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情與逆情  ──修行,就是「拗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梁寒衣

raw-image


AI繪圖:Nicole

捧住心蓮,維穩心蓮,莫使打失。能於順、逆境界中,知所調心,才算入了寶山、趨近寶藏。

 

  人們活著,總希望「順自己」──凡順情、適情的,則喜、則愛,則歡喜、愉悅、幸福,更增愛染、黏執、希冀;如被順撫的貓毛一般。而逆情、違情的,則怒、則嗔,則怨懟指責、排斥讎恨,更增嗔心、嫉忌與毒刻;恍然被踩踏的貓尾或蝮蛇。

順情,則貪、則愛,希冀求得更多、更好;逆情,則嗔、則憎,直是恨不得拔除、剷盡。此中,所謂的「情」的領域,並不獨指情愛情感,而包涵一切情感、知見、價值、態度,凡能串起、引發情意情緒、心緒心想……的所有狀況、人事、境界都涵括在內。人類一生便總在順情、逆情的種種大、小境界裡波波打轉,愛愛憎憎、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繚繞不休:凡順情的,則愛,則善待、給予、優厚,製造善業、白業、美好。凡違情的,則憎,則錯待、苛待、敵拒,給予刀口、鐵板、和障礙,創造不為人知的黑業與惡業。

愛與憎,順情與違情──如是,所謂「正常、平凡人類」(佛法稱之為「凡夫心」),若不修行,一生中便儘總是種著「雜糧業」:不知不覺、由著愛憎推使,既種著善業、白業,也種著惡業、黑業,而呈現善、惡雜坌、雜染的「雜糧」狀態。端視其雜糧的比例──究底是「善多、惡少」,抑或「惡多、善少」,而決定其人品層次、昇沈浮降。

最怕的是,無明草蔓延、抽長得太勃熾、強大、迅速,其版塊太龐大、深沈、廣巨,吞噬、侵占了貧薄、微渺、浮脆無根的小善、小雜糧。最末,將欲收割時,便只收得漫手漫腳割人扎人的無明野草。連下炊、烹煮的餘地也無!僅成一名「無善可怙」之人。

準此,若果一昧僅想順自己、合自己、愛自己,只知有我、有我苦,不知有他、有他苦,那便是標準的凡夫心、凡夫態了,則也就無所謂的「修行」二字了!

 

談「修行」,就得先從「拗自己」、「克自己」、「逆自己」作起──先覺察自我的凡夫心,觀察自我愛憎情意起伏的洞綫,如觀察一頭響尾蛇的行進,不為其愛憎波濤所波動、吞噬、襲捲,作出錯謬、棘刺、暗黑的對待與言行。同時,「如法作意」的思惟/行動──循教理教法明睿思考,消化負面的創傷與陰影,決定性地行使「平等、無差別」對待,作出公允、慈仁的智斷與智決──無論他者所帶來的境界何其陰暗黑霾,所製造的創害何其峻烈、險巇!──均決定性地「一體平等」、「不為諸情所惑、所使」的對待;僅回歸如來智慧,依之作為處斷和方法。

然則,倘然無能止靜,無法進行内觀、省察,則也只能「隨著習性」、盲目而反覆地為順/逆情境所襲捲,由著愛憎的激流、「心不由己、身亦不由己」地造善、造惡;且激流、狂炎所之,莫可偃息……端看因緣、境界將之拋擲至哪一種境地,質變、扭曲到何種程度!

若果如此,就不必更談什麼寂定觀察「響尾蛇行進的洞綫,不為之啣咬、吞噬,也不為之役使、影響」的境界了──那是擁有「禪柱子」的清明者、修定者、智照者的境界。

不修習禪定、内觀,連誠實面對自我,檢視、省察、明辨的時間、空間、能力都不具、不會,也就無從談刪減、淘濾雜糧業,去其垢惡、使之輾轉明淨了!

 

雖然,就禪門,最高的境界乃是「不思善、不思惡」、「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也即六祖所曾深心提揭的「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宗門修行,本是安住自性空寂,觀善、惡如幻,不為其惑染,而起作、施為一切善法。這是「不種雜糧業」、蠲除無明草,使菩提性田純一滿淨的上乘修法。

無論是否能抵達如斯上乘的境界,為佛弟子,一旦決意修行,就得於現實日用中,先了了洞明迎面而來的順/逆境界,學習於此順/逆情境中,拗自己,克自己,觀察、調伏自己。

若一味徒想「順自己」──日常人事、關係如此;即或昇起道念、入了道場,也唯希望師法、同參、道友……全滿自己願、符合自我節拍、心意──縱使發心、發行,也儘「只撿愛做的做、愛吃的吃」(儘管初基發心定然習氣難免、也定然如斯起步;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老修行則決不可如此一陳不變、踩在同一只泥漥裡!)……倘如是僅一昧隨順習性、豢養習性,其結果,便難免於「入寶山空手而回」:愛憎無明不除,雖種了雜善福德,不失於「雜糧業」;卻錯失了佛法的根本大寶、心性大寶,未曾與真金、真寶謀面。

 

大寶、真寶何在?

