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悼中山美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岩井俊二導演的《情書》從來不只是一部關於純愛的電影。

死亡與悼念,記憶與重新理解,才是重點。

觀影經驗涉及了觀眾的年紀與人生閱歷,年輕人看到純愛,中年以上的人,會慢慢體會到後面這一部分。劇情人人皆可理解,可謂雅俗共賞,快三十年前的電影,卻一點不顯老氣,節奏快慢有致,演員表演出色,攝影配樂成功烘托出雋永憂傷的氛圍。三十年後來看,依然是一部傳世傑作。

劇情我猜大家都很清楚,不用再贅述。


raw-image


死亡與悼念

電影的開場是在神戶,渡邊博子(中山美穗飾)參加她的未婚夫藤井樹(男)山難過世兩周年追思會。死亡開啟了這整個故事。

博子和住在北海道小樽的藤井樹(女,同樣由中山美穗飾演)通信,逐漸了解一段她從未得知的未婚夫年少往事。

再親密的人,也會有一段你不曾知曉的過去。

未婚夫死後兩年,博子竟因為這些往事,產生某種嫉妒的感覺。

然而我認為對方沒說,不代表他有惡意。伴侶之間並沒有言無不盡的義務。

《情書》最令人玩味之處在於觀眾並沒看見成年後藤井樹(男)的模樣,而他卻是推動劇情的意念核心。觀眾依據博子小姐、藤井樹(女)和其他友人的記憶,來建構內心對這一位成年男性的理解:寡言、好強、喜愛運動、可能有點社恐、在女生面前容易不知所措。觀影過程中,他的形象在我們心中逐漸活絡起來。

微妙的是,如果以電影中的物理時間來說,當觀眾開始在建構藤井樹(男)的此時,他早已意外過世。死亡是無可辯駁的外在現實。

一期一會,亦生亦死。或許這樣的內心建構才是悼念的真義,也正是本片使人反芻再三之處。任何儀式行為只是建立某種現實框架,爭取一些時間,讓人們得以去經歷這些轉化,然後,儘可能繼續活下去。

死亡留下冰冷僵硬的軀體,悼念卻是溫潤的汨汨流動。當然眼淚是有溫度的。

在通信的過程中,藤井樹(女)罹患重感冒,在醫院倏忽想起十年前她父親正是感冒併發肺炎過世。

於是,觀眾原本跟著博子小姐悼念未婚夫,現在又疊合上藤井樹(女)對父親病逝的悼念。其中也包含她對死亡的恐懼,自己會不會像父親一樣因為重感冒突然病故……

就像一隻被大雪冰封的蜻蜓。

國三的藤井樹(女)在家服喪之際,藤井樹(男)忽然來按門鈴,請她幫忙還一本書給學校圖書館。藤井樹(女)問他為何不自己還,他只搪塞一句總之他沒辦法。那本書是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喪假結束後她返校,發現他已轉學。那次家門前的交談,是他們兩個最後一次相聚。

父親過世是死別,藤井樹(男)轉學是生離,同時在她國三那年發生。

疊合的悼念,還包括藤井樹(女)對藤井樹(男)的懷想,以及此刻,我們多麼思念那個連感冒也很好看的藤井樹(女)。


raw-image


對記憶的重新理解

博子小姐對藤井樹(女)提出一個疑問,藤井樹(男)在借書卡上反覆寫下名字的幼稚舉動,到底是在寫自己的名字,還是在寫藤井樹(女)的名字?

看到借書卡背面的畫像,藤井樹(女)藉由這個新的事證,瞬間重新理解自己的國中經驗。原來這個會鬧她的男孩,真的對她動心過,而這位同齡男生已經山難過世。

記憶的意義並非一成不變。精神分析喜歡談「事後作用」(法文après-coup,英文deferred action,或譯「延遲作用」),指的是透過後來事件的視角,對過往經驗進行意義上的重新詮釋。《情書》的結局為這個拗口的名詞提供了簡潔的例證。

在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裡,「事後作用」是很可貴的經驗。案主一方面在「追憶似水年華」,另一方面經由自由聯想與移情,在治療中再現過往的情感與身心反應。經由和治療師當下互動以及治療師的介入,案主對自己獲得新的理解。


