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對聽力的影響及保護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都知道噪音會讓人心情煩躁,除了心情受影響之外,長期在噪音環境中,可能也會有聽力變差的風險,但你知道嗎~其實,從聽力學的角度來看,不管你是想聽的音樂、愛人的聲音,或是你不想聽的施工聲、機械聲,只要音量達到標準,都可能造成噪音性聽力損失!今天將帶大家了解「噪音」對聽力的影響!


聲音組成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做完標準聽力檢查(貼文連結)後,每個人都會拿到一份標準的聽力報告,從這份聽力報告中,可以了解自己的耳朵對於哪些聲音有聽力損失!

而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高高低低的聲音,像是狗叫聲、敲門聲、吹風機聲、男生講話、女生講話等等,透過聽力圖,可以快速且清楚地了解,聲音會依照不同音量大小和高低音區分。



噪音對聽力的影響

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聲音,針對噪音對聽力帶來的影響,主要會分為兩個項次來看:


(1)暴露強度
以美國和台灣的職業安全規範,一般會界定85分貝以上的音量,就有機會造成噪音型的聽力損失;不同國家針對噪音暴露的劑量,也會有不同的規範和標準。

(2)暴露時間
一般來說,隨著暴露的音量越大,能容許暴露的時間就會越短,這個應該大家很好理解!一般建議90分貝的音量,不宜超過8小時,100分貝的音量,不宜超過2小時!(詳細規範和變動,請參考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噪音暴露之規範)




噪音型聽力損失

噪音型聽力損失主要會分成幾個類別:
(1)創傷性聽力損失 Acoustic trauma
通常會發生在聲音超級大的時候(>140 dB),這樣的聲音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比較少出現,通常會發生在 爆破工作 的場所,耳朵一次承受太大的聲音能量,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學了聽力才知道,小時候看屁孩在別人耳邊大聲吹直笛,是一件多危險的事!


(2)噪音型聽力損失-暫時性
「暫時性」表示聽力還會再回來,大家應該都有過看完電影、唱歌或演唱會後,覺得耳朵悶悶的,比較聽不太清楚,但睡一覺或是休息幾個小時就好了的經驗,這個就是比較常見的暫時性噪音型聽力損失。

(PS.但並不是每次聽力都會乖乖地回復,所以大家如果頻繁進出音量較大的場合,會建議配戴聽力護具,如果發現聽力變動,就要趕快去看醫生!


(3)噪音型聽力損失-永久性
當你的耳朵長期接受大音量的刺激,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失。通常噪音型聽力損失的特徵會先從高音開始衰退,研究顯示,噪音型聽力損失初期聽力圖的高音部分,會呈現「V」型凹口,隨著噪音暴露的時間拉長和音量加大,會逐漸向低音擴散,進而開始有感影響日常生活的溝通,而這時候可能就會需要考慮配戴助聽器,以解決溝通困擾。


(實際狀況,請依醫師診斷結果為主!)



分享動機

還記得我在醫院實習的時候,幫一位男高中生做聽力檢查,他說他很常聽不清楚別人講話,檢查後才發現他高音的聽力掉蠻多的,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整天都戴著耳機,聽重金屬音樂(我也是十分好奇上課怎麼一整天戴著耳機不會被發現的XD ,後續追蹤也沒有其他聽覺相關的疾病。

雖然目前還沒有研究顯示,音樂或是長時間配戴耳機,對於聽力的影響幅度,但還是建議大家可以有意識地保護自己的耳朵!平常不要在太吵的地方戴耳機,因為不知不覺音量也會跟著越開越大,如果工作場合音量比較大,或是會頻繁進出比較吵的場合,建議大家可以適時使用聽力護具,之後也會分享目前市面上的聽力護具選擇,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護具!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呦~我們下次見囉!


