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儕生活激發學習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孩子國中時期,因補習時間幾乎滿檔,所以自己未用心察覺孩子隱含的可能變化,直至高中後,為了讓孩子能夠在生活與學業維持平衡,而空出的時間,改為一週只補了兩天,才突顯孩子對生活能力毫無招架的暴露無遺,及對時間自主混亂的內在問題,而全然形於外相。然而手機,就成為最容易觸手可及的浮木,形同溺水的無法自拔。自從2020疫情開始的這些年來,我一直都在家上班,直至今日也是,已習慣不去區分休息及工作的生活模式,這可能也讓孩子習慣不去區分上學、補習與生活之間的心態界線。


看到大部份父母的憂心孩子只沈迷於手機,我半年前也想過要在FB及其它社群找尋孩子們組成的正向社團,但一段時日仍未尋獲較適合者,所以作罷,而如今我可能仍得繼續探索這塊領域,甚至自己組織也是個選項,一方面讓自己的孩子改變,二方面也能幫助其它家庭的孩子,否則未來在老一輩的人,逐步離開生產力職場之後,孩子們都成為躺平族,這個國家可能會日漸衰敗。改變生活圈,就有機會接觸不一樣的朋友,不過似乎沈迷手機的年輕人也不在少數,所以很容易遇到一起沈淪知己,所以慎選引導孩子的生活圈,非常重要。聽取親子專家所言,父母親應以身作則,但我在家裡,一天用手機的時間,合計不超過三十分鐘,但孩子仍染上惡習,所以身教是否承襲影響,沒有絕對,所以只有身教,仍遠遠不夠。


在長者課程中,經常會安排類似「記憶拼圖」的活動,目的是為了讓長輩憑藉珍貴記憶,來拚湊出完整影像。而在孩子的世界裡,因為週邊的誘惑太多,容易分心,大腦反而只留下許多的短期記憶。而這些破碎的記憶,可能內含許多孩子心理想達成的目標與興趣,但當下的紛擾誘惑,讓原本可以萌芽的種子,瞬間被摧毀,與大腦的海馬迴擦身而過,如果可以搜集每個孩子短暫片刻的靈感與想法,大夥一起討論,在大腦多停留片刻,或許就可以讓即將熄滅的燭光,重新燃起,產生共鳴,激發合作意願的實踐可能,進而降低手機反客為主的亂象,讓它回歸原本所屬的工具角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木方舟
0會員
4內容數
用樂觀的學習態度,幫助孩子設計未來人生
原木方舟的其他內容
2024/12/06
愛因斯坦能夠同時成為哲學家和物理學家,並非單純因為他在科學領域的天才,而是因為他深刻地理解了哲學與物理之間的內在聯繫。表面上,哲學和物理似乎分屬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一個偏重抽象思辨,探討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另一個則專注於實驗和數學,試圖用精確的方式解釋自然現象。然而,從更深層的角度來看,哲學與物理學
Thumbnail
2024/12/06
愛因斯坦能夠同時成為哲學家和物理學家,並非單純因為他在科學領域的天才,而是因為他深刻地理解了哲學與物理之間的內在聯繫。表面上,哲學和物理似乎分屬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一個偏重抽象思辨,探討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另一個則專注於實驗和數學,試圖用精確的方式解釋自然現象。然而,從更深層的角度來看,哲學與物理學
Thumbnail
2024/12/06
孩子的成長過程如同一個密封的包裝,裡面的內容可能隨著時間悄然改變,而我們卻未必察覺。這種變化不是一夕之間的,而是早已埋下的伏筆,只是尚未遇到適合的事件來引爆而已。就像你所說,包裝內早已質變,只是尚未拆封觀看,這是一個極其貼切的比喻。 因此,預防在這裡顯得尤為重要。在尚未「拆封」之前,我們需要用
Thumbnail
2024/12/06
孩子的成長過程如同一個密封的包裝,裡面的內容可能隨著時間悄然改變,而我們卻未必察覺。這種變化不是一夕之間的,而是早已埋下的伏筆,只是尚未遇到適合的事件來引爆而已。就像你所說,包裝內早已質變,只是尚未拆封觀看,這是一個極其貼切的比喻。 因此,預防在這裡顯得尤為重要。在尚未「拆封」之前,我們需要用
Thumbnail
2024/12/06
自從孩子上高中後,雖期待能考到好成績,但面對堆積如山的課本和課業壓力,反而產生逃避心理,完全提不起念書的興致。明知道應該努力用功,但繁重的書本讓人無從下手,最後總是選擇逃避,沉浸在手機的世界裡,藉此忘卻讀書的負擔與壓力。 放學後,孩子常與同學一起吃晚餐、參加社團、待在圖書館或便利商店,甚至有時
Thumbnail
2024/12/06
自從孩子上高中後,雖期待能考到好成績,但面對堆積如山的課本和課業壓力,反而產生逃避心理,完全提不起念書的興致。明知道應該努力用功,但繁重的書本讓人無從下手,最後總是選擇逃避,沉浸在手機的世界裡,藉此忘卻讀書的負擔與壓力。 放學後,孩子常與同學一起吃晚餐、參加社團、待在圖書館或便利商店,甚至有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孩子國中時期,因補習時間幾乎檔,所以自己未用心察覺孩子隱含的可能變化,直至高中後,為了讓孩子能夠在生活與學業維持平衡,一週只補了兩天,而空出的時間,才突顯孩子對生活毫無召架能力的暴露無遺,對時間自主的混亂內在問題,而全然形於外相,然而手機,就成為最容易觸手可及的浮木,形同溺水的無法自拔。
Thumbnail
