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走進敘利亞「屠宰場」監獄:絕望的家庭尋找失蹤的親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By Clarissa Ward, Brent Swails and Jessie Yeung, CNN
Updated 1:04 AM EST, Tue December 10, 2024

在本週全國範圍內的敘利亞慶祝活動中,許多人開始瘋狂尋找在巴沙爾·阿薩德殘酷獨裁統治下被強迫失蹤的親人。

人群湧向臭名昭著的塞德納亞監獄,這裡成為了任意拘留、酷刑和謀殺的代名詞。在刺眼的陽光下,人們湧向位於大馬士革北部的這座監獄,車流排成了數英里的長龍,有些人甚至離開車輛步行攀上最後的山路,經過鐵絲網和瞭望塔。

正如阿薩德的宮殿揭示了這個家族奢華生活的程度,他的監獄也印證了過去五十年來敘利亞人熟知的恐怖。

raw-image

阿薩德政權臭名昭著的拘留設施如同黑洞,從1970年代開始,任何被認為是反對者的人都會被消失。塞德納亞監獄是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地方之一,被稱為「屠宰場」。據國際特赦組織稱,2011年至2015年間,有多達13,000人在此被絞死。

毫不意外,當叛軍以閃電般的攻勢逼近大馬士革時,塞德納亞成為他們首先鎖定的地點之一。

在叛軍於週日推翻阿薩德,迫使獨裁者逃往俄羅斯後,有關塞德納亞監獄囚犯被釋放的影像浮現,促使許多敘利亞人湧向社交媒體尋求幫助以找到失蹤的親人。

2023年2月,敘利亞反叛武裝哈亞特解放沙姆組織領袖阿布·穆罕默德·阿爾-喬拉尼在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土耳其邊境的貝斯納亞村查看地震破壞情況。

敘利亞叛軍領袖是誰?他有何目標?

到週一,許多人自行行動,湧入監獄,受到謠言的驅使,認為設施的深層地下區域,即所謂的「紅區」,仍關押著數千人。

CNN週一抵達現場時,監獄內外聚集了大量人群,空氣中響起「真主至大」的呼喊聲和慶祝的槍聲。

一名來自南部敘利亞城市德拉的女子梅蘇恩·拉布特(Maysoon Labut)正尋找她的三個兄弟和女婿。德拉是阿拉伯之春初期反對政權抗議的中心,並遭受了阿薩德殘酷鎮壓的全力打擊,該鎮壓使敘利亞陷入長達13年的內戰。

拉布特在接受CNN採訪時情緒激動、氣喘吁吁地說:「他們試圖幾天來進入監獄的紅區。那裡沒有氧氣,因為通風系統壞了,結果可能所有人都會死。為了真主,救救他們吧。」

raw-image

絕望的尋找被恐懼驅動


週一驅使人群行動的謠言是:在塞德納亞監獄內某處深埋著一片未被發現的牢房,裡面關押著失蹤的敘利亞人。


但這片區域是否存在尚不明朗,這加深了人們的恐懼:失蹤的人可能永遠找不到了。

志願組織敘利亞民防(白盔)週一派遣專門小組前往監獄,使用鑽機和錘子試圖穿透混凝土。

前塞德納亞囚犯兼敘利亞失蹤者協會(ADMSP)創始合夥人穆尼爾·阿爾·法基爾(Mounir Al-Fakir)向CNN表示,他認為監獄內只有一層地下牢房,但並不認為可能存在更深的隱藏區域。他估計,在大馬士革解放後,約有3,000名囚犯被釋放。

然而,週一聚集在監獄內搜索文件並用手機手電筒在黑暗中摸索的家庭,反映出多年來對於親人命運毫無頭緒的痛苦。

一名女子舉起了一張她兄弟12年前的照片,他的命運仍然未知。她說:「他現在應該42歲了。他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從未見過他。我們只想知道他是生是死。只有上帝知道。」

