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崴閱讀-坂本圖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瞬百年,百年一瞬。夢的時間構造是非線性的,可以說萬物均凝縮其中。”

 

楊醫師十一月選書:坂本圖書

作者:坂本龍一

翻譯:高彩雯

大塊文化出版

raw-image


 

這是一本收錄坂本龍一先生從2018到2022年於《婦人畫報》上連載的專欄「坂本圖書」共三十六回,以選書出發,再搭配其兒子的攝影作品。我在看書之前完全不認識這位超知名音樂人的作者,但從每本書的文字之間又可以感受到其對於時間的哲學感,然後能夠轉化為音樂的輸出,許多文明因為文字而有了紀載,但更因為聲音更能傳播,也許我們也透由每一本書去窺視了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時間維度,可以把這本書當成另類的人生路引,更加哲學的版本。

 

#夏目漱石

 

“真實無從得見,人們只能看到影子”

 

時間真的是線性的嗎?世間萬物真的是有那樣因果邏輯的嗎?

 

也許夢境更接近真實的世界,然後也將這樣的夢的概念放進了音樂創作之中。這種故事概念不論是電影全面啟動又或是影集中的時間管理局,總是引人入勝,未必能夠真的參透出甚麼,那麼就好好地活在當下吧。

raw-image


 

#侯孝賢

 

“流漟在侯孝賢電影根柢中的,是探問身為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吧?”

 

這本書中出現的兩位台灣導演:侯孝賢與楊德昌,也許是少數熟悉的人物,不過在以前還在念書的那個年歲,應該是完全無法看懂悲情城市中的故事與流動,所以是因為對於歷史更多的認識,還是自己人生經驗的累積,然後才能對於這些故事有更多的投射,也才能到現在去釐清自己所認同的台灣價值與精神是什麼,更令人感到驚艷的是,作者竟然能夠感受到如此多的在文化上暨多元又複雜的那種情懷,也許這也是蘊含其音樂的一種共感能力吧。

raw-image


 

#卡羅羅維理

 

“「時間」是記憶吧,如果記得的人們消失的話,「時間」也將消失,「時間」將不復存在。”

 

時間是一種單位嗎?如果某個平行世界所處星球的公轉與自轉的週期不同,那經過的時間還會相同嗎?

 

這樣的思考也許過於哲學,又或是過於物理,可是如果我們不曾思考過,那我們又該如何衡量我們汲汲營營追求的那些效率與產能,人生這樣一趟的體驗,能不能真的留下些什麼,真的被記住了什麼,如果這樣是否又打破了時間的禁錮,這也許會是某一種人生意義與方向吧。

raw-image


 

#今西錦司

 

“只要對來訪的蝴蝶有幫助就好了”

 

彼岸花是一種可以自體受粉的植物,但是在演化的過程之中也保留了花與花蜜這樣看似非必要的功能,生物的演化也許是因為物競天擇,但同時好像又保留了那些非目的主義,這也許就是屬於大自然的文化和藝術。如果我們把利他主義比照來看,或許不一定要有太多的意義,有意思也許更佳的豐富與不同。


 

#石川淳

 

“讀好文章的快樂與聽音樂的樂趣很像”

 

有人說我們愛聽老歌是因為會喚起屬於那個時間與空間的回憶,所以我們對於求學時代的音樂都還是能夠哼上個幾句。只是在那樣的時代可能沒有太多閱讀的機會,也許看漫畫會有一些。然後再過了這樣一二十年,我們獲得了更多快速流動的資訊,我們習慣加速撥放,可是卻沒有養成好好地品嘗的品味,也許現在開始也不嫌晚,好好地閱讀,好好地聆聽,一定會有那麼幾本書幾首歌會反覆閱讀與聆聽的。

raw-image


 

#烏蘇比佐古

 

“要去察覺,平常察覺不到的事。”

 

一場疫情創造了一種共同記憶,在台灣其實幸福許多,雖然有一些居家辦公,但還沒有到封城的情境,我們快速的歷經也學習這些線上操作的事情,然後似乎體會到也許工作不應該佔據人生的全部,可是才過個一兩年,好像不曾發生過,我們又再一次的回到了辦公室,又開始用大量的時間去換取收入,卻忘了生活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工作與生活不會平衡,但需要取捨,應該練習著不用透過疫情這樣的案例學習,而是可以時時地去思考。

raw-image


 

閱讀起來算是快速,畢竟篇幅不多,似乎很多衍伸閱讀書單,但多數又是日文書籍。可心得寫起來好像不那麼直觀,但又深受某些篇章的啟發而一段一段的完成,也許就像作者說的閱讀與音樂很像吧,偶爾就會喜歡歌詞的一段而回頭去查整首歌,也許會因為文字的一段回頭去找一本書,然後這樣的一段歌詞或文字就這樣留下了記憶。