中山美穗in電影「東京日和」,尖端出版,1998年。

中山美穗in電影「東京日和」,尖端出版,1998年。

 

關於中山美穗

從周五下午開始直到此刻,內心都有一塊什麼空掉的感覺。覺得必須寫點什麼才行。

「不願相信」帶來某種從現實撤退的疏離感。

仔細回想,我對於中山美穗實際上沒那麼熟。她剛出道的時候,我可能還在補習班重考,接下來幾年,我上醫學院後,大多聽西洋搖滾樂,沒在聽日本流行樂。何況當時台灣正發生風起雲湧的民主化浪潮,學運、解嚴、社運,有太多需要關注的議題了。當然我知道有這位明星。

一直到了《情書》。

《情書》電影在台上映的時候,我還不到三十歲,還是個精神科住院醫師。父親也還在。

我當時就去看了,依稀記得那一場人好多。

然後要自己一定要去一趟小樽,也真的去過了。很多朋友也是這樣,多麼成功的旅遊行銷啊!

原本以為,只有年紀相近的人才會喜歡這部電影還有中山美穗。這次她離世,我忽然發現,好多年輕一輩的朋友也同樣喜歡這部電影和美穗。

中山美穗in電影「東京日和」,尖端出版,1998年。

中山美穗in電影「東京日和」,尖端出版,1998年。


真是奢侈啊!《情書》裡一次給觀眾兩種版本的中山美穗,一個美麗婉約憂傷,另一個可愛細膩慧黠。

後來也看過她主演的一些日劇,例如《二千年之戀》。很慚愧我不記得美穗的任何歌聲,但忘不了該劇由大無限樂團(Do As Infinity)創作的主題曲《Yesterday & Today》。

也記得她曾是Kose化妝品的廣告主角。

我想一定是我將內心對美好女性的想像,完全投射到中山美穗身上了。

我懷念的,到底是中山美穗,還是渡邊博子+藤井樹(女)?

或是自己消逝的青年時代?

中山美穗忽然過世,我的感覺就像看到一位戶政人員,左手舉起一個象徵官方性質的橡皮圖章,認真而用力地蓋下去:「結束」。你的青春幻夢到此結束了。


鍋島松濤公園公廁

鍋島松濤公園公廁


惠比壽的空氣

2024年12月5日早上,我先後在惠比壽車站以及澀谷站下車,跟著Google Map繞來繞去走好多路,只為了尋找《我的完美日常》(Perfect Days)裡頭的幾間公廁。幸運地我都找到了。我把公廁當作美術館,一間一間巡禮。

後來看新聞,中山美穗似乎住這附近?她是否可能好奇來這些公廁看過呢?

回台北後,我真的不願意相信那則噩耗。那幾天東京並不冷,我上山手線必須脫外套。我每晚都在商務旅館小浴缸泡澡,豈不是鬼門關走好幾回?何況中山美穗年紀比我小。不敢相信。

不知道12月5日上午,美穗有沒有待在家裡,或是在這一帶走動?