一些剛被釋放的囚犯已經與欣喜若狂的家人團聚——但這種團聚在漫長的拘禁歲月後也充滿苦澀。

61歲的蘇希爾·哈馬維(Suheil Hamawi)在敘利亞各地監獄中度過了超過三十年,週一終於返回了黎巴嫩北部的家鄉奇卡村。他告訴法新社:「這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感覺,真正的美好感覺。我發現愛和家庭依然存在。」

然而,回到家中也讓這位前囚犯意識到自己錯過了多少年華。「我有孫子孫女,但直到我兒子的女兒叫我『爺爺』,我才感覺到了自己的年齡,」哈馬維說。「那時我意識到自己失去了多麼長的一段時間。」


原文網址:https://edition.cnn.com/2024/12/10/middleeast/syria-saydnaya-prison-missing-intl-hnk/index.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漢清-avatar-img
2024/12/10
嗨,晚安!是的,每天得面對著世界中的“死難與戰爭”,然國內仍喧囂爭奪權力的立委,情何堪!
avatar-img
Samuel的沙龍
90會員
115內容數
除了翻譯各國新聞以外,會將過去演講的一些主題內容放上來。閒暇之餘,分享一些PM心得,歡迎參訪。
Samuel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4
哈馬斯與以色列在卡達多哈達成停火協議,首階段將釋放33名人質,為期42天的停火協議將為下一階段全面和平談判鋪路。協議細節包括人質釋放、軍事部署、居民返家、囚犯交換等,但協議執行面臨潛在風險、國內反對聲音及第二階段談判挑戰。協議達成將為加沙地區帶來急需的人道援助,但能否真正實現和平仍有待觀察。
Thumbnail
2025/01/14
哈馬斯與以色列在卡達多哈達成停火協議,首階段將釋放33名人質,為期42天的停火協議將為下一階段全面和平談判鋪路。協議細節包括人質釋放、軍事部署、居民返家、囚犯交換等,但協議執行面臨潛在風險、國內反對聲音及第二階段談判挑戰。協議達成將為加沙地區帶來急需的人道援助,但能否真正實現和平仍有待觀察。
Thumbnail
2025/01/06
加薩地區的衝突再度升級。據當地官員報告,週四凌晨,以色列軍方在加薩南部阿爾瑪瓦西地區發動空襲,造成至少11人死亡,其中包括加薩警察局局長馬哈茂德·薩拉赫少將及其副手侯薩姆·沙萬少將。 高級官員遇襲,巴勒斯坦指責以色列破壞法治 加薩內政部在聲明中指責以色列,此次空襲是針對加薩法律與秩序的蓄意破壞。
Thumbnail
2025/01/06
加薩地區的衝突再度升級。據當地官員報告,週四凌晨,以色列軍方在加薩南部阿爾瑪瓦西地區發動空襲,造成至少11人死亡,其中包括加薩警察局局長馬哈茂德·薩拉赫少將及其副手侯薩姆·沙萬少將。 高級官員遇襲,巴勒斯坦指責以色列破壞法治 加薩內政部在聲明中指責以色列,此次空襲是針對加薩法律與秩序的蓄意破壞。
Thumbnail
2024/12/10
隨著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突然崩潰,敘利亞人民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慶祝對專制統治的終結。本文探討了阿薩德政權的背景、反抗軍的角色及未來的挑戰,並分析了這一變革可能帶來的機會與風險。敘利亞正面臨新的曙光,但同時也需面對建立穩定政府的艱巨任務。
Thumbnail
2024/12/10
