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廢與消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耍廢與消遣類似,都是在浪費時間;但是,耍廢不同於消遣。

「耍廢」的英文“veg out”中的“veg”是vegetable(蔬菜)的縮寫,在此則有「植物人」的意思。“veg out”意味讓自己像植物人一樣,成了沒有意識、不會行動的植物,因而被中譯為「耍廢」。

植物人是很「廢」,但他們「無廢可耍」,只能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並且需要人照料。會耍廢的絕不是植物人,耍廢是好手好腳的上班族和學生的專利。一名網友在PTT電子佈告欄以「閒不下來的人成就是不是比較高」為題發文指出:「像我放假只想休息,工作雖然很忙,但是能少一件事,我會少做一件事,看著工作狂的同事,完成一版還會上進階版。哪像我,完成後,就開始煮咖啡偷個清閒,能用就好,不會優化。我好廢哦!但我休假不加班的話,真的只想攤在床上一整天。」在mobile01討論平台另有一篇以「聊聊在家的100種耍廢方式」為題的討論串提到各種耍廢的方式:躺著發呆、睡覺、吹冷氣、叫外送、看實況、滑手機、看廢文、整理D槽、上網嘴泡等等。耍廢者「百廢待舉」,似乎「無廢不歡」。但也有網友指出:「很多人下班、放假的放鬆方式,就是躺著滑滑手機,追追劇,餓了就叫外送,最好可以整天不出門。然而,躺整天不但無法幫助你放鬆,還可能導致你越躺越憂鬱。」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耍廢需要勇氣,廢到讓人羡慕,不但有益身心健康,還可彰顯自身的價值。

耍廢可以是消遣的一種方式,但消遣不一定要耍廢,耍廢也不見得是在消遣。消遣者消磨時間,耍廢者珍惜有限的可以被浪擲的耍廢時間,兩者並不相同。我們不會說年長者耍廢,因為年紀越大越「廢」,本身就「廢」的話,根本不用「耍」。不過,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年紀再大,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有用,不用天天消遣,也能夠創造美好的晚年生活。

