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導師曾經跟我說過,交易就是佛法,不懂佛法的就沒辦法接觸到交易的本質,你是少數懂佛法又懂交易又懂寫程式的人。懂佛法的人少,懂交易的人也少,懂寫程式的也少。
金融市場是無常,無常對人來說,無法預測而且沒有規律是一件痛苦又沒有安全感的事情,但是從事情本身來說,就沒有必然的成功與失敗,一切就看當下的條件,就像打火機在風太大時也打不著,所以這也意味著可能性,只要我們專注在正面因素上努力,就有機會成功。所以無常下,不要有內心的內耗,而追逐可能性而行,金融交易也是如此,心情的內耗讓我們幹愚蠢的事,而試單與加碼讓我們抓到大行情與大利潤,只要我們不內耗因而行動不變形,每一次下單的停損其實就是買彩券的成本,當我們把它視為已經支付出去了,就懷著買彩券等開大獎的機會就好了,在自己能承受預算內買彩券,有大行情也不要浪費加碼的機會,把利潤擴大的好機會。而這一些可否用程式來執行?也是可以,尤其現在又有很多AI寫程式的工具。
不同的角度看無常,無常就變得不一樣。
我接觸交易的原因,是因為從小家裡因為股票而家道中落, 所以對於交易戒慎恐懼,但是每個多頭週期來到,四周的人興高采烈的討論著股票,我也不免俗的開始接觸起來,下場也和上一代差不多,只是沒輸那麼多錢,所以即便看著買股票的下場,自己還是會去經歷一次,這就是人生。之後因為股票不賺錢,就陸陸續續接觸了台指期貨、外匯、A股、大陸期貨、海期、加密貨幣、台指選擇權、CFD等,從長線投資、短線投資都做過。
從小比較敏感,愛胡思亂想鑽牛角尖,所以情緒內耗嚴重,所以也一直在尋求改善自己之道,從基督教、三階段、財富能量、黃庭禪、零極限、吸引力、淨土宗、一念之轉、奧修、對生命說是等等課程書籍大師的追求學習,慢慢的開始學習覺察、放下、轉念,開始煩躁的心慢慢的沉澱下來。
從小就喜歡寫程式,家中有電腦,記得國中的時候和馬斯克一樣喜歡寫電腦遊戲,高中參加過團體組程式比賽,大一時幫全班一半的人寫程式或者教導,後來覺得應該是走人群接觸的路,所以往業務顧問講師的路走,直到6年前才又開始寫程式,寫交易策略,秉持著只要我想做沒什麼做不到的心境開始寫,一路這樣過來,寫了很多指標、策略、回測系統、API。
現在回頭看,這一切都幫我把交易之路鋪平。
如果要談交易:最核心的是風險管理與紀律,
如果要談佛法,我覺得最核心的是允許(不執著),
如果要談程式,我覺得最核心的是....要學會用AI來生成與測試, 這一句應該會被很多人打, 所以最核心的我覺得應該是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因而提出的提示詞。
AI有很多利用的領域,可以大幅提升生產力,在AI的時代我們要加緊學習,我們學習的程度決定了AI的智商,AI只能和我們一樣聰明,因為我們會問笨問題,例如問AI如何讓馬跑得更快,而不是問AI如何造出汽車。
程式交易與量化交易讓交易升級,變得更自動化且有利可圖,AI可以幫忙寫程式,與它互動過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所以用AI寫交易策略自動交易是我覺得很高產值的AI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