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寫作概要:小說與劇本的最大不同之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今年年初時開始書寫遊戲劇本,途中也寫過幾則短劇,對於劇本的感想「正濃」。

  歷經幾次廢案後,最近重新執筆,對於寫劇本的感悟雖不至於「醍醐灌頂」,但也有幾分心得。

 

  ▲同為描述故事的小說與劇本中,它們的異同之處

 

  一、相同之處

 

  同樣都是由文字塑造出來的故事,小說與劇本自然有相同之處。

  例如同樣都要緊扣主軸,同樣都要有「抑揚頓挫」之處,也同樣都要抓節奏等等,揚棄各種不必要、沒意義的橋段,並且讓每個橋段都能自成一體,讓人感到有趣。

  至於在角色的描摹之上也要思考其合理性,使故事劇情與角色演繹之間相得益彰云云。

  我們隨口都能說出幾點「好故事」的條件,大家一人說一項,拼湊起來也就完整了。

  但是小說與劇本又是否有不同之處呢?

 

  二、不同之處

 

  最大的差別當然在於小說是純文字,而劇本總會有人(無論是真人或者其他演繹方式)進行演出。

  我一直認為寫作是很獨立的事,那是一名作者在展現自己腦海中的想像、腦海中的思考,是十分愉悅且自由的過程,然而劇本呢?

  劇本必然是要合作的。

  除非你寫一齣由自己演出的劇本,並且無論舞臺布置、燈光設計、場景走位甚至(如果有)攝影也自己來──

  有點不切實際,對吧?

  我在書寫劇本的時候遇到最大的問題除了劇本的寫作模式有些不同外,還遇到了這個問題。

  所謂的「演出」並不完全由自己決定,就算這一年來我不斷努力的方向,也就是關於遊戲的一切幾乎都是由我來操刀,也還是會有個重大的問題──

  那就是「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連結。

  (我可以用狹義一點的「媒材」二字代表嗎?)

 

  △故事的立體化

 

  將文字展演,也是故事立體化的過程。

  在書寫劇本的時候,如果不能好好考慮到文字展演出來的模樣,呈現出來的最終結果一定會出現不少問題。

  故事的立體化,也就是將文字連結到其他媒材上。

  無論是將文字變成漫畫、動畫、遊戲、不同類型的舞臺劇或者電影等等。

  例如我曾寫過野臺戲劇本,就要考慮到野臺戲的演出跟電視劇上的完全不同。

  寫作的時候必須考量到布幕寬度所能容納的戲偶數量,也要考量到角色進場退場究竟要出將入相或者「咻!」一下經由操偶師的手快速旋轉,可能再搭配個煙霧機製造出戲偶「砰!」地不見離去的效果。

  也或許你會想:

  唉呀!反正真不行的話,到時候再調整好了!

  但我必須說,在我看來,這不是個負責任的寫作者該有的想法。

 

  ■一團糟的例子1

 

  以前述的例子,我在社團當過玩票性質的操偶師,當中在進行排練時的衝突都在於劇本立體化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

  如果以可以任意轉換鏡頭的電視劇而言,那部劇本是完美的橋段,但是對於演出野臺戲的我們而言,依據劇本排練過程是一種長時間的煎熬。

  於是後來我也開始嘗試寫劇本時,也就特別注重這個部分:「實際操作的合理性」。

  也或許你會想:這就是導演的重要性啊!導演(或者總指揮)總能提前或者現場指揮更改吧!

  於是,問題又來了。

  這不就是重工嗎?那還要這個編劇做什麼?不如換個同樣都不錯的點子、體貼(或者現實)一點的編劇來寫。

  (當然我知道也有原案、原作、編劇團隊等等各種不同職務可以分工,但這是個非常現實且不容迴避的問題)

 

  ■一團糟的例子2

 

  N年前,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曾聽社團老師說了個例子。

  有名(日本)少女漫畫家的作品要被動畫化,製作組問了漫畫家:「有校園地圖嗎?這個A班級與B班級距離多遠?」

  結果漫畫家當機了,她說:「我在畫的時候沒有想到這個。」

  是的,漫畫裡的分鏡只有角色A出現在角色B的班級門口的畫面,可能在漫畫的表現上就算夠了,但是對於動畫製作組而言不是這樣啊!