 

整部《金剛經》所示導的,也無非「云何降伏其心?」而已──而心,不離愛/憎、善/惡,不離順情/逆情,亦不離慣性、習性的愛取偏執……若唯只想隨順、眷寵本來的習氣、執取,又何來所謂的「降伏」?則縱更出入二、三十年,怕也即是空轉、空忙一場了!在於未觸及本題,仍在「寶」外種著雜糧!

 

惟因「大寶」,即心。

降伏,即是「拗」,即是「克」與「安忍」。

不拗自己,不降伏愛憎/順逆情見,不翦除無明草,則無從顯現披覆淹埋於巨草中的重寶。本然的真金、純一之心。

 

佛家所謂的「歷事煉心」,也無非即是在種種順/逆情境中,煆煉與淘濾罷了──

 

煉取一枚不為損毀、折挫、變異的金剛心。

「烈焰爐中撈明月」虛雲老和尚如是說。明月,總從重重烈焰,重重維穩、安住、克攝中來。

所謂「烈焰」,所指也無非違情、逆情境。愈是違拗、苦辛,則意味火焰愈猛熾。

 

寫于公元二〇二四年四月二日

 

raw-image



AI繪圖: Nicole

 

avatar-img
3會員
5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寒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梁寒衣   宗門修行,強調"歸家穩坐",整個修行途軌即是"覓家——歸家——常住不動、消融無我、與家山打成一片"。   電影〈漫漫回家路〉描述的即是此離家、失家、覓家、歸家的漫長歷程:五歲的偏鄉小男孩薩魯,在意外的狀況,睡臥於火車中,車行數千里抵達另一陌生的國度西孟加拉,几經輾轉,又遠渡重洋,
攝影:蘇仁浩 一切智為潮 ――華嚴經偈摘錄 梁寒衣   大心無邊岸, 一切智為潮。 《華嚴經˙卷五十九》摘錄    ――人類世界以情識、知解為潮,彼我拍擊浮滾、而煩惱無邊。菩薩行者則依菩提大心,以智為潮,轉一切境界,俱為智觀智境。以是又稱「大心大士」。 就道者,一切智,即
AI繪圖:Nicole   龜與修行  梁寒衣   年前,始終信仰著基督的朋友,來至禪堂,致贈了日本「清水觀音堂」的吉祥綴飾,據說是自十年積儲的箱篋中翻搜出的。打從年少相逢,她便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而一己則始終歸命著如來;彼我友誼跋涉遙遠、從不衝突,緣於暸然,無論宗教/非宗教,最終生命
攝影:梁寒衣 鏡清道怤禪師:「不為好晴道好晴,不為好雨道好雨。」   好晴好雨 ──二〇二四年大鑑年會手冊,導師之語 梁寒衣   秋光已至,應為颯爽明淨,卻蘊釀著暴風暴雨…… 颱風夜,孤然獨坐閉關中心,面向風雨颯颯,群峯震動,萬林萬木搖振嘶吼,恍如無數鬼神义戟的咆哮嘷
攝影:Nicole L. 以雙鳥雙翼象徵急/緩、鬆/緊之間的平衡;須平衡良好,始能偕美飛翔。 調弦 梁寒衣   修行之道,猶若調琴。  琴弦太緊,則緊繃促急、激銳刮耳、不忍卒聽;太緩,則鬆弛滑墮,無法正常彈奏,亦無以正確發聲。須不緊不緩,把持中道而行。  佛陀曾作類似的
攝影:梁寒衣 金色為文殊師利菩薩的智境界,代表「智覺」 護短,心內非賢! ――談「識短,知短,認短」 ——梁寒衣   六祖謂「護短,心內非賢」――護短,即指遮蔽、淹蓋、防衛短處――凡過失、缺點、問題、漏誤……,所有弊害、病灶、不足、不到處均通稱為「短」。 護短,分為兩種:一種是護
——梁寒衣   宗門修行,強調"歸家穩坐",整個修行途軌即是"覓家——歸家——常住不動、消融無我、與家山打成一片"。   電影〈漫漫回家路〉描述的即是此離家、失家、覓家、歸家的漫長歷程:五歲的偏鄉小男孩薩魯,在意外的狀況,睡臥於火車中,車行數千里抵達另一陌生的國度西孟加拉,几經輾轉,又遠渡重洋,
攝影:蘇仁浩 一切智為潮 ――華嚴經偈摘錄 梁寒衣   大心無邊岸, 一切智為潮。 《華嚴經˙卷五十九》摘錄    ――人類世界以情識、知解為潮,彼我拍擊浮滾、而煩惱無邊。菩薩行者則依菩提大心,以智為潮,轉一切境界,俱為智觀智境。以是又稱「大心大士」。 就道者,一切智,即
AI繪圖:Nicole   龜與修行  梁寒衣   年前,始終信仰著基督的朋友,來至禪堂,致贈了日本「清水觀音堂」的吉祥綴飾,據說是自十年積儲的箱篋中翻搜出的。打從年少相逢,她便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而一己則始終歸命著如來;彼我友誼跋涉遙遠、從不衝突,緣於暸然,無論宗教/非宗教,最終生命
攝影:梁寒衣 鏡清道怤禪師:「不為好晴道好晴,不為好雨道好雨。」   好晴好雨 ──二〇二四年大鑑年會手冊,導師之語 梁寒衣   秋光已至,應為颯爽明淨,卻蘊釀著暴風暴雨…… 颱風夜,孤然獨坐閉關中心,面向風雨颯颯,群峯震動,萬林萬木搖振嘶吼,恍如無數鬼神义戟的咆哮嘷