隨著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突然崩潰,敘利亞人民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慶祝對專制統治的終結。本文探討了阿薩德政權的背景、反抗軍的角色及未來的挑戰,並分析了這一變革可能帶來的機會與風險。敘利亞正面臨新的曙光,但同時也需面對建立穩定政府的艱巨任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約兩週前發佈了〈敘利亞﹕一堂雜亂不堪的地緣政治課〉一文的分析,提出了 ❙伊斯蘭主義❙ 勢力在 ❙中東❙ 將得以膨脹的預測,話口未完,消息傳來,聖誕前夕,❙大馬士革❙ 每年都有豎立的聖誕樹付諸一炬 [有片],經手者 —— ❙穆斯林❙。[這裡] 首都亦未能幸免,設想在首都以外的地方,❙基督徒❙ 被迫害
Thumbnail
約兩週前發佈了〈敘利亞﹕一堂雜亂不堪的地緣政治課〉一文的分析,提出了 ❙伊斯蘭主義❙ 勢力在 ❙中東❙ 將得以膨脹的預測,話口未完,消息傳來,聖誕前夕,❙大馬士革❙ 每年都有豎立的聖誕樹付諸一炬 [有片],經手者 —— ❙穆斯林❙。[這裡] 首都亦未能幸免,設想在首都以外的地方,❙基督徒❙ 被迫害
Thumbnail
本週全國範圍內的敘利亞慶祝活動中,許多人開始瘋狂尋找在巴沙爾阿薩德殘酷獨裁統治下被強迫失蹤的親人。 人群湧向塞德納亞監獄,這裡成為了任意拘留、酷刑和謀殺的代名詞。在刺眼的陽光下,人們湧向位於大馬士革北部的這座監獄,車流排成了數英里的長龍,有些人甚至離開車輛步行攀上最後的山路,經過鐵絲網和瞭望塔。
Thumbnail
本週全國範圍內的敘利亞慶祝活動中,許多人開始瘋狂尋找在巴沙爾阿薩德殘酷獨裁統治下被強迫失蹤的親人。 人群湧向塞德納亞監獄,這裡成為了任意拘留、酷刑和謀殺的代名詞。在刺眼的陽光下,人們湧向位於大馬士革北部的這座監獄,車流排成了數英里的長龍,有些人甚至離開車輛步行攀上最後的山路,經過鐵絲網和瞭望塔。
Thumbnail
Day-5吃完早餐後,前往蘇丹哈尼驛站,是孔亞與卡帕多奇亞中間的小村莊,同時也是古代絲路的休息站之一,傳聞這裡是古絲路的中繼站,建築設計是提供商人與駱駝的休息好去處。 蘇丹哈尼驛站Sultanhanı Caravanserai 地址:İstikamet, Ufuklar Sk., 68000 Su
Thumbnail
Day-5吃完早餐後,前往蘇丹哈尼驛站,是孔亞與卡帕多奇亞中間的小村莊,同時也是古代絲路的休息站之一,傳聞這裡是古絲路的中繼站,建築設計是提供商人與駱駝的休息好去處。 蘇丹哈尼驛站Sultanhanı Caravanserai 地址:İstikamet, Ufuklar Sk., 68000 Su
Thumbnail
在拜占庭帝國強盛的時候,我們會在東西邊境找到一些讓人地理知識錯亂的語言現象:在巴爾幹半島,你會看到大規模的亞美尼亞語聚落,反之在小亞細亞東方邊境,則同樣有為數極多的斯拉夫語族群。 用四個字總結原因,就是「移民實邊」。 拜占庭帝國總是在敵人環伺的地緣政治環境,造成了以下場景:空虛破敗的邊境、大量的
Thumbnail
在拜占庭帝國強盛的時候,我們會在東西邊境找到一些讓人地理知識錯亂的語言現象:在巴爾幹半島,你會看到大規模的亞美尼亞語聚落,反之在小亞細亞東方邊境,則同樣有為數極多的斯拉夫語族群。 用四個字總結原因,就是「移民實邊」。 拜占庭帝國總是在敵人環伺的地緣政治環境,造成了以下場景:空虛破敗的邊境、大量的
Thumbnail
巴勒斯坦Palestine、耶路撒冷Jerusalem 出發前,讀到資料說….世界上若有十分美麗,有九分在耶路撒冷Jerusalem….還有「耶路撒冷的美麗哀愁」這句話….所以當我穿梭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市集、清真寺時,我默默地在心中尋找….尋找那傳說中的美麗與哀愁….
