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重組:挑戰與機遇
- 文章重點摘要:
- 地緣政治與川普政策加劇全球政經不確定性,供應鏈加速從中國分散,形成「中國+1」策略。
- 供應鏈管理整合成為企業應對變局的核心,電子、紡織、汽車等產業受影響尤甚。
- 雖美中貿易脫鉤趨勢明顯,但供應鏈依賴性難以完全消除,企業需靈活應對地緣政治與市場需求變化。
付費限定
隱形風險? 地緣政治下的中國供應鏈重構,工研院歐宜佩博士座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14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投行觀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分析師的市場觀點
262會員
1.2K內容數
很高興能夠成為你實踐財富自由的第一步,歡迎瀏覽進階訂閱方案
原價每天不到5元,CP值最高,超越報紙資訊的法人投行分析。
精簡快速分享投行法人研究及操盤思維
希望能讓你我用最少時間、精力、資金洞察近期金融市場的變化與重點分享。
分析師的市場觀點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摘要
該報告分析了Airtac(1590.TW)的財務表現與未來預測,重點包括2024年至2027年的營收與利潤增長、現金流與資本支出管理,以及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指標。報告指出,公司營收與EBITDA預計將持續增長,且自由現金流穩健,同時ESG指標顯示其在碳排放與治理結構上的進展。目標股價

2025/04/30
摘要
該報告分析了Airtac(1590.TW)的財務表現與未來預測,重點包括2024年至2027年的營收與利潤增長、現金流與資本支出管理,以及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指標。報告指出,公司營收與EBITDA預計將持續增長,且自由現金流穩健,同時ESG指標顯示其在碳排放與治理結構上的進展。目標股價

2025/04/30
摘要
台積電(TSMC)在2025年4月23日舉行的北美技術研討會中,分享了A14製程、先進封裝技術擴展路線圖及特殊製程等關鍵技術更新。儘管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存在,台積電憑藉半導體內容驅動的成長,尤其在AI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強勁需求,使其在產業低迷期仍可能表現優異。報告重申對台積電的「買入

2025/04/30
摘要
台積電(TSMC)在2025年4月23日舉行的北美技術研討會中,分享了A14製程、先進封裝技術擴展路線圖及特殊製程等關鍵技術更新。儘管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存在,台積電憑藉半導體內容驅動的成長,尤其在AI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強勁需求,使其在產業低迷期仍可能表現優異。報告重申對台積電的「買入

2025/04/30
摘要
摩根大通對台灣半導體設備製造商Kinik(1560.TW)持樂觀態度,認為其2025年第一季毛利率將優於預期,且長期展望穩健。報告指出,Kinik近期股價表現不佳已反映負面因素,如N2製程放緩與宏觀不確定性,但潛在催化劑包括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受益於SBU利潤回升)及未來DBU客戶拓展。此外

2025/04/30
摘要
摩根大通對台灣半導體設備製造商Kinik(1560.TW)持樂觀態度,認為其2025年第一季毛利率將優於預期,且長期展望穩健。報告指出,Kinik近期股價表現不佳已反映負面因素,如N2製程放緩與宏觀不確定性,但潛在催化劑包括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受益於SBU利潤回升)及未來DBU客戶拓展。此外

你可能也想看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川普高關稅政策旨在應對美國36兆美元債務壓力與貿易逆差,透過財政收入、供應鏈重構與地緣談判鞏固美元霸權。未來可能走向妥協調整,投資者應增持黃金、比特幣,聚焦美國製造業與盟友市場,臺灣企業需轉向非美市場並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同時對沖臺幣貶值風險,靈活應對貿易戰與市場波動。

川普高關稅政策旨在應對美國36兆美元債務壓力與貿易逆差,透過財政收入、供應鏈重構與地緣談判鞏固美元霸權。未來可能走向妥協調整,投資者應增持黃金、比特幣,聚焦美國製造業與盟友市場,臺灣企業需轉向非美市場並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同時對沖臺幣貶值風險,靈活應對貿易戰與市場波動。

川普高關稅政策反映美國債務壓力與美元霸權危機的多重戰略操作。雖具政治與地緣談判功能,卻伴隨高通膨、貿易報復與金融風險。投資人應關注政策變化,分階段調整美元、黃金與出口產業配置,以因應地緣金融新局勢。

