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成長|學習覺察與釋放怒氣,重拾內在力量

心靈成長|學習覺察與釋放怒氣,重拾內在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玫上班忙了一天,又累又餓,買了便當,開著車快到家了。這時孩子打來「媽~我補習完了,我今天不想坐公車回家,你可以來接我嗎?」

當媽的總是難以拒絕孩子的請求,小玫就繞過去載孩子回家。

孩子一上車就抱怨:「你好慢喔~你這便當是要給我的嗎?菜色我都不喜歡,看起來一點都不好吃。」

小玫說:「車上吃便當小心打翻了,你最好...」

話還沒說完,孩子就打斷她:「我知道怎麼做,你不要指揮我!」

已經一身疲憊的小玫聽到這些話,感覺有一股情緒上來,卡在胸口很不舒服。她甚麼也沒說,回到家也沒胃口吃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我不知道為什麼有股情緒在翻攪,但我說不上來...」小玫透過視訊困惑的對我說。

「聽孩子這樣說,你會生氣嗎?」

「好像有一點,我生氣的是,我是一個很糟糕的媽媽...」小玫有點哽咽。

她竟然不是生氣孩子,是生氣自己。

「你對孩子說話的口氣跟內容會有生氣嗎?」我很好奇。

「我...不可以生別人的氣。」她緩慢地吐出這幾個字。

「有誰跟你說過你不能生氣?」感覺她在壓抑自己的情緒。

「媽媽,小時候她說不要有大小姐脾氣,不要亂生氣。」她的語氣像是一個被責備的小女孩。

「那麼,你可以生氣孩子嗎?」我問她。
「我........不行。」她講得很艱難,我感覺到她內心有兩個聲音在打架。

「現在只有你跟我,沒有別人。如果你願意,可以說說你對孩子的生氣,當你聽到她說這些話的時候,你的感覺是甚麼?」我重述了一次當時的狀況給她聽。

「我現在感覺胸口有一團火球,很熱,我很想吼叫。」她呼吸有點急促。

小玫忍不住地大叫、怒吼,接著跑去敲打床鋪,語言說的是對孩子的生氣。

「我已經這麼累了,還去接你,你不但沒感謝,還嫌東嫌西,我招誰惹誰了,早知道不管你我自己先回家.......」小玫邊說邊哭。

這麼大的憤怒在身體裡,難怪她覺得不舒服,但她又不允許自己生氣,得用更大的能量把情緒壓下去,憤怒的火往內在燒。

生氣不能對外,就會向內,轉為自我攻擊,生自己的氣。

對女性來說,學會正視並釋放怒氣,是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課。

真正阻礙我們前進的,往往不是外在的挑戰,而是那份被迫壓抑的自我,無法勇敢表達真實情緒的勇氣。

也許你曾經壓抑過自己的怒火,但請記住:允許自己生氣,不代表失控,而是重拾內在力量的開始。

有情緒跟情緒的表達,是兩件事。

我可以生氣(有情緒),我可以用其他不傷害自己與他人的方式把怒氣發洩完。而不需要對著對方狂罵發飆,要對方為我的生氣負責。

等到怒氣消了,再找其他時機跟對方好好溝通,我那時很生氣,是因為....(情緒的表達)。

學習對情緒的覺察,可以讓我們更靠近自己,知道自己怎麼了。

當有了覺察,就可以選擇跟決定,怎麼樣好好生氣,怎麼樣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每一種情感,都是內心深處的聲音,映照著我們的感覺。

重視並理解自己的情緒,就是愛自己的開始。

#情緒覺察 #女性成長 #自我保護 #真實情感

raw-image











avatar-img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的沙龍
84會員
280內容數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返鄉雲林東勢,一段尋根與告別的旅程。兒時記憶中的舊家、巷弄與人物,在時光流逝中產生變化,卻也意外地促成內心與過去的和解。一場溫馨的講座,以及熱心助人的師生,更增添了旅程的溫暖與感動。
車位被搶事件的分享,說明放下執著,反而能得到更好的結果。闡述生活中,看似吃虧,卻能意外獲得更理想安排的體悟。
到戶政事務所辦事後,接到辦事員來電提醒少收30元。因忙碌與遺忘,拖了半個月才請先生代為補繳。辦事員認真又細心,最終雙方一個鞠躬,成了溫暖的互動。這30元,承載了一份信任與日常的善意。
返鄉雲林東勢,一段尋根與告別的旅程。兒時記憶中的舊家、巷弄與人物,在時光流逝中產生變化,卻也意外地促成內心與過去的和解。一場溫馨的講座,以及熱心助人的師生,更增添了旅程的溫暖與感動。
車位被搶事件的分享,說明放下執著,反而能得到更好的結果。闡述生活中,看似吃虧,卻能意外獲得更理想安排的體悟。
到戶政事務所辦事後,接到辦事員來電提醒少收30元。因忙碌與遺忘,拖了半個月才請先生代為補繳。辦事員認真又細心,最終雙方一個鞠躬,成了溫暖的互動。這30元,承載了一份信任與日常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