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虧損到復興:英特爾的策略與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有關近期Intel CEO辭職的背景及影響,在本文的最後面供大家參考。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股票代號:INTC)成立於1968年7月18日,由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和高登·摩爾(Gordon Moore)共同創辦,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

作為全球最大的邏輯芯片製造商,英特爾為個人電腦和數據中心市場設計和製造微處理器,開創了x86架構,推動了摩爾定律下的半導體製造進步。

英特爾的產品線涵蓋中央處理器(CPU)、主機板晶片組、網卡、快閃記憶體和圖形處理器(GPU)等,廣泛應用於個人電腦、伺服器、物聯網、人工智慧和汽車等領域。

然而,英特爾在製造方面面臨挑戰,競爭對手如AMD、NVIDIA和台積電(TSMC)在市場上取得進展,導致英特爾的市場主導地位受到影響。

為應對挑戰,現任執行長派翠克·基辛格(Pat Gelsinger)專注於轉型,將英特爾定位為其他無廠半導體公司的晶片製造商,並進行重大投資以建設新設施。


英特爾(Intel)在2023年的營收組成如下:

1. 客戶運算事業群(Client Computing Group, CCG)

  • 產品範疇: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的處理器及相關元件。
  • 2023年營收:293億美元,較2022年減少8%。
  • 占總營收比例:約占英特爾總營收的54%。


2. 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事業群(Data Center and AI Group, DCAI)

  • 產品範疇:伺服器處理器和資料中心相關解決方案。
  • 2023年營收:155億美元,較2022年減少20%。
  • 占總營收比例:約占英特爾總營收的29%。


3. 網路與邊緣運算事業群(Network and Edge Group, NEX)

  • 產品範疇:網路基礎設施和邊緣運算解決方案。
  • 2023年營收:58億美元,較2022年減少31%。
  • 占總營收比例:約占英特爾總營收的11%。


4. 自動駕駛事業群(Mobileye)

  • 產品範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技術。
  • 2023年營收:21億美元,較2022年增長11%。
  • 占總營收比例:約占英特爾總營收的4%。


5. 晶圓代工服務事業群(Intel Foundry Services, IFS)

  • 產品範疇:為其他公司提供晶片製造服務。
  • 2023年營收:9.52億美元,較2022年增長103%。
  • 占總營收比例:約占英特爾總營收的2%。



產業趨勢

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處於快速變革之中,以下是近期的產業趨勢、技術發展、市場規模及成長率:

產業趨勢

  • 人工智慧(AI)與電動車(EV)驅動需求:AI和電動車的快速發展,顯著推動半導體產業成長。2024年,83%的半導體高階主管預期企業營收將增長,其中40%預計增幅超過10%。
  • 供應鏈多元化與地緣政治影響:各國政府積極投資半導體產業,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並減少對特定地區的依賴。例如,日本企業在半導體材料和製造設備方面具有優勢,政府也在加強投資以保持競爭力。

技術趨勢

  • 先進製程與封裝技術:晶圓代工的先進製程需求快速提升,特別是在AI應用的推動下。同時,2.5D/3D封裝市場預計在2023年至2028年間的年複合成長率達22%,顯示先進封裝技術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 AI應用擴展至個人裝置:AI技術不僅在資料中心發揮關鍵作用,未來將逐步整合至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等個人裝置,帶動相關半導體需求增長。

市場規模及成長率

  • 全球市場: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5,741億美元,年增長3.3%。然而,2023年受終端需求疲弱影響,預估市場規模降至5,151億美元,年減10.3%。展望2024年,隨著需求回溫,市場有望復甦。
  • 臺灣市場:2024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預計達4.17兆新台幣,年增長13.6%,顯示供應鏈走出高庫存陰霾,重回成長軌道。



近期發展與挑戰

近期,英特爾(Intel)在業務轉型和市場競爭方面經歷了多項重要發展與挑戰:

1. 業務重組與轉型

  • 晶圓代工業務獨立:英特爾計劃將其晶圓代工業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設立為內部獨立子公司,實現財務和管理的獨立性,旨在提升資本效率並加強市場競爭力。
  • 裁員與成本控制:為應對財務挑戰,英特爾宣布裁減約15%的員工,約1.5萬人,並推進100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包括出售部分資產和重組業務。


2. 技術合作與產品研發

  • 與AWS合作:英特爾擴大與亞馬遜AWS的戰略合作,計劃使用最先進的Intel 18A製程為AWS生產AI架構晶片,並共同投資客製化晶片設計,強化在雲端和AI領域的佈局。
  • AI晶片研發:英特爾下一代AI晶片Falcon Shores已完成設計定案,預計2025年底進入量產,將採用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與CoWoS技術,顯示其在高性能運算領域的積極投入。


3. 財務狀況與政府支持

  • 財務挑戰:英特爾近期財務表現不佳,第二季度淨虧損達16億美元,市值大幅縮水,面臨嚴峻的市場競爭和內部挑戰。
  • 政府援助討論:美國政府已低調商討若英特爾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的潛在備案,凸顯其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性。



財務狀況

英特爾(Intel)於2024年10月31日公布了2024財年第三季(7月至9月)的財務報告,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營收: 第三季營收為132.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但高於市場預期的130.2億美元。

毛利: 經調整後的本業毛利率為18%,低於前一季的38.7%,主要受30億美元製造資產減值損失影響。

淨利: 淨虧損為169.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淨利大幅下降,主要因重組相關費用和資產減值所致。

整體而言,英特爾在2024年第三季面臨營收下滑和淨虧損擴大的挑戰,主要受重組費用和資產減值影響。然而,營收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顯示出一定的市場韌性。


製造資產減值損失的背景與原因

製造資產減值損失是指企業評估其生產設施或設備的可回收價值(recoverable amount)時,發現其低於帳面價值,需進行減值處理。

英特爾在2024年第三季認列了30億美元的製造資產減值損失,其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1. 市場需求減弱
    • 全球PC和伺服器市場需求放緩,對高階晶片的需求下降,導致某些製造資產的利用率不足。
  2. 技術變革與資產淘汰
    • 新製程(如Intel 18A)推動下,部分舊設備或製程設施已不符合未來生產需求。
    • 技術轉型加速導致舊設備失去經濟效益。
  3. 地緣政治與供應鏈挑戰
    • 英特爾正在重新布局全球製造基地以應對地緣政治挑戰,可能導致部分設施或設備遭到淘汰或減值。
  4. 重組與業務縮減
    • 英特爾正在推進其晶圓代工業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的獨立化以及其他重組計劃,可能減少部分製造資產的使用。
  5. 全球競爭壓力
    • 面對AMD和台積電的激烈競爭,英特爾可能重新評估其資產投資策略,將資源集中於競爭力更高的領域。

影響

  • 財務層面: 減值損失直接影響英特爾的淨利潤,導致2024年第三季淨虧損擴大至169.9億美元。
  • 營運層面: 減值可能意味著英特爾加速淘汰低效資產,為新技術和高附加值業務騰出空間。

後續策略

  • 英特爾計劃專注於先進製程(如Intel 18A)和晶圓代工業務,並將資源投入高成長領域,如AI和資料中心市場,試圖扭轉不利局面並提升競爭力。


在2024年第三季度,英特爾(Intel)因認列約30億美元的製造資產減值損失,導致財務數據受到影響。若剔除該減值損失,調整後的財務數據如下:

營收

  • 維持在132.8億美元。

毛利與毛利率

  • 原報告毛利:約19.96億美元,毛利率約15.03%。
  • 調整後毛利:約49.96億美元,毛利率約37.62%。

淨利與淨利率

  • 原報告淨虧損:約169.84億美元,淨利率約-127.89%。
  • 調整後淨虧損:約139.84億美元,淨利率約-105.30%。

調整後的數據顯示,剔除製造資產減值損失後,英特爾的毛利和毛利率有所提升,淨虧損和淨利率也有所改善,但仍處於虧損狀態。


如何克服虧損

  1. 成本控制與效率提升
    • 裁員與重組:英特爾計劃通過裁員和資源重新分配,達成每年100億美元的成本削減目標。
    • 資產優化:淘汰低效設備,專注於高回報的製造設施和技術。
  2. 提高產能利用率
    • 接單增產:通過IFS爭取更多代工訂單,提升自有晶圓廠的產能利用率,分攤固定成本。
  3. 強化產品組合
    • 高毛利產品:專注於毛利率較高的產品線(如高性能伺服器晶片和AI晶片),逐步提高整體盈利能力。
  4. 市場份額奪回
    • 加強市場競爭力:快速推出技術創新產品以回應AMD和輝達(NVIDIA)的挑戰。
    • 價格競爭:在PC和資料中心市場適當調整價格策略,吸引更多客戶。
  5. 地緣政治應對與供應鏈優化
    • 全球製造布局:投資美國和歐洲的新晶圓廠,減少對亞洲製造的依賴。
    • 與政府合作:獲得更多補貼和資金支持,特別是來自《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和歐盟的資助。


競爭者分析

以下是英特爾(Intel)與其主要競爭對手在市值、營收、毛利率和淨利率等財務指標上的比較:

raw-image


以下是英特爾(Intel)與其主要競爭對手在技術層面的比較:

raw-image

分析:

  • 製程技術與電晶體架構:台積電和英特爾均計劃於2025年量產採用GAAFET架構的先進製程。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將採用奈米片技術,而英特爾的Intel 18A製程將導入RibbonFET技術。三星已在3奈米製程中導入GAAFET架構,但尚未大規模量產。
  • AI晶片產品:NVIDIA在AI晶片市場處於領先地位,其H200 AI晶片廣受市場採用。AMD計劃於2024年第四季推出MI325X,並於2025年下半年推出MI350,以競爭AI晶片市場。英特爾則推出Gaudi 3 AI加速器,採取積極的價格策略,試圖挑戰NVIDIA的市場地位。
  • 生態系統與軟體支援:NVIDIA的CUDA平台已建立成熟的生態系統,廣受開發者採用。AMD提供ROCm軟體工具包,支援AI開發。英特爾正加強其AI軟體生態系統,但相較於NVIDIA,仍有待提升。

總體而言,英特爾在製程技術上積極追趕,計劃於2025年導入先進的電晶體架構。在AI晶片市場,英特爾和AMD正努力推出新產品以挑戰NVIDIA的領先地位。然而,在生態系統和軟體支援方面,NVIDIA仍具優勢。


INTC未來展望

  1. 技術與製程
    • 將Intel 18A製程投入量產,重新建立製程技術領先地位。
    • 探索2.5D/3D封裝技術,提升產品性能。
  2. AI與資料中心
    • 加速Gaudi AI晶片市場滲透,目標於2025年前實現盈利。
    • 推出下一代Xeon伺服器處理器以奪回資料中心市場份額。
  3. 成本與效率
    • 持續削減成本,提升晶圓廠產能利用率。
    • 聚焦高毛利產品,如伺服器晶片和AI晶片。
  4. 市場拓展
    • 深入發展晶圓代工業務(IFS),吸引大客戶訂單。
    • 推動自動駕駛技術(Mobileye)與電動車市場的結合。
  5. 應對挑戰
    • 與台積電和NVIDIA等競爭者展開市場份額爭奪。
    • 加強軟體生態系統建設,吸引更多開發者。


2024/12/4 更新: CEO辭職的背景及影響

英特爾(Intel)執行長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於2024年12月2日宣布退休,結束了他近四年的領導任期。在此期間,英特爾面臨多重挑戰,包括製程技術落後、競爭對手壓力增大,以及市場份額下滑等問題。

辭職背景:

  • 製程技術落後: 英特爾在先進製程技術上被台積電(TSMC)和三星超越,導致產品競爭力下降。基辛格上任後提出「四年五節點」計劃,試圖在四年內推進五個製程節點,以重拾技術領先地位。然而,該計劃的進展未達預期,市場對其執行力產生質疑。
  • 競爭加劇: 在人工智慧(AI)和圖形處理器(GPU)領域,英特爾面臨來自輝達(Nvidia)和超微(AMD)的強大競爭。特別是輝達在AI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削弱了英特爾的市場份額。
  • 財務表現不佳: 基辛格任內,英特爾的財務表現持續下滑。2024年第三季度,英特爾報告虧損,股價較年初下跌近50%,成為費城半導體指數中表現最差的公司之一。
  • 內部管理問題: 基辛格的領導風格和戰略方向在公司內部引發爭議。他推動的組織重組和裁員計劃(包括裁減約15%的員工)對公司士氣產生負面影響。


影響分析:

  • 領導層變動: 基辛格的離職導致英特爾進入領導層過渡期。首席財務官大衛·辛澤(David Zinsner)和執行副總裁米歇爾·約翰斯頓·霍爾特豪斯(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被任命為臨時聯合執行長,董事會正在尋找永久接任者。
  • 戰略調整: 基辛格的離職可能導致英特爾重新評估其製造業務和產品策略。市場分析師認為,公司可能需要在製造和產品開發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甚至可能考慮與其他晶圓代工廠(如台積電)合作。
  • 市場信心: 基辛格的離職對投資者信心產生影響。消息公佈後,英特爾股價先升後降,反映市場對公司未來的不確定性。
  • 競爭態勢: 在AI和高性能計算領域,英特爾的競爭對手(如輝達和AMD)已取得領先地位。領導層的變動可能進一步影響英特爾在這些關鍵市場的競爭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資小白的沙龍
10會員
119內容數
分享投資相關、生活健康、商業管理等議題。
投資小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2025/03/31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2025/03/24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Thumbnail
2025/03/24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Thumbnail
2025/03/21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2025/03/21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英特爾作為全球最大的邏輯芯片製造商,專注於微處理器及其他半導體的設計與製造。面對來自AMD、NVIDIA及臺積電的激烈競爭,英特爾在2023年的營收表現不如預期,特別是在客戶運算和資料中心市場。英特爾積極推進業務轉型與重組,重點發展AI晶片及晶圓代工服務,並應對地緣政治及市場挑戰以恢復市場競爭力。
Thumbnail
英特爾作為全球最大的邏輯芯片製造商,專注於微處理器及其他半導體的設計與製造。面對來自AMD、NVIDIA及臺積電的激烈競爭,英特爾在2023年的營收表現不如預期,特別是在客戶運算和資料中心市場。英特爾積極推進業務轉型與重組,重點發展AI晶片及晶圓代工服務,並應對地緣政治及市場挑戰以恢復市場競爭力。
Thumbnail
上週,英特爾公布最新一季的財報。然而,英特爾的財報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不僅是強調『美國製造』的晶圓代工利潤下滑,或是在目前最紅的AI領域中默默淡出,更重要的是英特爾在自己最強的護城河—『PC 晶片』上,推出災難性的產品,可能會把英特爾的主要獲利一併丟掉。
Thumbnail
上週,英特爾公布最新一季的財報。然而,英特爾的財報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不僅是強調『美國製造』的晶圓代工利潤下滑,或是在目前最紅的AI領域中默默淡出,更重要的是英特爾在自己最強的護城河—『PC 晶片』上,推出災難性的產品,可能會把英特爾的主要獲利一併丟掉。
Thumbnail
處理器龍頭英特爾($𝐢𝐧𝐭𝐜)昨天公佈了2023Q1財報 🟢營收rev: 117.2億美元優於預期110.4億美元➡️beat 🟢EPS: -0.04美元優於預期-0.14美元➡️beat 🔘PC晶片部門:個人電腦出貨量下滑29%至5690萬台 ➡️收入58億美元-37.6% 🔘數
