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長期』資產組合配置債券是好的選擇嗎?如何優化你的『長期』資產配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過去幾十年美國股債相關性實證研究分析


前言:

股票與債券的回報關係,一直是傳統投資組合風險管理中的關鍵因素。在21世紀初的前二十年,股票與債券呈現負相關性,讓長期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能依賴債券提供保護,但這種情況不是一成不變。

隨著總體經濟的變化,如更高的通膨或不確定性,未來有可能導致像1970年代、1980年代及1990年代那樣,股票與債券出現正相關,將對『長期』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要進行調整,不然會增加投資組合風險,降低期望回報。


論文參考:

https://www.aqr.com/Insights/Research/Journal-Article/A-Changing-Stock-Bond-Correlation

有一堆論文都有在探討,本篇文章聚焦本篇具有代表性的討論,如果有興趣參考其他論文,可以上網查閱。

結論

  1. 股票與債券投資者不僅受益於收益率下降和估值上升,股債兩者之間有分散效果。但近年來股票與債券之間的相關性非呈現穩定的負相關,也就是說負相關這並非常態(跟教科書上講的有差異)。
  2. 20世紀的平均相關性多數時間呈正值。持續的正相關性對投資組合的風險、資產配置和預期回報都有重大影響,特別是在收益率低、股市集中度高以及總體經濟風險增加的當下,這會讓你的資產報酬率會長期帶來更多挑戰。
  3. 當經濟成長消息主導市場時,股票與債券更能提供分散效果;相反,當通膨風險占主導地位時,分散效果較弱。
  4. 市場通膨不確定性仍然處於幾十年來的高位,如果未來轉為持續的正相關性,意味未來有更高的長期通膨不確定性,伴隨更頻繁的供應鏈衝擊,地緣政治,去全球化下或貨幣政策中性利率上升,將對股債未來十年的負相關產生較大的不確定性,這將對『長期』做資產配置的投資者而言是一個潛在的尾部風險。

內文:

過去100年的金融歷史中,股票是投資者主要的回報來源,但近20年來,股票與債券這兩類資產的關係與早期歷史有很大不同。

大家認知上,債券可以降低股票風險(例如20世紀2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而且在股票市場遭受損失時,債券往往能帶來正回報。

對於大部分投資者而言,這種令人安心的抵消作用是他們建立資產組合中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降低波動率風險)。回溯更久遠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股債的這種關係『不是一直都很穩定』的存在……

raw-image

說明:

如上圖表示,自1900年以來美國股票與國債回報的相關性,兩者關係在不同時期有不同變化。

分析:

從20世紀初到1960年代,股票與債券的相關性大多保持在正範圍,相關性平均約為0.4至0.6,兩者回報同步上升或下降的趨勢。投資者在這段時間內,無法依靠債券對沖股票風險,資產配置的分散化效果相對有限。

主要原因:正相關性主要是符合當時以經濟成長為主導的市場環境,股票和債券受總體經濟因素影響較大。

到1970年代,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逐漸升高,如石油危機和高通脹時代,股票與債券的相關性開始波動,並在某些時期轉為負值,例如1974年至1980年間,相關性下降至-0.2至-0.4。這樣的負相關性顯示債券作為避險資產的功能開始發揮作用,當股市下跌時,債券的回報往往上升,為投資組合提供穩定性。

到21世紀初,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股票與債券的負相關性更加明顯,相關性在這一時期降至-0.6以下,顯示出債券在對沖風險方面的作用。

2020年新冠疫情後,市場再次出現顯著變化,即使出現疫情的黑天鵝,但美聯儲『超額』放水的貨幣政策下,股票與債券的相關性反而回升至接近正值。

仔細分析這段期間(2020-2022),由於通脹壓力上升和貨幣政策緊縮,相關性一度達到0.2以上,股票與債券同時出現回報下降的情況,降低投資者對多元化配置的依賴。(這跟市場仿間所聽到的債券可以保護你的資產有不同的結果)。