哈囉~我是聽力師 語涵👋 這邊會分享聽力師的工作日常和聽力相關知識! 還有不定期分享自由行的旅行筆記和好吃食物~ 歡迎大家留言聊聊天交朋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深入探討聽力損失的成因,包括外耳、中耳及內耳的相關問題。透過易懂的「聽覺路徑」解釋,幫助讀者瞭解聲音如何被耳朵接收並送至大腦進行理解。同時,還涵蓋了常見的聽力損失原因及後續的處理建議,提醒各年齡層都有可能面臨聽力問題。希望能增進對聽力健康的認識,並鼓勵大家重視聽力檢查。歡迎留言討論與分享經驗!
現代助聽器不再是過時的象徵,而是融合最新科技的高端產品。本文介紹了六大助聽器的尖端技術,包括自動程式切換、健康數據蒐集、遠端調整、多元藍芽配件、特殊聽力支援及持久電力等,幫助使用者更好地享受聆聽的樂趣。透過這些功能,助聽器不僅增進聽力,也改善使用者的生活品質。
本文介紹助聽器的降噪功能,解釋突噪聲抑制、風噪聲抑制、回饋音抑制,以及方向性麥克風技術,旨在提高助聽器使用者的聽覺舒適性,並讓他們在各種環境中更清楚地聽到重要聲音,降低不必要的噪音影響。透過這些技術,助聽器不僅是單純的聲音放大工具,而是更智能化的聽覺輔助設備。希望本文能幫助讀者更瞭解助聽器的魅力。
本文深入探討助聽器的不同外型及其適合的使用者,包括耳掛機和耳內機兩大類別,並詳細說明瞭每種類型的優缺點。在選擇助聽器時,瞭解不同類型的設計及其對聽力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以便讓使用者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選項,希望本篇文章能幫助讀者對助聽器有更深入的瞭解及正確的選擇。
本文探討聽力師在幫助聽力受損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介紹六項關鍵技能:聽力評估、需求評估、輔具選擇、效益驗證、配戴後微調及聽語訓練,通過專業的聽力照護,挑選最符合用戶需求的助聽器,讓對生活的感知更佳,減少困擾;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你瞭解聽力師的價值與助聽器的挑選!
這篇文章介紹了助聽器品牌的背景以及臺灣市場的現況,分享了全球主要助聽器品牌及其在臺灣的經銷情況,並探討了助聽器的價格範圍及影響因素。這篇文章適合對助聽器有興趣的讀者,幫助他們初步瞭解助聽器的種類、功能和市場趨勢。
本文深入探討聽力損失的成因,包括外耳、中耳及內耳的相關問題。透過易懂的「聽覺路徑」解釋,幫助讀者瞭解聲音如何被耳朵接收並送至大腦進行理解。同時,還涵蓋了常見的聽力損失原因及後續的處理建議,提醒各年齡層都有可能面臨聽力問題。希望能增進對聽力健康的認識,並鼓勵大家重視聽力檢查。歡迎留言討論與分享經驗!
現代助聽器不再是過時的象徵,而是融合最新科技的高端產品。本文介紹了六大助聽器的尖端技術,包括自動程式切換、健康數據蒐集、遠端調整、多元藍芽配件、特殊聽力支援及持久電力等,幫助使用者更好地享受聆聽的樂趣。透過這些功能,助聽器不僅增進聽力,也改善使用者的生活品質。
本文介紹助聽器的降噪功能,解釋突噪聲抑制、風噪聲抑制、回饋音抑制,以及方向性麥克風技術,旨在提高助聽器使用者的聽覺舒適性,並讓他們在各種環境中更清楚地聽到重要聲音,降低不必要的噪音影響。透過這些技術,助聽器不僅是單純的聲音放大工具,而是更智能化的聽覺輔助設備。希望本文能幫助讀者更瞭解助聽器的魅力。
本文深入探討助聽器的不同外型及其適合的使用者,包括耳掛機和耳內機兩大類別,並詳細說明瞭每種類型的優缺點。在選擇助聽器時,瞭解不同類型的設計及其對聽力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以便讓使用者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選項,希望本篇文章能幫助讀者對助聽器有更深入的瞭解及正確的選擇。
本文探討聽力師在幫助聽力受損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介紹六項關鍵技能:聽力評估、需求評估、輔具選擇、效益驗證、配戴後微調及聽語訓練,通過專業的聽力照護,挑選最符合用戶需求的助聽器,讓對生活的感知更佳,減少困擾;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你瞭解聽力師的價值與助聽器的挑選!
這篇文章介紹了助聽器品牌的背景以及臺灣市場的現況,分享了全球主要助聽器品牌及其在臺灣的經銷情況,並探討了助聽器的價格範圍及影響因素。這篇文章適合對助聽器有興趣的讀者,幫助他們初步瞭解助聽器的種類、功能和市場趨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不僅僅是關於噪音、關於那些我們沒有需要也沒有想要的資訊,也關於那些對我們有益(無論是讓我們得到娛樂還是其他收穫)的內容。我們需要拿下耳機、需要停止聽音樂、聽Podcast、停止播放影片。去把空間重新留下來,讓我們的「聲音類的思想」再一次地有地方可去。
Thumbnail
音色/她振動底 喉間頻率率性 迴響/我愛慕底 寂寞等同嘆息 她不可方物之美 忘看/直聽 頸項的悠長共鳴
Thumbnail
此圖是我發出A3高度的母音[a]所呈現的聲譜結構,黑底圖的部份是各頻率實際上泛音聲量相對大小的狀態,人耳的聽覺頻寛只在20~20000Hz,所以,圖型至多也就到20000Hz而已囉:
開發人聲質量域旨在提升人聲的音質、音量與音域的發聲能力,能令音質變亮、音量變大、音域變寬。 發聲相關的重要部位包含聲帶與鼻口唇齒舌咽,前者若有閉合不全問題,則聲音偏向假音,而若是閉合過度用力,則容易造成聲帶的損傷;後者,則是咬字上子音與母音的創造,靈活的鼻口唇齒舌咽動作變化,是使咬字清晰的關鍵。
Thumbnail
學習薩克斯風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面臨聲音不好聽的問題。本文將分享如何透過控制氣來改善音色,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
辦公室不准戴耳機聽音樂 人事規定的 但周遭的環境音很干擾我啊 讓我聽我自己喜歡的音樂我會更有效率啊 但經過一陣子的觀察,似乎也不是那麼嚴格 所以我就在覺得吵的時候戴上耳機,不吵的時候就拿下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會像小學生糾察隊那樣檢舉我吧 https://open.spotify.c
Thumbnail
耳鳴,俗稱“耳朵響”,是一種常見的耳部不適症狀,患者會感覺到耳朵內有嗡嗡聲、鈴聲、水流聲等非外界聲音源產生的聲音。 雖然耳鳴本身通常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如果長期治療不當,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失。 耳鼻喉科醫師強調,耳鳴的成因複雜,可能與內耳的微血管病變、聽覺系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對於科技產品的需求不斷進化,從實用性到舒適性,從外觀到體驗。在聲音傳輸領域,我們追求的不僅是清晰度與高質量,還有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與便利性。基於這樣的思考,「空氣樂境耳機」應運而生,它不僅顛覆了傳統耳機的設計理念,更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聽覺體驗方式。
Thumbnail
隨著藍牙耳機的普及,戴著耳機聆聽享受音樂時,若周遭環境較安靜,只要一靠近就能隱約知道對方的聆聽曲目,可知其音量開得相當高。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不僅僅是關於噪音、關於那些我們沒有需要也沒有想要的資訊,也關於那些對我們有益(無論是讓我們得到娛樂還是其他收穫)的內容。我們需要拿下耳機、需要停止聽音樂、聽Podcast、停止播放影片。去把空間重新留下來,讓我們的「聲音類的思想」再一次地有地方可去。
Thumbnail
音色/她振動底 喉間頻率率性 迴響/我愛慕底 寂寞等同嘆息 她不可方物之美 忘看/直聽 頸項的悠長共鳴
Thumbnail
此圖是我發出A3高度的母音[a]所呈現的聲譜結構,黑底圖的部份是各頻率實際上泛音聲量相對大小的狀態,人耳的聽覺頻寛只在20~20000Hz,所以,圖型至多也就到20000Hz而已囉:
開發人聲質量域旨在提升人聲的音質、音量與音域的發聲能力,能令音質變亮、音量變大、音域變寬。 發聲相關的重要部位包含聲帶與鼻口唇齒舌咽,前者若有閉合不全問題,則聲音偏向假音,而若是閉合過度用力,則容易造成聲帶的損傷;後者,則是咬字上子音與母音的創造,靈活的鼻口唇齒舌咽動作變化,是使咬字清晰的關鍵。
Thumbnail
學習薩克斯風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面臨聲音不好聽的問題。本文將分享如何透過控制氣來改善音色,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
辦公室不准戴耳機聽音樂 人事規定的 但周遭的環境音很干擾我啊 讓我聽我自己喜歡的音樂我會更有效率啊 但經過一陣子的觀察,似乎也不是那麼嚴格 所以我就在覺得吵的時候戴上耳機,不吵的時候就拿下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會像小學生糾察隊那樣檢舉我吧 https://open.spotify.c
Thumbnail
耳鳴,俗稱“耳朵響”,是一種常見的耳部不適症狀,患者會感覺到耳朵內有嗡嗡聲、鈴聲、水流聲等非外界聲音源產生的聲音。 雖然耳鳴本身通常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如果長期治療不當,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失。 耳鼻喉科醫師強調,耳鳴的成因複雜,可能與內耳的微血管病變、聽覺系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對於科技產品的需求不斷進化,從實用性到舒適性,從外觀到體驗。在聲音傳輸領域,我們追求的不僅是清晰度與高質量,還有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與便利性。基於這樣的思考,「空氣樂境耳機」應運而生,它不僅顛覆了傳統耳機的設計理念,更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聽覺體驗方式。
Thumbnail
隨著藍牙耳機的普及,戴著耳機聆聽享受音樂時,若周遭環境較安靜,只要一靠近就能隱約知道對方的聆聽曲目,可知其音量開得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