那個時候,中山美穗依然是活生生的。

如果她人在澀谷,那段時間是我此生跟她最靠近的時候。我在鍋島松濤公園公廁前坐下休息,吃了幾片餅乾。

我想像在那時,我們一同呼吸著陽光下澀谷的空氣呢。同樣的空氣。

Dear friends, so long

忘れない

くり返す出会いの中

Bon voyage, Mih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3P夢拓野的沙龍
132會員
54內容數
日暮途遠,步履向前。影像、戲劇、搖滾、精神分析,永恆的糾纏。
3P夢拓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8
《祕密與謊言》是一部探討家庭祕密與謊言、人際關係及情感創傷的英國電影,透過三個主要角色的故事線交織,展現社會議題、階級差異與種族隔閡對個人及家庭的影響。此影評除劇情概要外,亦深入分析角色心理,結合精神分析理論探討祕密的本質及其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並點出嫉妒與想像的缺憾皆為內心祕密的一部分。
Thumbnail
2025/02/08
《祕密與謊言》是一部探討家庭祕密與謊言、人際關係及情感創傷的英國電影,透過三個主要角色的故事線交織,展現社會議題、階級差異與種族隔閡對個人及家庭的影響。此影評除劇情概要外,亦深入分析角色心理,結合精神分析理論探討祕密的本質及其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並點出嫉妒與想像的缺憾皆為內心祕密的一部分。
Thumbnail
2024/12/30
本文描述作者追蹤電影《我的完美日常》中出現的東京公廁景點的經歷,並分享在東京步行探訪景點的心得,以及作者對電影與人生的感悟。
Thumbnail
2024/12/30
本文描述作者追蹤電影《我的完美日常》中出現的東京公廁景點的經歷,並分享在東京步行探訪景點的心得,以及作者對電影與人生的感悟。
Thumbnail
2024/11/01
《懼裂》是一部融合科幻肉體恐怖和心理驚悚的電影,探討了主角伊莉莎白在面對中年危機和容貌焦慮時的扭曲心理。故事中,她由於追求完美而陷入內在自我衝突的世界,揭示了破壞性自戀的意涵。電影以其獨特的美學和驚悚元素,引發觀眾對社會對女性外貌標準的深思,並以類似於哥德式小說的手法,描繪出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Thumbnail
2024/11/01
《懼裂》是一部融合科幻肉體恐怖和心理驚悚的電影,探討了主角伊莉莎白在面對中年危機和容貌焦慮時的扭曲心理。故事中,她由於追求完美而陷入內在自我衝突的世界,揭示了破壞性自戀的意涵。電影以其獨特的美學和驚悚元素,引發觀眾對社會對女性外貌標準的深思,並以類似於哥德式小說的手法,描繪出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995年,巖井俊二導演的電影《情書》呈現了愛與死亡的深刻主題。中山美穗在片中兩角的完美詮釋,讓人不禁為之動容。隨著時光流逝,昔日的記憶與家人的健康問題更使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在看似簡單的愛情故事背後,卻隱藏著無數的心靈感受和時代的結合。這篇文章探討了電影的影響、回憶以及生命的思索,令人感慨萬千。
Thumbnail
1995年,巖井俊二導演的電影《情書》呈現了愛與死亡的深刻主題。中山美穗在片中兩角的完美詮釋,讓人不禁為之動容。隨著時光流逝,昔日的記憶與家人的健康問題更使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在看似簡單的愛情故事背後,卻隱藏著無數的心靈感受和時代的結合。這篇文章探討了電影的影響、回憶以及生命的思索,令人感慨萬千。
Thumbnail
岩井俊二導演的《情書》不僅僅是一部純愛電影,更深刻探討死亡、悼念和記憶的主題。透過主角的情感回憶,觀眾能體悟到伴侶間隱藏的過去,以及如何重新理解青春歲月。在這部經典影片中,死亡的現實交織著內心的悼念,使得每一次的回顧都富有新的訴說。中山美穗分飾兩角演技出色,讓我們深深懷念並哀痛。
Thumbnail