 

“藝術千秋,人生朝露。Ars longa, vita brevis.”作者留下這樣的一段話給世人,一本很不一樣的書,推薦並分享給大家。

 

#坂本圖書

#阿崴閱讀

#楊醫師十一月選書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逸-avatar-img
2024/12/20
這本書像是一本時光機,記錄著每段的想法,不同階段有不同取捨,我們也要珍惜善待每階段的自己。
avatar-img
阿崴的沙龍
24會員
680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阿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2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來看看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尉遲秀翻譯 皇冠文化出版   一個改編拍成布拉格的春天的小說,電影沒有看過,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既定的想法,從小說四個角色
Thumbnail
2025/02/12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來看看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尉遲秀翻譯 皇冠文化出版   一個改編拍成布拉格的春天的小說,電影沒有看過,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既定的想法,從小說四個角色
Thumbnail
2025/01/15
“台積電已學會與 400 名夥伴共舞合作,英特爾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跳舞。”   好書大大推:張忠謀自傳(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天下文化出版   比起雪球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厚度稍微少了一些,不過終於可以等待到下冊的出版,原本想買個電子書快速入手不用等,但看到那些個照片與圖表,還是買
Thumbnail
2025/01/15
“台積電已學會與 400 名夥伴共舞合作,英特爾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跳舞。”   好書大大推:張忠謀自傳(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天下文化出版   比起雪球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厚度稍微少了一些,不過終於可以等待到下冊的出版,原本想買個電子書快速入手不用等,但看到那些個照片與圖表,還是買
Thumbnail
2024/11/27
“每當有人發現喜悅的時刻,美麗就進入了世界。我們人類無法創造能量;我們只能駕馭它。我們不能創造物質;我們只能塑造它。我們甚至不能創造生命;我們只能培育它。”   這次來看小說:翠海的雀絲 作者:布蘭登·山德森(山神) 翻譯:傅弘哲 奇幻基地出版(城邦文化)   因超粒方的介紹而入手
Thumbnail
2024/11/27
“每當有人發現喜悅的時刻,美麗就進入了世界。我們人類無法創造能量;我們只能駕馭它。我們不能創造物質;我們只能塑造它。我們甚至不能創造生命;我們只能培育它。”   這次來看小說:翠海的雀絲 作者:布蘭登·山德森(山神) 翻譯:傅弘哲 奇幻基地出版(城邦文化)   因超粒方的介紹而入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書收錄了坂本龍一從 2018 年到 2022 年於《婦人畫報》上連載的專欄「坂本圖書」,共三十六篇。每篇都以一位人物為主軸,並帶出其著作,一種「書評 × 人物談」的概念,相當有意思的切入手法。
Thumbnail
本書收錄了坂本龍一從 2018 年到 2022 年於《婦人畫報》上連載的專欄「坂本圖書」,共三十六篇。每篇都以一位人物為主軸,並帶出其著作,一種「書評 × 人物談」的概念,相當有意思的切入手法。
Thumbnail
“一瞬百年,百年一瞬。夢的時間構造是非線性的,可以說萬物均凝縮其中。”   楊醫師十一月選書:坂本圖書 作者:坂本龍一 翻譯:高彩雯 大塊文化出版   這是一本收錄坂本龍一先生從2018到2022年於《婦人畫報》上連載的專欄「坂本圖書」共三十六回,以選書出發,再搭配其兒子的攝影作品
Thumbnail
“一瞬百年,百年一瞬。夢的時間構造是非線性的,可以說萬物均凝縮其中。”   楊醫師十一月選書:坂本圖書 作者:坂本龍一 翻譯:高彩雯 大塊文化出版   這是一本收錄坂本龍一先生從2018到2022年於《婦人畫報》上連載的專欄「坂本圖書」共三十六回,以選書出發,再搭配其兒子的攝影作品
Thumbnail
坂本龍一的「音樂使人自由」一書裡頭曾經提及七八零年代許多日本知名設計師如三宅一生、高田賢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皆已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當然,還有無數日本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如草間彌生、村上隆)漫畫家(手塚治蟲、鳥山明)、建築師(丹下健三、坂茂)更讓全世界見識到日本獨特的美學文化。 1978年,細野