Thumbnail
巴勒斯坦Palestine、耶路撒冷Jerusalem 出發前,讀到資料說….世界上若有十分美麗,有九分在耶路撒冷Jerusalem….還有「耶路撒冷的美麗哀愁」這句話….所以當我穿梭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市集、清真寺時,我默默地在心中尋找….尋找那傳說中的美麗與哀愁….
Thumbnail
就像叫佛地魔那個人一樣,他們不屑稱那塊土地為以色列,他們說disney land,迪士尼樂園,佐以嘴角的嘲弄。 「問題從來都不是宗教,是那顆貪婪的心。」 二十六歲,開網頁設計公司,我的boss,在大馬士革的日子都住在他辦公室。 「我們只想要和平的改變。」
Thumbnail
就像叫佛地魔那個人一樣,他們不屑稱那塊土地為以色列,他們說disney land,迪士尼樂園,佐以嘴角的嘲弄。 「問題從來都不是宗教,是那顆貪婪的心。」 二十六歲,開網頁設計公司,我的boss,在大馬士革的日子都住在他辦公室。 「我們只想要和平的改變。」
Thumbnail
古埃及人將一天分為白天十二小時及黑夜十二小時,本書可以說是一個文字版的各行各業實境秀,考古學家唐諾.萊恩以幽默的口吻,向我們講述當時人民的生活群像,從木乃伊師傅、建築師、盜墓者、祭司到王后等,透過二十四名不同階級埃及居民的體驗,去撇見此一消逝文明的某個時間切面,映射出當時人民生活的各種片段。
Thumbnail
古埃及人將一天分為白天十二小時及黑夜十二小時,本書可以說是一個文字版的各行各業實境秀,考古學家唐諾.萊恩以幽默的口吻,向我們講述當時人民的生活群像,從木乃伊師傅、建築師、盜墓者、祭司到王后等,透過二十四名不同階級埃及居民的體驗,去撇見此一消逝文明的某個時間切面,映射出當時人民生活的各種片段。
Thumbnail
上週五教宗方濟各展開了為期4天的伊拉克之旅,這趟出訪會見了伊斯蘭教什葉派最高領袖希斯塔尼,並前往曾被伊斯蘭國占領的摩蘇爾城,最後在艾比爾城舉行大型戶外彌撒。 這是天主教教宗與伊斯蘭宗教領袖歷史性的會面,也把我們的目光放到伊拉克,一個曾飽受戰亂之苦,但正在重建中的國家。
Thumbnail
上週五教宗方濟各展開了為期4天的伊拉克之旅,這趟出訪會見了伊斯蘭教什葉派最高領袖希斯塔尼,並前往曾被伊斯蘭國占領的摩蘇爾城,最後在艾比爾城舉行大型戶外彌撒。 這是天主教教宗與伊斯蘭宗教領袖歷史性的會面,也把我們的目光放到伊拉克,一個曾飽受戰亂之苦,但正在重建中的國家。
Thumbnail
[烏茲別克] 「什麼!一天只能走一個臺階?」長谷川在「沙赫靜達陵墓群」(Shakhi-Zinda)仰頭看著這條通往入口的臺階大叫。  在烏茲別克這個充滿傳說的地方,這又是另一個神奇的故事。  先從先知穆罕默德開始說起。穆罕默德出生在西元 570 年的麥加,是一個文盲。在他40歲的那年開始接受到真主阿
Thumbnail
[烏茲別克] 「什麼!一天只能走一個臺階?」長谷川在「沙赫靜達陵墓群」(Shakhi-Zinda)仰頭看著這條通往入口的臺階大叫。  在烏茲別克這個充滿傳說的地方,這又是另一個神奇的故事。  先從先知穆罕默德開始說起。穆罕默德出生在西元 570 年的麥加,是一個文盲。在他40歲的那年開始接受到真主阿
Thumbnail
人們說在這裡,戰爭還沒結束,只是暫停罷了。
Thumbnail
人們說在這裡,戰爭還沒結束,只是暫停罷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