結論:

隨著總體經濟環境的變化,股票與債券相關性也會發生重大轉變,靈活調整資產配置策略以應對潛在風險。

大概只有在美國出現『明顯的』經濟衰退,債券才可能降低資產組合的波動,特別是美國經濟出現『黑天鵝』事件。

但是即使出現『黑天鵝』事件,如果FED的貨幣政策過度偏離中性利率(過度寬鬆),時間越久兩者間的正相關性會開始增加(一開始可能負相關,時間越久又重回正相關)。


股票與債券(stock–bond correlation以下簡稱SBC)之間呈現負相關的情況一直是例外,而非常態

為什麼股票與債券之間的正相關性會常常出現?

當短期利率和債券收益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時,股票與債券的分散效果會受到影響,當『之後』的收益率無法進一步下降(利率跌無可跌時),有時候債券無法在股市下跌時提供緩衝。

但低收益率並不一定會對兩者的分散效果造成嚴重影響,過去十年的數據顯示,低收益環境中依然能維持強大的分散效應。特別在2010年代,股票與債券的相關性降到120年來的最低水準。


有部分經濟學者的觀點,認為『通膨』是一個影響的重要變數(影響其相關性的重要變數)

在正相關時期,通膨率通常較高,但通膨真的是關鍵因子嗎?

從SBC變化對投資組合風險和回報的影響的相關論文中,可以發現影響SBC的核心並非單純的通膨水平:

而是『通膨不確定性』與『經濟成長不確定性』之間的相對關係,以及『經濟成長』與『通膨』當時的相關性(這受到貨幣政策影響)。

白話來講:影響股債的相關性是以下關鍵因子:

  1. 通膨不確定性
  2. 經濟成長不確定性


股債相關性與資產組合配置的風險:

如果股票與債券相關性提高,投資組合會面臨較大的風險。

  1. 以60/40股票與債券的投資組合為例,當相關性從-0.5升到+0.5,整體波動性會增加約20%。
  2. 基於數據模擬:12個月的風險價值(VaR)和最大回撤也會增加約30%。

小結:

這些變化將迫使投資者需要思考並重新調整資產配置,降低股票比例以控制風險,不過這同時也會減低預期回報。模型預測:在相關性從-0.5變成+0.5的情況下,預期回報從3.5%降到3%。

對於養老基金和其他大型金融機構,股票與債券相關性的影響更具不確定性。

股債的負相關性在某些經濟時期下無法提供對資產組合的幫助:如當資產縮水時,負債會因折現率下降而擴大。然而,如果資產和負債同步變動,正相關性反而可能減少這些投資者的壓力。此外,養老基金往往將債券用作對沖負債的工具,而非單純為分散風險,因此,許多養老基金早已開始尋找債券以外的替代選項。


補充:負債會因折現率下降而擴大?什麼意思?

折現率:

折現率是用來計算未來現金流現在價值的一個參數(像是一種利率)。當折現率下降時,未來需要支付的金額以在現在的估值就會看起來比較大,這種情況常見於債務或長期承諾的支出計算---->利率折現模型(看不懂就跳過)。


為什麼折現率下降會讓負債變大?

假設你有一筆未來需要償還的負債,比如一筆 10 年後需要還 100 萬美元貸款。當折現率很高時(比如 10%),你現在的債務價值會被「折現」成比較小的金額,因為未來的錢在高折現率下價值較低。但如果折現率下降(比如變成 2%),那麼未來這筆負債的現在價值就會顯得比較高,因為未來的錢在低折現率下「折扣」得沒那麼多。


白話文舉例:

假設你跟人家借錢: 100 萬美元,約定10 年後再還

這時你會想:10 年後的 100 萬,根本不像現在的 100 萬那麼值錢,因為錢會隨著時間變得沒那麼值錢。『未來的錢不如現在值錢』的觀念,就是用折現率的概念。

假設折現率較高(如 10%):

