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3.0是什麼?如何影響台灣?

更新於 2024/12/1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地緣政治乃是21世紀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究竟「地緣政治」是什麼?「3.0」又是什麼?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至今,地緣政治無所不在,而這些又是如何影響我們?

中美貿易戰、烏俄戰爭、以巴衝突、南北韓紛爭等等,這些國際衝突至今仍然尚未停止,並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貨運因為戰爭繞道而行使物流時間拉長、生活物資漲價、中小企業外移等等,這些都是地緣政治影響的範疇。而很多人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本篇將進一步解釋。

地緣政治3.0是什麼?

地緣政治(Geopolitics)原是一門研究地理因素如何形成政治與國際關係的學科,簡單來說就是地理是如何影響國際關係,經常用在軍事及外交的戰略分析。而當國家之間要跨越邊界,拓展生存空間時,在以往常以戰爭解決。在二十世紀之後,代理人戰爭開始出現,成為地緣政治2.0的核心,例如韓戰表面上是北韓對南韓,實則是蘇聯及中國對上美國及聯合國。這時世界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體系,其餘地區又細分為數個大小範圍區,如印太地區和南海地區。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開啟地緣政治3.0,不再使用武力拓展勢力,而是在貿易、關稅、科技、金融等方面試圖對中國造成威脅,使得企業被迫選邊站。

中國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才會迫使美國進一步行動

中國2001年加入WTO後影響力逐年攀升,甚至在2010年勝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而1991~2020年間,中國的GDP暴增35倍、美國僅2.4倍。在2017年,中國的GDP就達到美國的62.8%,至2021年更是達到75.5%。這對美國而言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威脅,美國為了鞏固自身在全球經濟體系的地位,不得不對中國採取貿易制裁的手段。美國以高關稅制裁,客戶為了避免波及,紛紛要求「N+1」,亦即要求企業在中台兩地之外的地區設廠,否則取消合約,這對中台傳統產業造成極大的影響。

台灣企業如何應對

為因應變動,台商的行動大致分為四大面向:

  • 結束大陸的工廠,轉移到新的基地
  • 暫且保留大陸生產線並爭取海外設廠緩衝期
  • 縮減在中國的產能,透過海外各地分工以保有彈性
  • 原地不動,有些具有「無可取代」的製造優勢,有些則轉而切入中國內地市場

PCB廠轉移曼谷

一向擁有「最強PCB(電路板)產能聚落」稱號的台灣,在地緣政治的衝擊下,廠商被迫外移。在經過多重的實地探訪以及篩選後,在PCB業界長達44年的李長明表示,許多地區無法正常供應水源或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原物料,最後將東協主要國家考量一番後,決定在泰國落腳。而同時在中國的PCB廠商面臨一樣的問題,因此許多廠商也選擇在泰國設廠,使得共有56間PCB廠商同時搶進泰國,競爭力提升。

自行車業靠4F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擁有「自行車王國」美譽的台灣在三十幾年來早已在兩岸之外的許多地區設廠,如4F地區:台灣、歐洲、越南、大陸,巨大甚至在5F地區:台灣、大陸、荷蘭、匈牙利、越南等設有工廠,越南、大陸廠專供中低階產品,歐洲與台灣則是以高階商品為主。一直以來的區域區隔分工使自行車業能避免受到地緣政治的波及,並且降低風險,展現出議價能力越強,越能抵擋地緣政治帶來的震盪,達到不可取代的境界。

我的觀點

我認為在動盪的時代,我們應該要放大格局並且隨時準備因應變化。雖然不是大企業家或是創業者,但地緣政治仍然時刻的影響著我們,例如在廠商大量外移的情況下,許多工作已經無法封閉在台灣,而是需要遠到他國工作。這也讓我思考到,不論是個人在職涯選擇或是國家在教育制度上,應該更注重「風險分散」和「全球視野」,我們應該放寬心態並且有所準備。另一方面,許多企業都進駐東南亞時,會不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影響,當地政府態度又是如何,也令我十分好奇,認為這是可以進一步關注的地方。總而言之,不論是國家、企業還是自己,都應該理解大局,並且找尋自己的定位,找到適合的發展與出路,以應變隨時可能更動的局勢。