  據說最後漫畫家與製作組重新畫出了校園地圖,結果發現漫畫裡的角色跑動方向根本完全相反……

  當時老師描述了不少狀況,雖然我不記得那部漫畫到底叫什麼名字,但是我還記得這是我成為細節設定狂的重要原因(笑)。

 

  △文字的連貫性

 

  在實際書寫上,小說與劇本最大的不同是文字的連貫性。

  在書寫小說時,我們可以盡情地描摹腦海中的風景,無論是背景畫面、整體氛圍、人物的言行舉止或者一些更加細節與瑣碎的部分,然而在劇本上卻沒辦法這麼做。

  以籠統一點的方式說,劇本就是將完整文章切割得支離破碎、拚命換行的故事。

  我不知道各位寫作的內容是什麼。

  也可能你筆下的作品像是部分輕小說一般有大量的對白以及最少量的敘述,利用純粹的角色對談推進劇情;

  也可能你跟我一樣,甚至跟倪匡一樣,憑藉著大量的形容在讀者腦海裡塑造一個完整的世界。

  如果是前者,你在從小說到劇本的寫作方式轉換過程中或許相對容易些;

  但若是後者,你會發現平常在腦海中的連貫思路頻頻受到截斷,導致初寫作時速度變慢不少。

  用句帶有翻譯腔的話來說:這種方式真是太打擾我了!

 

  ▲劇本上更需注意的地方

 

  前面說了故事的立體化有不少眉角、劇本的演出需要團隊合作等,同時也提了兩個案例,除此之外,我還發現劇本在書寫上有比起小說而言更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文字上需要更「精」。

  不是指需要你咬文嚼字、雕砌詞藻,也不是特別需要你如孔子著春秋一樣字字斟酌、微言大義,而是比起小說,劇本更重視每一句話都有其意義。

  小說可以利用「選擇性廢話」拖延速度、放慢節奏,但在劇本被表演時,我們已經可以藉由分鏡、演員等形式將節奏放緩,無須再令角色說一些拖延節奏的字句。

  沒有意義。

 

  一、注意時間

 

  小說的閱讀速度取決讀者本身的節奏,但無論要將劇本改編成什麼(遊戲、動畫、舞臺劇、電視電影等等),都會受到時間的限制。

  我認為把空時間是很重要的。

  這事關受眾的耐心。

 

  △快轉!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影片的時候快轉的習慣?

  從前看電視或者進電影院看電影,大多時候我們必須乖乖地跟著節奏走(也很少聽到有人租光碟、錄影帶回家特地來快轉的)。

  而現在,雖然我們可以利用電腦、手機等進行快轉,但如果節目是直播形式,還是得乖乖遵從製作方安排的節奏。

  這時候我們發現,有些作品在某些時候令人煩躁,但有些卻能從頭到尾吸引我們的目光。

  我在寫劇本的時候常常會囉嗦過度,一如我在寫小說時一般。

  我在想,可能是從前當過老師的影響,我在(工作)與人長時間談話會習慣用「回針縫」的方式。

  學生與客戶都很喜歡我這種詳盡且清新的方式,認為很能夠記憶也非常明白,讓他們不致於踩雷,但今年我卻遇到讀者反應,覺得我囉嗦過頭了。

  大概就差一句:跟老媽子一樣(被重擊)。

  於是後來我在寫劇本的時候,我會不斷反覆地考慮到:是不是這邊過於冗長?是不是這邊太多「水分」,務必求精簡、精簡、再精簡!

  不是為了「偷工減料」,不是為了省字,而是希望我的作品當中每一句對白都是「精準打擊」故事劇情的文字。

  (啊!對了!這個系列的《雜談時光》除外!)

  我是個沒有耐心的觀眾,看電影時就算有個幾秒運鏡過於匆促或者太過不符合自己期待都會讓我想皺眉頭,那麼若是換了個身分變成創作者,我又怎麼能夠令自己筆下的文字出現能被自己嫌棄的情形呢?

  於是我對自己說加油,要讓自己成為一位「不被快轉」的作者。

 

  二、注意場景

 

  同樣都是描寫故事,劇本比起小說也還有個重要的地方。

  史詩般的場面在小說裡的書寫就已經不容易了。那需要花費大量的文字層層疊疊,將宏大的場景描摹出來。

  劇本呢?

  劇本也有「大小」限制啊!