2024.12.0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現象.社會.學
1會員
40內容數
現象.社會.學的其他內容
2025/01/04
哲學家漢娜鄂蘭在她的名著《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中,提出人類「生命活動」(vita active)的三種主要模式,分別為勞動(Labor)、工作(work)和行動(action)。「勞動」指的是身體的活動,它只能依靠本能,屬於最低階的動物生活。不同於一般動物,人類會製造
2025/01/04
哲學家漢娜鄂蘭在她的名著《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中,提出人類「生命活動」(vita active)的三種主要模式,分別為勞動(Labor)、工作(work)和行動(action)。「勞動」指的是身體的活動,它只能依靠本能,屬於最低階的動物生活。不同於一般動物,人類會製造
2024/12/29
對基督徒來說,剩餘的時間指的是耶穌基督再度降臨,末日審判之前的時間;因此,這段時間也是「救贖的時刻」,究竟是要上天堂還是下地獄,正是由這段剩餘的時間來決定。 且不提宗教的末日審判。現今世界的諸多病灶,包括病毒的攻擊、氣候的異變、核戰的陰影、國家政治的腐敗、經濟文化的霸權等等,莫不令世人有末世之感。
2024/12/29
對基督徒來說,剩餘的時間指的是耶穌基督再度降臨,末日審判之前的時間;因此,這段時間也是「救贖的時刻」,究竟是要上天堂還是下地獄,正是由這段剩餘的時間來決定。 且不提宗教的末日審判。現今世界的諸多病灶,包括病毒的攻擊、氣候的異變、核戰的陰影、國家政治的腐敗、經濟文化的霸權等等,莫不令世人有末世之感。
2024/12/15
傳統觀念認為,與工作相對應的是閒暇,不是消遣。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早在兩千多年前便在他的《政治學》中明白指出:「人生所以不惜繁忙,其目的正是在獲致閒暇。那麼,試問,在閒暇的時刻,我們將何所作為?總不宜以遊戲消遣我們的閒暇。如果這樣,則『遊戲』將成為人生的目的(宗旨)。這是不可能的。」[1]對亞里斯多
2024/12/15
傳統觀念認為,與工作相對應的是閒暇,不是消遣。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早在兩千多年前便在他的《政治學》中明白指出:「人生所以不惜繁忙,其目的正是在獲致閒暇。那麼,試問,在閒暇的時刻,我們將何所作為?總不宜以遊戲消遣我們的閒暇。如果這樣,則『遊戲』將成為人生的目的(宗旨)。這是不可能的。」[1]對亞里斯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耍廢在家一整天,連出門買菜都懶惰。
Thumbnail
耍廢在家一整天,連出門買菜都懶惰。
Thumbnail
當自己一直是個廢物或有自制力的人,反而不容易被迷惑。 反而原本是耍廢的人正好嘗到振作時得到甜果, 以及原本是振作的人正好感受耍廢時得到快感, 正好就是被人迷惑利用的時機點,而唯有無慾、專一才能一直保持清醒著。但我們是人類並且活在地球上,所以只能不斷提醒和調整思維,來降低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Thumbnail
當自己一直是個廢物或有自制力的人,反而不容易被迷惑。 反而原本是耍廢的人正好嘗到振作時得到甜果, 以及原本是振作的人正好感受耍廢時得到快感, 正好就是被人迷惑利用的時機點,而唯有無慾、專一才能一直保持清醒著。但我們是人類並且活在地球上,所以只能不斷提醒和調整思維,來降低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Thumbnail
“去有風的地方”劇情裏有一句臺詞,我很喜歡 找個沒人認識我的地方,認認真真的當個廢人 這是一部慢節奏的劇情,劇情很平淡,但是很貼近生活。 每一句臺詞都能輕易的戳中我的心裏。 除了劇中優美的景色之外,角色之間相互療癒的對話台詞, 也讓我不知不覺的被治癒、被溫暖。 很喜歡紅豆説話的方式,很溫柔,很慢
Thumbnail
“去有風的地方”劇情裏有一句臺詞,我很喜歡 找個沒人認識我的地方,認認真真的當個廢人 這是一部慢節奏的劇情,劇情很平淡,但是很貼近生活。 每一句臺詞都能輕易的戳中我的心裏。 除了劇中優美的景色之外,角色之間相互療癒的對話台詞, 也讓我不知不覺的被治癒、被溫暖。 很喜歡紅豆説話的方式,很溫柔,很慢
Thumbnail
為什麼耍廢會覺得很罪惡? 『耍廢』這個詞大概是表示一種無所事事,像躺在床上追劇一整天,什麼正事都不想管的狀態。但往往耍廢時間過長,伴隨而來的可能是一種:『我怎麼可以就這樣讓時間都溜走?』的愧疚控訴和空虛感,彷彿什麼都沒留下、什麼都沒獲得。 尤其社群媒體會加劇我們對耍廢的自我批判,彷彿任何形式的休閒狀
Thumbnail
為什麼耍廢會覺得很罪惡? 『耍廢』這個詞大概是表示一種無所事事,像躺在床上追劇一整天,什麼正事都不想管的狀態。但往往耍廢時間過長,伴隨而來的可能是一種:『我怎麼可以就這樣讓時間都溜走?』的愧疚控訴和空虛感,彷彿什麼都沒留下、什麼都沒獲得。 尤其社群媒體會加劇我們對耍廢的自我批判,彷彿任何形式的休閒狀
Thumbnail
一群小孩,為了打發時間,一定會找好玩的。跳繩、棒球、陀螺、橡皮筋、竹槍、尪仔標、跳盒子、佔柱子、捉迷藏......每個玩意會流行個一陣子,期間多長不一定,反正有人開始玩,帶動很多人玩,又漸漸地玩的人少了,有其生命週期,重複流行。
Thumbnail
一群小孩,為了打發時間,一定會找好玩的。跳繩、棒球、陀螺、橡皮筋、竹槍、尪仔標、跳盒子、佔柱子、捉迷藏......每個玩意會流行個一陣子,期間多長不一定,反正有人開始玩,帶動很多人玩,又漸漸地玩的人少了,有其生命週期,重複流行。
Thumbnail
沒必要每天都得正向積極,oh這樣太噁心,廢是種生活練習,遠離打打殺殺的那些事情。—— 麋先生 廢廢Veg Out  「我廢故我在」不全然是廢,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一種對這個世界的厭世。   
Thumbnail
沒必要每天都得正向積極,oh這樣太噁心,廢是種生活練習,遠離打打殺殺的那些事情。—— 麋先生 廢廢Veg Out  「我廢故我在」不全然是廢,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一種對這個世界的厭世。   
Thumbnail
4月9日,No. 99,耍廢是需要練習的技能
Thumbnail
4月9日,No. 99,耍廢是需要練習的技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