假設錢每年貶值(縮水)10%,10 年後的 100 萬,以現在來看大約只值 38 萬美元(100 萬 / 1.1¹⁰ ≈ 38 萬)。

所以你覺得負債負擔不算太重。

如果折現率較低(例如 2%):

假設錢每年只縮水2%,10 年後的 100 萬,以現在來看大約價值 82 萬美元(100 萬 / 1.02¹⁰ ≈ 82 萬)。

現在這筆負債看起來「比較重」,因為未來的錢貶值(縮水)的較少,讓負債看起來值更多。

注意:折現率跟通膨率有關係,但不是百分之百相關。

和資產縮水的關係:

當經濟不穩定時,資產(如股票或房地產)的價值可能會縮水,這就是表示你的財富在變少(想想疫情)。

如果這時折現率同時下降,負債(以現在的價值來估計變大),你的淨資產(資產減去負債)就會受到雙重打擊:資產縮水,負債看起來更重,會讓你的財務壓力更加明顯。



對金融市場產生間接影響:

自2000年以來,投資者因債券的分散效應,願意接受較低的預期回報,因此提升債券的估值。然而,部分投資者預期之後收益率會『回歸均值』,但這種情況並非短期就會實現,有時候均值不回歸,會延長相當久的時間。

如果未來股票與債券再次呈現正相關,債券的吸引力可能下降而收益率將會上升,這對投資者而言,長遠有助於提升整體回報,但短期內可能帶來挑戰,當然這就取決你的投資組合要多久的時間?10年?20年?30年?...

是什麼影響股票與債券的相關性?

要解釋這個問題,必須從總體經濟層面入手,特別是『經濟成長』和『通膨』這兩個核心驅動因素。當經濟成長時,投資者對未來現金流的預期會變得更樂觀,進一步推高股票價格。同時,當市場預期經濟成長,也會讓市場預期短期利率上升。

raw-image
raw-image

模型假設一個60/40的股票與債券投資組合,其中股票的波動率為15%,債券的波動率為4%,兩種資產的夏普比率都是0.3。

論文中模擬10萬次、每月回報呈常態分佈的10年期數據,並計算波動率、風險價值(VaR)和最大回撤的中位數。在圖表B中,分析隨著股票與債券相關性從-0.5開始提高,投資組合要保持相同波動性資產權重調整。

raw-image

說明:

美股:標普500指數(S&P 500),美債:是10年期美國國債為主要分析金融標的物。

成長指標是由兩個標準化數據的平均值組成:第一部分是芝加哥聯儲全國經濟活動指數,第二部分是工業生產成長的意外變化,也就是過去一年實際工業生產成長與專業預測者的預測值之間的差異。

通膨指標則是由標準化數據的平均值計算,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年度同比的通膨水平,第二部分是通膨意外變化,也就是實際通膨率與專業預測者前一年預測值之間的差距。


分析:

利率影響:

當實質利率(r-star)上升時,債券價格會下降,也就是股票和債券對經濟成長消息的反應方向相反。

通膨影響:

當通膨數據高於預期時,市場對利率的預期升高,導致債券價格下跌。而股票實際情況往往是在通膨上升的環境下,股票價格也會下跌。因此股票和債券在面對『通膨時的敏感性』方向是『一致』的。

根據Ilmanen、Maloney和Ross的研究,分析50年來的數據,分成「成長上升」和「成長下降」以及「通膨上升」和「通膨下降」的情境,並計算股票與債券在這些情境下的風險調整後回報(夏普比率)。

結果顯示,在經濟成長良好的情況下,股票表現出色,而債券在經濟成長放緩時表現較佳。但單單對於通膨這一變數,兩者都不利於通膨較高(上漲)的總體經濟環境,但通膨對債券負報酬的敏感程度明顯高於股票。

