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乃是21世紀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究竟「地緣政治」是什麼?「3.0」又是什麼?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至今,地緣政治無所不在,而這些又是如何影響我們?
中美貿易戰、烏俄戰爭、以巴衝突、南北韓紛爭等等,這些國際衝突至今仍然尚未停止,並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貨運因為戰爭繞道而行使物流時間拉長、生活物資漲價、中小企業外移等等,這些都是地緣政治影響的範疇。而很多人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本篇將進一步解釋。
地緣政治(Geopolitics)原是一門研究地理因素如何形成政治與國際關係的學科,簡單來說就是地理是如何影響國際關係,經常用在軍事及外交的戰略分析。而當國家之間要跨越邊界,拓展生存空間時,在以往常以戰爭解決。在二十世紀之後,代理人戰爭開始出現,成為地緣政治2.0的核心,例如韓戰表面上是北韓對南韓,實則是蘇聯及中國對上美國及聯合國。這時世界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體系,其餘地區又細分為數個大小範圍區,如印太地區和南海地區。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開啟地緣政治3.0,不再使用武力拓展勢力,而是在貿易、關稅、科技、金融等方面試圖對中國造成威脅,使得企業被迫選邊站。
中國2001年加入WTO後影響力逐年攀升,甚至在2010年勝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而1991~2020年間,中國的GDP暴增35倍、美國僅2.4倍。在2017年,中國的GDP就達到美國的62.8%,至2021年更是達到75.5%。這對美國而言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威脅,美國為了鞏固自身在全球經濟體系的地位,不得不對中國採取貿易制裁的手段。美國以高關稅制裁,客戶為了避免波及,紛紛要求「N+1」,亦即要求企業在中台兩地之外的地區設廠,否則取消合約,這對中台傳統產業造成極大的影響。
為因應變動,台商的行動大致分為四大面向:
一向擁有「最強PCB(電路板)產能聚落」稱號的台灣,在地緣政治的衝擊下,廠商被迫外移。在經過多重的實地探訪以及篩選後,在PCB業界長達44年的李長明表示,許多地區無法正常供應水源或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原物料,最後將東協主要國家考量一番後,決定在泰國落腳。而同時在中國的PCB廠商面臨一樣的問題,因此許多廠商也選擇在泰國設廠,使得共有56間PCB廠商同時搶進泰國,競爭力提升。
擁有「自行車王國」美譽的台灣在三十幾年來早已在兩岸之外的許多地區設廠,如4F地區:台灣、歐洲、越南、大陸,巨大甚至在5F地區:台灣、大陸、荷蘭、匈牙利、越南等設有工廠,越南、大陸廠專供中低階產品,歐洲與台灣則是以高階商品為主。一直以來的區域區隔分工使自行車業能避免受到地緣政治的波及,並且降低風險,展現出議價能力越強,越能抵擋地緣政治帶來的震盪,達到不可取代的境界。
我認為在動盪的時代,我們應該要放大格局並且隨時準備因應變化。雖然不是大企業家或是創業者,但地緣政治仍然時刻的影響著我們,例如在廠商大量外移的情況下,許多工作已經無法封閉在台灣,而是需要遠到他國工作。這也讓我思考到,不論是個人在職涯選擇或是國家在教育制度上,應該更注重「風險分散」和「全球視野」,我們應該放寬心態並且有所準備。另一方面,許多企業都進駐東南亞時,會不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影響,當地政府態度又是如何,也令我十分好奇,認為這是可以進一步關注的地方。總而言之,不論是國家、企業還是自己,都應該理解大局,並且找尋自己的定位,找到適合的發展與出路,以應變隨時可能更動的局勢。
文/ 劉芃妤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遠見》2024年11月出刊,第4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