Thumbnail
坂本龍一的「音樂使人自由」一書裡頭曾經提及七八零年代許多日本知名設計師如三宅一生、高田賢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皆已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當然,還有無數日本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如草間彌生、村上隆)漫畫家(手塚治蟲、鳥山明)、建築師(丹下健三、坂茂)更讓全世界見識到日本獨特的美學文化。 1978年,細野
Thumbnail
阪本龍一是一位叛逆的音樂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配樂作品。除了音樂,他還涉略哲學、電影、日本能劇、裝置藝術等各種領域。即使在生病期間,阪本龍一仍然投身於他熱愛的工作中,直到最後一刻。這本書是他精彩一生的總結。
Thumbnail
阪本龍一是一位叛逆的音樂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配樂作品。除了音樂,他還涉略哲學、電影、日本能劇、裝置藝術等各種領域。即使在生病期間,阪本龍一仍然投身於他熱愛的工作中,直到最後一刻。這本書是他精彩一生的總結。
Thumbnail
從小沒有立定志向,即便成就了許多豐功偉業仍然認為自己的一生沒什麼值得拿出來說的坂本龍一,在《音樂使人自由》這本書的終曲時訴說:「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猶如每個人偶爾會有的想法一樣,我也一直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誰,又為何會身在這裡。」 從幼兒園便開始作曲的坂本龍一自述從小便是鑰匙及電視兒童,因為幼
Thumbnail
從小沒有立定志向,即便成就了許多豐功偉業仍然認為自己的一生沒什麼值得拿出來說的坂本龍一,在《音樂使人自由》這本書的終曲時訴說:「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猶如每個人偶爾會有的想法一樣,我也一直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誰,又為何會身在這裡。」 從幼兒園便開始作曲的坂本龍一自述從小便是鑰匙及電視兒童,因為幼
Thumbnail
有些人,你一直覺得他很知名,知名到你不需要刻意去搜尋他的資訊,總覺得哪一天有需要深入了解也不必擔憂沒有素材,直到他過世的消息一出,霎時被失落感牽引的好奇心引領你踏入他的創作世界,在懊悔又慶幸的矛盾情緒中久久不能自己。 這就是我對於坂本龍一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所抱有的深切感受,在愧疚之餘又心存感謝,
Thumbnail
有些人,你一直覺得他很知名,知名到你不需要刻意去搜尋他的資訊,總覺得哪一天有需要深入了解也不必擔憂沒有素材,直到他過世的消息一出,霎時被失落感牽引的好奇心引領你踏入他的創作世界,在懊悔又慶幸的矛盾情緒中久久不能自己。 這就是我對於坂本龍一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所抱有的深切感受,在愧疚之餘又心存感謝,
Thumbnail
人物傳記裡面,你會期待看到什麼? 是看悲苦人生的逆轉勝? 還是經營有道成為典範? 大部分的人在認識坂本龍一之前,是先認識他的音樂。 在認識他的音樂之前,大多是先看過電影。 在你認識他之後就會發現, 他不只是一位音樂家, 還是一位積極的行動倡議者。
Thumbnail
人物傳記裡面,你會期待看到什麼? 是看悲苦人生的逆轉勝? 還是經營有道成為典範? 大部分的人在認識坂本龍一之前,是先認識他的音樂。 在認識他的音樂之前,大多是先看過電影。 在你認識他之後就會發現, 他不只是一位音樂家, 還是一位積極的行動倡議者。
Thumbnail
如何紀錄一位偉人?也許為他寫一本傳記是個好點子。但如果是坂本龍一呢?他是國際知名的音樂大師;他演電影、他上綜藝節目演搞笑短劇;他還要關心環境破壞問題、反核電、參加震災復興活動;這位多才多藝的全能者,無法用一篇維基百科紀錄他的全部。 也許我們應該讓他自己聊聊自己,讓坂本龍一自己來定義坂本龍一……
Thumbnail
如何紀錄一位偉人?也許為他寫一本傳記是個好點子。但如果是坂本龍一呢?他是國際知名的音樂大師;他演電影、他上綜藝節目演搞笑短劇;他還要關心環境破壞問題、反核電、參加震災復興活動;這位多才多藝的全能者,無法用一篇維基百科紀錄他的全部。 也許我們應該讓他自己聊聊自己,讓坂本龍一自己來定義坂本龍一……
Thumbnail
昨日在市集擺攤,結束前滑了滑手機,看到坂本龍一逝世的消息。 在這個醫學發達的時代,本以為他應是能度過難關,活得更久的,這些怎麼聽都像是新的音樂,讓人覺得他還可以陪伴我們更久,可是他離開了。 他的音樂總有一種神奇的質地,潔淨得像來自未來,總是能夠一聽再聽。
Thumbnail
昨日在市集擺攤,結束前滑了滑手機,看到坂本龍一逝世的消息。 在這個醫學發達的時代,本以為他應是能度過難關,活得更久的,這些怎麼聽都像是新的音樂,讓人覺得他還可以陪伴我們更久,可是他離開了。 他的音樂總有一種神奇的質地,潔淨得像來自未來,總是能夠一聽再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