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隱形風險? 地緣政治下的中國供應鏈重構,工研院歐宜佩博士座談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 全球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重組:挑戰與機遇
  • 文章重點摘要:
    1. 地緣政治與川普政策加劇全球政經不確定性,供應鏈加速從中國分散,形成「中國+1」策略。
    2. 供應鏈管理整合成為企業應對變局的核心,電子、紡織、汽車等產業受影響尤甚。
    3. 雖美中貿易脫鉤趨勢明顯,但供應鏈依賴性難以完全消除,企業需靈活應對地緣政治與市場需求變化。

文章段落資訊整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14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投行觀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43會員
264內容數
很高興能夠成為你實踐財富自由的第一步,歡迎瀏覽進階訂閱方案 原價每天不到5元,CP值最高,超越報紙資訊的法人投行分析。 精簡快速分享投行法人研究及操盤思維 希望能讓你我用最少時間、精力、資金洞察近期金融市場的變化與重點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分析師的市場觀點 的其他內容
 SoIC技術與Hybrid Bonding引領3D IC封裝未來 b. 文章重點摘要 SoIC技術透過Hybrid Bonding實現多晶片整合,提供高效能與高密度的3D IC封裝。 與2.5D IC相比,3D IC具備更短的訊號傳輸距離與更高的頻寬,但製程難度與散熱挑戰仍待克服。 未來趨
摘要 (Abstract) 根據摩根大通的分析報告,NVDA Blackwell 的液體冷卻伺服器經歷了供應鏈問題的解決進展,特別是在漏液檢測和冷卻元件設計上的優化,此舉有助於GB200伺服器機架在2025年初進行大規模生產。報告中分析了美國主要供應方在冷卻元件(如冷卻板和歧管)的市場佔有,以及O
摘要 總結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投資展望,重點強調在全球巨變下新的投資增長引擎,包括亞太地區的機會、顛覆性技術、氣候行動和社會變遷。其中,美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亞洲國家的政策刺激被認為是2025年的主要推動力,不同地區的經濟政策與結構性趨勢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機會。此外,文件建議積極配置於全球股票、私人
摘要 (Abstract) 這份來自外資券商的報告回顧了本十年的發展,包括股市增長、經濟穩定及科技突破,同時指出其間面臨的全球疫情、戰爭爆發及社會挑戰等重大問題。本報告特別關注未來幾年的重要趨勢,如美國政治變革、利率下降、人工智慧以及能源和資源領域的創新,並提供對應的財務建議,旨在協助客戶實現其金
摘要 (Abstract) 2025年的展望報告指出,全球經濟穩健增長,儘管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和全球宏觀經濟不穩定性持續影響市場,但市場在2024年依然達成強勁收益。投資者可通過利用全球貨幣政策的放寬,以及加速的資本投資(尤其是人工智慧領域),實現更優質的回報。同時,透過收入來源及多樣化配置來保護財
摘要 本文是一份關於 GC 科技公司於 2025 年不同地區生產與收入曝光度的詳細分析。重點探討相關公司在地理生產分佈上的分化策略,以及對美國市場收入的影響。文中引用了高盛的研究數據,提供了各公司在多地區的生產能力與收入分佈預測,並突顯了多樣化產能的趨勢與風險管理策略。 關鍵點 文中列出 GC
 SoIC技術與Hybrid Bonding引領3D IC封裝未來 b. 文章重點摘要 SoIC技術透過Hybrid Bonding實現多晶片整合,提供高效能與高密度的3D IC封裝。 與2.5D IC相比,3D IC具備更短的訊號傳輸距離與更高的頻寬,但製程難度與散熱挑戰仍待克服。 未來趨
摘要 (Abstract) 根據摩根大通的分析報告,NVDA Blackwell 的液體冷卻伺服器經歷了供應鏈問題的解決進展,特別是在漏液檢測和冷卻元件設計上的優化,此舉有助於GB200伺服器機架在2025年初進行大規模生產。報告中分析了美國主要供應方在冷卻元件(如冷卻板和歧管)的市場佔有,以及O