攝影:Nicole L. 以雙鳥雙翼象徵急/緩、鬆/緊之間的平衡;須平衡良好,始能偕美飛翔。 調弦 梁寒衣   修行之道,猶若調琴。  琴弦太緊,則緊繃促急、激銳刮耳、不忍卒聽;太緩,則鬆弛滑墮,無法正常彈奏,亦無以正確發聲。須不緊不緩,把持中道而行。  佛陀曾作類似的
攝影:梁寒衣 金色為文殊師利菩薩的智境界,代表「智覺」 護短,心內非賢! ――談「識短,知短,認短」 ——梁寒衣   六祖謂「護短,心內非賢」――護短,即指遮蔽、淹蓋、防衛短處――凡過失、缺點、問題、漏誤……,所有弊害、病灶、不足、不到處均通稱為「短」。 護短,分為兩種:一種是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貴在和樂相處, 人與人之間病在獨行獨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只求永遠逍遙,你不做實事嗎?惜初一聽,他問:你說的是取向是什麼?海燕說:俊郎和孔鯉知道自己的取向嗎?他們譏笑女人,心裡的取向是什麼?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自己隨著自己的習性滋長,這就是取向,就這樣活了一生了。你只求逍遙,不做實事,這是你的取向,百年之後你會發覺,你到處遊山玩水,什麼也沒有做到。 廖燕芳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的本質始終都沒有變,那麼變動的是外在的現實,還是人為了生存而藏起自己的本質?
Thumbnail
明白因緣的來龍去脈,就知道如何善解一切不好的緣份。一個人只要能善解就不會瞋怒、不會埋怨,也不會怪東怪西怪別人怪命運。「善解」是生命的良藥,苦口婆心,能解救溺水邊緣的人,也能讓春光無限的人更懂得誠懇與謙卑。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書生叫屈師,閒來無事到河邊散步,有一天,屈師走到大海銜接的
Thumbnail
他一直以為修行是要讓他體悟什麼很高的人生哲理,直到最近他才體會到,原來他所需要的其實是感受到「 愛 」
Thumbnail
以前總覺得人定勝天,逆勢而為。但生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很多時候會覺得不知道自己現在是順行還是逆行,只覺得自己浸泡在世界的恆河之水,一身濕透,卻不知道自己方向在哪裡。流年流月流日給出清楚的意象,告訴自己生活的「勢」,而自己決定生活的「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貴在和樂相處, 人與人之間病在獨行獨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只求永遠逍遙,你不做實事嗎?惜初一聽,他問:你說的是取向是什麼?海燕說:俊郎和孔鯉知道自己的取向嗎?他們譏笑女人,心裡的取向是什麼?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自己隨著自己的習性滋長,這就是取向,就這樣活了一生了。你只求逍遙,不做實事,這是你的取向,百年之後你會發覺,你到處遊山玩水,什麼也沒有做到。 廖燕芳
Thumbnail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並懂得改進。 看別人,要看出長處、專長,並加以學習。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的本質始終都沒有變,那麼變動的是外在的現實,還是人為了生存而藏起自己的本質?
Thumbnail
明白因緣的來龍去脈,就知道如何善解一切不好的緣份。一個人只要能善解就不會瞋怒、不會埋怨,也不會怪東怪西怪別人怪命運。「善解」是生命的良藥,苦口婆心,能解救溺水邊緣的人,也能讓春光無限的人更懂得誠懇與謙卑。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書生叫屈師,閒來無事到河邊散步,有一天,屈師走到大海銜接的
Thumbnail
他一直以為修行是要讓他體悟什麼很高的人生哲理,直到最近他才體會到,原來他所需要的其實是感受到「 愛 」
Thumbnail
以前總覺得人定勝天,逆勢而為。但生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很多時候會覺得不知道自己現在是順行還是逆行,只覺得自己浸泡在世界的恆河之水,一身濕透,卻不知道自己方向在哪裡。流年流月流日給出清楚的意象,告訴自己生活的「勢」,而自己決定生活的「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