文/ 劉芃妤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遠見》2024年11月出刊,第461期。

raw-image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在這邊寫寫她的觀點 內容多元豐富 與我的生活及正在努力的事相關 每月至少一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ngyu的成長痕跡 的其他內容
近期快時尚服裝品宅牌SHEIN超車H&M、ZARA、forever 21成為快時尚龍頭。SHEIN的商業策略是什麼?為何會如此成功?品牌存在的爭議又是什麼?
至疫情開始,掀起外送風潮,越來越多民眾選擇外送代替出門用餐。台灣兩大外送平台競爭激烈,卻在今年傳出併購消息。而併購對於外送員、店家及消費者究竟是利還是弊?此案又是否會通過法律的審查?為什麼市場如此注目此併購案?
近年來,許多民眾感到停電、限電頻繁,卻鮮少有人討論其背後真的的原因。台灣真的缺電嗎?綠能是否能夠取代核能?是否應該重新思考能源轉型?
0403大地震對太魯閣造成劇烈影響,身為花蓮旅遊主角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面臨最少七年的休養期,重創花蓮觀光業。業者應該如何面對?花蓮除了太魯閣之外還有什麼自然、人文特色景點呢?
在科技發達背景下成長的「新世代」逐漸步入社會,舊有的職場觀念逐漸不符合新世代的追求,他們到底想要什麼?這種情況展現了什麼?「爛草莓」真的爛嗎? 近幾年,新世代管理議題已成為企業間的熱門話題,各行各業缺工的情況日漸嚴重,大企業都在爭取10%的人才,中小企業也出現「加薪搶人」的現象,甚至加薪也搶不到!
近期快時尚服裝品宅牌SHEIN超車H&M、ZARA、forever 21成為快時尚龍頭。SHEIN的商業策略是什麼?為何會如此成功?品牌存在的爭議又是什麼?
至疫情開始,掀起外送風潮,越來越多民眾選擇外送代替出門用餐。台灣兩大外送平台競爭激烈,卻在今年傳出併購消息。而併購對於外送員、店家及消費者究竟是利還是弊?此案又是否會通過法律的審查?為什麼市場如此注目此併購案?
近年來,許多民眾感到停電、限電頻繁,卻鮮少有人討論其背後真的的原因。台灣真的缺電嗎?綠能是否能夠取代核能?是否應該重新思考能源轉型?
0403大地震對太魯閣造成劇烈影響,身為花蓮旅遊主角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面臨最少七年的休養期,重創花蓮觀光業。業者應該如何面對?花蓮除了太魯閣之外還有什麼自然、人文特色景點呢?
在科技發達背景下成長的「新世代」逐漸步入社會,舊有的職場觀念逐漸不符合新世代的追求,他們到底想要什麼?這種情況展現了什麼?「爛草莓」真的爛嗎? 近幾年,新世代管理議題已成為企業間的熱門話題,各行各業缺工的情況日漸嚴重,大企業都在爭取10%的人才,中小企業也出現「加薪搶人」的現象,甚至加薪也搶不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本文第一段是介紹三位學者在《外交事務》上合寫的文章《全球化安魂曲:為何全世界會懷念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奇蹟》,三位作者認為全球化毫無疑問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現在卻基於種種原因,出現明顯的逆轉,那麼這對過去從這一波全球化高潮中獲益甚多的國家絕對影響是負面的。第二大段是同樣在《外交事務》上刊出的相反論點
如果將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以感情做比喻的話,藍愛中國、綠恨中國,但許多人都忘了,在愛情的世界裡,「恨」本身也有情感、也表示了對對方的在乎、在意,甚至「恨也是愛」,只是這種「愛」是變質的、不純粹的愛,但只要有恨,就代表雙方的關係是存在的、有情感維繫的(負面情感罷了)。不管是什麼關係,中國與台灣就是有關係。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人好像不太關心俄烏衝突了?
Thumbnail
現在長文應該很少人看,所以我先說重點。我認為兩岸議題的終極提問只有兩個:你支持台灣獨立或是兩岸統一?如果你支持台灣獨立,當兩岸開戰時,你會選擇投降或抵抗?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本文第一段是介紹三位學者在《外交事務》上合寫的文章《全球化安魂曲:為何全世界會懷念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奇蹟》,三位作者認為全球化毫無疑問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現在卻基於種種原因,出現明顯的逆轉,那麼這對過去從這一波全球化高潮中獲益甚多的國家絕對影響是負面的。第二大段是同樣在《外交事務》上刊出的相反論點
如果將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以感情做比喻的話,藍愛中國、綠恨中國,但許多人都忘了,在愛情的世界裡,「恨」本身也有情感、也表示了對對方的在乎、在意,甚至「恨也是愛」,只是這種「愛」是變質的、不純粹的愛,但只要有恨,就代表雙方的關係是存在的、有情感維繫的(負面情感罷了)。不管是什麼關係,中國與台灣就是有關係。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人好像不太關心俄烏衝突了?
Thumbnail
現在長文應該很少人看,所以我先說重點。我認為兩岸議題的終極提問只有兩個:你支持台灣獨立或是兩岸統一?如果你支持台灣獨立,當兩岸開戰時,你會選擇投降或抵抗?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