在孩子國中時期,因補習時間幾乎檔,所以自己未用心察覺孩子隱含的可能變化,直至高中後,為了讓孩子能夠在生活與學業維持平衡,一週只補了兩天,而空出的時間,才突顯孩子對生活毫無召架能力的暴露無遺,對時間自主的混亂內在問題,而全然形於外相,然而手機,就成為最容易觸手可及的浮木,形同溺水的無法自拔。
Thumbnail
自從孩子上高中後,雖期待能考到好成績,但面對堆積如山的課本和課業壓力,反而產生逃避心理,完全提不起念書的興致。明知道應該努力用功,但繁重的書本讓人無從下手,最後總是選擇逃避,沉浸在手機的世界裡,藉此忘卻讀書的負擔與壓力。 放學後,孩子常與同學一起吃晚餐、參加社團、待在圖書館或便利商店,甚至有時
Thumbnail
自從孩子上高中後,雖期待能考到好成績,但面對堆積如山的課本和課業壓力,反而產生逃避心理,完全提不起念書的興致。明知道應該努力用功,但繁重的書本讓人無從下手,最後總是選擇逃避,沉浸在手機的世界裡,藉此忘卻讀書的負擔與壓力。 放學後,孩子常與同學一起吃晚餐、參加社團、待在圖書館或便利商店,甚至有時
Thumbnail
某日,跟小T的家長聯繫後,令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話是: 「老師,我還沒下班時,他一個人在家不知道會在幹嘛?只有他去補習班的時候,我才會比較放心。」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這真的是一個令人無耐又悲傷的迴圈,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當然不可以自己一個人在家, 家長還沒下
Thumbnail
某日,跟小T的家長聯繫後,令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話是: 「老師,我還沒下班時,他一個人在家不知道會在幹嘛?只有他去補習班的時候,我才會比較放心。」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這真的是一個令人無耐又悲傷的迴圈,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當然不可以自己一個人在家, 家長還沒下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大女兒一直學習不好,無心向學,這個學期開始更加一路下滑。第一次請示是沖犯,處理了沒見變化,於是我每個月固定三百元放生,迴向孩子學業進步。 再次請示,又是沖犯,還有業障干擾,處理並迴向成功后,好像也不見大變化。不過這個學期最後兩個禮拜,看她沒有再整天拿著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大女兒一直學習不好,無心向學,這個學期開始更加一路下滑。第一次請示是沖犯,處理了沒見變化,於是我每個月固定三百元放生,迴向孩子學業進步。 再次請示,又是沖犯,還有業障干擾,處理並迴向成功后,好像也不見大變化。不過這個學期最後兩個禮拜,看她沒有再整天拿著
Thumbnail
天下雜誌的編輯顧問黃哲斌這幾年在雜誌上的專欄,常常以觀察當下的媒體現況與分析將來的媒體趨勢為主題。 最近一篇寫到「網路社群與現實混成一團,讓人愈來愈厭倦,有少年約定聚會時放下手機,甚至改用不能上網的翻蓋式手機」他認為下一個如同臉書般的盛世恐怕很難再有。 社群媒體剛出現時,承諾一個「更開放、更連結
Thumbnail
天下雜誌的編輯顧問黃哲斌這幾年在雜誌上的專欄,常常以觀察當下的媒體現況與分析將來的媒體趨勢為主題。 最近一篇寫到「網路社群與現實混成一團,讓人愈來愈厭倦,有少年約定聚會時放下手機,甚至改用不能上網的翻蓋式手機」他認為下一個如同臉書般的盛世恐怕很難再有。 社群媒體剛出現時,承諾一個「更開放、更連結
Thumbnail
在教學現場中,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們3C成癮,開啟遊戲便無法自拔,正逢高三生完成了終級考試等待畢業與放榜的期間,更是手機不離身,一大早就在玩手遊,除此之外,常常在家長會時被家長詢問孩子手機在旁就無法專心、一有空擋就要滑一下限時動態、念一下孩子就暴跳如雷.......該如何是好?
Thumbnail
在教學現場中,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們3C成癮,開啟遊戲便無法自拔,正逢高三生完成了終級考試等待畢業與放榜的期間,更是手機不離身,一大早就在玩手遊,除此之外,常常在家長會時被家長詢問孩子手機在旁就無法專心、一有空擋就要滑一下限時動態、念一下孩子就暴跳如雷.......該如何是好?
Thumbnail
【日復一日,不想再安於現狀】 (大概寫說,國中成績、生活怎麼怎麼樣,結果到了高中還是一樣) 「我在滑一下下手機就好。」這是我最長對自己說的話,每次拿到手機,我總忍不住看朋友日常,看那看似完美的生活。 「我上了一整天的課,好累,休息一下吧!」這是我每次回家對自己找的藉口,我總是覺得上了一整天的
Thumbnail
【日復一日,不想再安於現狀】 (大概寫說,國中成績、生活怎麼怎麼樣,結果到了高中還是一樣) 「我在滑一下下手機就好。」這是我最長對自己說的話,每次拿到手機,我總忍不住看朋友日常,看那看似完美的生活。 「我上了一整天的課,好累,休息一下吧!」這是我每次回家對自己找的藉口,我總是覺得上了一整天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