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噪音會讓人心情煩躁,除了心情受影響之外,長期在噪音環境中,可能也會有聽力變差的風險,但你知道嗎~其實,從聽力學的角度來看,不管你是想聽的音樂、愛人的聲音,或是你不想聽的施工聲、機械聲,只要音量達到標準,都可能造成噪音性聽力損失!今天將帶大家了解「噪音」對聽力的影響!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做完標準聽力檢查(貼文連結)後,每個人都會拿到一份標準的聽力報告,從這份聽力報告中,可以了解自己的耳朵對於哪些聲音有聽力損失!
而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高高低低的聲音,像是狗叫聲、敲門聲、吹風機聲、男生講話、女生講話等等,透過聽力圖,可以快速且清楚地了解,聲音會依照不同音量大小和高低音區分。
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聲音,針對噪音對聽力帶來的影響,主要會分為兩個項次來看:
(1)暴露強度
以美國和台灣的職業安全規範,一般會界定85分貝以上的音量,就有機會造成噪音型的聽力損失;不同國家針對噪音暴露的劑量,也會有不同的規範和標準。
(2)暴露時間
一般來說,隨著暴露的音量越大,能容許暴露的時間就會越短,這個應該大家很好理解!一般建議90分貝的音量,不宜超過8小時,100分貝的音量,不宜超過2小時!(詳細規範和變動,請參考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噪音暴露之規範)
噪音型聽力損失主要會分成幾個類別:
(1)創傷性聽力損失 Acoustic trauma
通常會發生在聲音超級大的時候(>140 dB),這樣的聲音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比較少出現,通常會發生在 爆破工作 的場所,耳朵一次承受太大的聲音能量,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學了聽力才知道,小時候看屁孩在別人耳邊大聲吹直笛,是一件多危險的事!
(2)噪音型聽力損失-暫時性
「暫時性」表示聽力還會再回來,大家應該都有過看完電影、唱歌或演唱會後,覺得耳朵悶悶的,比較聽不太清楚,但睡一覺或是休息幾個小時就好了的經驗,這個就是比較常見的暫時性噪音型聽力損失。
(PS.但並不是每次聽力都會乖乖地回復,所以大家如果頻繁進出音量較大的場合,會建議配戴聽力護具,如果發現聽力變動,就要趕快去看醫生!
(3)噪音型聽力損失-永久性
當你的耳朵長期接受大音量的刺激,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失。通常噪音型聽力損失的特徵會先從高音開始衰退,研究顯示,噪音型聽力損失初期聽力圖的高音部分,會呈現「V」型凹口,隨著噪音暴露的時間拉長和音量加大,會逐漸向低音擴散,進而開始有感影響日常生活的溝通,而這時候可能就會需要考慮配戴助聽器,以解決溝通困擾。
(實際狀況,請依醫師診斷結果為主!)
還記得我在醫院實習的時候,幫一位男高中生做聽力檢查,他說他很常聽不清楚別人講話,檢查後才發現他高音的聽力掉蠻多的,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整天都戴著耳機,聽重金屬音樂(我也是十分好奇上課怎麼一整天戴著耳機不會被發現的XD ,後續追蹤也沒有其他聽覺相關的疾病。
雖然目前還沒有研究顯示,音樂或是長時間配戴耳機,對於聽力的影響幅度,但還是建議大家可以有意識地保護自己的耳朵!平常不要在太吵的地方戴耳機,因為不知不覺音量也會跟著越開越大,如果工作場合音量比較大,或是會頻繁進出比較吵的場合,建議大家可以適時使用聽力護具,之後也會分享目前市面上的聽力護具選擇,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護具!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呦~我們下次見囉!