  我們看到的就是螢幕裡的畫面,必定會有限制。

  就像是前面舉例的野臺戲劇本的實際演繹和電視上的完全是兩回事一樣,需要考慮演出方式,再來想辦法堆積。

 

  ▲我認為劇本最難的地方

 

  只論文字的使用,我認為小說與劇本各有其難度。

  我曾聽人說:劇本不用花費大量文字描寫啊!所以肯定是比小說簡單一點。

  當時候的我還沒投入遊戲劇本寫作,只有過去的幾齣玩票性質的野台劇與音樂劇著作(仔細回頭看,幾齣野臺戲劇本以現在的觀點閱讀,還超級難看),倒是不置可否。

  原因無他,當時候的我不擅長寫極短篇的作品。

  直到今年開始書寫遊戲劇本,這才慢慢體會到劇本的難度在哪裡。

  我認為劇本最難的地方,就是要確實貫徹「強幹弱枝」,對於故事的結構掌握能力要遠比小說精確。

  我們必須在有限的劇本長度(文字與時間)中表現出最精采的故事。

  如果是懸疑故事,每一句都要讓人有耐人尋味的感覺;

  如果是輕鬆喜劇,每幾句都要讓人開懷。

  就算中間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段落,看似岔出去一小段,最後也會發現那是令人拍案叫絕的伏筆。

 

  ▲這篇雜談沒有結論

 

  這篇雜談大概描述的是最近一年努力寫劇本、改劇本的感想,所以並沒有什麼斬釘截鐵的結論。

  也或許等這次的遊戲順利製作出來後(如果可以),我還能多發個幾篇類似的心得:例如我在寫遊戲劇本的時候遇到什麼難題,製作遊戲時還會考慮哪些條件等等。

  總而言之,祝福我製作順利,並且能有更多心得感想能夠發布出來與大家分享。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我發布的平臺上追蹤我、分享我的文章,也歡迎拜訪下列網站:

  本篇首發於:https://www.deardeer.name/archives/5701

  個人網站(穆如清風):https://www.deardeer.name

  粉絲專頁( 圓糰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3744204457

  期待你的留言與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圓糰的雜談時光
4會員
24內容數
嗨嗨,謝謝你來到圓糰的雜談時光。這裡將會與各位分享我的創作經驗,並且聚焦於文字作品,歡迎有興趣的各位一同閱讀、一同分享。
圓糰的雜談時光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用AI寫作」這件事一直造成很大的爭議,光是「AI寫作」或者「AI創作」這些詞彙流入你的腦海時,你可能會有千萬種想法開始瘋狂旋轉。   然而無論你贊同與否,都請暫且讓腦內風暴停息一下,先來看看這個千挑萬選(並沒有)的有趣題目吧!   這篇雜談的由來很簡單,不過就是因為一個充滿好奇的
2025/03/20
    「用AI寫作」這件事一直造成很大的爭議,光是「AI寫作」或者「AI創作」這些詞彙流入你的腦海時,你可能會有千萬種想法開始瘋狂旋轉。   然而無論你贊同與否,都請暫且讓腦內風暴停息一下,先來看看這個千挑萬選(並沒有)的有趣題目吧!   這篇雜談的由來很簡單,不過就是因為一個充滿好奇的
2025/02/11
    在我們寫小說的時候──或者我更喜歡說當我們寫故事的時候,所構造出來的是虛幻與現實交錯的場景。   就算是再怎麼虛幻,裡面的每個人都能死而復生或者隨手凝聚法術亂扔搏鬥的故事,都還是與現實有千絲萬縷的關聯──至少在人性上或者故事內的社會關係中是如此。   講個更加極端點的例子吧!  
2025/02/11
    在我們寫小說的時候──或者我更喜歡說當我們寫故事的時候,所構造出來的是虛幻與現實交錯的場景。   就算是再怎麼虛幻,裡面的每個人都能死而復生或者隨手凝聚法術亂扔搏鬥的故事,都還是與現實有千絲萬縷的關聯──至少在人性上或者故事內的社會關係中是如此。   講個更加極端點的例子吧!  
2024/12/04
    今天看到一個令我震驚的消息──作家瓊瑤「翩然」而去(註:此詞來自她的遺書)。   不知道各位對瓊瑤的印象是什麼?   從家世看,她的祖父是革命先驅、中華民國的建國功臣,外祖一家也實在煊赫;   從名利看,她的作品暢銷並且屢次被改編,我想版權費應該不容小覷;   從私德看,她突破
Thumbnail
2024/12/04
    今天看到一個令我震驚的消息──作家瓊瑤「翩然」而去(註:此詞來自她的遺書)。   不知道各位對瓊瑤的印象是什麼?   從家世看,她的祖父是革命先驅、中華民國的建國功臣,外祖一家也實在煊赫;   從名利看,她的作品暢銷並且屢次被改編,我想版權費應該不容小覷;   從私德看,她突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要做什麼類型的劇本?劇本創作的過程與重點有哪些? --<熬夜餓作劇>出品
Thumbnail
要做什麼類型的劇本?劇本創作的過程與重點有哪些? --<熬夜餓作劇>出品
Thumbnail
呼~終於啊! 首先!在這裡感謝追蹤我的創作者們,被我騷擾了一個月,真是辛苦你們了! 剛加入方格子時,我便許下連續發文一個月的挑戰。 或許是自己雞婆的個性,經常到各處串門,所以有幸跟諸位文人墨客結緣。非常榮幸! ok~如題!何為劇本式小說呢? 劇本式小說是一種新的探索性的文
Thumbnail
呼~終於啊! 首先!在這裡感謝追蹤我的創作者們,被我騷擾了一個月,真是辛苦你們了! 剛加入方格子時,我便許下連續發文一個月的挑戰。 或許是自己雞婆的個性,經常到各處串門,所以有幸跟諸位文人墨客結緣。非常榮幸! ok~如題!何為劇本式小說呢? 劇本式小說是一種新的探索性的文
Thumbnail
劇本是電影和電視節目的藍圖,會閱讀劇本的人包括導演、製片人、投資者、演員等等,而上述的這些群體每天要閱讀的劇本可能好幾十本,所以使用統一的劇本格式能夠讓他們減少閱讀的負擔,並專注於你的故事當中。換句話說,最簡單分辨是否為新手編劇之一的方式,就是使用非標準格式的來撰寫劇本的人,所以多花點時間來確保你的
Thumbnail
劇本是電影和電視節目的藍圖,會閱讀劇本的人包括導演、製片人、投資者、演員等等,而上述的這些群體每天要閱讀的劇本可能好幾十本,所以使用統一的劇本格式能夠讓他們減少閱讀的負擔,並專注於你的故事當中。換句話說,最簡單分辨是否為新手編劇之一的方式,就是使用非標準格式的來撰寫劇本的人,所以多花點時間來確保你的
Thumbnail
最近工作上,數個劇本同步開發創作中,階段各自不同,決定記錄下試錯的心得,找解方過程的路徑。筆記發散、沒系統,但一定有思考。 筆記一:真人真事≠好看。 筆記二:劇本怪怪的,可能是主題不清晰。
Thumbnail
最近工作上,數個劇本同步開發創作中,階段各自不同,決定記錄下試錯的心得,找解方過程的路徑。筆記發散、沒系統,但一定有思考。 筆記一:真人真事≠好看。 筆記二:劇本怪怪的,可能是主題不清晰。
Thumbnail
寫故事,有創造劇情為主和塑造人物為主兩種方式,他們各自的差異在哪裡?
Thumbnail
寫故事,有創造劇情為主和塑造人物為主兩種方式,他們各自的差異在哪裡?
Thumbnail
除了生於文字世代的讀者,其實還有單純在找故事的人。其中一種是為了找出適合放大、宜於改編,但還不是劇本的故事。這是小說的機會,小說作者的機會。 Podcast 能聊的時間有限,而且娛樂重擊的採訪角度接近為影劇產業找本子。這裡為了寫小說的人來講講,落筆的時刻,為了容易影劇化,能採用的思維和手法。
Thumbnail
除了生於文字世代的讀者,其實還有單純在找故事的人。其中一種是為了找出適合放大、宜於改編,但還不是劇本的故事。這是小說的機會,小說作者的機會。 Podcast 能聊的時間有限,而且娛樂重擊的採訪角度接近為影劇產業找本子。這裡為了寫小說的人來講講,落筆的時刻,為了容易影劇化,能採用的思維和手法。
Thumbnail
  遊戲腳本與小說,除了基本的形式與呈現方式的迥異之外,個人覺得最大的不同,還是在於多重結局與劇情分歧了。   小說的話,讀者基本上只有接收訊息的機會,無論中途如何峰迴路轉,也只有單一結尾;遊戲腳本不同之處之一,就是劇情分歧了──隨著玩家選擇的對話或行為等,來影響該角色對主角的友好度,或是劇情走向,
Thumbnail
  遊戲腳本與小說,除了基本的形式與呈現方式的迥異之外,個人覺得最大的不同,還是在於多重結局與劇情分歧了。   小說的話,讀者基本上只有接收訊息的機會,無論中途如何峰迴路轉,也只有單一結尾;遊戲腳本不同之處之一,就是劇情分歧了──隨著玩家選擇的對話或行為等,來影響該角色對主角的友好度,或是劇情走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