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史》公元前104年 羅馬將軍蓋烏斯·馬略(Gaius Marius)進行了一場軍事改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04 bce

General Gaius Marius reforms the roman army Marius allowed the landless poor to join the army, organizing it into cohorts (of around 480 men) and legions (of around 5,500).

在公元前104年,羅馬將軍蓋烏斯·馬略(Gaius Marius)進行了一場徹底的軍事改革,對羅馬軍隊的結構和招募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

馬略打破了過去僅限於有財產者服役的規則,首次允許無地貧民加入軍隊,為這些社會底層人士提供了穩定的收入和未來的土地獎勵。此舉不僅壯大了羅馬的軍事力量,還增加了軍隊的忠誠度,因為士兵對指揮官產生了依賴感,而非對羅馬元老院。

在組織方面,他將軍隊重新編制為由約480名士兵組成的「步兵大隊」(cohort),而每支軍團(legion)由約5,500名士兵構成,極大地提升了戰鬥力和靈活性。這些改革不僅使羅馬軍隊在日後的戰役中屢戰屢勝,也為共和國轉變為帝國奠定了基礎。馬略的改革被認為是羅馬軍事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raw-image


蓋烏斯·馬略(Gaius Marius,前157年-前86年)是古羅馬共和國後期的一位傑出政治家與軍事將領。他出生於意大利中部的小城阿爾皮努姆,家庭背景普通,但憑藉自身的才能步入政壇,成為一位「新人」(novus homo)——首位在家族中當選執政官的人。

軍事改革與功績

馬略以其軍事改革而聞名於世。他於前107年首次當選執政官,隨即對羅馬軍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些改革徹底改變了羅馬軍事結構:

  1. 招募無產階級:他取消了兵員的財產資格限制,使窮人也能參軍,形成一支職業化的軍隊。
  2. 標準化裝備:統一士兵裝備,減少了部隊內的差異,提高了作戰效率。
  3. 退伍福利:允諾退役士兵土地分配,增強士兵的忠誠心。

這些改革不僅增強了羅馬軍事實力,也使軍隊對將領個人更加忠誠,成為後來羅馬內戰的重要因素。

在軍事上,馬略七次當選執政官,創下紀錄。他在對抗日耳曼部落(如金布里人與條頓人)的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成功保護了羅馬的邊界安全。此外,他還參與了對努米底亞的戰爭(即朱古達戰爭),最終俘虜努米底亞國王朱古達,鞏固了自己的威望。

政治生涯與衝突

馬略在政壇上的崛起引發了與元老院的矛盾。他屢次利用平民派的支持對抗貴族派,並與其宿敵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蘇拉(Lucius Cornelius Sulla)展開了激烈鬥爭。兩人之間的爭權對立為後來的羅馬內戰埋下伏筆。

在前86年,馬略第七次當選執政官,但不久後便病逝,結束了其波瀾壯闊的一生。

歷史評價

蓋烏斯·馬略被認為是羅馬歷史上一位關鍵性人物。他的改革奠定了羅馬帝國的軍事基礎,但也使軍事將領權力過大,削弱了共和國的穩定性。他的功過相互交織,使得後人對他的評價充滿爭議。