Thumbnail
處理器龍頭英特爾($𝐢𝐧𝐭𝐜)昨天公佈了2023Q1財報 🟢營收rev: 117.2億美元優於預期110.4億美元➡️beat 🟢EPS: -0.04美元優於預期-0.14美元➡️beat 🔘PC晶片部門:個人電腦出貨量下滑29%至5690萬台 ➡️收入58億美元-37.6% 🔘數
Thumbnail
快速總覽 Intel 公佈的 2022 年度第二季財報
Thumbnail
快速總覽 Intel 公佈的 2022 年度第二季財報
Thumbnail
老牌晶片巨人 Intel,在過去這兩年一直跌跌撞撞,無論是競爭對手 AMD 的重新奮起,或者是 ARM 生態系的挑戰,都讓英特爾面臨極大的危機。
Thumbnail
老牌晶片巨人 Intel,在過去這兩年一直跌跌撞撞,無論是競爭對手 AMD 的重新奮起,或者是 ARM 生態系的挑戰,都讓英特爾面臨極大的危機。
Thumbnail
Intel(NASDAQ: INTC)在前幾週公佈了2021Q4的財報,距離Intel的新CEO Pat Gelsinger提出IDM2.0計畫也已經屆滿一年,我認為這是一個聊聊Intel 2021年的營運狀況並且猜測未來發展的好時機。
Thumbnail
Intel(NASDAQ: INTC)在前幾週公佈了2021Q4的財報,距離Intel的新CEO Pat Gelsinger提出IDM2.0計畫也已經屆滿一年,我認為這是一個聊聊Intel 2021年的營運狀況並且猜測未來發展的好時機。
Thumbnail
英特爾(Intel Corporation)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首家推出x86架構中央處理器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個產業的銷售與市占率明顯下滑許多,唯獨資訊產業、半導體產業呈現出反指標的狀態。因為疫情導致大家都在家中,使用3C產品的時間相對多出
Thumbnail
英特爾(Intel Corporation)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首家推出x86架構中央處理器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個產業的銷售與市占率明顯下滑許多,唯獨資訊產業、半導體產業呈現出反指標的狀態。因為疫情導致大家都在家中,使用3C產品的時間相對多出
Thumbnail
Intel 特寫,攝影師:Pok Rie,連結:Pexels 大綱: 1.我們將再次成為晶片的領導者 2.英特爾的介紹 3.高登·摩爾 4.摩爾定律  語音網誌: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b5pBV6 1.英特爾CEO:我們將再次成為芯片領導者 2021年7月28
Thumbnail
Intel 特寫,攝影師:Pok Rie,連結:Pexels 大綱: 1.我們將再次成為晶片的領導者 2.英特爾的介紹 3.高登·摩爾 4.摩爾定律  語音網誌: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b5pBV6 1.英特爾CEO:我們將再次成為芯片領導者 2021年7月28
Thumbnail
法說會短評 新任CEO蓋爾辛格先生認為半導體業迎來十年的增長期。 IDM2.0 的代工服務將在美國與歐洲個別投入200億美元,英特爾將結合自身與客戶的知識產權,來為客戶共同設計,創造一個獨特的競爭差異。 美國創新和競爭法案將是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努力的一個助力。目前歐盟政府、客
Thumbnail
法說會短評 新任CEO蓋爾辛格先生認為半導體業迎來十年的增長期。 IDM2.0 的代工服務將在美國與歐洲個別投入200億美元,英特爾將結合自身與客戶的知識產權,來為客戶共同設計,創造一個獨特的競爭差異。 美國創新和競爭法案將是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努力的一個助力。目前歐盟政府、客
Thumbnail
對於目前Intel CEO的一些決策上,完全看不出投資英特爾的價值,但是以目前的股價來說對於AJEOSSI 有些吸引力, 具體投資理由: 因成長性不佳,所以天花板(股價高點)是固定的,在天花板不變的條件下,下跌反而讓獲利出現空間。
Thumbnail
對於目前Intel CEO的一些決策上,完全看不出投資英特爾的價值,但是以目前的股價來說對於AJEOSSI 有些吸引力, 具體投資理由: 因成長性不佳,所以天花板(股價高點)是固定的,在天花板不變的條件下,下跌反而讓獲利出現空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