川普高關稅政策反映美國債務壓力與美元霸權危機的多重戰略操作。雖具政治與地緣談判功能,卻伴隨高通膨、貿易報復與金融風險。投資人應關注政策變化,分階段調整美元、黃金與出口產業配置,以因應地緣金融新局勢。

2025年,中美貿易競爭進入第二回合。對比川普1.0的關稅攻勢,川普2.0升級至港口費用、科技封鎖與地緣物流,卻重蹈節奏錯位、反應遲緩的覆轍。中國則從對等報復轉向非對稱反制與制度性重構,強化全球南方聯盟與數位主權。以動態競爭分析顯示,美國缺乏動態調整能力,中國則在節奏掌控上日益成熟。

2025年,中美貿易競爭進入第二回合。對比川普1.0的關稅攻勢,川普2.0升級至港口費用、科技封鎖與地緣物流,卻重蹈節奏錯位、反應遲緩的覆轍。中國則從對等報復轉向非對稱反制與制度性重構,強化全球南方聯盟與數位主權。以動態競爭分析顯示,美國缺乏動態調整能力,中國則在節奏掌控上日益成熟。

川普主義的孤立與保護主義加速了全球「去美國中心化」趨勢。中國與歐盟積極填補美國退出的領導空缺,全球南方透過BRICS+與去美元化機制尋求制度自主,企業重構供應鏈以減少對美依賴。科技、文化、金融、軍事等領域出現多極化現象,標誌著「後美國全球化」的來臨,全球秩序進入一個更複雜但也更平衡的階段。

川普主義的孤立與保護主義加速了全球「去美國中心化」趨勢。中國與歐盟積極填補美國退出的領導空缺,全球南方透過BRICS+與去美元化機制尋求制度自主,企業重構供應鏈以減少對美依賴。科技、文化、金融、軍事等領域出現多極化現象,標誌著「後美國全球化」的來臨,全球秩序進入一個更複雜但也更平衡的階段。

川普政府對中國發動關稅戰,試圖透過脫鉤與制裁迫使中國讓步,卻忽視了全球經濟高度互賴的現實。美中深度融合的供應鏈與市場依賴,使得貿易戰反而傷及美國自身企業、農民與消費者。中國則趁機強化內需、推動科技自主與多邊貿易合作,逐步取代美國在部分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川普錯判時代趨勢,終究輸在不了解資源互賴的邏輯。

川普政府對中國發動關稅戰,試圖透過脫鉤與制裁迫使中國讓步,卻忽視了全球經濟高度互賴的現實。美中深度融合的供應鏈與市場依賴,使得貿易戰反而傷及美國自身企業、農民與消費者。中國則趁機強化內需、推動科技自主與多邊貿易合作,逐步取代美國在部分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川普錯判時代趨勢,終究輸在不了解資源互賴的邏輯。
本文探討川普關稅戰對全球貿易的衝擊,並以占星學角度分析其背後原因及影響。文章指出,各國長期實施的產業保護政策和貿易壁壘是貿易戰的導火線,關稅戰破壞了既有的貿易默契,導致物價上漲。在全球貿易混亂的局勢下,唯有沉潛、穩定心境,不斷精進自我,才能在變動中生存。
本文探討川普關稅戰對全球貿易的衝擊,並以占星學角度分析其背後原因及影響。文章指出,各國長期實施的產業保護政策和貿易壁壘是貿易戰的導火線,關稅戰破壞了既有的貿易默契,導致物價上漲。在全球貿易混亂的局勢下,唯有沉潛、穩定心境,不斷精進自我,才能在變動中生存。

美國選舉大勢底定,隨著川普重磅回歸及共和黨國會勝選,美國及全球經濟均會有重大變化。可以想見,將會對美國、亞洲及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美中貿易戰、美歐貿易戰將會重啟與擴大,中國與亞洲經濟可能將會遭遇重大衝擊,乃至於全球供應鏈極其可能面臨重組。面對此等全球經貿風險,最應該做的措施就是:預測、預防及預備。

美國選舉大勢底定,隨著川普重磅回歸及共和黨國會勝選,美國及全球經濟均會有重大變化。可以想見,將會對美國、亞洲及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美中貿易戰、美歐貿易戰將會重啟與擴大,中國與亞洲經濟可能將會遭遇重大衝擊,乃至於全球供應鏈極其可能面臨重組。面對此等全球經貿風險,最應該做的措施就是:預測、預防及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