岩井俊二導演的《情書》不僅僅是一部純愛電影,更深刻探討死亡、悼念和記憶的主題。透過主角的情感回憶,觀眾能體悟到伴侶間隱藏的過去,以及如何重新理解青春歲月。在這部經典影片中,死亡的現實交織著內心的悼念,使得每一次的回顧都富有新的訴說。中山美穗分飾兩角演技出色,讓我們深深懷念並哀痛。
Thumbnail
序 在未婚夫過世後,渡邊博子鼓起勇氣寄給了逝去的藤井樹,沒想到竟然得到回信。 這封原先寄往天國之信,寄到了居住小樽,與之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樹手裡,故事因此而展開。 故事線主要為博子的自我探尋、放下逝去的過往,與女藤井樹揭開與同性名男子間的暗戀之情。 承襲1959年的同名短片,由岩井俊二製作
Thumbnail
序 在未婚夫過世後,渡邊博子鼓起勇氣寄給了逝去的藤井樹,沒想到竟然得到回信。 這封原先寄往天國之信,寄到了居住小樽,與之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樹手裡,故事因此而展開。 故事線主要為博子的自我探尋、放下逝去的過往,與女藤井樹揭開與同性名男子間的暗戀之情。 承襲1959年的同名短片,由岩井俊二製作
Thumbnail
這幾天看完了岩井俊二的《最後的情書》 岩井俊二執導拍攝時,很常使用手持攝影 讓這部很純愛的電影 變得沒那麼安靜 導演彷彿想把故事裡角色心中的波動,都傳遞到觀眾心裡似的。 我很喜歡,覺得很特別。
Thumbnail
這幾天看完了岩井俊二的《最後的情書》 岩井俊二執導拍攝時,很常使用手持攝影 讓這部很純愛的電影 變得沒那麼安靜 導演彷彿想把故事裡角色心中的波動,都傳遞到觀眾心裡似的。 我很喜歡,覺得很特別。
Thumbnail
「お元気ですか、私は元気です。」還記得26年前電影ラブレター(情書)裡著名的台詞嗎? 大雪中的朦朧場景,短髮氣質出眾的中山美穗,以及岩井俊二執導的唯美拍攝手法,都讓人深深喜愛著這部電影。有陣子很常在電視上重播,每次我都會忍不住地一直看到最後。 『似てるとどうなるの?』 如果像的話,會如何呢?
Thumbnail
「お元気ですか、私は元気です。」還記得26年前電影ラブレター(情書)裡著名的台詞嗎? 大雪中的朦朧場景,短髮氣質出眾的中山美穗,以及岩井俊二執導的唯美拍攝手法,都讓人深深喜愛著這部電影。有陣子很常在電視上重播,每次我都會忍不住地一直看到最後。 『似てるとどうなるの?』 如果像的話,會如何呢?
Thumbnail
曾經很喜歡岩井俊二,但這部片上映時因為一些評論而沒有動起去戲院看的念頭,其實還是掛念著。終於,在今天看完了《最後的情書》,果然非常《情書》,不過這樣的岩井俊二還是打動了我的心。
Thumbnail
曾經很喜歡岩井俊二,但這部片上映時因為一些評論而沒有動起去戲院看的念頭,其實還是掛念著。終於,在今天看完了《最後的情書》,果然非常《情書》,不過這樣的岩井俊二還是打動了我的心。
Thumbnail
二個月前,和30+的表弟聊天很盡興,雖然年紀有差距,但看的書頗類似,以前會相互交換書來閱讀。忘了話題轉到什麼,我想起了電影【情書】,我問他看過嗎? 他一頭霧水,顯然很模糊。我內心吶喊~~你怎麼可以不知道這部片、怎麼可以~~(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我大概就像我小時候看郭金發問我媽他是誰時,我媽的眼神了~
Thumbnail
二個月前,和30+的表弟聊天很盡興,雖然年紀有差距,但看的書頗類似,以前會相互交換書來閱讀。忘了話題轉到什麼,我想起了電影【情書】,我問他看過嗎? 他一頭霧水,顯然很模糊。我內心吶喊~~你怎麼可以不知道這部片、怎麼可以~~(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我大概就像我小時候看郭金發問我媽他是誰時,我媽的眼神了~
Thumbnail
那是毫無雜質的純愛,沒有壁咚情節、沒有臉紅心跳,沒有騎著機車冒著暴雨大喊「我喜歡你」,只有在借書卡一遍又一遍地寫下妳的名字、偷偷在背面畫上不會被妳發現的剪影。 岩井俊二用淡淡且內斂的情感寫下《情書》,直至25年的今日,他的溫柔依舊鋒利,他的純愛依舊動人。
Thumbnail
那是毫無雜質的純愛,沒有壁咚情節、沒有臉紅心跳,沒有騎著機車冒著暴雨大喊「我喜歡你」,只有在借書卡一遍又一遍地寫下妳的名字、偷偷在背面畫上不會被妳發現的剪影。 岩井俊二用淡淡且內斂的情感寫下《情書》,直至25年的今日,他的溫柔依舊鋒利,他的純愛依舊動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