結論:

  1. 經濟成長的衝擊會讓股票和債券的回報走向相反,而通膨衝擊則會讓兩者的回報走向相同。
  2. 成長與通膨消息的重要性,就是股票與債券相關性的關鍵驅動因素。


raw-image

股票與債券的相關性是隨時間變化的,在人類的金融史上可能正相關也可能負相關。但由於美國經濟長期良好向上與過去20年通膨維持相對低的水準,股債正相關的機率大於負相關。


另外可以影響股債券負相關性(SBC)的因素是:『良好的政策』(Good Policy)

美國自Paul Volcker以來,美聯儲強調物價穩定且低通膨是經濟成長的重要基礎。他們對實現通膨目標2%的決心長久以來不變,並且美聯儲已經逐漸建立跟市場良好的政策溝通方式,以穩定市場對長期通膨的預期,讓通膨不確定性保持在相對低水準。

長期的負相關性是來自『好運』(例如投資這段期間,剛好就是美國有利的總體經濟)還是因為有『好政策』(穩定的通膨預期)?

答:可能是兩者都有。但需求的衝擊以及近幾年供應鏈影響,形成正向的經濟成長與通膨相關性,可以使得美聯儲在穩定通膨時更容易達成政策目標。

由Fernández-Villaverde等經濟學家研究顯示:他們認為『好運』在過去數十年的穩定通膨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雖然Paul Volcker時期的貨幣政策對應對『大通膨』時代有關鍵影響,但他們發現低通膨能夠長期維持,是因為當時的總體經濟條件非常有利。

近期全球經濟面臨一系列供應衝擊,導致通膨升高。根據模型推測,如果供應衝擊變得更普遍,或是美聯儲無法有效控制通膨,SBC可能回到20世紀較常見的正相關狀態,當前的通膨環境將是影響SBC的重要因素。

長期股債正相關的機率大於負相關下,你的資產配置該如何優化?

目標:

希望能找到一種資產,同時具備與股票和債券的分散效果,也可以彌補傳統資產配置的不足。

當SBC上升時,為維持投資組合風險,我們需要降低股票的比重,這也會導致預期回報下降。但如果能重新配置到一種替代性分散資產,或許能維持風險和回報的平衡來放在資產配置中,那就會改善我們的預期回報。


哪些投資工具/方式能優化你的資產組合?

商品:

商品與股票和債券的相關性較低,在通膨不確定性較高時,分散效果更加明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312 字、8 則留言,僅發佈於MimiVsJames 美股投資分享、經典必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miVsJames的美股投資分享
26.6K會員
876內容數
我是 MimiVsJames,一位熱愛財務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與量化金融的量化工程師,目前在美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工作。從台灣到國外,這一路上的學習與成長讓我深刻體會到分享的重要,希望能在這裡用簡單溫暖的方式,傳遞實用的投資理財知識。
2025/04/29
Q1財報概況: 營收略優預期,但年減9.3% Q1營收為 28.4億美元,雖然年減幅達 9.3%,仍高於市場預期的 28.3億美元,也比去年同期高出約 1,000萬美元,在逆風下仍有撐住基本盤。 非GAAP每股盈餘優於預期 EPS 為 2.64美元,比市場預估的 2.61美元略高,公司在獲利能力
Thumbnail
2025/04/29
Q1財報概況: 營收略優預期,但年減9.3% Q1營收為 28.4億美元,雖然年減幅達 9.3%,仍高於市場預期的 28.3億美元,也比去年同期高出約 1,000萬美元,在逆風下仍有撐住基本盤。 非GAAP每股盈餘優於預期 EPS 為 2.64美元,比市場預估的 2.61美元略高,公司在獲利能力
Thumbnail
2025/04/28
財政部發債壓力暫緩,美債殖利率全面下跌,美股與風險性資產有望支撐 美國財政部今天發布2025年Q2和Q3的國債借款預估,「借款需求低於市場原本預期」的情況,這是市場意料之外,因此導致債券殖利率(利率)下滑 重點: Q2 借款預估:5140億美元 比2月預估的1230億美元大幅提高,
Thumbnail
2025/04/28
財政部發債壓力暫緩,美債殖利率全面下跌,美股與風險性資產有望支撐 美國財政部今天發布2025年Q2和Q3的國債借款預估,「借款需求低於市場原本預期」的情況,這是市場意料之外,因此導致債券殖利率(利率)下滑 重點: Q2 借款預估:5140億美元 比2月預估的1230億美元大幅提高,
Thumbnail
2025/04/27
以ETF、龍頭股與動能交易三大結構,兼顧資本成長、風險控管與現金流安全,實現真正的FIRE人生 前言 在投資領域中,許多人往往只關注如何追求更高的報酬,卻忽略了投資與人生不同階段目標之間應有的緊密連結。真正成功的資產配置,必須從人生規劃出發,根據年齡、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與未來生活目標來量
Thumbnail
2025/04/27
以ETF、龍頭股與動能交易三大結構,兼顧資本成長、風險控管與現金流安全,實現真正的FIRE人生 前言 在投資領域中,許多人往往只關注如何追求更高的報酬,卻忽略了投資與人生不同階段目標之間應有的緊密連結。真正成功的資產配置,必須從人生規劃出發,根據年齡、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與未來生活目標來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股票與債券的回報關係,一直是傳統投資組合風險管理中的關鍵因素。在21世紀初的前二十年,股票與債券呈現負相關性,讓長期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能依賴債券提供保護,但這種情況不是一成不變。
Thumbnail
股票與債券的回報關係,一直是傳統投資組合風險管理中的關鍵因素。在21世紀初的前二十年,股票與債券呈現負相關性,讓長期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能依賴債券提供保護,但這種情況不是一成不變。
Thumbnail
CAPM存在缺陷 基於單一因子的CAPM只能解釋2/3分散投資組合回報差異。譬如投組A預期回報10%,與投組B預期回報13%,那麼市場B只能解釋兩個投資組合回報效益差異3%中的2%。剩餘的1%是由於運氣、技巧(選股或時機)或某些未辨識出的因子。越來越多不符合CAPM的異常開始出現,最終幫助發現因子
Thumbnail
