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是以教學目的,簡化需要大量閱讀才能歸納的重點,將戰略學之複雜轉成易於理解全貌的專欄。
以下全文還是要請讀者對照前兩篇已有的
大圖1來閱讀(請點開連結去看,這次就不佔版面了),本篇來到近代。
近代戰略思想
A. 決定戰略進入近代的關鍵,並不是熱兵器的出現,早期火槍運用不方便,射程精度都不足。一般認為以拿破崙戰爭作為近代戰略的起點,原因多半指向兩個,一個是法國大革命,民族國家的興起;另一個是徵兵制的出現。
筆者個人認為,各國進入徵兵制後,才能算是進入近代戰略。因為徵兵制能夠實行,表示戶籍制度完整,國家也有強制力徵得到兵,國民對徵兵保衛國家並不排斥。這更代表,此時君權神授的思維在徵兵制國家已經徹底消失,宗教權威與政府權力被切分,君主不僅可以被其他貴族更迭,甚至被人民撤換。就組織的角度來說,說明組織的最高層並非不可或缺,只要政府組織運作正常,國家就能自行運轉。
用現代的比喻就是,國家這一台汽車已經是半自動駕駛,沒有遇到突發交通狀況,駕駛打瞌睡都沒問題。君王、政府領導層,能做的是在汽車電腦上輸入地圖目標,以及緊急時候可以掌握方向盤,改為手動駕駛。圖14代表近代國家中,軍隊組織與政府的相對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從中世紀到近代的最大差異,就是政府組織的複雜度大為提高,而君王的權力越來越只有象徵性,且收入變成要隸屬於國家的一部分,形同編列的預算。國家的實權轉移到由貴族、上流階級與技術專家組成的政府,軍隊實際上是由政府控制,但名義上效忠君王,是君主的軍隊。
簡單的說,不給人民權力,人民為何要替國家犧牲奉獻?
徵兵制代表什麼?
B. 而能夠實行徵兵制,必須要有一些前提出現,如民族國家理論、官僚層級組織、專業軍需工廠、金融體制出現等等。不同的國家進入這階段有先後,但若沒有充分的條件,則徵兵制無異於軍隊出外拉伕,所以筆者才會認為,有效的徵兵制度,表示整代人思想都轉變,其戰略思想也會有變化。
徵兵能讓軍隊規模開始到十萬級,甚至接近現代達到了百萬,如此龐大的軍隊,卻不會出現擁兵自重的私兵,表示國家認同取代對個人、貴族家的效忠,王室與其說是依照血緣必須的存在,不如說只是政府組織中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徵兵制代表民主的開端,一人一槍代換成一人一票,平民服兵役,青春耗在軍隊中,薪水少的可以,要如何讓士兵接受這個國家的虛幻概念?放權就是初步,君權神授的王權,在中世紀到近代的過程中,轉移到由貴族與專家組成的仕紳階級。職業工會與仕紳的崛起,來自於專業技能的需要,除了傳統上的冶金與農工技術,金融與管理技術的需求也很重要,當國家如此龐大,國王就不可能獨裁,權力一旦釋放,就再也收不回來。
政府之所以要放權,納入技術專家,以及有錢的上流階層,背後有很實際的因素。戰爭已經是科學了,沒有各種技術專業,沒有科學家與金融家的支持,就不會發展新型的武器裝備。君王與貴族,本身沒有相關專業,在科學戰爭中就沒有話語權,加上工廠與巨型城市的出現,資本化的集中,產生大資本家,資本家的資產跟國家息息相關,自然會參與政治,在戰爭中不缺席,以保障自己。
這種制度,配合糧食增產、醫學進步的結果,就是人口快速增加,徵兵的數量極為龐大。幾乎所有略具規模的國家,常備軍都超過十萬,還有邊境長期輪調駐守的需要,這對後勤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國家必須提供穩定的物資與薪水,軍組織也需要數字化管理。銀行學在此開始進入軍隊管理的項目,沒有這些對數字很敏感的專家,就無法規畫軍隊長期運作。
軍隊與企業──規格化、管理學等發展
C. 數以十萬計的軍隊,又要切割成不同大小的戰略、戰術單位,還得要便於裝備統一,就要標準化。我們今天常用的連、營、團、師、軍、軍團等概念,就是從近代開始產生,使用規格相同的裝備,穿著一致的軍服,意義就在軍隊編制的規格化。各國的軍制大同小異,但從細緻處這也可以看出背後的思維,這都便於我們觀察,其最高指導戰略原則為何。
軍隊編制來自於經驗,絕對不是紙上作業,現代戰術基本單位是「連」,近代軍隊的人數從80到200都有過,為何會是這個人數?因為正常人,能夠直接管理的人數上限就差不多是這樣。如果你很難理解,可以去問學校班導,他要記起來每個同學的姓名、擅長科目、個性等等,需要多久時間?了解後,讓同學組織園遊會的攤位,挑選運動會的參加項目,老師需不需要去控制一下?
圖16 假設沒有分層組織,直接對每一個士兵下令的話
D. 此時戰場已經開始由砲兵主宰,拿破崙就是炮兵出身,大砲的威力可以毀掉要塞跟野戰工事,使用霰彈更可以瞬間破壞敵兵陣型。砲兵的生產技術,除了冶金以外還有各種物理化學知識,彈道計算更需要學基礎力學。當在軍隊中可以學習到比社會更多的專業技能,就會吸納優秀的人才,而這些人才回歸社會後呢?
他們會從事跟軍隊專業有相關的工作,有能力的高手,會有從軍的人脈。近代的狀況是,貴族軍官退伍後,用家族資產從商,找從軍時認識的同袍,以及士官兵中優秀的專家。這群人中有階級上下但也重專業能力,再結合當代原有的商業型態後,出現了近代的公司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