馬略是一位憑實力改變羅馬命運的平民英雄,同時也是羅馬共和國內部紛亂的先聲。


104 BCE,正值中國的 西漢時期,具體來說是漢武帝劉徹的統治時期(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皇帝,以積極推行改革和擴張疆域著稱。

當時,西漢正處於強盛的階段,漢武帝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例如與匈奴作戰,派張騫出使西域,並建立了絲綢之路。與此同時,羅馬共和國則由蓋烏斯·馬略推行軍事改革,為羅馬帝國的後續崛起奠定基礎。兩大文明雖然相隔遙遠,但都在塑造世界歷史的進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avatar-img
5會員
412內容數
無聊攪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uh Tom的啦滴賽 的其他內容
138bce China’s Han emperor Wu sends out an envoy, Zhang Qian, whose findings usher in an era of westward expansion 公元前146年到前138年間,正值中國漢朝的西漢時期,歷史風雲變
146 bce destruction of carthage After the Carthaginians attacked neighbouring Numidia, a Roman army led by the consul Scipio Aemilianus landed in Nort
146 bce The Romans destroy Corinth and annexe Greece to the province of Macedonia 公元前146年,羅馬人摧毀了科林斯,將希臘併入馬其頓行省,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科林斯當時是希臘的重要城市之一,以其繁榮的經濟和文化
以下是以幽默手法改寫的《Silk》簡介和摘要: 簡介 大家知道嗎?在我們的日常衣櫥裡,可能藏著一位「養蠶達人」的故事!《Silk》這本書就像一趟穿越時空的「絲綢大冒險」,從史前巨蠶一路講到今天的尖端科技,讓你大開眼界。如果你以為蠶寶寶只是默默吃桑葉、吐絲、變蛾,那你可能錯過了人類對絲綢的狂熱:
大約西元前150年左右,巨蛇丘 (Great Serpent Mound) 由北美東部森林地區的阿迪納(Adena)文化建造而成。阿迪納人是一個古老的土著民族,他們的村落通常由圓形房屋組成。他們以狩獵鹿與駝鹿為生,同時也擅長採集可食用的野生草類,並耕種南瓜與冬南瓜等作物。 巨蛇丘被認為是阿迪納
馬加比起義(167–160 BCE)是一場猶太人反抗塞琉古帝國的重要起義,由猶大·馬加比(Judas Maccabaeus)及其兄弟領導。 這場起義是對塞琉古統治者安條克四世(Antiochus IV Epiphanes)壓迫性政策的回應。該政策禁止猶太人在猶地亞和撒馬利亞地區的宗教活動。
138bce China’s Han emperor Wu sends out an envoy, Zhang Qian, whose findings usher in an era of westward expansion 公元前146年到前138年間,正值中國漢朝的西漢時期,歷史風雲變
146 bce destruction of carthage After the Carthaginians attacked neighbouring Numidia, a Roman army led by the consul Scipio Aemilianus landed in Nort
146 bce The Romans destroy Corinth and annexe Greece to the province of Macedonia 公元前146年,羅馬人摧毀了科林斯,將希臘併入馬其頓行省,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科林斯當時是希臘的重要城市之一,以其繁榮的經濟和文化
以下是以幽默手法改寫的《Silk》簡介和摘要: 簡介 大家知道嗎?在我們的日常衣櫥裡,可能藏著一位「養蠶達人」的故事!《Silk》這本書就像一趟穿越時空的「絲綢大冒險」,從史前巨蠶一路講到今天的尖端科技,讓你大開眼界。如果你以為蠶寶寶只是默默吃桑葉、吐絲、變蛾,那你可能錯過了人類對絲綢的狂熱:
大約西元前150年左右,巨蛇丘 (Great Serpent Mound) 由北美東部森林地區的阿迪納(Adena)文化建造而成。阿迪納人是一個古老的土著民族,他們的村落通常由圓形房屋組成。他們以狩獵鹿與駝鹿為生,同時也擅長採集可食用的野生草類,並耕種南瓜與冬南瓜等作物。 巨蛇丘被認為是阿迪納
馬加比起義(167–160 BCE)是一場猶太人反抗塞琉古帝國的重要起義,由猶大·馬加比(Judas Maccabaeus)及其兄弟領導。 這場起義是對塞琉古統治者安條克四世(Antiochus IV Epiphanes)壓迫性政策的回應。該政策禁止猶太人在猶地亞和撒馬利亞地區的宗教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英語的士兵「Soldier」,來自於拉丁語「Solidus」。這其實是從羅馬帝國晚期,戴克里先時代開始發行的羅馬金幣。在帝國希臘化後,又叫Nomisma(νόμισμα,意思就是硬幣)。 Solidus的純度非常高,而且相當穩定。發行近八百年,一直是歐洲主要的國際通貨。直到十一世紀純度才漸行降低,
Thumbnail
由於前陣子很多人有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伊斯蘭與東羅馬的初次大對決:雅爾穆克之戰,東羅馬究竟動員多少人? 這場劃時代的大決戰,兵力紀載分歧極大。在天花板,有伊斯蘭天文數字的「羅馬二十萬大軍」。想當然耳,這是極度誇張的數字,不足為信。 排行第二的,則是東羅馬自己給出的數字,十四萬人。包括羅馬軍