CAPM存在缺陷 基於單一因子的CAPM只能解釋2/3分散投資組合回報差異。譬如投組A預期回報10%,與投組B預期回報13%,那麼市場B只能解釋兩個投資組合回報效益差異3%中的2%。剩餘的1%是由於運氣、技巧(選股或時機)或某些未辨識出的因子。越來越多不符合CAPM的異常開始出現,最終幫助發現因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股票,債券和黃金是大多數投資人的投資工具,以股票來說,如果從1802年將1美元投資美國股票,那麼到了2012年,資產將變成1350萬美元,如果是投資美國公債,資產會變成34000美元,如果是投資黃金,資產會變成86美元,以年化報酬率來看,美國股票的年化報酬率為8.1%,美國公債的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股票,債券和黃金是大多數投資人的投資工具,以股票來說,如果從1802年將1美元投資美國股票,那麼到了2012年,資產將變成1350萬美元,如果是投資美國公債,資產會變成34000美元,如果是投資黃金,資產會變成86美元,以年化報酬率來看,美國股票的年化報酬率為8.1%,美國公債的年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資產配置,就是股票、債券 甚至,以為跨資產配置,就是交易不同公司的股票,就是資產配置 買了漲跌幅很大的電子股,為了降低波動,而買入波動較低的銀行股 以電子股、銀行股、傳產股,此類作為資產配置的核心。 殊不知 股票就是股票 當股票大跌時,只有你跌得少,我跌得多的差異,該被錯殺、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資產配置,就是股票、債券 甚至,以為跨資產配置,就是交易不同公司的股票,就是資產配置 買了漲跌幅很大的電子股,為了降低波動,而買入波動較低的銀行股 以電子股、銀行股、傳產股,此類作為資產配置的核心。 殊不知 股票就是股票 當股票大跌時,只有你跌得少,我跌得多的差異,該被錯殺、
Thumbnail
股債配置 我們都知道資產配置很大部分是靠兩個資產間走勢的「負相關」或「低相關性」,來達成減緩波動、提高風險調整後報酬的效果。 「股債搭配」是傳統資產配置中最常見的組合,同時也是最多投資人採取的基本配置。 股債相關性 要抵銷的波動 放心!因為我們搭配的資產要有長期向上的趨勢。 股債齊跌 樣本外測試
Thumbnail
股債配置 我們都知道資產配置很大部分是靠兩個資產間走勢的「負相關」或「低相關性」,來達成減緩波動、提高風險調整後報酬的效果。 「股債搭配」是傳統資產配置中最常見的組合,同時也是最多投資人採取的基本配置。 股債相關性 要抵銷的波動 放心!因為我們搭配的資產要有長期向上的趨勢。 股債齊跌 樣本外測試
Thumbnail
最近坊間很多所謂「高通膨時期,股債配置已死」的說法。 今年以來股債齊跌現象,仿佛在"教訓"著不知變通的傳統資產配置者,應該要用更多元化的配置來度過高通膨時期。 會這樣講的根據是來自於1970~1980這個美國高通膨時期的股債表現。 沒關係,就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回到那個時候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最近坊間很多所謂「高通膨時期,股債配置已死」的說法。 今年以來股債齊跌現象,仿佛在"教訓"著不知變通的傳統資產配置者,應該要用更多元化的配置來度過高通膨時期。 會這樣講的根據是來自於1970~1980這個美國高通膨時期的股債表現。 沒關係,就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回到那個時候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前幾天跟年輕同事分享了這張圖,然後我們討論了幾個問題: 1、傳統上都習慣從股債8:2出發,因為可以降低資產波動,不過你還不到30歲,波動對你而言會有什麼問題? 2.如果再仔細比較[最大跌幅],股100%時 -22.15%與 80:20 時19.59%,對你又有什麼差異?
Thumbnail
前幾天跟年輕同事分享了這張圖,然後我們討論了幾個問題: 1、傳統上都習慣從股債8:2出發,因為可以降低資產波動,不過你還不到30歲,波動對你而言會有什麼問題? 2.如果再仔細比較[最大跌幅],股100%時 -22.15%與 80:20 時19.59%,對你又有什麼差異?
Thumbnail
在如今低利率的環境下,有些投資人可能會考慮將部位債券轉換成高配息股票或是配息率較高的債券,像是特別股(Preferred stock)、市政債CEF等等...,如此作法將導致投資人承擔更多的股市風險或利率、違約風險,兩大股息型ETF:VIG和SDY在過去幾年因投資人的需求導致資產規模快速成長。 無論
Thumbnail
在如今低利率的環境下,有些投資人可能會考慮將部位債券轉換成高配息股票或是配息率較高的債券,像是特別股(Preferred stock)、市政債CEF等等...,如此作法將導致投資人承擔更多的股市風險或利率、違約風險,兩大股息型ETF:VIG和SDY在過去幾年因投資人的需求導致資產規模快速成長。 無論
Thumbnail
公司債券是公司的債務,不同於政府債券,政府可以通過印鈔來對債券還本付息。而公司需要獲利,其各種經營活動會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而且是持續不斷的變動,只是這種變動通常不如股價變動這樣劇烈。
Thumbnail
公司債券是公司的債務,不同於政府債券,政府可以通過印鈔來對債券還本付息。而公司需要獲利,其各種經營活動會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而且是持續不斷的變動,只是這種變動通常不如股價變動這樣劇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