摘要 總結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投資展望,重點強調在全球巨變下新的投資增長引擎,包括亞太地區的機會、顛覆性技術、氣候行動和社會變遷。其中,美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亞洲國家的政策刺激被認為是2025年的主要推動力,不同地區的經濟政策與結構性趨勢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機會。此外,文件建議積極配置於全球股票、私人
摘要 (Abstract) 這份來自外資券商的報告回顧了本十年的發展,包括股市增長、經濟穩定及科技突破,同時指出其間面臨的全球疫情、戰爭爆發及社會挑戰等重大問題。本報告特別關注未來幾年的重要趨勢,如美國政治變革、利率下降、人工智慧以及能源和資源領域的創新,並提供對應的財務建議,旨在協助客戶實現其金
摘要 (Abstract) 2025年的展望報告指出,全球經濟穩健增長,儘管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和全球宏觀經濟不穩定性持續影響市場,但市場在2024年依然達成強勁收益。投資者可通過利用全球貨幣政策的放寬,以及加速的資本投資(尤其是人工智慧領域),實現更優質的回報。同時,透過收入來源及多樣化配置來保護財
摘要 本文是一份關於 GC 科技公司於 2025 年不同地區生產與收入曝光度的詳細分析。重點探討相關公司在地理生產分佈上的分化策略,以及對美國市場收入的影響。文中引用了高盛的研究數據,提供了各公司在多地區的生產能力與收入分佈預測,並突顯了多樣化產能的趨勢與風險管理策略。 關鍵點 文中列出 GC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vasion of Ukraine, specifically before the invasion in full-s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中共國操縱性、超限戰及其對美國和臺灣的影響,並提出了應對策略,如貿易戰和社群媒體限制等。提醒臺灣務必警覺中共國的陰謀,並考慮相應的對策。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2021/3/12奈伊(Joseph Nye)近日撰文指明,美中權力移轉現象固然是事實,但雙方切忌過度自信與誇大恐懼,否則仍有夢遊(sleepwalking)掉進大戰的危險。尤其是美國正流行一些誇大自己沒落、或高估中國擴張能力的論點。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這篇文章是關於全球風險評估報告20240108的翻譯文章,報導了美國、中東、烏克蘭、人工智慧、流氓軸心、中國經濟和日本等地的風險。
Thumbnail
2023/11/23 美方分析指出,由於大陸經濟嚴峻,美中經濟差距從縮小轉向拉大,東升西降不再樂觀。美國對華「競勝」基於這種新判斷,將走向「箱型管理」,即下不破底:會有衝突,但絕不意外開戰;上不觸頂:可有合作,但不讓中國重新縮小差距。同時,中國也逐漸形成對美雙底線政策,一樣是上不破頂,絕不讓...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vasion of Ukraine, specifically before the invasion in full-s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中共國操縱性、超限戰及其對美國和臺灣的影響,並提出了應對策略,如貿易戰和社群媒體限制等。提醒臺灣務必警覺中共國的陰謀,並考慮相應的對策。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2021/3/12奈伊(Joseph Nye)近日撰文指明,美中權力移轉現象固然是事實,但雙方切忌過度自信與誇大恐懼,否則仍有夢遊(sleepwalking)掉進大戰的危險。尤其是美國正流行一些誇大自己沒落、或高估中國擴張能力的論點。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這篇文章是關於全球風險評估報告20240108的翻譯文章,報導了美國、中東、烏克蘭、人工智慧、流氓軸心、中國經濟和日本等地的風險。
Thumbnail
2023/11/23 美方分析指出,由於大陸經濟嚴峻,美中經濟差距從縮小轉向拉大,東升西降不再樂觀。美國對華「競勝」基於這種新判斷,將走向「箱型管理」,即下不破底:會有衝突,但絕不意外開戰;上不觸頂:可有合作,但不讓中國重新縮小差距。同時,中國也逐漸形成對美雙底線政策,一樣是上不破頂,絕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