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面對各種複雜的問題,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這也導致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追求更高深、更精密的解決方案。然而,Morgan Housel 在他的《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一書中,提醒我們「簡單的力量」往往被低估,而複雜則因其表面的吸引力,成為許多人偏愛的選擇。這一個論點不僅揭示了人性對複雜事物的迷戀,也讓我們反思,為什麼簡單的解決方案明明更有效,卻總是被忽略。
Housel 提到一位世界頂尖的癌症研究人員的故事,這位專家坦言,如果他專注於推動人們戒菸,對抗癌症的影響力將會遠大於他目前的研究。然而,他並未選擇這條路,因為推廣戒菸過於簡單,無法滿足他對智識挑戰的渴望。這個故事讓人不禁思考,為什麼我們會對複雜的事物產生病態的吸引力?Housel 引用了電腦科學家 Edsger Dijkstra 的話:「真理最重要的特質就是簡單;但複雜的事物持續散發出病態的吸引力。」這句話道出了我們的矛盾心理:簡單雖然有效,但複雜卻更能滿足我們對努力與深度的需求。
這種對複雜的偏愛在許多領域都十分常見。Housel 提到,在財務管理中,只要掌握「開銷低於收入、把差額存起來、保持耐心」這三個核心原則,就可以完成九成的工作。但大學裡教授的卻是如何計算衍生商品的定價與淨現值。同樣地,在健康管理中,核心原則無非是「睡足八小時、多運動、吃原型食物並控制飲食量」,但我們卻熱衷於研究營養補充品、小訣竅與各種新奇的藥丸。這些複雜的細節看似高深,卻讓我們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簡單原則。
為什麼複雜如此吸引人?Housel 認為,複雜給人一種掌控一切的錯覺。舉例來說,當我們使用包含上百個欄位的試算表或進行大數據分析時,會覺得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與權力,即便這些資訊可能毫無用處。相反地,專注於少數幾個關鍵變項,卻讓人感覺像是把大半的結果交給命運決定,顯得愚昧無知。這種心理機制導致我們更傾向於選擇複雜的方案,因為它能彰顯我們的努力與專業,甚至讓我們看起來更聰明。
Housel 進一步指出,這種對複雜的迷戀,還與我們對「專業」的認知有關。如果一個專家只關注少數幾個變項,並坦言自己對其他細節一無所知,很可能會被認為能力不足。然而,當專家以長篇大論的方式解釋一個主題時,即便我們無法完全理解,也會因此對他產生更多的敬佩。這種現象讓複雜成為一種「智識地位」的象徵,甚至成為專業人士獲得信任的手段。
然而,複雜並不總是好事。過度追求複雜可能導致效率低下,甚至適得其反。Housel 提到,簡單的事物之所以不受歡迎,是因為它們看似輕鬆,缺乏挑戰性。例如,在健身中,只有當我們感到肌肉酸痛時,才會覺得自己真的在進步。同樣地,簡單的解決方案往往因為過於直白,而被認為不夠「高級」。但事實上,有效的經驗法則正是將複雜的事物簡化為可操作的要點,而非讓我們沉迷於無用的細節。
這讓我想到,作為一名管理者,如何在工作中平衡簡單與複雜,確實是一門藝術。在制定策略時,我們應該專注於少數幾個關鍵指標,而非試圖掌控所有變數。這不僅能提高效率,也能幫助團隊成員更清楚地理解目標。然而,簡單並不意味著偷懶或逃避挑戰。我們需要的是在簡單中找到深度,將核心原則內化為日常行動的指南。
Morgan Housel 在《一如既往》中提醒我們,簡單並不等於膚淺,複雜也不一定代表深度。真正的智慧在於能夠辨識出核心原則,並將其應用於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同時,我們也應該警惕自己對複雜事物的迷戀,避免因追求表面的高深而迷失方向。最終,簡單的力量不僅能幫助我們更高效地解決問題,也能讓我們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