毒之病,所以施設戒、定、慧三學之法。心病康復了,從煩惱心而起的老、病、死的身病,自然也就解脫了。這也是我們之所以稱佛為大藥師、大醫王的原因。 藥師佛以廣大無邊的願力
Thumbnail
人生在世,身為萬物之靈可以學佛法,就是要時時地感念、時時地懺悔這些事情。有生之年能夠做到的就是要盡量地戒殺護生、斷惡修善,來彌補有心無意造作的深惡重罪,化解無邊的惡緣。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
Thumbnail
人生在世,身為萬物之靈可以學佛法,就是要時時地感念、時時地懺悔這些事情。有生之年能夠做到的就是要盡量地戒殺護生、斷惡修善,來彌補有心無意造作的深惡重罪,化解無邊的惡緣。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
Thumbnail
夫不體道本。沒溺生死。處胎卵濕化橫豎飛沈之類。於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塵。於人身中。多生邊夷下賤。及處中國。或受女身。若為男子。癃殘百疾。 設得丈夫十相具足者。處恐畏世生五濁時。以肉為身。以氣為命。一報之內。如石火風燈。逝波殘照。瞬息而已。
Thumbnail
夫不體道本。沒溺生死。處胎卵濕化橫豎飛沈之類。於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塵。於人身中。多生邊夷下賤。及處中國。或受女身。若為男子。癃殘百疾。 設得丈夫十相具足者。處恐畏世生五濁時。以肉為身。以氣為命。一報之內。如石火風燈。逝波殘照。瞬息而已。
Thumbnail
病中抒懷(象山慶’23.1.17) 淨土宗人既以「愚惡凡夫」為自覺,則應先「悲」後「智」,與一切人和好,揚人之所長,成人之所美,對一切世間/世出之善,皆能「如我所做」的隨喜、成全。心中若有任何不平之氣、競較之想,或嘀咕之言,即可說是煩惱業的現行,更確證了無始劫來至今難改的「凡夫」本性~
Thumbnail
病中抒懷(象山慶’23.1.17) 淨土宗人既以「愚惡凡夫」為自覺,則應先「悲」後「智」,與一切人和好,揚人之所長,成人之所美,對一切世間/世出之善,皆能「如我所做」的隨喜、成全。心中若有任何不平之氣、競較之想,或嘀咕之言,即可說是煩惱業的現行,更確證了無始劫來至今難改的「凡夫」本性~
Thumbnail
「皆因情想擾亂,勞發世間之塵。迷妄昏沉,引起虛空之界 . . . 皆是有為之法。盡成生滅之緣。未洞本原。終為戲論。」 天真之佛智本有。妄緣之生死體空。雖有二名。但是一義。只謂不了第一義諦,號曰無明。因不了之所盲。成惑業之眾苦。了無明之實性。成涅槃之妙心。
Thumbnail
「皆因情想擾亂,勞發世間之塵。迷妄昏沉,引起虛空之界 . . . 皆是有為之法。盡成生滅之緣。未洞本原。終為戲論。」 天真之佛智本有。妄緣之生死體空。雖有二名。但是一義。只謂不了第一義諦,號曰無明。因不了之所盲。成惑業之眾苦。了無明之實性。成涅槃之妙心。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覺的境界在干擾我們的修行, 殊不知相由心生;紛亂的境界, 是我們紛亂的心的影像。 當心的投影,現種種紛亂相時, 我們接著在攀緣它,起種種貪,瞋,癡,愛 因此的惡性循環, 使得我們作繭自縛,越陷越深。 唯有了解一切不過是心的幻影, 釜底抽薪,將心與此境分離, 才有解脫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覺的境界在干擾我們的修行, 殊不知相由心生;紛亂的境界, 是我們紛亂的心的影像。 當心的投影,現種種紛亂相時, 我們接著在攀緣它,起種種貪,瞋,癡,愛 因此的惡性循環, 使得我們作繭自縛,越陷越深。 唯有了解一切不過是心的幻影, 釜底抽薪,將心與此境分離, 才有解脫
Thumbnail
2013/4/19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無量壽經》: 「汝今亦可自厭生死老病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 良因曰: 世間的本質,是不淨、苦、無常、無我。 世人也稍知此相,卻仍如飛蛾撲火, 義無反顧的撲向輪迴,其因為何? 皆由不肯認真觀察世間的本質,唯恐看太清即失卻此樂, 故願擁抱一時的幻樂。
Thumbnail
2013/4/19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無量壽經》: 「汝今亦可自厭生死老病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 良因曰: 世間的本質,是不淨、苦、無常、無我。 世人也稍知此相,卻仍如飛蛾撲火, 義無反顧的撲向輪迴,其因為何? 皆由不肯認真觀察世間的本質,唯恐看太清即失卻此樂, 故願擁抱一時的幻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