先說,浮報戰力不是東亞的專利。東羅馬全盛時期的軍力號稱在十五萬……到三十萬上下。相差十五萬人,你看這戰力差距多大。 膨脹己方戰力之外,虛報敵人戰力也是項傳統藝術。東羅馬和其東方宿敵的記載,習慣上都會互稱敵人戰力多麼雄厚,幾十萬人之類的。如此這般,打贏了爭功,輸了可諉過。浮報軍力,輸贏都毫無損失。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中後期,為了因應過長的邊界和控制疆界外的部族,羅馬帝國向特定幾支部族提供經濟援助、乃至允許他們定居在邊界內,反過來他們必須提供作戰部隊,為帝國跟其他部族戰鬥。這種措施,在當時就叫做「Foederati」,意思是由條約綁定的人民或城市。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作為領土廣袤的大帝國,「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其兵源組成時常相當複雜。 除了主體希臘人外,東方邊境的亞美尼亞人,也常是帝國軍隊的骨幹。 在這之外,帝國還常常雇用大批的外族傭兵。帝國國庫和宮廷頭銜,足夠誘惑許多外族為帝國出生入死。 例如,當查士丁尼一世最著名的大將,貝利薩留,在東方邊境堡壘達拉(
Thumbnail
在東亞的歷史上,我們可能常常會在教科書上看到「屯田制」,讓士兵務農,自給自足的軍事制度。大漢搞過屯田。大唐的均田制,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屯田。 但這種設想,當然不是只有東亞文明能想到。地球另一端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也有一套類似的系統:thémata,中文又翻譯成軍區制。 在拜占庭帝國的各大軍區中
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政權是羅馬帝國,任何勢力的興起必然以武力強盛為基本,羅馬軍團以軍法嚴明、武器精良、訓練有素著稱,她改良了希臘人方陣的戰術傳統而所向披靡,這意味著軍人團結在一起成為了一部看得到的戰爭機器。 現代戰爭卻非如此,只要一顆毀滅性的爆炸落在這個軍團上,戰爭機器便即時崩塌,最新近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英語的士兵「Soldier」,來自於拉丁語「Solidus」。這其實是從羅馬帝國晚期,戴克里先時代開始發行的羅馬金幣。在帝國希臘化後,又叫Nomisma(νόμισμα,意思就是硬幣)。 Solidus的純度非常高,而且相當穩定。發行近八百年,一直是歐洲主要的國際通貨。直到十一世紀純度才漸行降低,
Thumbnail
由於前陣子很多人有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伊斯蘭與東羅馬的初次大對決:雅爾穆克之戰,東羅馬究竟動員多少人? 這場劃時代的大決戰,兵力紀載分歧極大。在天花板,有伊斯蘭天文數字的「羅馬二十萬大軍」。想當然耳,這是極度誇張的數字,不足為信。 排行第二的,則是東羅馬自己給出的數字,十四萬人。包括羅馬軍
先說,浮報戰力不是東亞的專利。東羅馬全盛時期的軍力號稱在十五萬……到三十萬上下。相差十五萬人,你看這戰力差距多大。 膨脹己方戰力之外,虛報敵人戰力也是項傳統藝術。東羅馬和其東方宿敵的記載,習慣上都會互稱敵人戰力多麼雄厚,幾十萬人之類的。如此這般,打贏了爭功,輸了可諉過。浮報軍力,輸贏都毫無損失。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中後期,為了因應過長的邊界和控制疆界外的部族,羅馬帝國向特定幾支部族提供經濟援助、乃至允許他們定居在邊界內,反過來他們必須提供作戰部隊,為帝國跟其他部族戰鬥。這種措施,在當時就叫做「Foederati」,意思是由條約綁定的人民或城市。
Thumbnail
大家好。近期陸續收到許多讀者的意見表示「拜占庭感覺好像弱弱的?」其實在十一世紀前,拜占庭的軍力一點也不弱。一言以蔽之,就是強在「齊全」二字: 全甲騎兵、弓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弓手、標槍手、攻城器具、乃至於海軍,一應俱全,還有超硬的防禦工事。要是有缺,那就雇用傭兵來補(例如弓騎兵)。八世紀後,精銳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作為領土廣袤的大帝國,「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其兵源組成時常相當複雜。 除了主體希臘人外,東方邊境的亞美尼亞人,也常是帝國軍隊的骨幹。 在這之外,帝國還常常雇用大批的外族傭兵。帝國國庫和宮廷頭銜,足夠誘惑許多外族為帝國出生入死。 例如,當查士丁尼一世最著名的大將,貝利薩留,在東方邊境堡壘達拉(
Thumbnail
在東亞的歷史上,我們可能常常會在教科書上看到「屯田制」,讓士兵務農,自給自足的軍事制度。大漢搞過屯田。大唐的均田制,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屯田。 但這種設想,當然不是只有東亞文明能想到。地球另一端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也有一套類似的系統:thémata,中文又翻譯成軍區制。 在拜占庭帝國的各大軍區中
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政權是羅馬帝國,任何勢力的興起必然以武力強盛為基本,羅馬軍團以軍法嚴明、武器精良、訓練有素著稱,她改良了希臘人方陣的戰術傳統而所向披靡,這意味著軍人團結在一起成為了一部看得到的戰爭機器。 現代戰爭卻非如此,只要一顆毀滅性的爆炸落在這個軍團上,戰爭機器便即時崩塌,最新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